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王德用

增加 18,521 位元組, 3 年前
無編輯摘要
<p style="text-indent:2em;">''' 王德用 ''' (979年—1057年4月3日 [1-2] <ref>《忠武军节度使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武恭王公神道碑铭》:明年二月辛未,以疾薨于家。诏辍视朝二日,发哀于苑中,赠太尉、中书令。其遗言曰:“臣有俸禄,足以具死事,不敢复累朝廷,愿无遣使者护丧,无厚赙赠。”天子恻然,哀其志,以黄金百两、白金三千两赐其家,固辞,不许。以其年五月甲申葬于管城。</ref><ref>《宋史·卷十二·本纪第十二》:二年春二月...癸酉,王德用卒。</ref> ),字元辅。赵州(今河北赵县)人,祖籍真定(今河北正定县以南)。北宋大将,建雄节度使 [[ 王超 ]] 之子。<br> * 王德用早年荫补衙内都指挥使。至道二年(996年),随父出击 [[ 李继迁 ]] ,担任先锋,沉着应战,使宋军全师而还。 * 此后历任巡检、指挥使、刺史、团练使、知州、观察使等职,颇著政绩。宋仁宗亲政后,召王德用为签署枢密院事,旋拜枢密副使。累迁定国节度使、宣徽南院使。后降知随州、曹州等地。 * 庆历二年(1042年),辽朝聚兵边境。王德用再获起用,出判定州,兼三路都部署。他镇守前线,加强边备。庆历六年(1047年),以使相出判澶州。官终同群牧制置使,封鲁国公。* 嘉祐二年(1057年),王德用病逝,年七十九。追赠太尉、中书令,谥号“武恭”。王德用有谋略,治军有方,善以恩抚下,颇得军心。他率军临边,未曾亲临战阵,却名闻四夷。因其体貌雄毅,面黑,故有“黑王相公”之称。<br> ==基本信息 =={|[[File:1-131231134503937.jpg|缩略图|右|[http://i.qulishi.com/static/2018/9/5abcb01392e36 原图链接] [http://www.qulishi.com/renwu/wangdeyong/ 来自趣历史]]]|-| 姓名    王德用  ---------------------------------------------------------------------------------|-| 字号    王武恭、黑王相公      ---------------------------------------------------------------------------------|-| 别称    字元辅      ---------------------------------------------------------------------------------|-| 民族    汉族      ---------------------------------------------------------------------------------|-| 官职    忠武军节度使、同群牧制置使  ---------------------------------------------------------------------------------|-| 爵位    祁国公→冀国公→鲁国公  ---------------------------------------------------------------------------------|-| 追赠    太尉、中书令     ---------------------------------------------------------------------------------|-| 谥号    武恭    ---------------------------------------------------------------------------------|-| 出生地   赵州---------------------------------------------------------------------------------|-| 出生时间  979年    ---------------------------------------------------------------------------------|-| 去世时间   1057年4月3日 ---------------------------------------------------------------------------------|-| 所处时代   北宋   ---------------------------------------------------------------------------------|-| 主要成就   治军有方,名闻四夷    ---------------------------------------------------------------------------------|}== 人物生平 ===== 崭露头角 ===* 王德用祖籍真定(今河北正定县以南)。其父[[王超]]出身宋太宗藩邸,官至建雄军节度使。王德用的生母朱氏早逝,他侍奉继母张氏,因孝顺而闻名。其父王超为怀州防御使时,王德用补衙内都指挥使。* 至道二年(996年),宋太宗[[赵光义]]派出五路军队出兵讨伐李继迁,而王德用之父王超率军五万出兵夏州(今陕西横山县西)。时年十七岁的王德用任西头供奉官,作为先锋,随王超出击。他率军一万与李继迁军在铁门关(今宁夏盐池县东北)交战,斩首十三级,俘获一万多头马羊。等到进军至乌、白池时,[[李继迁]]军锋甚锐,王超因害怕而不敢再前进,王德用亲率五千精兵,转战三日,迫使李继迁军退却。等到撤军时,王德用又请求率军殿后。到了一个关隘,王德用认为:“回师到关隘,士兵如果争先恐后,势必造成混乱;出现混乱而李继迁攻打我军,我军必败。”于是领军前往距夏州五十里处的隘口,并摆好阵势。王德用下令道:“到了我的阵前胡乱行动的人,斩!”到了阵前,士兵们安定顺从,按照要求井然有序地前进,连王超也扣紧马缰缓慢前行。李继迁军紧随其后,因宋军撤退井然有序,都不敢靠近。回师后,王超抚摸王德用的背感慨道:“我王家有个有出息的儿子!”<ref>《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四十》(至道二年):时超子德用,年十七,为先锋,部万人战铁门关,斩首十三级,俘掠畜产以万计。及进师乌、白池,敌锐甚,超不敢进,德用请乘之,得精兵五千,转战三日。敌既却,德用曰:“归师过险,必乱。”乃领兵距夏州五十里,先绝其险,下令曰:“敢乱行者斩!”一军肃然,超亦为之按辔。敌蹑其后,左右望其师整,不敢近,超抚其背曰:“王氏有子矣。”</ref> === 历职有绩 ===* 此后,王德用经接连升任后任内殿崇班,以御前忠佐之职担任马军都军头,并出任邢、洺、磁、相四州的巡检。当时盗贼张洪霸等人聚集在各州边界上,官吏无力捕获。王德用到任后,用毡车装载勇士,装作是载着妇人的样子。途经邯郸时,盗贼果然拦路劫掠,车中勇士趁机冲出,将众盗贼一网打尽。又奉命督捕陕西东路盗贼,众盗贼闻讯后,互相告诫说:“这是擒获张洪霸的人。”都接连逃散离境。后担任环、庆二路指挥使,不久后因奏事时违逆朝廷旨意,被降授为郓州马步军都指挥使。历任内殿直都虞候、殿前左班都虞候、柳州刺史等职,调任捧日(骑军)左厢都指挥使、英州团练使等职。* 天圣(1023年—1032年)初年,王德用以博州团练使之职知广信军。广信军治所的城墙损坏已久,仍未修缮。王德用到任后,亲率禁军增筑城墙,朝廷下诏褒奖。 [9] 其后转知冀州,历任龙神卫、捧日(骑军)天武(步军)四厢都指挥使、康州防御使、侍卫亲军步军马军都虞候等职。