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

增加 22,118 位元組, 3 年前
创建页面,内容为“'''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lang-en|Comprehensive and Progressive Agreement for Trans-Pacific Partnership}},縮寫:'''CPTPP'''),原稱…”
'''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lang-en|Comprehensive and Progressive Agreement for Trans-Pacific Partnership}},[[縮寫]]:'''CPTPP'''),原稱'''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lang-en|The Trans-Pacific Partnership}},[[縮寫]]:'''TPP'''),最初是由[[亞太經濟合作會議]]成員發起,從2002年開始醞釀的一組多邊關係的[[自由貿易協定]],旨在促進[[亞太區]]的貿易自由化。><ref>{{cite web|url=http://mypaper.pchome.com.tw/1626108/post/1320287608|title=黃志鵬:台盼加入「泛太平洋戰略經濟夥伴關係協定」(P4)第二階段諮商談判@♥ 台灣smiles ♪|PChome新聞台|first=|last=台北光點|website=♥ 台灣smiles ♪|accessdate=2012-02-21|archive-date=2012-11-28|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21128180837/http://mypaper.pchome.com.tw/1626108/post/1320287608|dead-url=no}}</ref>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第一條一款三項(Article 1.1.3)規定:「本組織支持[[亞太經濟合作會議]],促進自由化進程,達成自由開放貿易之目的。」

2017年1月23日,[[美国总统]][[唐納·川普]]簽署[[行政命令 (美國)|行政命令]],美國退出TPP。同年11月11日,TPP改組為'''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同時把22條由美國主張但他國多反對的條文凍結。

2018年1月23日,各國代表決定於同年3月初在[[智利]]簽署該協定。同年3月8日簽署儀式在智利聖地牙哥舉行,由日本、加拿大、澳洲、紐西蘭、馬來西亞、新加坡、越南、汶萊、墨西哥、智利及秘魯11個國家共同簽署。<ref>{{cite web|url=http://news.ltn.com.tw/news/business/breakingnews/2359877|title=11國今簽CPTPP 台灣被視為潛在新成員|publisher=自由時報|language=zh|date=2018-03-08|accessdate=2018-04-14|archive-date=2018-04-14|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80414172137/http://news.ltn.com.tw/news/business/breakingnews/2359877|dead-url=no}}</ref>同年12月30日,該協定正式生效。

==历史沿革==
=== TPSEP时期 ===
2005年5月28日,[[汶萊]]、[[智利]]、[[紐|紐西蘭]]及[[新加坡]]四國協議發起'''跨太平洋戰略-{}-經濟夥伴關係協定'''({{lang|en|Trans-Pacific Strategic Economic Partnership Agreement}},{{lang|en|TPSEP}})。其後[[美|美國]]、[[澳|澳洲]]、[[馬來西亞]]、[[越|越南]]及[[秘魯]]陸續磋商加入,原先不大的貿易圈在美國加入後重要性迅速提高。

=== TPP时期 ===
2010年11月14日,[[亞太經濟合作會議]]高峰會的閉幕當天,與會九國同意[[歐巴馬|美國總統]]的提案,將於2011年11月的[[亞太經濟合作會議]]高峰會完成並宣布'''泛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lang|en|Trans-Pacific Partnership}},{{lang|en|TPP}})綱要。同時,[[美國]]積極與[[東南亞國協]]各成員國進行協議,<重申泛太平洋夥伴關係將匯集整個[[太平洋地區]]的各經濟體,無論是[[已開發國家]]還是[[發展中國家]],都能成為一個統一的貿易體。泛太平洋夥伴關係可能整合[[亞太]]的二大經濟區域合作組織,亦即[[亞太經濟合作會議]]和[[東南亞國協]]重疊的主要成員國,成為亞太區域內的小型[[世界貿易組織]]。
[[2016年美國總統選舉]],民主黨總統候選人[[希拉蕊·柯林頓]]認為TPP不能替美國創造工作機會和勞工薪資,與其在擔任國務卿與參議員期間均支持跨太平洋夥伴協定的立場相反,應是為勞工選票改變立場。而共和黨總統候選人[[唐納·川普]]及[[泰德·克鲁兹]]明確反對TPP,其理由認為協定條件讓美國吃虧。2016年川普當選美國總統後,民主共和兩黨一致意見是廢除或無限期擱置TPP。2017年1月23日,美國總統川普刚上任便簽署行政命令正式退出TPP。<ref>{{cite web|url=https://tw.appledaily.com/new/realtime/20170124/1042154/|title=【動畫晨報】說到做到 川普簽署行政命令退出TPP|蘋果新聞網|蘋果日報|website=蘋果新聞網}}</ref>

