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913
次編輯
變更
创建页面,内容为“[[File:登原州城呈张蕡从事1.jpg|缩略图|[https://ss1.bdstatic.com/70cFvXSh_Q1YnxGkpoWK1HF6hhy/it/u=3890261514,3662200505&fm=26&gp=0.jpg 原图链接][https…”
[[File:登原州城呈张蕡从事1.jpg|缩略图|[https://ss1.bdstatic.com/70cFvXSh_Q1YnxGkpoWK1HF6hhy/it/u=3890261514,3662200505&fm=26&gp=0.jpg 原图链接][https://image.baidu.com/search/index?tn=baiduimage&ps=1&ct=201326592&lm=-1&cl=2&nc=1&ie=utf-8&word=%E7%99%BB%E5%8E%9F%E5%B7%9E%E5%9F%8E%E5%91%88%E5%BC%A0%E8%95%A1%E4%BB%8E%E4%BA%8B 图片来源]]]
'''登原州城呈张蕡从事'''是北宋诗人[[魏野]]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抒写羁旅客愁。首联以问句呼起,点明忧愁因独上边城城楼望远,但见满目荒寒引起。颔联渲染原州冷落萧条的景象,言置身于无尽头的孤寂之感。颈联由听觉感受和视觉感受,衬托出诗人心境的悲凉。尾联总束全篇,写出友人为异乡贫官而自身为客,离恨均难收拾的情状。全诗写景高远开阔,情调苍凉凄楚。
*作品名称:登原州城呈张贲从事
*作品别名:登原州城呈张贵从事
*创作年代:北宋
*作品出处:《[[宋诗钞]]》
*文学体裁:七言律诗
*作 者:魏野
==作品原文==
登原州城呈张贲从事⑴
异乡何处最牵愁⑵?独上边城城上楼⑶。
日暮北来惟有雁⑷,地寒西去更无州。
数声塞角高还咽⑸,一派泾河冻不流⑹。
君作贫官我为客⑺,此中离恨共难收。 <ref>[https://so.gushiwen.cn/shiwenv_f13e568ee05f.aspx 登原州城呈张贲从事 古诗文网]</ref>
==注释译文==
===词句注释===
⑴原州:辖今甘东宁南交界处,州治临泾(今甘肃镇原)。从事:州郡长官的佐吏。
⑵牵愁:牵动愁绪。
⑶边城:边境附近城镇。
⑷北来:从北面飞来。塞角:边塞上报时的号角。咽:低咽。
⑸泾河:即泾水,北源出甘肃平凉,南源出甘肃华亭,东南流入渭水。
⑹派:水的分流,这里泛指水流。
⑺贫官:清贫的官宦。
===白话译文===
处身在异乡,什么地方最能引发忧愁?那就是独自望远,登上这边城的城楼。暮色渐渐降临,昏黄中只见北来雁飞向南走,地域荒凉寒冷,往西去更没有郡州。听几声塞上号角,时而高越时而低咽响在楼头,一条辽远的泾河,冻成冰再不能东流。你作异乡贫穷的小官,我在异乡客居滞留,此中的离愁别恨,一样都悠长难收。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年不详。张贲是诗人的同乡抑或朋友,均不详。不过,诗既呈献给他,显然关系亲密。原州,北末时辖境相当今甘肃镇原及宁夏固原东部地,属当时的边疆地区。诗人是陕州(治所在今河南陕县)人,隐居在陕州城东郊。他何时、何因跑到原州这个边城作客,情况不详。
==作品鉴赏==
===文学赏析===
首联以设问形式开篇,先是自问身处异乡何处最易牵发个人愁绪,接着自答孤身一人独自登上边远城楼,这就足“答案”。身处异乡,就已令人孤寂忧愁的了,更何况是客子伶仃一人独自登上偏远边城城上之楼呢。站在边城高处,就能极目远眺,边地景色一览无余。就是这带有边地特征的景色,最能牵动客子心中之愁,此意虽然诗人没有明说,但却蕴情于景。借助逼真的画面予以展现。这就既为下文抒写展开了宏伟的画卷,又设定了“愁”这一主体旋律,颇有柳宗元“城上高楼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式的开头风格。<ref>[http://www.ruiwen.com/wenxue/yuedudaan/579551.html 《登原州城呈张贲从事》的阅读答案及赏析 瑞文网]</ref>
