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變更

王元

增加 6,057 位元組, 5 年前
無編輯摘要
  {{Infobox person | 姓名 = 王元 | 外文名 = | 图像 = [[File:王元.jpg|缩略图|center |[http://img2.iqilu.com/download/images/12/01/02/93/0Z9242410-0.jpg 原图链接] [http://news.iqilu.com/china/gedi/2012/0102/1115721.shtml 来自齐鲁网]]]| 出生日期 = {{birth date|1930|04|30}} | 出生地点 = 江苏镇江| 逝世日期 = | 国籍 = 中国| 祖籍 = 浙江兰溪| 毕业院校 = 浙江大学 | 职业 = 教学科研工作者| 主要成就 = 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br> 1999年获华罗庚数学奖 <br> <br> }} == 人物经历 == <p style=text-indent:2em;>'''<big> 王元 <</big>''' ,1930年4月30日出生于 [[ 江苏镇江 ]] [[ 数学家 ]]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p ><p style=text-indent:2em;>1948年 王元 高中毕业 考入浙江国立英士大学数学系 ;1952 (195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初步的大学院校调整计划内,英士大学遭裁撤废校,部分科系并入[[复旦大学。其余英士大学师生大部分转入浙江大学)。</p ><p style=text-indent:2em;>1952 ,王元 毕业于浙江大学数学系 后被 ,经陈建功、苏步青 推荐到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工作. 。</p ><p style=text-indent:2em;>1953年,王元在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被分配到数论组, 师从华罗庚 ;1980 先生,从此开启了他与华老30多 亦师亦友的合作关系。</p ><p style=text-indent:2em;>1980年,王元 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 ;1984 (院士)。</p ><p style=text-indent:2em;>1984 年获得“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中青年专家”称号;1999年获得 [[ 华罗庚 ]] 数学奖。</p> == 主要成就 =='''<big>科研成就</big>'''<p style=text-indent:2em;>'''<big>科研综述</big>'''<p style=text-indent:2em;>王元具有广泛的科学兴趣,关心现代数学众多领域的进展及数学方法的普及。他的成果主要集中于数论及其应用方面:</p ><p style=text-indent:2em;>'''<big>哥德巴赫猜想</big>'''<p style=text-indent:2em;>王元将布伦、布赫夕塔布与塞尔伯格的方法加以综合,首先证明了{3,4};进而又将库恩的方法结合进来,证明了{a,b}(其中(a+b≤5)及{3,3};最后于1957年证明了{2,3}。这是中国学者第一次在数论中极艰深的哥德巴赫猜想的研究中居于世界领先地位,以后出现的强有力的筛法都与王元对上述各种方法的综合有关。王元的成果发表后很快引起国内外同行的注意,布赫夕塔布在1960年出版的专著《数论》中把王元的结果{2,3}列为定理。他在假定广义黎曼假设(GRH)成立的条件下证明了{l,4}和{l,3},从而改进了爱斯特曼在同样假定下证明的{l,6}。1975年,王元、潘承洞和丁夏畦发表了{1,2}的一个极简单的简化证明。 王元关于筛法及哥德巴赫猜想的一系列成果,在国际上引起注目。</p ><p style=text-indent:2em;>'''<big>华-王方法</big>'''<p style=text-indent:2em;>华罗庚和王元注意到柯罗博夫在1957年定义了一种一致分布点集贯,即所谓的"极值点集贯"。根据华罗庚的建议,王元从二维情形入手,用实二次域与斐波那契序列构造出一致分布点集贯。首篇由他们共同署名的文章《关于多重积分的近似计算的若干注记》(1960)仅短短几页,却成为一个崭新方法的发端。经十多年的努力,他们终于在1973年证明用实分圆域的独立单位组来构造高维空间中一致分布点集贯的普遍性定理。这是一项在理论上十分优美,在实际应用中相当有效的成果,被国际数学界誉为"华-王方法"。1978年,他们的专著《数论在近似分析中的应用》问世。华罗庚与王元的论文,特别是这本专著乃是这一领域此后研究中的一个出发点和必引文献。</p ><p style=text-indent:2em;>'''<big>统计中的数论方法</big>'''</p ><p style=text-indent:2em;>从70年代末始,王元与方开泰合作将数论方法用于数理统计。他们首先从"试验设计"入手。王元与方开泰基于一致分布理论,找出高维空间满足一致分布的小样本,样本中每一个点即对应一次试验,这样就将试验次数减至O(q),即只需做跟q为同一数量级的次数的试验。他们还将数论方法用于各种多元分布代表点的确定,最优化方法及统计推断等方面。由于效益显著,他们的工作已获国内外广泛的关注与应用。他们的英文版专著《统计中的数论方法》已在英国出版。</p >== 社会任职 ==<p style=text-indent:2em;>王元担任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研究室主任、所长、所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数学会理事长,《数学学报》主编,联邦德国《分析》杂志编辑,新加坡世界科学出版社顾问,中国密码学会名誉理事长等。</p >== 个人生活 ==<p style=text-indent:2em;>王元出生于浙江兰溪一个知识分子家庭。他父亲[[王懋勤]]于1929年至1932年期间担任兰溪县县长。1932年,王元随家搬至[[杭州。抗日战争爆发后,王元又随家搬至[[兰溪]]水阁塘村。在水阁塘时,七岁的王元开始了他的小学学习,他进的小学是蒋家祠堂办的。后随全家迁至重庆,王元的童年就是在战乱与艰难的环境中,在农村小学中度过的。上中学时,王元的学习成绩也只是中等,但他却有一个十分突出的特点:兴趣广泛,求知欲强。凡是他兴趣所及,都肯花时间刻苦钻研,拉二胡、画画和游泳都是他的爱好。广泛的兴趣,养成他一种不怕困难和强烈进取的精神,为他后来在数学方面出类拔萃奠定了基础。</p >== 人物评价 ==<p style=text-indent:2em;>王元在解析数论、代数数论以及数论方法应用等方面均作出了卓越贡献,他在国际数学界和港台数学界享有声誉。 (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评)</p ><p style=text-indent:2em;>王元不仅是一位在数学专业领域里取得杰出成就的科学家,他还通过数学研究,进一步关注到数学的本质,竭力将数学这门科学通俗解析,让大众感受数学中的乐趣。 </p ><p style=text-indent:2em;>王元是一位在数学专业领域里取得杰出成就的[[科学家]]。 </p >
1,014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