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799
次編輯
變更
板叶荠菜
,無編輯摘要
'''<big>板叶荠菜</big>'''
[[File:Prince 2007年在超級盃的經典演出.jpg | thumb | 300px | left | 王子 Prince 2007年在超級盃的經典演出 <br> [https://ysolife.com/prince-rogers-nelson/ 原圖鏈接] ]]
板叶荠菜 又叫大叶荠菜,上海市地方品种。植株塌地生长,开展度18厘米。叶片浅绿色,天而厚,叶长10厘米,宽2.5厘米,有18片叶左右。叶缘羽状浅裂,近于全缘,叶面平滑,稍具绒毛,遇低温后叶色转深。该品种抗寒和耐热力均较强,早熟,生长快,播后40天既可收获,产量较高,外观商品性好,风味鲜美。其缺点是香气不够浓郁,冬性弱,抽薹较早,不宜春播,一般用于秋季栽培。<ref>[http://www.5h.com/ys/45989.html 荠菜有几种?荠菜有几种颜色?,5号网] </ref>
== 基本信息 ==
别 名:大叶荠菜
界:植物界
科:十字花科
种:荠菜
中文学名:板叶荠菜
[[File:Prince 2007年在超級盃的經典演出.jpg | thumb | 300px | left | 王子 Prince 2007年在超級盃的經典演出 <br> [https://ysolife.com/prince-rogers-nelson/ 原圖鏈接] ]]
株 高:4.5厘米
长:10厘米
单株重:16克
== 简介 ==
Capsella bursa-pastoris(L.)Medic.,又称护生草、菱角菜。十字花科,荠属。一二年生草本。2n=4x=32。原产中国;遍布世界温带地区。基生叶丛生塌地,叶羽状分裂,不整齐,顶片特大,叶片有毛,叶柄有翼。开花时茎高20~50 cm。总状花序顶生和腋生,花小、白色,两性花,萼片4。短角果,扁平呈倒三角形,含多数种子。性耐寒,质地鲜嫩,生长期短,可一次播种,多次采收。人工栽培的有两个品种:①板叶荠菜。又称粗叶头。浅绿色,叶片宽,叶尖端羽状深裂,基部全缘。耐热,生长快,产量高,叶片宽大。但抽薹开花期早,供应期短。②花叶荠菜。又称碎叶头。叶片窄而厚,绿色,羽状全裂。生长较慢,产量低,栽培较少。但抽薹开花比板叶荠菜晚半个月,可延长供应。以幼苗及嫩叶供食,味清香甘甜,营养丰富,炒吃、汤羹和作菜馅均可。全株入药。<ref>[https://www.59baike.com/a/147264-17 荠菜,农业百科2020-04-02] </ref>
== 特征特性 ==
它又名大叶荠菜。植株矮小,塌地生长,株高4.5厘米,茎矮缩,绿色。叶簇匍匐,开展为18~20cm,全株有叶20片左右,叶片厚而大,呈浅绿色,长披针形,浅绿色。叶片较宽阔,长10厘米,宽2.5厘米,羽状深裂,基部叶片一般全缘。叶面光滑、无茸毛。单株重16克。叶片宽大,外观好。冬季低温时(或缺肥)叶色变深呈浅红色。根为直根系,主根上有许多须根;再生能力弱,吸水,吸肥能力与耐早耐湿性较差。故宜直播。板叶莽菜抽苔早,每年3月中下旬开花,花为白色,果实为角果,是倒三角形,4月底种籽渐渐较黄,5月初可收获。籽细小,金黄色,似鱼子状,种子收藏后有后熟休眠期,生产上均选用隔年陈籽,有利出苗快,出苗齐。播种后30~60天陆续收获。耐热性强,生长速度快,产量较高,但抽薹开花期较早,供应上受到一定限制。亩产2500公斤。
== 栽培要点 ==
人工栽培以板叶荠菜和散叶荠菜为主,春、夏、秋三季均可。春季栽培在2月下旬至4月下旬播种;夏季栽培在7月上旬至8月下旬播种;秋季栽培在9月上旬至10月上旬播种。华北地区可行二季栽培,春季栽培在3月上旬至4月下旬播种;秋季栽培从 7月上旬至9月中旬。利用塑料大棚或日光温室栽培,可于10 月上旬至翌年2月上旬随时播种。
=== 田间管理 ===
在正常气候下,春播的5~7天能齐苗;夏秋播种的3天能齐苗。出苗前要小水勤浇,保持土壤湿润,以刊出苗。出苗后注意适当灌溉,保持湿润为度,勿使干旱,雨季注意排水防涝。雨季如有泥浆溅在菜叶或菜心上时,要在清晨或傍晚将泥浆冲掉,以免影响荠菜的生长。秋播荠菜在冬前应适当控制浇水,防止徒长,以利安全越冬。
