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35
次編輯
變更
布氏漏斗
,建立新條目
[[File:布氏漏斗.jpg|230px|thumb|有框|右|布氏漏斗。[https://www.kingtec.com.tw/product/0815-ke/ 原圖鏈接]]]
'''布氏漏斗'''(德語:Büchner funnel),是實驗室中使用的一種陶瓷儀器,有用塑膠製作的,用來使用真空或負壓力抽吸進行過濾。也有由玻璃或塑膠製作的,它的形狀為扁圓筒狀,圓筒底面上開了很多小孔,下連一個狹長的筒狀出口。普遍認為發明者為1907年諾貝爾化學獎獲得者愛德華•比希納(Eduard Buchner),也有一說是由化學家Ernst Büchner發明的,兩人皆為布氏,所以就以此稱名布氏漏斗<ref>[https://ui.adsabs.harvard.edu/abs/2006JChEd..83.1283J Hirsch和Büchner真空過濾漏斗的起源]</ref>。
==概述==
'''布氏漏斗'''傳統上是用瓷器製成的<ref>[http://www.che.uc.edu/Jensen/W.%20B.%20Jensen/Reprints/128.%20Vacuum%20Filtration.pdf Hirsch和Büchner過濾漏斗(PDF)]化學教育</ref>但是也可以使用玻璃和塑料漏斗。在漏斗形部分的頂部有與氣缸燒結玻璃盤/多孔板從漏斗將其分離。在赫希Hirsch漏斗也有類似的設計; 它的用法類似,但材料量較少。主要區別在於,赫希漏斗的板要小得多,並且漏斗的壁向外傾斜而不是垂直。有燒結玻璃盤可以立即使用。對於帶有多孔板的漏斗,將濾紙形式的過濾材料放置在板上,並用液體潤濕濾紙以防止初始洩漏。將要過濾的液體倒入量筒中,並通過真空抽吸將其抽吸通過多孔板/玻璃板。
==優點==
使用這種類型的過濾的主要優點是,與簡單地通過重力使液體通過過濾介質排幹相比,其進行的速度要快得多(幾個數量級)。至關重要的是,所使用的液體量應限制為少於燒瓶溢出量。否則,液體將被吸入真空設備。如果通過水流裝置提供真空,則液體的溢出會導致有害液體溢出到廢水流中,這可能會違反法律,具體取決於液體。通過在燒瓶和真空源之間使用捕集阱,可以減少溢出的可能性和水被抽回到燒瓶中的可能性。
==結晶==
布氏漏斗常用於有機化學實驗中提取結晶在有機化學實驗室中用於協助收集重結晶的化合物。吸力使濕的重結晶化合物乾燥,從而留下純淨的干燥結晶化合物。然而,通常情況是需要通過烤箱或其他手段進一步乾燥,以除去盡可能多的殘留液體。在過濾過程中,真空密閉性以及布氏瓶和過濾器的穩定性至關重要。
===真空密封提高過濾速度===
布氏環可以與布氏漏斗,燒瓶,玻璃坩堝和坩堝古奇可以使用。寬法蘭和大表面接觸確保出色的真空密封性,而環易於拆卸,甚至對最大的漏斗也提供出色的支撐。在使用時應配合抽濾瓶(又稱「吸濾瓶」或「布氏燒瓶」)、布氏漏斗托(密封橡膠環)及濾紙,並用真空泵提供負壓力或真空抽吸進行抽濾,達到提高過濾速度的效果。這種情況的過濾完成後,還可以在上方用少量純溶劑來洗掉結晶表面的雜質。
==使用方法==
首先將布氏漏斗托(即橡膠環)從下方筒狀出口套入,並確保橡膠環和出口管緊密貼緊。其次將濾紙剪成略小於布氏漏斗內徑,置入布氏漏斗並讓其貼緊扁圓面,可使用少量水潤濕使其貼緊,再將漏斗插進布氏燒瓶上方開口並確保氣密性良好。然後利用橡膠管把抽濾瓶的側口連抽氣系統。最後將欲分離的固體、液體混合物倒進上方,便可進行抽濾,液體成分在負壓力作用下被抽進抽濾瓶,固體留在濾紙上方。此時還可以對固體進行洗滌。
使用的時候,一般先在圓筒底面墊上濾紙,將漏斗插進布氏燒瓶上方開口並將介面密封(例如用橡膠環)。布氏燒杯的側口連抽氣系統。然後將欲分離的固體、液體混合物倒進上方,液體成分在負壓力作用下被抽進燒杯,固體留在上方。
==注意事項==
布氏漏斗使用前需要準備抽濾設備,如真空泵,抽濾瓶,布氏漏斗托(密封圈),真空管(橡膠管),濾紙,布氏漏斗等。其使用價值依賴於抽濾,因此在組裝抽濾儀器的時候應該確保氣密性良好,主要關注橡膠環內面和布氏漏斗的貼緊程度以及橡膠環外面和抽濾瓶的貼緊程度。在抽濾過程中,也可通過觀察真空泵的儀錶盤的壓力值來判斷氣密性,並及時改良裝置。
