21,453
次編輯
變更
陳千武
,创建页面,内容为“{{Infobox writer | name = 陳武雄 | image = File:1964年笠詩刊社經理.jpg | imagesize = 250px | caption = 1964年於笠詩社 | pseudon…”
{{Infobox writer
| name = 陳武雄
| image = File:1964年笠詩刊社經理.jpg
| imagesize = 250px
| caption = 1964年於笠詩社
| pseudonym = 桓夫、陳千武
| birthname =
| birthdate = {{birth date|1922|5|1}}
| birthplace = {{TWN-JPN}}[[臺中州]][[南投郡]][[名間庄]]
| deathdate = {{death date and age|2012|4|30|1922|5|1}}
| deathplace =
| occupation = [[作家]],[[臺中市立文化中心]]主任、[[台灣筆會]]會長
| nationality = {{EOJ}}(1922年-1945年){{ROC}}
| period =
| genre =
| subject =
| movement =
| notableworks = 《獵女犯》
| spouse =
| relatives =
| influences =
| influenced =
| awards =
| signature =
| website =
}}
'''陳武雄'''({{bd|1922年|5月1日|2012年|4月30日|catIdx=Chen陳千武}}),筆名'''桓夫'''、'''陳千武,'''是一位生於[[台灣|臺灣]][[南投縣]][[名間鄉]]的詩人,為[[笠詩社]]發起人,曾任[[台灣筆會]]會長、[[台中市立文化中心|臺中市立文化中心]]主任。[[杜國清]]是其內弟。<ref>杜國清:〈從《現代文學》到《笠》〉,《詩論‧詩評‧詩論詩》(臺北:臺大出版中心,2010),頁323。</ref>
==簡要生平==
幼年就讀名間鄉皮子寮公學校,後來轉到南投小學,於1935年3月畢業。4月考入臺中一中。1940年5月因反對改日本姓政策並警告同學不可改姓,而遭監禁月餘。因此在1941年3月畢業時,操行成績被打丁等,不得升學。1942年被徵召為「台灣特別志願兵」,1943年9月被派往南洋,到過東帝汶、爪哇。1945年日本投降後,受英軍約束於雅加達、新加坡的集中營。1946年7月回到台灣,12月考入台中縣豐原大甲林區管理處,擔任人事工作。1947年1月與許貞子結婚。1964年6月參與成立「笠」詩社,曾主編<笠>詩刊。1967年11月當選「中國新詩學會」理事。1973年2月調任台中市政府庶務股長。1976年10月協助台中創立市立文化中心,12月擔任文化中心主任。1978年4月獲台灣文藝作家協會頒發文化獎。1980年4月獲頒「洪醒夫小說獎」。1985年1月獲中華文化復興委員會頒發銀盤獎;4月以短篇小說作品<求生的慾望>獲得「洪醒夫小說獎」。同年,因新建台中市立文化中心落成,原中心改為博物館「文英館」,改任文英館館長。1987年6月1日自公務退休,專事寫作。1989年2月任台灣筆會第二任會長。1992年4月獲國家文藝第一屆翻譯成就獎。1994年4月獲日本翻譯協會頒給創作特別功勞獎。1997年5月獲台中市政府頒發大墩文學貢獻獎。1999年5月獲台灣文藝作家協會頒給「亞洲詩人文學功勞獎」。2000年8月4日在台南「鹽分地帶文藝營」,獲陳 水扁總統頒發「資深台灣文學家成就獎」。2002年9月20日月獲「國家文藝獎」文學類獎項,在台北.紅樓接受總統頒獎。
==創作概略==
陳千武畢業於[[台中一中|臺中一中]]。1942年4月,以第一期[[台籍日本兵|臺灣志願兵]]身份入伍。1943年9月30日,赴南洋參戰。1967年起,以此[[太平洋戰爭]]經驗陸續創作一系列小說;1984年,集結出版《獵女犯》。1999年,改版為《活著回來-日治時期臺灣特別志願兵的回憶》。
其詩作發表於《藍星》、《創世紀》、《笠》等詩刊。代表作有:詩集《密林詩抄》(1963)、《野鹿》(1969)、小說集《獵女犯》(1984)等。
其創作依陳素蘭《陳千武的文學人生》一書分為四期:
