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73
次編輯
變更
二星瓢虫
,创建页面,内容为“{|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008080" align= center| '''<big>二星瓢虫</big> ''' |- | File:360截图20200622144126949.jpg|…”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008080" align= center| '''<big>二星瓢虫</big> '''
|-
|
[[File:360截图20200622144126949.jpg|缩略图|居中|[http://img1.iplant.cn/image2/b/2885751.jpg 原图链接][http://ppbc.iplant.cn 来自 中国植物图像库 的图片]]]
|-
| style="background: #008080" align= center|
|-
| align= light|
中文学名:山矾叶九节
拉丁学名:Psychotria symplocifolia Kurz
界:植物界
门:被子植物门
纲:单子叶植物纲
目:百合目
科:茜草科
属:九节属
|}
二星瓢虫,益虫。体长4.5-5.3毫米;体宽3.1-4.0毫米。体周缘卵圆形,头部黑色,复眼内侧各有一个半圆形的黄白色斑,复眼黑色,触角黄褐色,唇基白色,上唇黑色。前胸背板黄白色而有一"M"形黑斑,有时黑色部分扩大而成一个大斑。小盾片黑色。鞘翅桔红至黄褐色,每一鞘翅中央各有一个黑色斑。鞘翅上的色斑变异甚大,向浅色型的变异时鞘翅上的黑斑缩小以至消失,或在黑斑边缘有浅色的外环;向深色型变异时鞘翅基色为黑色,两鞘翅上共有12个浅色斑,或仅有4个、2个浅色斑。腹面除腹部外缘黑褐色外,其余部分为黑色。足黑至黑褐色。触角约为额长的1.5倍。后基线伸达腹板的3/4处而弯向前外侧。爪的基部有一尖齿。
=='''基本信息'''==
中文名
二星瓢虫
拉丁学名
Adalia bipunctata(Linnaeus)
界
动物界
门
节肢动物门
纲
昆虫纲
目
鞘翅目
科
瓢虫科
亚科
瓢虫亚科
属
大丽瓢虫属
分布区域
河南、西北、东北、山东、江浙地区、四川、福建、云南、西藏
=='''常见变形'''==
常见的变型有横纹变型、二斑变型、四斑变型、六斑变型、四室变型等
=='''生物学特性'''==
以成虫在向阳的墙缝、屋角、房檐等处越冬。3、4月开始活动,迁入麦田捕食麦蚜并繁殖。关中麦田发生量少。春季苜蓿、油菜及果树上亦有发生,6月迁入棉田,在棉田发生期短,6月底几绝迹。渭北塬区及陕北春麦区麦田发生量较大。 据观察,关中地区春季至6月底可发生3代,各虫态历期为:卵期7天,幼虫期10天,蛹期5天。5月间1-4龄幼虫每天取食棉蚜量分别为:4、11、25、38头:成虫日食蚜量平均为82.3头 。
=='''寄主'''==
桃粉蚜,棉蚜,麦二叉蚜
=='''分布范围'''==
地理分布:亚洲、非洲、欧洲、南美洲。
非常熟悉的一种昆虫,不少有关瓢虫行为、遗传、生态等知识来自对二星瓢虫的研究。鞘翅上斑色变化多端(约100种),欧洲的不少昆虫学家及遗传学家对二星瓢虫的遗传规律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二星瓢虫还可用作环境污染的指标。从馆藏的标本可知,以前(如二十年前)北京有不少二星瓢虫(二星型占多数),菜地里也有也不少,但目前在北京已很少见了,不知是什么原因。
|-
| style="background: #008080" align= center| '''<big>二星瓢虫</big> '''
|-
|
[[File:360截图20200622144126949.jpg|缩略图|居中|[http://img1.iplant.cn/image2/b/2885751.jpg 原图链接][http://ppbc.iplant.cn 来自 中国植物图像库 的图片]]]
|-
| style="background: #008080" align= center|
|-
| align= light|
中文学名:山矾叶九节
拉丁学名:Psychotria symplocifolia Kurz
界:植物界
门:被子植物门
纲:单子叶植物纲
目:百合目
科:茜草科
属:九节属
|}
二星瓢虫,益虫。体长4.5-5.3毫米;体宽3.1-4.0毫米。体周缘卵圆形,头部黑色,复眼内侧各有一个半圆形的黄白色斑,复眼黑色,触角黄褐色,唇基白色,上唇黑色。前胸背板黄白色而有一"M"形黑斑,有时黑色部分扩大而成一个大斑。小盾片黑色。鞘翅桔红至黄褐色,每一鞘翅中央各有一个黑色斑。鞘翅上的色斑变异甚大,向浅色型的变异时鞘翅上的黑斑缩小以至消失,或在黑斑边缘有浅色的外环;向深色型变异时鞘翅基色为黑色,两鞘翅上共有12个浅色斑,或仅有4个、2个浅色斑。腹面除腹部外缘黑褐色外,其余部分为黑色。足黑至黑褐色。触角约为额长的1.5倍。后基线伸达腹板的3/4处而弯向前外侧。爪的基部有一尖齿。
=='''基本信息'''==
中文名
二星瓢虫
拉丁学名
Adalia bipunctata(Linnaeus)
界
动物界
门
节肢动物门
纲
昆虫纲
目
鞘翅目
科
瓢虫科
亚科
瓢虫亚科
属
大丽瓢虫属
分布区域
河南、西北、东北、山东、江浙地区、四川、福建、云南、西藏
=='''常见变形'''==
常见的变型有横纹变型、二斑变型、四斑变型、六斑变型、四室变型等
=='''生物学特性'''==
以成虫在向阳的墙缝、屋角、房檐等处越冬。3、4月开始活动,迁入麦田捕食麦蚜并繁殖。关中麦田发生量少。春季苜蓿、油菜及果树上亦有发生,6月迁入棉田,在棉田发生期短,6月底几绝迹。渭北塬区及陕北春麦区麦田发生量较大。 据观察,关中地区春季至6月底可发生3代,各虫态历期为:卵期7天,幼虫期10天,蛹期5天。5月间1-4龄幼虫每天取食棉蚜量分别为:4、11、25、38头:成虫日食蚜量平均为82.3头 。
=='''寄主'''==
桃粉蚜,棉蚜,麦二叉蚜
=='''分布范围'''==
地理分布:亚洲、非洲、欧洲、南美洲。
非常熟悉的一种昆虫,不少有关瓢虫行为、遗传、生态等知识来自对二星瓢虫的研究。鞘翅上斑色变化多端(约100种),欧洲的不少昆虫学家及遗传学家对二星瓢虫的遗传规律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二星瓢虫还可用作环境污染的指标。从馆藏的标本可知,以前(如二十年前)北京有不少二星瓢虫(二星型占多数),菜地里也有也不少,但目前在北京已很少见了,不知是什么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