先用水把濾紙潤濕,抽一下,使濾紙緊靠在漏斗底端,可以防止待過濾的東西漏掉。倒入濾液,開機器抽,可以稍微攪拌,只剩下濾出物質。直接用普通的漏斗,貼上濾紙後,接上抽氣泵進行吸濾(替代布氏漏斗)是不行的。因為漏斗四壁緊貼濾紙處,負壓吸濾對其不起作用。只有漏斗下頂角處產生壓強差。由於該口較大,且只有一個口,很容易破裂。(濕濾紙不牢)
==濾紙==
使用布氏漏斗時,濾紙的大小十分重要。一般情況下,濾紙要經過裁剪之後才能使用。裁剪的標準是使得濾紙能夠蓋住布氏漏斗的所有小孔並使其直徑儘量接近布氏漏斗的內徑,但不可大於布氏漏斗的內徑。如果濾紙過小,則固液混合物可能未經過濾紙就從布氏漏斗的小孔流入抽濾瓶中;如果濾紙過大,則濾紙無法緊貼布氏漏斗,固液混合物可能從濾紙和布氏漏斗的空隙間未經過濾而流入抽濾瓶中。這都會導致濾渣的量減少或者濾液不純淨。
由於在抽濾的時候濕濾紙收到的負壓力較大,所以比較容易破裂。這時可使用雙重濾紙甚至更多重的濾紙來防止濾紙破裂。在抽濾時,布氏漏斗下方出水管的斜口應朝向抽濾瓶的支管口,以防止濾液被抽出<ref>[https://babel.hathitrust.org/cgi/pt?id=pst.000055590556;view=1up;seq=419 通過R. Hirsch博士的專利漏斗進行過濾]Chemiker-Zeitung</ref>。
==影片==
{{#evu:https://www.youtube.com/watch?v=ZfwPTjB8xnc
|alignment=inline
|dimensions=430
|container=frame
|description=抽氣過濾法}}
{{#evu:https://www.youtube.com/watch?v=xrt8hjXoJD0
|alignment=inline
|dimensions=430
|container=frame
|description=Buchner Funnel<br>布氏漏斗}}
{{#evu:https://www.youtube.com/watch?v=8Mk9ZubR4eg
|alignment=inline
|dimensions=430
|container=frame
|description=How To Do Buchner Funnel Vacuum Filtration如何使用布氏漏斗}}
==參考資料==
{{reflist}}
'''布氏漏斗'''(德語:Büchner funnel),是實驗室中使用的一種陶瓷儀器,有用塑膠製作的,用來使用真空或負壓力抽吸進行過濾。也有由玻璃或塑膠製作的,它的形狀為扁圓筒狀,圓筒底面上開了很多小孔,下連一個狹長的筒狀出口。普遍認為發明者為1907年諾貝爾化學獎獲得者愛德華•比希納(Eduard Buchner),也有一說是由化學家Ernst Büchner發明的,兩人皆為布氏,所以就以此稱名布氏漏斗<ref>[https://ui.adsabs.harvard.edu/abs/2006JChEd..83.1283J Hirsch和Büchner真空過濾漏斗的起源]</ref>。
==概述==
'''布氏漏斗'''傳統上是用瓷器製成的<ref>[http://www.che.uc.edu/Jensen/W.%20B.%20Jensen/Reprints/128.%20Vacuum%20Filtration.pdf Hirsch和Büchner過濾漏斗(PDF)]化學教育</ref>但是也可以使用玻璃和塑料漏斗。在漏斗形部分的頂部有與氣缸燒結玻璃盤/多孔板從漏斗將其分離。在赫希Hirsch漏斗也有類似的設計; 它的用法類似,但材料量較少。主要區別在於,赫希漏斗的板要小得多,並且漏斗的壁向外傾斜而不是垂直。有燒結玻璃盤可以立即使用。對於帶有多孔板的漏斗,將濾紙形式的過濾材料放置在板上,並用液體潤濕濾紙以防止初始洩漏。將要過濾的液體倒入量筒中,並通過真空抽吸將其抽吸通過多孔板/玻璃板。
==優點==
使用這種類型的過濾的主要優點是,與簡單地通過重力使液體通過過濾介質排幹相比,其進行的速度要快得多(幾個數量級)。至關重要的是,所使用的液體量應限制為少於燒瓶溢出量。否則,液體將被吸入真空設備。如果通過水流裝置提供真空,則液體的溢出會導致有害液體溢出到廢水流中,這可能會違反法律,具體取決於液體。通過在燒瓶和真空源之間使用捕集阱,可以減少溢出的可能性和水被抽回到燒瓶中的可能性。
==結晶==
