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刘遵考

增加 9,120 位元組, 3 年前
無編輯摘要
<p style="text-indent:2em;">''' 刘遵考 ''' (392年-473年7月20日),字号不详,徐州彭城县(今江苏省铜山县)人。南朝宋宗室大臣,宋武帝 [[ 刘裕 ]] 族弟,正员郎 [[ 刘淳 ]] 曾孙。 * 起家振武参军,参与平定 [[ 卢循 ]] 之乱,授建威将军、彭城内史。 * 跟随 [[ 刘裕 ]] 北伐后秦,授辅国将军、河东太守,镇守蒲阪。关中失守后,南返建康,授冠军将军。 * 刘宋建立后,晋封营浦县侯,领彭城及沛郡太守。景平元年(423年),调任右卫将军。 * 元嘉年间,历任淮南太守、中护军、雍兖徐豫湖五州刺史,为政严暴,聚敛无节 [1] <ref>《宋书.刘遵考传》:遵考为政严暴,聚敛无节。五年,为有司所纠,上不问,赦还都。</ref> 。后坐事免官,迁领军将军、豫州刺史。 * 元嘉三十年(453年), [[ 刘劭 ]] 弑父篡位后,举兵响应讨劭义军。宋孝武帝即位初年,又坐事免官。 * [[ 刘义宣 ]] 乱时,复起为征虏将军,领兵防备叛军。后又历任湘州刺史、丹阳尹、领军将军、尚书左仆射,领徐州刺史。前废帝时期,出任南豫州刺史。宋明帝即位,授侍中、特进、右光禄大夫,领崇宪太仆。* 后废帝即位,迁左光禄大夫。元徽元年六月乙卯日(473年7月20日)去世,享年八十二岁,追赠开府仪同三司,谥号为元。<br> ==基本信息 =={|[[File:D02a26b4a032c2341c08b345b3192f2a.jpg|缩略图|右|[https://image.gushimi.org/file/d02a26b4a032c2341c08b345b3192f2a.jpg 原图链接] [https://www.gushimi.org/24shi/songshu/ 来自古诗大全]]]|-| 姓名    刘遵考  ---------------------------------------------------------------------------------|-| 字号    不详      ---------------------------------------------------------------------------------|-| 民族    汉族     ---------------------------------------------------------------------------------|-| 官职    侍中 特进 右光禄大夫 太仆 刺史 中领军  ---------------------------------------------------------------------------------|-| 爵位    营浦县公  ---------------------------------------------------------------------------------|-| 追赠    开府仪同三司     ---------------------------------------------------------------------------------|-| 谥号    元     ---------------------------------------------------------------------------------|-| 出生地   彭城郡---------------------------------------------------------------------------------|-| 出生时间  392年   ---------------------------------------------------------------------------------|-| 去世时间   473年7月20日---------------------------------------------------------------------------------|-| 所处时代   南朝宋    ---------------------------------------------------------------------------------|-| 主要成就   刘宋宗室大臣 经历五朝     ---------------------------------------------------------------------------------|} == 人物生平 ===== 跟随刘裕 ===* 刘遵考,彭城绥里人,宋武帝刘裕的族弟。刘遵考最初担任刘裕的振武参军。 * 义熙六年(410年),刘遵考因参与刘裕讨伐卢循的战役,而获封乡侯。 * 义熙十二年(416年),刘裕北伐后秦,刘遵考以建威将军、彭城内史之职随[[刘裕]]北伐。由于当时刘裕诸子年纪尚幼,弟弟[[刘道规]]已病逝,[[刘道邻]]又留在国内荆州重地,其时能让其任用的宗室就只有刘遵考一人,故在灭后秦后,刘裕以刘遵考督并州司州之河北河东北平阳北雍州之新平安定五郡诸军事、辅国将军、并州刺史,领河东太守,镇守蒲阪。* 义熙十四年(418年),刘裕班师,但不久关中就遭胡夏的匈奴军进攻,留守诸将又内斗,关中被胡夏侵夺后,刘遵考亦于次年自并州南返,先后任游击将军及冠军将军。 * 永初元年(420年),刘裕称帝后,因刘遵考宗室身份,而封他为营浦县侯,但无大功,食邑仅为五百户(一般县侯食邑为千户)。晋恭帝让位后居住秣陵宫,刘遵考领兵防卫。 * 后来,刘遵考又以冠军将军,领彭城、沛二郡太守。