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正有高堂宴.能忘迟暮心?

增加 6,258 位元組, 3 年前
创建页面,内容为“File:正有高堂宴,能忘迟暮心?1.jpg|缩略图|[https://timgsa.baidu.com/timg?image&quality=80&size=b9999_10000&sec=1608471048286&di=84a5ed2893bbf7fec31ceb56…”
[[File:正有高堂宴,能忘迟暮心?1.jpg|缩略图|[https://timgsa.baidu.com/timg?image&quality=80&size=b9999_10000&sec=1608471048286&di=84a5ed2893bbf7fec31ceb56de15b6b9&imgtype=0&src=http%3A%2F%2Fimage.my399.com%2Fattachement%2Fjpg%2Fsite2%2F20180221%2F64006a2f4d8e1bf71fba5b.jpg 原图链接][https://image.baidu.com/search/index?tn=baiduimage&ps=1&ct=201326592&lm=-1&cl=2&nc=1&ie=utf-8&word=%E6%AD%A3%E6%9C%89%E9%AB%98%E5%A0%82%E5%AE%B4%2C%E8%83%BD%E5%BF%98%E8%BF%9F%E6%9A%AE%E5%BF%83%3F 图片来源]]]
'''正有高堂宴.能忘迟暮心?'''出自唐代[[张说]]的《[[幽州夜饮]]》<ref>{{ cite web | url=https://so.gushiwen.cn/mingju/juv_a5cfa2d99418.aspx | title=正有高堂宴,能忘迟暮心? | author=古诗文网 | date= | language= | accessdate= }}</ref>

凉风吹夜雨,萧瑟动寒林。

正有高堂宴,能忘迟暮心?

军中宜剑舞,塞上重笳音。

不作边城将,谁知恩遇深!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幽州地处北方,晚上凉风吹起细雨绵绵,寒冷之气袭来,使树林萧瑟。

军中的高堂之上,正在举行宴会,怎能使我暂时忘掉了自己的迟暮之心?

军中的娱乐是仗剑而舞,边塞的音乐是胡笳的演奏声。

如果我不做这边城的将领,怎么知道皇上对我恩遇之深呢。

注释

幽州:古州名。辖今北京、河北一带,治所在蓟县。

高堂宴:在高大的厅堂举办宴会。

迟暮心:因衰老引起凄凉暗淡的心情。

剑舞:舞剑。

笳:即胡笳,中国古代北方民族吹奏的一种乐器。

城将:作者自指。时张说任幽州都督。
==鉴赏==
全诗以“夜饮”二字为中心紧扣题目。开始二句描写“夜饮”环境,渲染气氛。“凉风吹夜雨,萧瑟动寒林”。正值秋深风凉之时,在幽州边城的夜晚,风雨交加,吹动树林,只听见一片凄凉动人的萧瑟之声。这一切,形象地描绘出了边地之夜的荒寒景象。第二句还暗用了宋玉《[[九辩]]》中的诗意:“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益发渲染了诗句中悲伤的色彩。在这样的环境中,诗人悲愁的心绪,已经见于言外。而这“夜饮”,就是为了要驱走这恶劣环境带来的悲苦,宴会还没有开始,从着力渲染、暗示中,已经给“夜饮”罩上了一层愁苦的阴影。<ref>{{ cite web | url=https://hanyu.baidu.com/shici/detail?pid=e8e88473f8484fd68a22432aa1813179&from=kg0&highlight=%E6%AD%A3%E6%9C%89%E9%AB%98%E5%A0%82%E5%AE%B4%EF%BC%8C%E8%83%BD%E5%BF%98%E8%BF%9F%E6%9A%AE%E5%BF%83 | title=幽州夜饮 | author=百度汉语网 | date= | language= | accessdate= }}</ref>

第二联紧接一、二句,进入“夜饮”,抒发诗人的感叹:“正有高堂宴,能忘迟暮心?”“正”字接转巧妙,紧承首联对环境的描写,同时也自然地转入到宴会。“能忘”句以问句出之,将诗人内心的郁勃之气曲折地表露了出来。这种迟暮衰老之感,在边地竟是那样强烈,挥之不去,即使是面对这样的“夜饮”,也排遣不开。诗中化用了屈原《[[离骚]]》句意:“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将诗人心意表达得更加婉曲、深沉。第三联,随着宴会开始,并逐渐进入高潮的时候,诗人的情绪也随之兴奋起来,诗情也有了亮色:“军中宜剑舞,塞上重笳音。”在都督府的宴会之间,军士们舞起剑来,那矫健刚劲的舞姿,慷慨雄伟的气魄,令诗人为之感奋。《[[史记·项羽本纪]]》中项庄说:“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舞剑是为了助兴,增加席间的欢乐气氛。一个“宜”字,传出诗人对剑舞的欣赏。但接着吹奏起胡笳时,那呜呜的声音,使席间短暂的欢乐顿然消失,而充溢着一片悲凉的情调,诗人的心情也随之沉重起来。塞上本来就多悲凉之意,与诗人的远戍之苦、迟暮之感,融合在一起,成为心灵上的沉重的负担,诗情在稍稍有了亮色之后,又忽然黯淡起来。这一联在豪壮中寓悲凉,在跌宕起伏中展现出诗人难以平息的滚滚思潮,直至引出最后一联。
[[File:正有高堂宴,能忘迟暮心?2.jpg|缩略图|左|[https://timgsa.baidu.com/timg?image&quality=80&size=b9999_10000&sec=1608471140515&di=ea72efffc145abc53efb1573204623ee&imgtype=0&src=http%3A%2F%2Fphotocdn.sohu.com%2F20151018%2Fmp36294472_1445150639377_6.jpeg 原图链接][https://image.baidu.com/search/index?tn=baiduimage&ps=1&ct=201326592&lm=-1&cl=2&nc=1&ie=utf-8&word=%E6%AD%A3%E6%9C%89%E9%AB%98%E5%A0%82%E5%AE%B4%2C%E8%83%BD%E5%BF%98%E8%BF%9F%E6%9A%AE%E5%BF%83%3F 图片来源]]]
“不作边城将,谁知恩遇深!”这十个字铿锵有声,似乎将愁苦一扫而光,转而感激皇上派遣的深恩,以在边城作将为乐、为荣。实际上这最后一联完全是由上面逼出来的愤激之语,他将对朝廷的满腹牢骚,隐藏在这看似感激而实含怨望的十字之中,像河水决堤似地喷涌而出,表现了思想上的强烈愤慨和深沉的痛苦。这一联的确托意遥深、措语婉曲,可谓“得骚人之绪”,寄寓着诗人悲愤的感慨,它与首联的悲苦的边塞荒寒之景,恰成对照,相得益彰。全诗以景起,以情结,首尾照应,耐人回味。

诗歌在语言上遒健质朴,写景之语,并无华丽之辞,与边塞情调极为相称。遣词用字也十分精当,例如“吹”、“动”、“宜”、“重”这些字,看似一任自然,实际经过认真锤炼,用得恰到好处,对写景、抒情起了很好的作用。
==创作背景==
开元(唐玄宗年号,公元713—741年)初,张说为中书令,因与姚元崇不和,罢为相州刺史、河北道按察使,坐累徙岳州。后以右羽林将军检校幽州都督。都督府设在幽州范阳郡,即今河北蓟县。此诗就是他在幽州都督府所作。
==作者张说==
[[张说]](667年~730年) 唐代文学家,诗人,政治家。字道济,一字说之。原籍范阳(今河北涿县),世居河东(今山西永济),徙家洛阳。
==参考文献==
{{Reflist}}
42,984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