布氏漏斗常用於有機化學實驗中提取結晶在有機化學實驗室中用於協助收集重結晶的化合物。吸力使濕的重結晶化合物乾燥,從而留下純淨的干燥結晶化合物。然而,通常情況是需要通過烤箱或其他手段進一步乾燥,以除去盡可能多的殘留液體。在過濾過程中,真空密閉性以及布氏瓶和過濾器的穩定性至關重要。
===真空密封提高過濾速度===
布氏環可以與布氏漏斗,燒瓶,玻璃坩堝和坩堝古奇可以使用。寬法蘭和大表面接觸確保出色的真空密封性,而環易於拆卸,甚至對最大的漏斗也提供出色的支撐。在使用時應配合抽濾瓶(又稱「吸濾瓶」或「布氏燒瓶」)、布氏漏斗托(密封橡膠環)及濾紙,並用真空泵提供負壓力或真空抽吸進行抽濾,達到提高過濾速度的效果。這種情況的過濾完成後,還可以在上方用少量純溶劑來洗掉結晶表面的雜質。
==使用方法==
首先將布氏漏斗托(即橡膠環)從下方筒狀出口套入,並確保橡膠環和出口管緊密貼緊。其次將濾紙剪成略小於布氏漏斗內徑,置入布氏漏斗並讓其貼緊扁圓面,可使用少量水潤濕使其貼緊,再將漏斗插進布氏燒瓶上方開口並確保氣密性良好。然後利用橡膠管把抽濾瓶的側口連抽氣系統。最後將欲分離的固體、液體混合物倒進上方,便可進行抽濾,液體成分在負壓力作用下被抽進抽濾瓶,固體留在濾紙上方。此時還可以對固體進行洗滌。
使用的時候,一般先在圓筒底面墊上濾紙,將漏斗插進布氏燒瓶上方開口並將介面密封(例如用橡膠環)。布氏燒杯的側口連抽氣系統。然後將欲分離的固體、液體混合物倒進上方,液體成分在負壓力作用下被抽進燒杯,固體留在上方。
==注意事項==
布氏漏斗使用前需要準備抽濾設備,如真空泵,抽濾瓶,布氏漏斗托(密封圈),真空管(橡膠管),濾紙,布氏漏斗等。其使用價值依賴於抽濾,因此在組裝抽濾儀器的時候應該確保氣密性良好,主要關注橡膠環內面和布氏漏斗的貼緊程度以及橡膠環外面和抽濾瓶的貼緊程度。在抽濾過程中,也可通過觀察真空泵的儀錶盤的壓力值來判斷氣密性,並及時改良裝置。
先用水把濾紙潤濕,抽一下,使濾紙緊靠在漏斗底端,可以防止待過濾的東西漏掉。倒入濾液,開機器抽,可以稍微攪拌,只剩下濾出物質。直接用普通的漏斗,貼上濾紙後,接上抽氣泵進行吸濾(替代布氏漏斗)是不行的。因為漏斗四壁緊貼濾紙處,負壓吸濾對其不起作用。只有漏斗下頂角處產生壓強差。由於該口較大,且只有一個口,很容易破裂。(濕濾紙不牢)
==濾紙==
使用布氏漏斗時,濾紙的大小十分重要。一般情況下,濾紙要經過裁剪之後才能使用。裁剪的標準是使得濾紙能夠蓋住布氏漏斗的所有小孔並使其直徑儘量接近布氏漏斗的內徑,但不可大於布氏漏斗的內徑。如果濾紙過小,則固液混合物可能未經過濾紙就從布氏漏斗的小孔流入抽濾瓶中;如果濾紙過大,則濾紙無法緊貼布氏漏斗,固液混合物可能從濾紙和布氏漏斗的空隙間未經過濾而流入抽濾瓶中。這都會導致濾渣的量減少或者濾液不純淨。
由於在抽濾的時候濕濾紙收到的負壓力較大,所以比較容易破裂。這時可使用雙重濾紙甚至更多重的濾紙來防止濾紙破裂。在抽濾時,布氏漏斗下方出水管的斜口應朝向抽濾瓶的支管口,以防止濾液被抽出<ref>[https://babel.hathitrust.org/cgi/pt?id=pst.000055590556;view=1up;seq=419 通過R. Hirsch博士的專利漏斗進行過濾]Chemiker-Zeitung</ref>。
==影片==
{{#evu:https://www.youtube.com/watch?v=ZfwPTjB8xnc
|alignment=inline
|dimensions=430
|container=frame
|description=抽氣過濾法}}
{{#evu:https://www.youtube.com/watch?v=xrt8hjXoJD0
|alignment=inline
|dimensions=430
|container=frame
|description=Buchner Funnel<br>布氏漏斗}}
{{#evu:https://www.youtube.com/watch?v=8Mk9ZubR4eg
|alignment=inline
|dimensions=430
|container=frame
|description=How To Do Buchner Funnel Vacuum Filtration如何使用布氏漏斗}}
==參考資料==
{{refli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