2018年1月25日,美國總統川普接受美國財經媒體[[CNBC]]專訪時表示,在歐巴馬時代所達成的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內容實在太糟,他才會在上台後第二天履行競選承諾簽字退出,但若美國談判代表能達成更優渥條件,美國不排除重新加入CPTPP。<ref>{{cite web|url=https://www.youtube.com/watch?v=RJOIcqUCMZQ|title=川普:若條件優渥 美不排除重返TPP 20180126 公視中晝新聞|publisher=|via=www.youtube.com}}</ref><ref>{{Cite web |url=https://news.pts.org.tw/article/383821 |title=公視新聞網 國際 川普:若條件優渥 美不排除重返TPP 2018-01-26 靳元慶 編譯 |accessdate=2018-01-26 |archive-date=2018-01-26 |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80126091537/https://news.pts.org.tw/article/383821 |dead-url=no }}</ref>

==== 英国 ====
2018年1月,英国政府表示,英国脱欧之后致力于成为CPTPP之成员以促进其出口,且已经和CPTPP成员进行了非正式商谈。因位于太平洋上的海外领土[[皮特凯恩群岛]],英国广义上亦为太平洋国家。2018年10月,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对于英国的加入表示欢迎。<ref>{{cite news |last1=McCurry |first1=Justin |title=UK welcome to join Pacific trade pact after Brexit, says Japanese PM |url=https://www.theguardian.com/politics/2018/oct/08/uk-welcome-to-join-pacific-trade-pact-after-brexit-says-japanese-pm |accessdate=2018-10-08 |work=The Guardian |date=2018-10-08 |language=en |archive-date=2019-08-04 |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90804193056/https://www.theguardian.com/politics/2018/oct/08/uk-welcome-to-join-pacific-trade-pact-after-brexit-says-japanese-pm |dead-url=no }}</ref>

==== 台湾 ====
2012年6月,[[美國在台協會]]台北辦事處處長[[司徒文]]於台北市美國商會演講時說,[[臺灣進口美國牛肉問題]]是台灣實施[[貿易保護]]的具體象徵,如果台灣禁止進口美國牛肉,台灣就很難與美國重啟美台[[自由貿易協定]]談判,更別說台灣未來要加入TPP。<ref>{{cite news|url=http://www.nownews.com/2012/06/27/301-2828697.htm|title=司徒文:台灣禁美牛 難開啟FTA談判 更別說TPP|date=2012-06-27|work=NOWnews|accessdate=2012-06-27|archive-date=2012-06-29|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20629084822/http://www.nownews.com/2012/06/27/301-2828697.htm|dead-url=no}}</ref>

2014年1月30日,前[[民主進步黨]]中央黨部公共政策研究中心幹事[[蔡百銓]]說,如今美國確實會加強其在[[西太平洋]]的勢力,但是絕不可能恢復到《[[中美共同防禦條約]]》的程度;台灣想要加強[[台美關係]],最迫切的工作就是加入TPP。<ref>{{cite news|url=http://www.taiwanenews.com/doc/weekly107.pdf|title=船貨崇拜研究:台灣民政府與約翰‧弗洛姆運動|author=蔡百銓|date=2014-01-30|publisher=《台灣守護周刊》第107期|accessdate=2016-06-10|pages=10|archive-date=2016-08-22|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60822192003/http://www.taiwanenews.com/doc/weekly107.pdf|dead-url=no}}</ref>