颔联开始抒写塞外风光。“日暮北来惟有雁”,秋季黄昏,抬眼望去,眼前看到的唯有振翅而飞的北归雁群,尽管是“平沙万里绝人烟”,但却仍是“衡阳雁去无留意”,北来的雁群仿佛毫无留意,头也不同地向着南方的中原飞去了。渐渐地“几行归雁云边断”,心中不南涌起“何处行人不断肠”的愁怨。诗人的家同本在中原,但却不得不滞留两北边陲一望着那越飞越远的雁儿,令作者伤感。“地寒西去更无州”,虽说现在还是秋天,然而边地冬季来临甚早,早已天寒地冻,衰草连天了。从此再往西去,已经没有朝廷的州郡了。想到自己就像那身不由己无依无靠的蓬草,被寒风一吹,就流落到了这边远荒凉的原州边城了,作者不由得悲从中来。
颈联紧承上文进行情景描述。“数声塞角高还咽”,处在凄凉哀愁情绪中的诗人偏偏又听到了几声时而高昂时而呜咽的军中号角,就不禁在凄凉悲切的羁旅心境中又平添了几多哀愁:“一派泾河冻不流”,诗人此刻站在原卅l城上,放眼望去,只见泾河之水早已被冻住不流了,更使人觉得“塞上风云接地阴”,让这种顿起“愁云惨淡万里凝”哀思。面对这样的穷荒野漠,碎丘幽壑,耳闻声声号角,呼呼北风,一介书生剩下的只有“可怜无定河边骨”的惨不忍睹的景象和“古来征战几人回”之无穷无尽的感慨了。
尾联“君作贫官我为客,此中离恨共难收”。这两句是说:你在异乡作小官,我在异乡作异客,其中的客愁,是你我两人都难以收拾的。尾联以贫官、异客之离恨作结,呼应了开头的“牵愁”,点明了主旨。
这首诗首尾两联抒情,中间两联写景。抒情,则感情悲怆;写景,则景象萧瑟。情景交融,感人至深。这首边塞羁旅行役律诗景象萧瑟,感情悲怆,和盛唐的边塞诗有霄壤之别。时代之不同是造成差异的一个原因,身份之不同则是更主要的原因,作者是个消极遁世的隐士,而高适和岑参他们则是积极进取的用世之士。
==名家评价==
蔡正孙《[[诗林广记]]》:“模写幽寂之趣,真所谓蝉蜕污浊之中,蜉蝣尘埃之表。”
陈衍《[[宋诗精华录]]》:“能做第二联壮阔语,说得自然。”
==作者简介==
[[魏野]](960—1019年),字仲先,号草堂居士,陕州(今属河南陕县)人。一生没有出仕,所居之处“清泉环绕,旁对云山,景趣幽绝”。其诗意味闲雅。原有《[[草堂集]]》,其子重编为《[[巨鹿东观集]]》。
==参考文献==
'''登原州城呈张蕡从事'''是北宋诗人[[魏野]]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抒写羁旅客愁。首联以问句呼起,点明忧愁因独上边城城楼望远,但见满目荒寒引起。颔联渲染原州冷落萧条的景象,言置身于无尽头的孤寂之感。颈联由听觉感受和视觉感受,衬托出诗人心境的悲凉。尾联总束全篇,写出友人为异乡贫官而自身为客,离恨均难收拾的情状。全诗写景高远开阔,情调苍凉凄楚。
*作品名称:登原州城呈张贲从事
*作品别名:登原州城呈张贵从事
*创作年代:北宋
*作品出处:《[[宋诗钞]]》
*文学体裁:七言律诗
*作 者:魏野
==作品原文==
登原州城呈张贲从事⑴
异乡何处最牵愁⑵?独上边城城上楼⑶。
日暮北来惟有雁⑷,地寒西去更无州。
数声塞角高还咽⑸,一派泾河冻不流⑹。
君作贫官我为客⑺,此中离恨共难收。 <ref>[https://so.gushiwen.cn/shiwenv_f13e568ee05f.aspx 登原州城呈张贲从事 古诗文网]</ref>
==注释译文==
===词句注释===
⑴原州:辖今甘东宁南交界处,州治临泾(今甘肃镇原)。从事:州郡长官的佐吏。
⑵牵愁:牵动愁绪。
⑶边城:边境附近城镇。
⑷北来:从北面飞来。塞角:边塞上报时的号角。咽:低咽。
⑸泾河:即泾水,北源出甘肃平凉,南源出甘肃华亭,东南流入渭水。
⑹派:水的分流,这里泛指水流。