<ref>《宋书.刘遵考传》:晋帝逊位居秣陵宫,遵考领兵防卫。高祖初即大位,下推恩之诏,曰:"遵考服属之亲,国戚未远,宗室无多,宜蒙宠爵。可封营浦县侯,食邑五百户。"以本号为彭城、沛二郡太守。</ref>=== 文帝重臣 ===* 景平元年(423年),转右卫将军。 * 元嘉二年(425年)任征虏将军、淮南太守。 * 元嘉三年(426年),宋文帝诛杀[[徐羡之]]、[[傅亮]]及谢晦三位权臣,召刘遵考以使持节,领护军入值殿省。[[谢晦]]被平定后,刘遵考出任使持节、督雍梁南北秦四州荆州之南阳竟陵顺阳襄阳新野随六郡诸军事、征虏将军、宁蛮校尉,雍州刺史,襄阳新野二郡太守。 * 元嘉五年(428年),刘遵考因实行严厉残暴的统治政策,聚敛财富没有节制,被官吏检举揭发,宋文帝因其为宗室元老,压住不予追究,只是将刘遵考调离雍州,不问其罪,让其还都。* 元嘉七年(430年),又任太子右卫率,加给事中。 * 元嘉八年(431年),转督南徐兖州之江北淮南诸军事、征虏将军、南兖州刺史,领广陵太守。不久又征为侍中,领后军将军,随后又转任太常。 * 元嘉九年(432年),又调任右卫将军,加散骑常侍。 * 元嘉十五年(438年),又以本官兼领徐州大中正、太子中庶子。 * 同年,刘遵考原本要出任徐、兖二州刺史,但未出镇就又获射为侍中,领左卫将军,至次年才为使持节、监豫司雍并四州南豫州之梁郡弋阳马头荆州之义阳四郡诸军事、前将军、豫州刺史,领南梁郡太守。 * 元嘉二十一年(444年),因为刘遵考违反诏命,没有赈济因豫州旱灾而受害的百姓而被免官。后起为散骑常侍、五兵尚书,又转吴兴太守,秩中二千石。 * 元嘉二十五年(448年),刘遵考又担任领军将军。 * 元嘉二十七年(450年),北魏军兵临江北瓜步,声言渡江,刘遵考率军沿江置守,假节盖。* 元嘉三十年(453年)正月,刘遵考出为使持节,再次出任豫州刺史。<ref>《宋书.刘遵考传》:三十年,复出为使持节,监豫州刺史。</ref> === 孝武仕迁 ===* 元嘉三十年(453年)二月,太子[[刘劭]]弑父篡位,刘劭进刘遵考号安西将军,并派外监徐安期和仰捷祖防备他。不久,刘骏起兵讨伐刘劭,并传诏四方,荆州刺史、南谯王刘义宣也举兵响应。刘遵考于是杀了徐安期等人,起兵响应和推奉荆州刺史、南谯王刘义宣,并得对方进号为镇西将军。但是不久,[[刘义宣]]在当时的舆论压势下,推奉刘骏为联军统帅。刘遵考于是派部下夏侯献率军至瓜步承候[[刘骏]]。 * 当年五月,刘骏推翻刘劭政权即帝位,是为宋孝武帝。孝武帝即位伊始,便发布新政,禁止皇亲显贵经商逐利,抑制兼并,刘遵考应该是触犯了孝武帝的禁令,遭到弹劾,被孝武帝革职免官。* 考建元年(454年)二月,刘义宣在荆州称帝,并联合[[臧质]]、[[鲁爽]]、[[徐遗宝]]等起兵反叛宋孝武帝,一度声势浩大。当年三月,刘遵考被复起为征虏将军,率军屯驻在临沂县,防备叛军。 * 同年五月,刘义宣之乱平定,孝武帝于是改任刘遵考为吴兴太守。 * 孝建二年(455年),调任尚书左仆射;孝建三年(456年)又任丹阳尹,加散骑常侍,不久又被改任尚书右仆射、领太子右卫率。 * 大明元年(457年),转领军将军,加散骑常侍。 * 大明五年(461年),遵考再任尚书右仆射,金紫光禄大夫,散骑常侍。至次年转尚书左仆射,领徐州刺史。不久,又改任为大中正及崇宪太仆。<ref>《宋书.刘遵考传》:五年,复迁尚书右仆射、金紫光禄大夫,常侍如故。明年,转左仆射,常侍如故。又领徐州刺史、大中正、崇宪太仆。</ref> === 后期境遇 ===* 永光元年(465年),宋前废帝继位,刘遵考转任特进,右光禄大夫,仍兼散骑常侍及崇宪太仆。同年前废帝诛杀[[刘义恭]]等人,调刘遵考督南豫州诸军事、安西将军、南豫州刺史。 * 亦在同一年,宋明帝杀前废帝即位,以刘遵考为侍中、特进、右光禄大夫,领崇宪太仆,并给亲侍三十人。* 泰始二年(466年),[[崇宪太后]][[路惠男]]去世,刘遵考解太仆职。 * 泰始五年(469年),刘遵考获赐几杖,太官四时赐珍味及太医给药的礼遇。 * 泰豫元年(472年),[[宋后废帝]]即位,以刘遵考为左光禄大夫,仍任侍中、特进。* 元徽元年(473年),刘遵考去世,享年八十二岁。朝廷追赠他为左光禄大夫,开府仪同三司,谥为元公。<ref>《宋书.刘遵考传》:元徽元年卒,时年八十二。追赠左光禄大夫、开府仪同三司,侍中如故。谥曰元公。</ref>  == 人物评价 ==* [[沈约]]:遵考无才能,直以宗室不远,故历朝显遇。 <ref name="MYT"> [https://baike.baidu.com/reference/5585528/a024VrdYR8PwEBrmtkNFlYn_y-wC6RVkRdy3hSUYPAFD1U1O4fqMVmcCleyKEcdIP0IZc_y-2NWJpXUmyYWMJXIt8wPQuQF4ApQa1PU 《宋书·卷五十一 列传第十一》.国学导航.2013-03-17]</ref>  == 史书记载 ==* 《宋书·卷五十一 列传第十一》<ref name=MYT/>  * 《南史·卷十三·列传第三》<ref>[https://baike.baidu.com/reference/5585528/8721tKHy5WB_FBoj5z3TqAy-NVEpmmaMZWfdojbeeA25br_pdkeReKDmRzPw8bYR8PkCIFl1S1qSFrjkOaIXVNNTyxjoxfOnzxGk9Uk 《南史·卷十三·列传第三》.国学导航.2013-03-17] </ref>  == 参考资料 == {{Reflist}}  [[Category:三国两晋南北朝人物]][[Category:620 中國斷代史]]
8,409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