2014年3月,[[中華民國總統]][[馬英九]]表示,若[[兩岸服貿協議]]無法通過,會影響台灣參與TPP。2014年4月10日,[[美國在台協會]]發言人[[金明 (美國政府官員)|金明]](Mark Zimmer)說明,等TPP會員國完成第一輪討論,將討論美國是否應該幫助台灣加入TPP。<ref>{{cite news|url=http://www.appledaily.com.tw/appledaily/article/headline/20140411/35759285|title=AIT:服貿無關TPP|author=陳培煌、陳郁仁|date=2014-04-11|publisher=[[台灣蘋果日報]]|accessdate=2014-12-23|archive-date=2014-04-11|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40411102731/http://www.appledaily.com.tw/appledaily/article/headline/20140411/35759285/|dead-url=no}}</ref>

2014年6月24日,[[新加坡總理]][[李顯龍]]表示,臺灣想加入TPP,取決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和TPP成員國是否願意讓台灣加入;參與經貿談判不是只有經濟考量,還包括政治成分,其他國家一定會認為這樣做不能破壞與第三方的關係。<ref>{{cite news|url=|title=星總理李顯龍:台灣加入TPP 大陸說了算!|author=賴昭穎|date=2014-06-25|publisher=[[聯合晚報]]|accessdate=2014-12-23}}</ref>

2015年7月3日《[[自由時報]]》[[社論]]指出,由於臺灣在[[外交]]經貿上長期處於困境,希望能夠爭取加入「泛太平洋夥伴關係」的機會以擺脫[[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的影響,並且突破孤立;加上地緣關係,使加入TPP的可能性遠比加入其他國際組織的可能性來得大。<ref>{{Cite web|url=http://talk.ltn.com.tw/article/paper/894743|title=《社論》加入TPP 拒絕AIIB|date=2015年7月3日|publisher=自由時報|language=zh|website=自由評論網|accessdate=2015年10月6日|archive-date=2015年10月7日|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51007062032/http://talk.ltn.com.tw/article/paper/894743|dead-url=no}}</ref>2016年1月22日,[[工人國際委員會台灣]](今[[國際社會主義前進]])表示,以中華人民共和國為首的[[RCEP]]與以美國為首的TPP都一樣是侵害[[勞動階級]]的利益和台灣的[[國家主權]],因為TPP會讓[[跨國企業]]剝奪國家主權;只有依靠[[工人階級]]作為社會變革的核心力量,反對美國及日本的經濟控制,才能為台灣爭得真正的自主權。9%bb%a8%e6%94%bf%e5%ba%9c%e5%b0%87%e9%9d%a2%e8%87%a8%e5%b7%a8%e5%a4%a7%e8%80%83%e9%a9%97/|archive-date=2017-11-03|dead-url=yes}}</ref>

2016年5月20日,[[蔡英文]]總統在就職演說中宣示將帶領臺灣加入「跨太平洋夥伴關係」(TPP)。<ref>{{Cite web|url=http://news.ltn.com.tw/news/politics/breakingnews/1702593|title=蔡英文就職演說 帶領台灣加入TPP、RCEP|date=2016-05-20|publisher=[[自由時報]]|language=zh-hant|accessdate=2019-01-15|archive-date=2019-01-16|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90116050243/http://news.ltn.com.tw/news/politics/breakingnews/1702593|dead-url=no}}</ref>蔡總統隨後在會見[[美國參議員]]代表團、[[美國眾議員|眾議員]]訪問團、[[美國商務部|商務部助理部長]]等政要時亦持續表明臺灣新政府將積極爭取加入此跨太平洋協定。

2017年與2018年,[[蔡英文]]總統與[[賴清德]][[行政院長]]多次向日本國會議員、外交官、企業家等表達臺灣希望能早日參與包括TPP在內的區域經濟整合之意願,並促請日方協助談判。

