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林纳斯·托瓦兹

增加 7,389 位元組, 5 年前
無編輯摘要
{{Infobox person | 姓名 = 林纳斯·本纳第克特·托瓦兹| 外文名 = Linus Benedict Torvalds| 图像 = [[File:20180129073004993916197.jpg|缩略图|center|[http://character.workercn.cn/html/files/2018-01/29/20180129073004993916197.jpg 原图链接] [http://image.so.com/v?src=360pic_normal&z=1&i=0&cmg=50252734de3322cbd6b7492aade13863&q=%E6%9E%97%E7%BA%B3%E6%96%AF%C2%B7%E6%89%98%E7%93%A6%E5%85%B9&correct=%E6%9E%97%E7%BA%B3%E6%96%AF%C2%B7%E6%89%98%E7%93%A6%E5%85%B9&cmsid=981089619fb4f338bcabbdc648461111&cmran=0&cmras=0&cn=0&gn=0&kn=9#multiple=0&gsrc=1&dataindex=2&id=5d16ff74ff4a9523bbf300a4071f4a9d&currsn=0&jdx=2&fsn=69&adsimgsn=0 来自360网]]]| 图像说明 = 林纳斯·本纳第克特·托瓦兹 |center | 出生地点 = 芬兰赫尔辛基| 国籍 = 美国| 别名 = Linux之父| 职业 = 计算机科学家| 知名作品 = Linux, GIT}} '''林纳斯·本纳第克特·托瓦兹'''(Linus Benedict Torvalds, 1969年~ ), 著名的电脑程序员、黑客。Linux内核的发明人及该计划的合作者。托瓦兹利用个人时间及器材创造出了这套当今全球最流行的操作系统(作业系统)内核之一。现受聘于开放源代码开发实验室(OSDL:Open Source Development Labs, Inc),全力开发Linux内核  ==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林纳斯·本纳第克特·托瓦兹 外文名称:Linus Benedict Torvalds 别名:Linux之父 国籍:美国 出生地:芬兰赫尔辛基 出生日期:1969年12月28日 职业:计算机科学家 毕业院校:赫尔辛基大学 主要成就:缔造 Linux 操作系统内核 代表作品:Linux, GIT 性别: == 人物经历 ==[[File:1511241121686812.jpg|缩略图]] 托瓦兹1969年12月28日出生于芬兰赫尔辛基市。父亲[[尼尔斯·托瓦兹]](Nils Torvalds)是一名活跃的共产主义者及电台记者,曾当选芬兰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委员。托瓦兹家族属于在芬兰占6%的少数民族芬兰瑞典人。他毕业于赫尔辛基大学计算机系,1997年至2003年在美国加州硅谷任职于全美达公司(Transmeta Corporation),现受聘于开放源代码开发实验(OSDL:Open Source Development Labs, Inc),全力开发Linux内核。与妻子托芙(Tove,芬兰前女子空手道冠军)育有三个女孩。 与很多其他黑客不同,托瓦兹行事低调,一般很少评论商业竞争对手(例如微软)产品的好坏,但坚持开放源代码信念,并对微软等对手的FUD战略大为不满。 例如,在一封回应微软资深副总裁Craig Mundie有关开放源代码运动的评论(Mundie批评开放源代码运动破坏了知识产权)的电子邮件中,托瓦兹写道:"我不知道Mundie是否听说过艾萨克·牛顿(Isaac Newton)爵士?他不仅因为创立了经典物理学(以及他和苹果的故事)而出名,也还因为说过这样一句话而闻名于世:我之所以能够看得更远,是因为我站在巨人肩膀上的缘故。"托瓦兹又说道:"我宁愿听牛顿的也不愿听Mundie的。他(牛顿)虽然死了快300年了,却也没有让房间这样得臭气熏天。" 