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73
次編輯
變更
沟金针虫
,無編輯摘要
'''界''':动物界
'''门''': [[ 节肢动物门]]
'''亚门''': [[ 有颚亚门]]
'''纲''': [[ 昆虫纲]]
'''亚纲''': [[ 有翅亚纲]]
'''目''': [[ 鞘翅目]]
'''科''': [[ 叩甲科]]
'''种''':沟金针虫
'''发现者''':Faldermann
沟金针虫长期生活于土中,约需3年左右完成1代,第1年、第2年以幼虫越冬,第3年以成虫越冬。受土壤水分、食料等环境条件的影响,田间幼虫发育很不整齐,每年成虫羽化率不相同,世代重叠严重。老熟幼虫从8月上旬至9月上旬先后化蛹,化蛹深度以13-20cm土中最多,蛹期16-20天,成虫于9月上中旬羽化。越冬成虫在2月下旬出土活动,3月中旬至4月中旬为盛期。 成虫白天躲藏在土表、杂草或土块下,傍晚爬出土面活动和交配。雌虫行动迟缓,不能飞翔,有假死性,无趋光性;雄虫出土迅速,活跃,飞翔力较强,只做短距离飞翔,黎明前成虫潜回土中(雄虫有趋光性 )。成虫交配后,将卵产在土下3-7cm深处。卵散产,一头雌虫产卵可达200余粒,卵期约35天。雄虫交配后3-5天即死亡;雌虫产卵后死去,成虫寿命约220天。
在北京3月中旬10cm深土温平均为6.7℃时,幼虫开始活动。3月下旬土温达9.2℃时开始危害,4月上、中旬土温为15.1-16.6℃时危害最烈。5月上旬土温为19.1-23.3℃时,幼虫则渐趋13-17cm深土层栖息。6月间10cm深处土温升达28℃,最高达35℃以上时,金针虫下移到深土层越夏。9月下旬至10月上旬,上温下降到18o℃左右时,幼虫又上升到表土层活动。10月下旬土温持续下降后,幼虫开始下移越冬。11月下旬10cm深土温平均为1.5℃时,沟金针虫多在27-33cm深的土层越冬。河南南部地区幼虫危害盛期在3月下旬至4月下旬,此时约60%以上幼虫集中在表土层;秋季危害不显著。
由于为金针虫雌成虫活动能力弱,一般多在原地交尾产卵,扩散危害受到限制,因此高密度地块一次防治后,在短期内种群密度不易回升。田间曾见一种蜘蛛捕食幼龄金针虫。土壤湿度高时,常见沟金针虫被真菌寄生,其中一种属冬虫夏草。此外耕犁时常见乌鸦捕食翻出土面的幼虫及其他虫态。<ref>[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47985473065791950&wfr=spider&for=pc 这些对沟金针虫有作用的复配药剂组合已在我国取得登记]</ref>
土壤湿度对其发生也有较大影响。当7~9月降雨多时,土壤湿度大,对其化蛹、羽化有利,则其发生较重。
*(2)生物防治:在田间堆积10-15cm的新鲜但略萎蔫的杂草,堆草引诱成虫,诱捕后喷施50%乐果1000倍等药剂进行毒杀。
*(3)化学防治:结合翻耕整地用药剂处理土壤。用50%辛硫磷乳油75毫升拌细土2-3千克撒施,施药后浅锄;或用90%敌百虫800倍液浇灌植株周围土壤进行防治。 (4)药剂防治:播种或定植时每亩用5%辛硫磷颗粒剂1.5-2.0千克拌细干土100千克撒施在播种(定植)沟(穴)中,然后播种或定植。也可用50%辛硫磷乳油1000倍液,或50%杀螟硫磷乳油 800倍液,或50%丙溴磷乳油1000倍液,或25%亚胺硫磷乳油800倍液,或48%乐斯本乳油1000-2 000倍液等药剂灌根防治。
*(5)物理防治:采用灯光诱杀。利用沟金针虫的趋光性,在开始盛发和盛发期间在田间地头设置黑灯光,诱杀成虫,减少田间卵量。==参考文献=={{Reflist}}
[[Category:380 動物學總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