*日治時期與太平洋戰爭(1935~1945):文學啟蒙、創作期。
*沈澱時期(1945~1958):跨語時期。
*中文創作時期(1958~1990):以中文發表新詩、小說,創作高峰期。
*創作、整理、譯作時期(1990~):參與譯作《張文環全集》、《林修二詩文集》、《西川滿小說集2》等。
==參考資料==
{{reflist}}
*《陳千武集》(臺北:[[前衛出版社]],1991)。
*陳素蘭,《陳千武的文學人生》(臺北:[[時報文化]],2004)。
*[https://web.archive.org/web/20140201123549/http://www.newtaiwan.com.tw/bulletinview.jsp?bulletinid=6825 《鹽分地帶文藝營受獎人之一》陳千武 從文學少年到資深詩人], [[新台灣新聞周刊|新臺灣新聞周刊]], 2000/09/18
== 外部連結 ==
*[https://web.archive.org/web/20050707233932/http://lit.ncl.edu.tw/ 國家圖書館-當代文學史料系統]
*[https://web.archive.org/web/20091213174346/http://www.twcenter.org.tw/b01/b01_11101.htm 吳三連臺灣史料基金會]
*[http://www.ncafroc.org.tw/award-prize.asp?ser_no=7&Prize_year=2002&Prize_no=%A4%BB&prize_file=Prize_Desc 國家文藝基金會]{{dead link|date=2018年5月 |bot=InternetArchiveBot |fix-attempted=yes }}
{{authority control}}
{{DEFAULTSORT:Chen陳千武}}
[[Category:台灣詩人]]
[[Category:國立臺中第一高級中學校友]]
[[Category:陳姓|Wu武雄]]
[[Category:名間人]]
[[Category:台籍日本兵]]
[[Category:國家文藝獎得主]]
[[Category:臺灣男性小說家]]
| name = 陳武雄
| image = File:1964年笠詩刊社經理.jpg
| imagesize = 250px
| caption = 1964年於笠詩社
| pseudonym = 桓夫、陳千武
| birthname =
| birthdate = {{birth date|1922|5|1}}
| birthplace = {{TWN-JPN}}[[臺中州]][[南投郡]][[名間庄]]
| deathdate = {{death date and age|2012|4|30|1922|5|1}}
| deathplace =
| occupation = [[作家]],[[臺中市立文化中心]]主任、[[台灣筆會]]會長
| nationality = {{EOJ}}(1922年-1945年){{ROC}}
| period =
| genre =
| subject =
| movement =
| notableworks = 《獵女犯》
| spouse =
| relatives =
| influences =
| influenced =
| awards =
| signature =
| website =
}}
'''陳武雄'''({{bd|1922年|5月1日|2012年|4月30日|catIdx=Chen陳千武}}),筆名'''桓夫'''、'''陳千武,'''是一位生於[[台灣|臺灣]][[南投縣]][[名間鄉]]的詩人,為[[笠詩社]]發起人,曾任[[台灣筆會]]會長、[[台中市立文化中心|臺中市立文化中心]]主任。[[杜國清]]是其內弟。<ref>杜國清:〈從《現代文學》到《笠》〉,《詩論‧詩評‧詩論詩》(臺北:臺大出版中心,2010),頁323。</ref>
==簡要生平==