现年49岁的林纳斯目前受聘于开放源代码开发实验室(OSDL,Open Source Development Labs),全身心的开发Linux内核。尽管这位年轻人看上去毫不起眼,比如林纳斯曾在他的自传《乐者为王》(Just for Fun)中自嘲:"我是一个长相丑陋的孩子,凡是见过我小时候照片的人,都会觉得我的相貌酷似河狸。再想象一下我不修边幅的衣着,以及一个托瓦兹家族祖祖辈辈遗传下来的大鼻子,这样,在你脑海中我的模样就形成了。"但这丝毫也影响不了林纳斯对整个商业社会的巨大价值-Linux代表着网络时代新形式的开放知识产权形态,这将从根基上颠覆以Windows为代表的封闭式软件产权的传统商业模式。更重要的是,这样的颠覆早已悄悄的出现在了商业社会的各个角落。 == 主要成就 ==颠覆世界的"自由主义教皇"林纳斯[[File:M20150720101725884.jpg|缩略图]] "有些人生来就具有统率百万人的领袖风范;另一些人则是为写出颠覆世界的软件而生。唯一一个能同时做到这两者的人,就是托瓦兹。"美国《时代》周刊对"Linux之父"林纳斯·托瓦兹(Linus Torvalds)给出了极高的评价。甚至,在《时代》周刊根据读者投票评选出的二十世纪100位最重要人物中,林纳斯居然排到了第15位,而从20世纪的最后几年就开始霸占全球首富称号的盖茨不过才是第17位。 林纳斯的出名和"重要"来得并没什么先兆,尽管这个1969年出生在芬兰赫尔辛基的天才在年少时就已经颇具黑客神韵-对于电脑的着迷使他很早就能够驱使电脑做事情,对一切细节也都能控制自如。但当林纳斯在1991年就读于赫尔辛基大学期间刚刚开始对Unix产生浓厚兴趣,尝试着在Minix(Unix的变种)上做一些开发工作的时候,他从来也没想过会构建出一个新操作系统的内核来。 Linux的诞生显得充满了偶然。林纳斯经常要用他的终端仿真器(Terminal Emulator)去访问大学主机上的新闻组和邮件,为了方便读写和下载文件,他自己编写了磁盘驱动程序和文件系统,这些在后来成为了Linux第一个内核的雏形。当时,他年仅21岁。 在自由软件之父理查德·斯托曼(Richard Stallman)某些精神的感召下,林纳斯很快以Linux的名字把这款类Unix的操作系统加入到了自由软件基金(FSF)的GNU计划中,并通过GPL的通用性授权,允许用户销售、拷贝并且改动程序,但你必须将同样的自由传递下去,而且必须免费公开你修改后的代码。这说明,Linux并不是被刻意创造的,它完全是日积月累的结果,是经验、创意和一小段一小段代码的集合体。 无疑,正是林纳斯的这一举措带给了Linux和他自己巨大的成功和极高的声誉。短短几年间,在Linux身边已经聚集了成千上万的狂热分子,大家不计得失的为Linux增补、修改,并随之将开源运动的自由主义精神传扬下去,人们几乎像看待神明一样对林纳斯顶礼膜拜。 然而,在1996年底,林纳斯突然离开赫尔辛基,只身奔赴美国硅谷,成为Transmeta公司的一员,直到2003年才离开。其中的原因曾经扑朔迷离,但现在看来,那只不过是林纳斯对于自身价值的一种现实性追求。虽然当时许多人都怀疑这会给发展中的Linux造成致命伤害,不过Linux在随后几年内的发展证明,这样的担心是多余的。 林纳斯说,Linux所取得的许多成功其实可以归结为他的缺点所致。"我很懒散,我喜欢授权给其他人。"就连Linux的企鹅形象标识也是林纳斯的妻子,曾获芬兰空手道冠军的托芙(Tove)想到的,因为林纳斯曾经在澳大利亚被一只企鹅咬过。"黑客们,不,程序员们,把在Linux和其它开放源代码项目上的工作,放在比睡觉、锻炼身体、娱乐和聚会更优先的地位。因为他们乐于成为一个全球协作努力活动的一部分-Linux是世界上最大的协作项目。" == 个人荣誉 ==因为成功地开发了操作系统Linux内核而荣获2014年计算机先驱奖(For pioneering development of the Linux kernel using the open-source approach)。他的获奖创造了计算机先驱奖历史上的多个第一:第一次授予一位芬兰人;第一次授予一位"60后"(其实只差3天,就是"70后");获奖成果是在学生时期取得的
806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