2018年1月26日,[[中華民國]][[行政院]][[政務委員]][[鄧振中]]於1月25日表示,台灣會積極做好體制的改革以及對外宣傳遊說工作,將在2019年參與CPTPP第二輪談判,爭取成為會員。<ref>{{cite web|url=https://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80126000294-260203|title=鄧振中:爭取明年參加CPTPP二輪談判 營造支持我方加入的條件 - 全球財經|first=|last=中時電子報|website=中時電子報|accessdate=2019-12-17|archive-date=2019-12-17|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91217104432/https://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80126000294-260203|dead-url=no}}</ref>

2018年3月8日,《[[日本經濟新聞]]》報導,11個國家正式簽署CPTPP,為能爭取加入CPTPP第二輪談判,中華民國[[行政院]]已加速推動加入CPTPP的各項準備工作。<ref>{{cite web|url=https://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180308004291-260408|title=日媒: 台韓加入CPTPP可牽制中國 - 國際|first=|last=中時電子報|website=中時電子報|accessdate=2019-12-17|archive-date=2019-12-17|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91217104405/https://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180308004291-260408|dead-url=no}}</ref><ref>{{cite web|url=https://money.udn.com/money/story/5648/3014132|title=- - 經濟日報|website=money.udn.com|accessdate=2018-03-08|archive-date=2018-03-08|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80308231817/https://money.udn.com/money/story/5648/3014132|dead-url=no}}</ref><ref>{{cite web|url=https://www.youtube.com/watch?v=LckXZhMMAgg|title=20180308寰宇整點新聞》日本為首簽署CPTPP 台灣爭取第二輪加入|publisher=|via=www.youtube.com}}</ref>

2018年12月7日,[[日本外务大臣]][[河野太郎]]表示由于台湾“反核食进口”公投案过关,如果因為這樣的事態而無法加入,將會令人非常遺憾。

2020年3月21日,《[[日本經濟新聞]]》報導指出,日本政府近期在研議擴大《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擬將台灣及多個亞洲國家納入該貿易協定組織之中。

==== 泰国 ====
2018年11月20日,在日本東京舉行的首席談判代表會議,將針對泰國的準備狀況進行討論。<ref>{{Cite web |url=https://udn.com/news/story/6811/3492648 |title=CPTPP擴大組成 基本敲定新會員加入辦法 |accessdate=2018-11-21 |archive-date=2018-11-21 |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81121040311/https://udn.com/news/story/6811/3492648 |dead-url=no }}</ref>

==== 中国大陆 ====
2020年11月19日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中国商务部]]新闻发布会上,针对媒体有关“中国大陆是否考虑加入CPTPP”的提问,商务部新闻发言人高峰表明,关于中国大陆加入CPTPP,中方持积极开放的态度。<ref>{{Cite web |url=http://news.ifeng.com/c/81WeFEHMX8j |title=中国考虑加入CPTPP吗?商务部回应 |accessdate=2020-11-19 |archive-date=2020-11-19}}</ref>

2020年5月28日,[[李克强]]在[[两会]]闭幕后的[[国务院总理记者会]]上首次表示中方将积极考虑加入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ref name="China Join in">{{cite web |title=Premier Sends ‘Powerful’ Signal for China to Join Asia-Pacific’s Largest Trade Pact |url=https://www.caixinglobal.com/2020-05-29/premier-sends-powerful-signal-for-china-to-join-asia-pacifics-largest-trade-pact-101560855.html |website=财新网 |author=Lu Zhenhua |date=2020-05-29 |accessdate=2020-05-29 |language=en }}</ref>。

2020年11月20日,在{{tsl|en|APEC Malaysia 2020|亚太经合组织第二十七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上[[习近平]]再次表示中方将积极考虑加入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ref>{{cite web |title=习近平:中方将积极考虑加入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 |url=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leaders/2020-11/20/c_1126767335.htm |website=新华网 |accessdate=2020-11-20}}</ref>。

