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马坪镇

增加 7,572 位元組, 4 年前
创建页面,内容为“ '''马坪镇'''位于漳浦县东北部,东临前亭镇,西与赤岭畲族乡接壤,北靠龙海市白水镇,南与佛昙镇交界。四面环…”

'''马坪镇'''位于漳浦县东北部,东临前亭镇,西与赤岭畲族乡接壤,北靠[[龙海市]][[白水镇]],南与[[佛昙镇]]交界。四面环山,以“马山”和“大坪岭”得名为“马坪”。

2017年,马坪镇辖6个行政村,1个镇办农场,行政区域面积5265公顷,常住人口13752人。

==历史沿革==

马坪在宋代属漳浦县常乐乡沙澳里,明代属二十三都,清代设福兴、山兜二保,在地域上仍属二十三都。民国初年属以佛昙为中心的外东区(后改为第五自治区,再改为第三区)管辖,民国29年设马坪乡,民国33年与林前乡合并为前坪乡。

解放初属第五区(佛昙区)管辖,设马坪、后康、庵山、林埭等乡。

1958年9月属佛昙公社马坪管理区。

1961年7月撤销管理区,设文安公社。

1964年9月合并于佛昙公社。

1984年8月佛昙公社改建镇。

1987年8月从佛昙镇分设马坪乡。

1992年2月改为马坪镇,下辖马墟、后康、文安、林埭、仙都、京野6个村及湖山场。镇政府驻后康村。[1]

==行政区划==

行政村 (或农场) 所辖自然村或居民点

马墟村 溪东、官田埔、下梧、东郭、东梧、西梧、顶墟、下墟、庙都下柯

后康村 竹树、山尾、庵仔、山仔头、坎仔脚、渡槽头、下厝、顶厝、新墟、山前、田仔、献台山、后寮、埔仔尾

仙都村 山兜、溪仔、门口山、凤安、许厝、墟仔寨、潘厝、顶丘、顶厝、埔尾潭、莲池、后坑、城仔内、前黄、石井、福康、西洋墟、顶楼

文安村 庵山、后裴、坂仔、东平、西平(含文店墟)、鸡母坞

林埭村林埭大社、曾厝(含溪尾、石牌)、园中央、十二(字)路、山后

京野畲族村 西陂、上陂、红岭、白陂、埔仔、巷内湖山农场 湖山、官埔

==经济状况==

全镇有耕地21万亩,主要农产品有稻谷、水果、蔬菜。山坡地33万亩,已种植果树2万多亩,主要有龙眼、荔枝、香蕉、桃、李、柑桔等,其中龙眼11万亩。农产品除水果外毛豆、刀豆、萝卜、芥菜、葫芦瓜等蔬菜都是比较大宗的农产品,外销占一定的市场份额。不断完善农村市场体系。现全镇建龙眼烘干加工点18个,年加工鲜龙眼800吨;创设蔬菜类收购点15个,年销售总量15万吨;香蕉收购点3个,年销售总量1500吨。全镇从事营销人员达160人,较好地解决了农产品卖难的问题,有效地增加经济收入。引进康兴畜产有限公司在马坪落户,发展以黄牛为主的活牛出口。

2002年已出口三千余头,是全国最大的活牛批量出口基地。畜产业推动了农业产业化及农业生产的良性循环。组织实施“五个一”工程(即牵好一头牛,种好一棵草,管好一株果,育好一条虾,播好一株秧),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引进三资企业有康兴畜牧有限公司,大量繁殖养育黄牛。村民也发展养牛业。<ref>[https://baike.so.com/doc/2384546-2521399.html 马坪镇] </ref>

==姓氏源流==

主要姓氏有陈、杨、林、蓝、戴、邱等。陈姓属“太傅派”,其祖辉孙,于宋末偕兄玛 王 光自同安马巷侯山亭来漳浦后洞,玛 王 光卒葬朝天马山,其子史修移居佛昙大坑,传裔大坑。辉孙移居马坪后康山尾,生二子,长旺宗,次旺兴。旺兴移居南安霞美,传裔南安;旺宗在马坪传下众多后裔,主要聚居于后康、马墟等村。分传印尼雅加达、万隆,台湾宜兰、基隆等处。杨姓主要聚居于林埭村,由佛昙分衍而来。戴姓聚居于文安村,源自佛昙井尾(与佛昙东坂村同源),系唐“开漳圣王”陈元光女婿戴君胄后裔。林姓聚居于仙都村,源自深土路下。蓝姓聚居于京野村,源自苌坑(赤岭乡),为畲族。还有潘、涂、范、王等姓,居仙都村,曾姓居林埭村。