⑺贫官:清贫的官宦。
===白话译文===
处身在异乡,什么地方最能引发忧愁?那就是独自望远,登上这边城的城楼。暮色渐渐降临,昏黄中只见北来雁飞向南走,地域荒凉寒冷,往西去更没有郡州。听几声塞上号角,时而高越时而低咽响在楼头,一条辽远的泾河,冻成冰再不能东流。你作异乡贫穷的小官,我在异乡客居滞留,此中的离愁别恨,一样都悠长难收。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年不详。张贲是诗人的同乡抑或朋友,均不详。不过,诗既呈献给他,显然关系亲密。原州,北末时辖境相当今甘肃镇原及宁夏固原东部地,属当时的边疆地区。诗人是陕州(治所在今河南陕县)人,隐居在陕州城东郊。他何时、何因跑到原州这个边城作客,情况不详。
==作品鉴赏==
===文学赏析===
首联以设问形式开篇,先是自问身处异乡何处最易牵发个人愁绪,接着自答孤身一人独自登上边远城楼,这就足“答案”。身处异乡,就已令人孤寂忧愁的了,更何况是客子伶仃一人独自登上偏远边城城上之楼呢。站在边城高处,就能极目远眺,边地景色一览无余。就是这带有边地特征的景色,最能牵动客子心中之愁,此意虽然诗人没有明说,但却蕴情于景。借助逼真的画面予以展现。这就既为下文抒写展开了宏伟的画卷,又设定了“愁”这一主体旋律,颇有柳宗元“城上高楼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式的开头风格。<ref>[http://www.ruiwen.com/wenxue/yuedudaan/579551.html 《登原州城呈张贲从事》的阅读答案及赏析 瑞文网]</ref>
颔联开始抒写塞外风光。“日暮北来惟有雁”,秋季黄昏,抬眼望去,眼前看到的唯有振翅而飞的北归雁群,尽管是“平沙万里绝人烟”,但却仍是“衡阳雁去无留意”,北来的雁群仿佛毫无留意,头也不同地向着南方的中原飞去了。渐渐地“几行归雁云边断”,心中不南涌起“何处行人不断肠”的愁怨。诗人的家同本在中原,但却不得不滞留两北边陲一望着那越飞越远的雁儿,令作者伤感。“地寒西去更无州”,虽说现在还是秋天,然而边地冬季来临甚早,早已天寒地冻,衰草连天了。从此再往西去,已经没有朝廷的州郡了。想到自己就像那身不由己无依无靠的蓬草,被寒风一吹,就流落到了这边远荒凉的原州边城了,作者不由得悲从中来。
颈联紧承上文进行情景描述。“数声塞角高还咽”,处在凄凉哀愁情绪中的诗人偏偏又听到了几声时而高昂时而呜咽的军中号角,就不禁在凄凉悲切的羁旅心境中又平添了几多哀愁:“一派泾河冻不流”,诗人此刻站在原卅l城上,放眼望去,只见泾河之水早已被冻住不流了,更使人觉得“塞上风云接地阴”,让这种顿起“愁云惨淡万里凝”哀思。面对这样的穷荒野漠,碎丘幽壑,耳闻声声号角,呼呼北风,一介书生剩下的只有“可怜无定河边骨”的惨不忍睹的景象和“古来征战几人回”之无穷无尽的感慨了。
尾联“君作贫官我为客,此中离恨共难收”。这两句是说:你在异乡作小官,我在异乡作异客,其中的客愁,是你我两人都难以收拾的。尾联以贫官、异客之离恨作结,呼应了开头的“牵愁”,点明了主旨。
这首诗首尾两联抒情,中间两联写景。抒情,则感情悲怆;写景,则景象萧瑟。情景交融,感人至深。这首边塞羁旅行役律诗景象萧瑟,感情悲怆,和盛唐的边塞诗有霄壤之别。时代之不同是造成差异的一个原因,身份之不同则是更主要的原因,作者是个消极遁世的隐士,而高适和岑参他们则是积极进取的用世之士。
==名家评价==
蔡正孙《[[诗林广记]]》:“模写幽寂之趣,真所谓蝉蜕污浊之中,蜉蝣尘埃之表。”
陈衍《[[宋诗精华录]]》:“能做第二联壮阔语,说得自然。”
==作者简介==
[[魏野]](960—1019年),字仲先,号草堂居士,陕州(今属河南陕县)人。一生没有出仕,所居之处“清泉环绕,旁对云山,景趣幽绝”。其诗意味闲雅。原有《[[草堂集]]》,其子重编为《[[巨鹿东观集]]》。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