==== 韓國 ====
2020年12月8日,韓國總統文在寅表示,考慮加入“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这是文在寅首次表示考虑加入该協定。<ref>{{Cite web |url=https://www.sohu.com/a/436937722_260616 |title=文在寅首次表态:考虑加入“全面与進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 |accessdate=2020-12-08 }}</ref>

== 爭議問題 ==
=== TPP無益論 ===
反全球化運動團體指控,TPP的實質內容並不只包含降低[[關稅]]促進貿易,還賦予跨國企業侵犯消費者權益、[[勞工]]權益及破壞環境的強大力量。
日本[[京都大學]]副教授[[中野剛志]]著書《TPP亡國論》({{lang|ja|TPP亡国論}})反對日本加入TPP,認為TPP本質是開放美國大財團進入各國搜刮利益的機制,日本廠商和一般人卻從美國得不到什麼。日本經濟學者[[野口悠紀雄]]在《[[環球人物雜誌]]》的專訪中說,他曾提到“日本应该以海洋国家为目标”,但TPP与他所说的“海洋国家”是完全不同的概念:TPP不是经济架构,而是日本与美国联手在太平洋[[围堵中国]]的政治架构,在经济上毫无意义;中国是日本的第一大贸易伙伴,如果日本通过TPP来围堵中国,中国反击,日本将蒙受损失;所以日本宜趁早放弃加入TPP。
在美國國會中,[[美國民主黨]]也有大量人士反對TPP,即使是同黨的歐巴馬主張力推時,他們也不惜同黨相爭投下反對票;[[伊莉莎白·華倫]]議員是最極力主張反對TPP法案的人士,甚至被歐巴馬視為主要反對領袖,她也因此被視為[[極左派]]人士。伊莉莎白·華倫認為,TPP只會降低美國勞工和環境標準,並且更多工作機會移往海外,而所能創造的新工作遠少於宣傳的口號,且新工作可能是高階技能學歷的經營管理工作,多數低教育的貧苦大眾沒辦法應徵那些工作,結局就是另一個[[北美自由貿易協定]]式災難;且受到[[墨西哥]]等中南美洲國家的低價勞工、低價土地、低環保要求競爭,更多美國公司倒閉或只能外移。伊莉莎白·華倫也認為,部分人士(包含歐巴馬)認為TPP能對中國產生某種圍堵或遏制、從而外交得分,是[[一廂情願]]:現有TPP的內容和虛弱又少數的國家聯盟對中國不會有任何重大打擊,TPP和[[亞投行]]所展現的強大能量不在一個等級上;意圖用TPP打造一個「美國俱樂部」之後逼迫任何國家在和「中國俱樂部」之間二選一做[[零和對抗]],都是不智的,<ref>Alexandra Jaffe (October 30, 2013). "Run, Hillary, run, say Senate's Dem women". The Hill. Retrieved April 4, 2015.</ref>也沒有幾個國家會想參加這種遊戲,當然沒有圍堵中國的效果;最終又是美國浪費另一個十年在打一場經濟版的[[中東戰爭]],折損大量的人力、物力和威信,最終只有受害、沒有利益。2016年,眾議院6位共和黨議員致函歐巴馬,呼籲歐巴馬放棄在「[[跛腳鴨|跛鴨會期]]」(lame duck)就TPP進行投票表決。

民主黨議員{{le|凯·黑根|Kay Hagan}}認為,TPP支持者包含[[白宮]]一再表示TPP協議內容對[[勞工]]和環保規則要求最高,其本質是一場欺騙性的宣傳:美國要如何將影響力伸至別的主權國家境內,強迫他國遵守美國式的勞工和環保規則本質是高難度不可能的事情,一旦查緝到有國家違反又要怎樣給予處罰;若是被處罰國採取報復手段甚至宣布退出TPP、靠向中國勢力圈,而屆時美國又拿他無可奈何,事後也證明沒加入TPP好像也不會怎樣,那時又是一場外交災難,對於如何防止這些事情的發生一直沒有任何有力方案;而親財團的[[共和黨]]絕口不提這些事情的理由只有一個,就是他們自己也知道這些只是推動法案用的口號,等幾年後根本不會有人當真去執行。

