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黄潜善

增加 24 位元組, 3 年前
無編輯摘要
<br>
* 元符三年(1100年)黄潜善考中进士,历任左司郎、 [[ 户部侍郎 ]] 、河间知府等职。
* 靖康初年(1126年),康王[[赵构]]开大元帅府,黄潜善任副 [[ 元帅 ]] ,南宋建立之后官至左仆射兼门下侍郎,在相位时杀太学生[[陈东]]、[[欧阳澈]],贬逐与己政见不同的[[张所]]、[[李纲]]等忠臣,与右相[[汪伯彦]]狼狈为奸,把持朝政,一味屈膝投降,为军民所痛恨。金军南下时,唆使宋高宗南逃扬州。
* 建炎三年(1129年) [[ 扬州 ]] 失守时,几为军人所杀。后被贬逐至 [[ 梅州 ]] ,未几病死。赵构在位后期,追复其原来官职。
<br>
<br>
* '''获罪遭贬'''
<p style="text-indent:2em;">元符三年(1100年),黄潜善考中进士。<ref>《福建通志·列传第八》:黄潜善,字茂和,邵武人,元符三年进士。</ref>宣和初年(1119年),任左司郎。 [[ 陕西 ]] 、河东大地震,山陵峡谷都变了位置,宋徽宗命令黄潜善去察访灾情,于是他就去视察。黄潜善回京后,不报告实情,只说是地震而已。他被提拔为户部侍郎,因事获罪被贬到亳州,以徽猷阁待制的身份为河间知府<ref>[《宋史·卷四百七十三·列传第二百三十二》:黄潜善,字茂和,邵武人。擢进士第,宣和初,为左司郎。陕西、河东地大震,陵谷易处,徽宗命潜善察访陕西,因往视。潜善归,不以实闻,但言震而已。擢户部侍郎,坐事谪亳州,以徽猷阁待制知河间府。] </ref> ,兼任高阳关路安抚使。 <ref>[《福建通志·列传第八》:以徽猷阁待制知河间府,兼高阳关路安抚使。] </ref>
* '''诋杀同僚'''
* '''策马南奔'''
<p style="text-indent:2em;">第二年(1128年),金人攻打陕西。京东、 [[ 山东 ]] 盗贼蜂起,张遇焚烧真州,距宋高宗驻地只有六十里,黄潜善、汪伯彦不把这些实情报告给宋高宗。内侍邵成章上疏说黄潜善、汪伯彦误国,邵成章因此获罪被除名。御史马伸也因弹劾黄潜善、汪伯彦而获罪,被贬为监濮州酒税,他在途中去世。<ref>[《宋史·卷四百七十三·列传第二百三十二》:明年,金人攻陕西,京东、山东盗起,潜善、伯彦匿不以闻。张遇焚真州,距行在六十里,内侍邵成章疏潜善、伯彦误国,成章坐除名。御史马伸亦以劾潜善、伯彦得罪,谪监濮州酒税,道卒。] </ref>
<p style="text-indent:2em;">黄潜善任左仆射兼门下侍郎,郓、濮二州相继陷没,宿、泗二州屡来警报,右丞许景衡认为宋高宗的扈卫单弱,请宋高宗躲避敌人,黄潜善认为不值得忧虑,率领同僚听僧人克勤说法。不久泗州奏报金人将到,宋高宗大惊,决定南下。宋高宗的御舟已备好,黄潜善、汪伯彦正在一起吃饭,堂吏大声喊:“皇上出发了。”他俩互相看着仓皇策马南奔。京城人争着出城门,死者相连,没有不怨愤的。正好司农卿黄锷来到江上,军士听说姓黄就以为是黄潜善,争相列举他的罪状,挥刀向前,黄锷正在申辩,但已人头落地。 <ref>[《宋史·卷四百七十三·列传第二百三十二》:潜善进左仆射兼门下侍郎。郓、濮相继陷没,宿、泗屡警,右丞许景衡以扈卫单弱,请帝避其锋,潜善以为不足虑,率同列听浮屠克勤说法。俄泗州奏金人且至,帝大惊,决策南渡。御舟已戒,潜善、伯彦方共食,堂吏大呼曰:“驾行矣。”乃相视苍黄鞭马南驰。都人争门而出,死者相枕藉,人无不怨愤。会司农卿黄锷至江上,军士闻其姓以为潜善也,争数其罪,挥刃而前,锷方辩其非是,而首已断矣。] </ref>
2,286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