春、夏栽培的荠菜,由于生长期短,一般追肥2次。第一次在2片真叶时;第二次在相隔15~20天后。每次每公顷施腐熟的人粪尿液22500千克,或尿素150千克。秋播荠菜的采收期较长,每采收一次应追肥一次,可追肥4次,施量同春播荠菜。
荠菜植株较小,易与杂草混生,除草困难。为此,应尽量选择杂草少的地块栽培、在管理中应经常中耕拔草,作到拔早、拔小、拔了,勿待草大压苗,或拔大草伤苗。
=== 采收时间 ===
春播和夏播的荠菜,生长较快,从播种到采收的天数一般为30~50天,采收的次数为1~2次。秋播的荠菜,从播种至采收为30~35天,以后陆续采收4~5次,长江流域可一直延迟到翌春。
采收时,选择具有10~13片真叶的大株采收,带根挖出。留下中、小苗继续生长。同时注意先采密的植株,后采稀的地方,使留下的植株分布均匀。采后及时浇水,以利余株继续生长。每公顷产37500~45000千克。<ref>[http://www.haonongzi.com/news/20160331/141621.html 荠菜什么时候种,荠菜种植方法,好农资招商网] </ref>
== 种植方法 ==
=== 品种 ===
野生荠菜因地区不同,形状各异,无固定品种。目前荠菜栽培品种主要有板叶荠菜和花叶荠菜两种类型。板叶荠菜,又叫大叶荠菜,叶头粗,其叶片大而厚,耐寒也耐热,生长快,早熟,外观商品性好;但冬性弱,春栽易抽苔,一般作夏季和秋季栽培。花叶荠菜,又叫小叶荠菜、碎叶荠菜,叶窄短小,叶面绒毛多,较耐热,耐旱,冬性强,春秋季均可栽培。
=== 栽培技术 ===
(一)、选地和整地:荠菜的适应性很强,除了利用整地成片种植外,也可利用田埂、风障后闲畦和地头地边种植。如成片种植,最好选择杂草较少地块, 且前茬为蕃茄、黄瓜、玉米、大蒜苗,应避免连作。整地时深耕15厘米,施足基肥,整细耙平,做成2米宽(连沟)的畦,畦高15厘米,以便排灌。
(二)、播种:一般采用撒播,每667平方米春播为0.75~1kg,夏播为2~2.5kg,秋播为1~1.5kg。春播2月下旬至3月下旬;夏播7月下旬至8月中旬;秋播9月上旬至10月上旬。撒播时力求均匀,播后用脚将畦面轻轻踩踏一遍,使种子与泥土紧密接触,以利于种子吸水,提早出苗。如夏、秋期间用当年采收的新种子播种, 由于种子尚未脱离休眠期,需到秋季才能萌发。故夏季播种常将种子放在2-7℃低温(冰箱)中,催芽后再播种。
(三)、田间管理:荠菜的抗逆性强,生长期间很少有病虫害发生;荠菜喜冷凉气候,播种后应覆盖遮阴网,一方面起遮阳降温作用;另一方面还可减少地面水分的蒸腾,傍晚时揭开网。出苗后要加强肥水管理,春、夏播的生长期短,追肥一般1-2次;秋播的生长期长,追肥3-4次,每667平方米每次浇稀人畜粪尿1500~2000kg。荠菜种植的密度大,需水也多,故要经常浇灌,以保持土壤湿润。夏、秋期间,在遇到雷阵雨后,要于次日清晨用喷壶将溅在菜叶或菜心泥浆冲掉,否则影响生长。
(四)、采收:荠菜采收得当,可以增加产量。一般用小刀挑采,留小挑大,但注意收得均匀。苗稀的地方,即使是大苗也要保留;密的地方,苗小也要挑收,使留下的苗均匀生长,提高产量。春播和夏播的荠菜,从播种到采收,一般为30~50 天;采收1~2次。秋播的荠菜是一次播种,多次采收,为提高产量,延长供应期,采收时做到细收勤收,密处多收,稀处少收,使留下的荠菜平衡生长。<ref>[http://www.haonongzi.com/news/20160331/141621.html 荠菜什么时候种,荠菜种植方法,好农资招商网] </ref>
== 相关视频 ==
<center></center>
{{#iDisplay:m01715s89u7|780|460|qq}}
</center>
<center></center>
{{#iDisplay:m01715s89u7|780|460|qq}}
</center>
== 参考来源 ==
[[Category: 中国古代军政人物]] [[Category:文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