后被召回朝廷,又出任并、代二州马步军副都总管,调任殿前都虞候、步军副都指挥使。 * 明道元年(1032年),王德用出任桂、福二州观察使。<ref>《宋史·卷二百七十八·列传第三十七》:历桂州、福州观察使。</ref>=== 初入枢密 ===* 明道二年(1033年),刘太后([[章献明肃皇后]])崩逝。宋仁宗在阅览太后阁中的奏疏时,看到了王德用之前劝阻太后补用军士的上疏,感到惊奇,认为他可以委以重任。遂于同年四月任命王德用为检校太保、签署枢密院事,王德用坚决地推辞道:“臣是一介武夫没有学问,不能够担当这样重大的责任。”仁宗派使者催促他入枢密院任职,旋即拜枢密副使。 * 景祐元年(1034年),以奉国军节度观察留后之职同知枢密院事,并调为知枢密院事。 * 景祐二年(1035年),领安德军节度使。 * 景祐三年(1036年),加检校太尉、定国军节度使、宣徽南院使。* 宝元元年(1038年),[[李元昊]]叛宋建立西夏,王德用请求亲自率军讨伐,仁宗不允。<ref>《宋史·卷二百七十八·列传第三十七》:赵元昊反,德用请自将讨之,不许。</ref>=== 屡遭诬害 ===* 王德用的威名天下皆知,他的相貌奇伟,有人认为这不是作为大臣的相貌。御史中丞[[孔道辅]]便上奏请罢王德用枢密职,仁宗无奈,只得让王德用出任武宁军节度使、徐州大都督府长史,王德用去徐州上任之前,仁宗赐手诏来抚慰送别他。不久后又遭人诬陷,被降为右千牛卫上将军、知随州(今湖北随州)。许久后,徙知曹州(今山东菏泽)。曹州风俗喜欢斗殴,境内有许多盗贼,狱中从未空闲。等到王德用在曹州任职后,狱中多次出现没有一位囚犯的情况。 === 出镇定州 ===* 庆历二年(1042年),王德用被起用为保静军留后、知青州。当时辽朝聚兵幽、蓟之地,准备趁宋夏战争宋朝元气大伤时入侵,派使者前来索求土地,宋朝黄河以北的疆域都进入警戒状态。王德用还未赴任,便被仁宗任命为检校司空、保静军节度使、知澶州。他入朝觐见仁宗,流泪说:“臣之前犯了大罪,有幸得陛下赦免不杀,现在不值得被任用。”仁宗慰劳道:“河北正告急,要借你的威名镇抚那里。”* 同年四月,改任真定府、定州等路都部署。又改为宣徽南院使、判成德军,还未赴任,转判定州,兼三路都部署。仁宗又下密诏,向王德用询问用兵方略,王德用上书陈述近代以来用兵的得失以及现今料敌制胜的方法。适逢和议(庆历增币,又称重熙增币)达成,解除警戒,王德用遂改知陈州。 === 转徙诸地 ===* 庆历三年(1044年),徙知河阳军,未赴任,以宣徽使任奉朝请,之后出判相州。 * 庆历六年(1047年),王德用获授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出判澶州。次年,改判郑州,封祁国公。 * 庆历八年(1049年),王德用又任会灵观使,之后任校检太师,复判郑州,徙判澶州。 * 皇祐二年(1050年),除集庆军节度使,改封冀国公。 次年,王德用上疏乞骸骨,仁宗命其以太子太师致仕,朝会时班列中书门下之位。=== 再获起用 ===* 王德用致仕后,每到乾元节(宋仁宗生辰)向仁宗祝寿时,仍位列朝班之中。辽朝前来祝寿的使者对翻译官:“黑王相公难道被再次起用了么?”仁宗听闻后,便于皇祐四年(1052年)起用王德用为河阳三城(今河南孟县)节度使、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判郑州。* 至和元年(1054年)三月,王德用升任枢密使。十月,仁宗因王德用年迈,每天都要入朝拜谒,于是特地下诏允许他不用下拜。* 至和二年(1055年),[[富弼]]拜相。适逢辽朝使者[[耶律防]]前来,王德用等随同耶律防在玉津园射箭。耶律防说:“天子(指宋仁宗)用您主管枢密院事务而用富公(富弼)为相,将相两方都用人得当矣。”仁宗听闻后颇为高兴,赐王德用一把弓、五十支箭([[李焘]]在《续资治通鉴长编》认为耶律防在此年四月入见仁宗,同月便返回辽朝。而富弼于六月才被召入朝,李焘因而怀疑此事属于“溢美之词”)。 * 其后,王德用被封为鲁国公,御史赵抃认为王德用“贪墨无厌,纵其子纳赂,差除多涉私徇,加之羸病,拜起艰难,失人臣礼”,因此请求将其贬黜,而王德用也多次请求卸职。仁宗于是在嘉祐元年(1056年)十一月罢免王德用枢密使之职,任命他为忠武军节度使、景灵宫使。不久后,又担任同群牧制置使。仁宗下诏让他五日参加一次朝会,并允许王德用的子孙一人将其搀扶入朝。<ref>《宋史·卷二百七十八·列传第三十七》:后封鲁国公,求去位至六七,乃以为忠武军节度使、景灵宫使,又以为同群牧制置使。有诏五日一会朝,听子孙一人扶掖。</ref>=== 寿近杖朝 ===* 嘉祐二年(1057年)二月二十七日(4月3日),王德用病逝,享年七十九岁。仁宗亲自前往吊祭,并在禁苑中为他发哀,为其辍朝两日。追赠太尉、中书令,谥号“武恭”。王德用临终时上疏说:“臣有俸禄,足以用来办理丧事,不敢又劳烦朝廷,希望不要派人主持丧事,不要赠给丰厚的财物。”仁宗览奏后,加赐王德用家黄金百两、白金三千两。五月,葬于管城。 仁宗后赐其碑额为“清忠”。<ref>《宋会要辑稿·崇儒六·御书赐勋戚》仁宗:……清忠故枢密使王德用……</ref><br> == 人物成就 ==* 王德用十七岁时随父王超出师西夏,就显示出沉着应战的良将素质。此后,王德用长期带兵,通晓兵略。在对夏开战前夕,他曾主动请求领兵征讨。 * 庆历二年(1042年),辽朝聚兵边境。王德用出判定州,兼三路都部署,镇守前线,加强边备。促成其后和议(“庆历增币”,又称“重熙增币”)的达成。 * 王德用不仅善于管理军队,所谓“善以恩抚下,故多得士心”,还针对国防中存在的一些积弊提出改革方案。如他曾坦率地批评过天子授阵图的做法:“咸平、景德中,赐诸将阵图,人皆死守战法,缓急不相救,以至于屡败。”因此建议停用阵图,使带兵者能够随机应变,以获战效。 * 王德用多次在地方任职,颇著政绩。他出任邢、洺、磁、相四州巡检时,智擒大盗张洪霸。又奉命督捕陕西东路盗贼,使其闻风而逃。 知广信军时,王德用亲率禁军增筑常年失修的城墙。  == 人物轶事 ==* 恫吓契丹:庆历二年(1042年),辽朝意图趁“宋夏战争”宋朝元气大伤时入侵,并遣使前来索要土地。王德用受命出任邻近辽朝的定州路总管,他到任后,每天训练士卒。一段时日后,士卒都成为可用的军队。适逢军中发觉有辽朝间谍潜入,有人建议捕杀这些间谍。王德用却说:“先不急。我有妙计,可以让这些间谍回去后,把我们的实情报告给契丹国君,所谓百战百胜,不如不战而胜。”次日,王德用下令举行阅兵仪式,士卒们各个龙腾虎跃,大量准备马的草料及军粮,全军都照着旗鼓所指的方向,摆出一副行将出兵远征的姿态。辽朝间谍立刻返回复命,说:“汉兵(宋军)就要大举入侵了。”此事亦促使了其后和议(“庆历增币”,又称“重熙增币”)的达成。 * 西府菩萨:宰相[[文彦博]]、[[富弼]]等共同商立储君时,竟不曾与枢密院商议,时任枢密使的王德用听闻后,合掌放在额头上,说:“把这里的一尊菩萨放在什么地方?”有人将此事告诉翰林学士欧阳修,[[欧阳修]]听后蔑称道:“老衙官懂得什么?” 并上疏诬劾同为武将的枢密副使狄青。 * 激励后学:[[韩琦]]与[[宋祁]]早年一同被召试中选。当时,王德用带平章事职衔。按例二人应该作书向宰执道谢,但二人的文章中都是自谦之词,且内容空虚浅薄。王德用说:“我也曾经看过程文(科举时的范例文章或者科场应试者进呈的文章),的确很是空疏,年轻人更加应该学习和询问。”但二人非常不以为然,宋祁说:“我们这些人见到一个老衙官,是专门纳诲(进献善言)的。”后来二人都显名于世,当时王德用已经去世,韩琦对宋祁说:“王公虽然是武人,但还有前辈激励、造就后进者的意思。” * 德用有量:宋仁宗时,有人认为王德用威名天下皆知,相貌奇伟,恐怕不是做大臣的相貌。御史中丞[[孔道辅]]因此认为王德用不再适合执掌枢密,仁宗不得不让王德用外出任职。后来,有人听说孔道辅死了,把这个消息告诉王德用说:“这是曾经陷害你的人,现在死了。”王德用忧愁凄怆地说道:“孔中丞哪里是陷害我啊?