==宗教活动==

马坪距漳浦县城一百多华里,而靠近白水、海澄、厦门。清代至民国时期大都越过陈仓岭到白水营墟交易,自清末厦门辟为对外通商口岸,英美教士到厦门设教堂传播基督教,即派人到白水营分设教堂传教。

咸丰四年(1854年),马坪庵仔社人陈太乙到白水营做买卖,在教堂听讲,信了基督教,引英国牧师宾为霖及中国教士林清泉来马坪传教,至咸丰十年(1860年)已有教友数十人,成立堂会,是漳浦最早的基督教会。马坪基督教会利用简陋的礼拜堂,于光绪十六年(1890年)设立育元初级小学,是漳浦最早的教会小学。

==旅游景点==

'''陈氏种德堂'''

在漳浦县马坪镇后康村有一座独特的建筑,藏在山区,鲜为人知。这座建筑名叫“后康陈氏种徳堂”,建于民国八年(即1919年),由一对印尼兄弟请客家师傅建造的,1927年建成。建筑灰塑、木雕、石雕相映成趣,彩绘中西合璧,饱含屋主经历;而在装饰上,则突破了传统,呈现了不对称美。

'''杨美水库度假村'''

杨美水库位于漳浦县北部的玳瑁山南麓,跨越马坪镇和赤岭畲族乡,杨美虽处在青山绿水之间,但交通四通八达距高速公路赵家堡互通口仅12公里,水库东区沿省道漳云线距厦门仅40公里,交通极其便捷。杨美度假旅游区于水库为承载,库区水域宽阔,水质优良、清澈,库区曲折多姿,周边青山环抱,山石峻美,造型奇异,植被苍翠,布满龙眼、荔枝等名优果园。杨美休闲度假旅游区规划面积8000亩,项目包括度假村、会议中心、畲族民俗村、畲族风情表演区、水上乐园,水下考古体验处,漂流处,酒店等。一年四季或漫步在幽静小道,或即兴漂流,或临江垂钓,或倚亭消歇,沏茶品景,如入仙境一般,让人心旷神怡。杨美一带历史悠久,又是畲族在闽南的主要聚局地,文物古迹遗存丰富。畲族的文化风情保存浓郁,有宋石佛寺、南宋摩崖石刻、石椅种玉堂等名胜古迹。

'''农业生态发展'''

马坪杨梅,仙都村大力发展杨梅种植业,并积极拓展市场,全村种植面积达4000亩以上,全村有3400多人口,从事杨梅产业的达到三分之二以上。杨梅的品牌化道路也让这里的杨梅远销北京、上海、南京等全国各大城市,年可为当地农民带来上千万元的收入。

'''发展蘑菇种养特色产业'''

马坪镇党委、政府瞄准适合当地经济发展蘑菇种养,在技术上、资金上帮扶、引导当地农民培育、引进蘑菇新品种,做大做强蘑菇产业。林仲荣是仙都村蘑菇种植户,2003年,看着别人种蘑菇发了财,他心动了,第一期投资种植800平方米的蘑菇,并得到马坪镇农业部门技术和资金的扶持。发展到4000平方米,每年他可收入10多万元,成为有名的蘑菇种植大户。而像他这样的种菇大户,在马坪镇镇里已有近百户。马坪蘑菇初级产品及烘干、保鲜、腌渍和罐头等深加工产品,已销售到广东、浙江、山东等10多个省、市并远销到日本、俄罗斯、欧美等,逐渐叫响马坪蘑菇的品牌。<ref>[https://baike.sogou.com/v64252610.htm?fromTitle=%E6%B2%99%E5%A4%B4%E6%9D%91 马坪镇] </ref>

==参考文献==
{{Reflist}}
[[Category:355 經濟地質學]]
29,630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