幼年就讀名間鄉皮子寮公學校,後來轉到南投小學,於1935年3月畢業。4月考入臺中一中。1940年5月因反對改日本姓政策並警告同學不可改姓,而遭監禁月餘。因此在1941年3月畢業時,操行成績被打丁等,不得升學。1942年被徵召為「台灣特別志願兵」,1943年9月被派往南洋,到過東帝汶、爪哇。1945年日本投降後,受英軍約束於雅加達、新加坡的集中營。1946年7月回到台灣,12月考入台中縣豐原大甲林區管理處,擔任人事工作。1947年1月與許貞子結婚。1964年6月參與成立「笠」詩社,曾主編<笠>詩刊。1967年11月當選「中國新詩學會」理事。1973年2月調任台中市政府庶務股長。1976年10月協助台中創立市立文化中心,12月擔任文化中心主任。1978年4月獲台灣文藝作家協會頒發文化獎。1980年4月獲頒「洪醒夫小說獎」。1985年1月獲中華文化復興委員會頒發銀盤獎;4月以短篇小說作品<求生的慾望>獲得「洪醒夫小說獎」。同年,因新建台中市立文化中心落成,原中心改為博物館「文英館」,改任文英館館長。1987年6月1日自公務退休,專事寫作。1989年2月任台灣筆會第二任會長。1992年4月獲國家文藝第一屆翻譯成就獎。1994年4月獲日本翻譯協會頒給創作特別功勞獎。1997年5月獲台中市政府頒發大墩文學貢獻獎。1999年5月獲台灣文藝作家協會頒給「亞洲詩人文學功勞獎」。2000年8月4日在台南「鹽分地帶文藝營」,獲陳 水扁總統頒發「資深台灣文學家成就獎」。2002年9月20日月獲「國家文藝獎」文學類獎項,在台北.紅樓接受總統頒獎。
==創作概略==
陳千武畢業於[[台中一中|臺中一中]]。1942年4月,以第一期[[台籍日本兵|臺灣志願兵]]身份入伍。1943年9月30日,赴南洋參戰。1967年起,以此[[太平洋戰爭]]經驗陸續創作一系列小說;1984年,集結出版《獵女犯》。1999年,改版為《活著回來-日治時期臺灣特別志願兵的回憶》。
其詩作發表於《藍星》、《創世紀》、《笠》等詩刊。代表作有:詩集《密林詩抄》(1963)、《野鹿》(1969)、小說集《獵女犯》(1984)等。
其創作依陳素蘭《陳千武的文學人生》一書分為四期:
*日治時期與太平洋戰爭(1935~1945):文學啟蒙、創作期。
*沈澱時期(1945~1958):跨語時期。
*中文創作時期(1958~1990):以中文發表新詩、小說,創作高峰期。
*創作、整理、譯作時期(1990~):參與譯作《張文環全集》、《林修二詩文集》、《西川滿小說集2》等。
==參考資料==
{{reflist}}
*《陳千武集》(臺北:[[前衛出版社]],1991)。
*陳素蘭,《陳千武的文學人生》(臺北:[[時報文化]],2004)。
*[https://web.archive.org/web/20140201123549/http://www.newtaiwan.com.tw/bulletinview.jsp?bulletinid=6825 《鹽分地帶文藝營受獎人之一》陳千武 從文學少年到資深詩人], [[新台灣新聞周刊|新臺灣新聞周刊]], 2000/09/18
== 外部連結 ==
*[https://web.archive.org/web/20050707233932/http://lit.ncl.edu.tw/ 國家圖書館-當代文學史料系統]
*[https://web.archive.org/web/20091213174346/http://www.twcenter.org.tw/b01/b01_11101.htm 吳三連臺灣史料基金會]
*[http://www.ncafroc.org.tw/award-prize.asp?ser_no=7&Prize_year=2002&Prize_no=%A4%BB&prize_file=Prize_Desc 國家文藝基金會]{{dead link|date=2018年5月 |bot=InternetArchiveBot |fix-attempted=yes }}
{{authority control}}
{{DEFAULTSORT:Chen陳千武}}
[[Category:台灣詩人]]
[[Category:國立臺中第一高級中學校友]]
[[Category:陳姓|Wu武雄]]
[[Category:名間人]]
[[Category:台籍日本兵]]
[[Category:國家文藝獎得主]]
[[Category:臺灣男性小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