他的忠心用来侍奉国君就该是这样的,可惜啊,朝廷中没有一个忠臣了。”士大夫因而佩服王德用的度量。 == 人物评价 ==<p style="text-indent:2em;">王德用忠诚老实,乐观平易,与人交往不疑心,不诘责别人的小过错。众人远看王德用有刚毅有不可侵犯的神情。等到接近时,就会发现他为人温柔和蔼。王德用一生少有玩赏爱好,不凭借名声官位傲慢待人。他所得到的俸禄和赏赐,大多散发给亲友乡邻。他善于治理军队,对士兵宽厚仁爱,士兵们乐于为他效力。他率军临边,未尝观矢石、督攻战,但其名闻四夷。王德用与士大夫交往,众人也大多佩服他的气度,认为难以窥察。王德用体貌雄毅,面黑,但颈部以下却非常白皙。闾阎中的男女小儿,都称他为“黑王相公”。* [[叶清臣]]:至于帅领偏裨,贵能坐运筹策,不必亲当矢石,王德用素有威名,范仲淹深练军政,庞籍久经边任,皆其选也。* [[叶梦得]]:王武恭公德用貌奇伟,色如深墨,当时谓之“黑王相公”。宅在都城西北隅,善抚士卒,得军情,以其貌异,所过闾里皆聚观。* [[胡松]]:昔宋王德用判定州兼三路都部署,契丹使人觇其军。或劝公执而戮之,公曰:吾军整而和,使觇者得吾实以归,是屈人兵以不战也。明日大阅于郊,亲执桴鼓誓师,号令严明。乃下令速具糗粮,听鼓声,视吾旗所向。契丹闻之震恐。由此观之,整军经武之要,岂不在先自治哉。* [[林燫]]:臣常怪宋人每有夷狄之患,及考其由,则不知重将之过也。盖其立国,惩五代藩镇之患,而深疑武臣。故当其时,士大夫每好为议论以挤之,以王德用、狄青之威名忠勇,而犹跋前躜后。忧谗避谤之不暇,彼其所以驭将者如此。 <br> == 人物纪念 ==* 王德用墓位于河南省新郑市龙湖镇荆王村东南300米。其墓地上部分无存,仅存石碑两通,东西排列。东侧碑刻为宋大中祥符年间所立,碑首、碑身、碑座断为三截,碑首阴刻篆书“精忠之碑”。西侧碑刻为宋庆历四年(1044年)立,碑首缺失。<br> == 史料记载 ==* 《文忠集·忠武军节度使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武恭王公神道碑铭》 <ref>[https://baike.baidu.com/reference/3657815/f89dFY7GWcx1QZIGul92brmVGY5i2YZnPO_4MaVZbX4hG0dVAaszxLhWYEWlj74XJIv6ATyzP3yoJ12WiFCSPlhWyMdz 《文忠集·卷二十三·居士集卷二十三》.汉典古籍.2015-06-26]</ref> * 《临川集·鲁国公赠太尉中书令王公行状》 <ref>[https://baike.baidu.com/reference/3657815/ea5382soZE0vItO7nZoAFNZkvP5a9ID2Dj1O0dSPGaQ7Nq-ML_zyzTJnJhKWTgAkHiKPHABjMDjrmvc3ABWTRyIKoocCju9K0v571A 《王安石文集·卷九十》.唐宋八大家在线阅读.2015-04-19] </ref> * 《隆平集·卷十一》* 《东都事略·卷六十二》<ref>南宋·王称·《东都事略·卷六十二》</ref>* 《宋史·卷二百七十八·列传第三十七》<ref>[https://baike.baidu.com/reference/3657815/f6dacFXM6rLoi4JWedKaahl329F3Wpq7NeDc3hOPzmnWp2C5mRnNL2eJr-YX20iOkiBFekFadO-yFlItSp0b2ZaKaeUSwaowJIbtxaDfgVQ 《宋史·卷二百七十八·列传第三十七》.国学导航.2015-04-19]</ref>  == 参考资料 == {{Reflist}}  [[Category:北宋军政人物]][[Category:620 中國斷代史]]
8,409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