2016年11月下旬,[[中國中央電視台中文國際頻道]]《[[深度国际]]》节目對TPP提出看法指,國際社会兩年來太過於關注與神化TPP使其成為一種媒體主題,事實上效力根本沒那麼大,所有參與國就算成功也富不到哪,現在失敗也沒想像中會多大受創,意圖以此壓制[[中國崛起]]則更是荒誕不經;其實,不論TPP成與不成,對中國總體戰略推動的干擾都極度微小。
=== 知识产权条款争议 ===
從美國提案處外洩出來的TPP條文當中,含有一些關於著作權與專利權的條款,引發許多爭議並且藥材專利可能傷害大眾用藥權利。
日本漫畫家[[赤松健]]擔憂,[[同人誌]]之類的[[衍生作品]]可能遭非法化。

=== 投资者-国家争端解决机制 ===
TPP含有極具爭議性的投资者—国家争端解决机制({{lang-en|Investor-state dispute settlement}},简称ISDS)。ISDS機制確保外國投資者與地主國產生爭端時交由第三方國際仲裁機構(而非地主國司法體系)進行仲裁;然而仲裁機構通常採[[黑箱作業]]機制,{{better source}}並向投資者與財團利益靠攏,而否決地主國的法律乃至立法,透過控告來阻撓地主國衛生、環保法規的立法與施行。

=== 談判透明度 ===
2012年5月,美國三十位[[法學者]]連署批評TPP協商過程偏頗且封閉。
*[[韓國]]近年來由於與美國之間的[[自由貿易協定]]的爭議,多少對其外貿有所影響,而韓國也盼藉由日後在TPP貿易圈內占有一席之地以保持優勢。
*日本為了能在不景氣時以便宜價格進口商品,也在2011年初宣佈交涉。過程中,美方曾要求日本將[[著作權]][[侵權行為]]「非[[告訴乃論]]化」(即改為非告訴乃論之罪);惟日本仍於2013年起加入TPP的談判。
*[[菲律賓]]受到[[南海主權爭議]]、[[馬尼拉人質事件]]等影響,一度受制於中方;然而菲律賓與美國有著共同的經貿、外交與國防利益<,以及[[地緣政治]]的因素,為了平衡中國大陸對菲方的影響,菲律賓也有加入泛太平洋夥伴關係的可能性。
*[[加拿大]]與[[墨西哥]]跟[[美國]]一樣同屬[[北美自由貿易區]]與[[美洲國家組織]]的成員(後者包含[[智利]]與[[秘魯]]),若果能夠加入泛太平洋夥伴關係的話可強化與[[西太平洋]]國家的貿易橋樑。
*2012年10月9日,[[加拿大]]傳統部部長摩爾(James Moore)提出聲明,「[[亞太]]地區是加拿大企業首要市場,亞太市場對加拿大外銷提供極多的機會」;加拿大並於該日與[[墨西哥]]分別宣佈加入「跨太平洋夥伴協議談判」。
*2013年5月16日,[[美国商务部]]副部长{{link-en|弗朗克·桑切斯|Frank Sanchez}}接受《[[日本经济新闻]]》采访时表示“欢迎[[中国]]加入TPP”,尤其强调未排斥中国參加的意图。
*2017年1月,美国退出TPP后澳大利亚贸易部长席奥博表示希望中華人民共和国等亚洲国家加入拯救TPP,对此在1月24日中華人民共和国外交部记者会上,记者多次提问发言人华春莹有关中華人民共和国加入TPP的表态,华春莹對加入TPP的可能性和美国退出TPP的行为均未表达否定态度,但重申了对于建立[[亚太自贸区]]和加快[[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谈判的支持。

==參考文獻==
{{Reflist|2}}
22,071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