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无面值邮票

增加 4,726 位元組, 4 年前
创建页面,内容为“无面值邮票,是在票面上未印邮资面值的邮票。这种邮票早在19世纪50年代出现在英国的殖民地。世界第一枚无面值邮票就出…”
无面值邮票,是在票面上未印邮资面值的邮票。这种邮票早在19世纪50年代出现在英国的殖民地。世界第一枚无面值邮票就出现在当时的英属殖民地特立尼达(1851-1879),以后又有巴巴多斯(1852-1873)和毛里求斯(1858-1862)。这三个英国殖民地国家发行的无面值票,采用了同一种图案,只是票的底边所标殖民地名称不同。每种不同价值的邮票,用不同颜色表示。

无面值邮票包括免费邮票、单位邮票和代字邮票等,常印有表明其用途的邮件名称或字母代号,具有邮资效用。这种邮票一般是作为免收邮资或邮资已付、总付的凭证,或为适应邮资的变化及其它特殊原因的需要而专门发行的。

==历史==

早在1901-1903年,哥伦比亚的巴巴多斯就发行过没有特定面值的临时邮票,它的面值是在出售时用钢笔填上去的。

美国自1962年以来,每年都要发行一套圣诞节邮票,供人们邮寄圣诞节信函使用。这种邮票发行量很大,一套邮票要印制数十亿套以上,因此,必须提早付印。1975年,由于通货膨胀,美国邮政部门拟将国内平信邮资由10美分提高到13美分。但迟至当年的十月份,国会还没有批准。可是圣诞节在即,美国邮政局急中生智——发行无面值邮票,到时候按调整后的邮资出售。于是,美国邮政史上的第一套无面值邮票就这样发行了。这套邮票共两枚:第一枚是《小天使敲钟报佳音》,第二套为《圣母与圣婴》,都是古典名画。

==特点==

集邮界熟知,邮票通常具有三个要素,即邮政所属国家或邮票发行机构的名称或标志、面值或相当邮资效用的标志、和邮票题材相应的图案。出现无面值邮票,主要有以下原因:

第一为了降低印制成本。不标明面值而用颜色来区别不同的价值,在印制时只需要一个印模或一块印版就印制全套邮票,从而降低印制成本。

第二某个国家或地区在严重通货膨胀期间,所印带有现行币制的邮票,已毫无使用意义时,便采用无面值办法,只在票面上标明邮政业务种类或字母代号,如匈牙利1946年出现严重通货膨胀,只好利用已发售的邮票,加盖“国内信函”“挂号信函”“包裹”等多种字样,按当天行情定价出售。1949年,国民党统治地区出现严重通货膨胀,在1949年2月至7月间,先后在一些省或地区发行了无面值的单位邮票11套,达77枚。邮票上标有“平信”“航空”“快件”“挂号信”等邮政业务种类的标记,按当天行情定价出售。

第三邮资调整,但尚未最后确定具体资费标准。美国在上个世纪70年代中后期,在邮政资费调整,但尚未最后确定时,先后发行了“白头海雕”“地球图”等邮票,票面分别印有从“A”到“E”等字样,各代表面值为15、18、20、22、25美分。集邮界称之为无面值代字邮票。加拿大在1982年因同样的原因发行过印有字母“A”的无面值邮票。有趣的是英国皇家邮政当局为纪念“黑便士”和“蓝便士”邮票发行150周年,在1989年8月22日发行了2种“永久保值”的无面值普通邮票。这两种邮票的刷色也分别为黑色与蓝色,图案也与当时通行的普通邮票上的伊丽莎白侧面像相同,但在面值上只标明有英文“1级”和“2级”的缩写字样,意思是这两枚票分别适用于寄递国内第1类函件(快信)和第2类函件(平信)的邮资。所谓“永久保值”就是不论在当时或今后英国邮资调整了多少,皇家邮政均保证这两种邮票可永久适用于寄递以上两类信件,这种“永久保值”票实际上具有“单位邮票”的功能,所不同的是售出后不论时隔多久贴用时,不再另行计算邮资。集邮界评价英国邮政发行这种票是“又一次开创 了世界各国邮政的先例”。

第四无面值免费邮票。这是一种既不标明面值,又免收邮资的邮票。如军用邮票、公事邮票等。我国解放区晋察冀边区1938年发行的“抗战军人”邮票,和苏中、淮南交通总站于1942年发行的“机、快、平”“内用”邮票都属于此类邮票。此外,西班牙曾发行过私人免费邮票,葡萄牙发行过专供慈善、科研机构寄递公事邮件贴用的免收邮费邮票——特许免费邮票,以及专为政府部门邮寄公文贴用的公事邮票等等,种类繁多。

[[Category:960 應用美術總論]]
780,848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