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孛畈镇

增加 16,967 位元組, 4 年前
创建页面,内容为“ '''湖北省孝感市安陆市孛畈镇'''位于安陆西北约25公里处,隔清水河随州市相邻,是安陆有名的“口子镇”之一。 ==…”

'''湖北省孝感市安陆市孛畈镇'''位于安陆西北约25公里处,隔[[清水河]]与[[随州市]]相邻,是安陆有名的“口子镇”之一。

==行政区划==

'''孛畈镇'''镇政府驻孛畈,人口33476人(2017年),面积117.2平方千米(2017年)。辖30个村委会:柳林、青龙、良畈、杨堰、候冲、三里、长松、月岭、板金、东庙、清水、高冲、马畈、龙冲、二岭、潘冲、福德、长棚、杜庙、曹棚、杨家、刘桥、龙窝、桃园、周埂、李寨、张畈、黄寨、檀岗、石当、罗畈。

==简介==

'''孛畈镇'''位于安陆市西北部,现有国土面积117.2平方公里,下辖17个村,总人口33476人(2017年),耕地面积2400亩。孛畈镇地处大洪山余脉延伸的低山丘陵地带,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兼具南北气候特点,雨量充沛,年降雨量为1200mm,山水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高、有数以万计的各种中药材和多种矿产资源,境内四大水库居高临下,东南清水河、府河两河环抱,[[太平寨]]、[[狮子头]]、[[凉伞石]]、[[青龙潭]]、土珠极具文化蕴涵,是颇有开发价值的旅游资源带。<ref>[https://baike.so.com/doc/2384546-2521399.html 孛畈镇] </ref>

==地理区域==

孛畈镇现有国土面积117.2平方公里,下辖17个村,33476人(2017年),耕地面积2400亩。孛畈镇地处大洪山余脉延伸的低山丘陵地带,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兼具南北气候特点,雨量充沛,年降雨量为1200mm,山水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高、有数以万计的各种中药材和多种矿产资源,境内四大水库居高临下,东南清水河、府河两河环抱,太平寨、狮子头、凉伞石、青龙潭、土珠极具文化蕴涵,是颇有开发价值的旅游资源带。

孛畈地理位置优越,基础设施完善,汉十高速公路横穿境内,安桃线延伸至随州洛阳,连接安陆洛阳两个互通口,通村主干道四通八达,全长46.3公里,全面实现硬化。建有装机容量2000门的数字程控电话及中国移动、中国联通通讯差转塔十座,有线电视用户达到2000余户,四大集镇建设规划科学、设施配套、环境优良。

孛畈镇围绕经济建设中心,大力实施“开放兴镇、产业强镇、诚信立镇”战略,做大做强食用菌、林果、种养业三大产业,食用菌生产初具规模,已发展成为花菇、水菇、黑木耳、双孢蘑菇四大品类和山区、丘陵、畈区各具特色的三大板块,成为农民增收的亮点。

在深化改革的大潮中,美丽而极具文化底蕴的孛畈将焕发无限生机和活力。

==自然资源==

落叶阔叶林是境内仅次于马尾松林的第二大林型。其组成树种最丰富、分布也较广。

麻栎、栓皮栎群落。广布于境内北部,是境内物种容量最大、稳定性最强的群落。最大处在大悟丰店傅堂村,海拔310米,面积60多亩,平均树高22米,平均胸径66厘米。2、槭树群落。广布于大悟、安陆、孝昌。一般以伴生树种或下木形式出现,林间偶见野漆、榉树。

化香群落。在境内山地较常见为次生林组成树种。在海拔700米以下向阳山坡,能形成优势树种。立地条件一般较差,结构简单。采樵过度即退化为灌丛地。

枫香群落。是境内落叶混交林中的上层树种,北部有零星保存的大树。

青檀群落。是中国特有的单种属保护树种,大悟、安陆等地均有分布。最大群落在大悟姚畈铁店村干沟,海拔345米,面积1900平方米,平均树高18米,平均胸径98厘米,最大胸径163厘米。青檀一般生长在土壤湿润有水流的山沟两侧。伴生树种较多。<ref>[https://baike.sogou.com/v64252610.htm?fromTitle=%E6%B2%99%E5%A4%B4%E6%9D%91 孛畈镇]

'''竹林'''

在境内分布较广、面积较小。主要分布区域在孝昌小悟,大悟三里、宣化,安陆孛畈等地。

'''灌丛'''

栎类、山糊椒、黄檀、化香、盐肤木灌丛群落是境内习见灌丛类型。结构简单、成分较多,经济价值一般不高。

连翘灌丛群落。分布不广,处立地条件差的风口,海拔400-700米的山体中、上部,上层有稀疏的槭树、壳斗、胡桃、榆科乔木,间有少量蔷薇科灌木混生。

胡枝子灌丛群落。常见于荒山、荒坡上,群落内无乔木,间杂有黄荆、悬勾子属灌木伴生。

小径竹灌丛群落。广布于大悟、安陆、孝昌低山区、海拔100-500米的山脚、凹沟潮湿地带,呈零星分散小群体,竹丛内几乎没有其它乔、灌、藤成分。主要竹种有苦竹、箬竹、水竹、淡竹。

==特色产业==

'''简介'''

孛畈镇为保证农民收入大幅度增长,镇村集体经济持续、快速增长,财政收入同步增长,党委、政府深入剖析一批依靠山场资源发展食用菌生产致富的典型,充分认识独到的山场资源和食用菌产品优势,从1999年开始,把食用菌产业当作富镇、富村、富民的支柱产业来抓,并制订了通过5-10年的努力,使食用菌产值过亿元,孛畈镇从事食用菌生产的农户达到50%的“食用菌产业强镇”目标。党委政府坚持这一思路,在山场资源开发利用上作文章,在苦干实干上下功夫,在食用菌产业上攒实劲,有力地推进了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的转变,大大增强了全镇经济发展的后劲和活力。

2005年,全镇从事食用菌生产的农户达到1100户,生产椴木黑木耳300万棒、袋料食用菌250万袋、双孢蘑菇2万平方米,食用菌年产值达到5000万元,农民人均增收830元,占当年人均纯收入的32%。孛畈镇人民坚持一手抓老基地的管理扩规,一手抓新基地的规划建设,一手抓产品的开发流通,全面加速了食用菌产业化的发展进程。2006年,全镇新增食用菌生产大户900户,椴木黑木耳达到400万棒、袋料食用菌400万袋(其中袋料花菇50万袋、袋料黑木耳10万袋、袋料香菇340万袋)、双孢蘑菇10万平方米,年创产值8500万元,年创收入4200多万元,农民人均从中实现纯收入1230元。

'''多轮驱动抓生产'''

一是带头示范。党委号召孛畈镇广大党员干部以身示范,带头引导抓发展。2000年,孛畈镇村干部125人,身体力行示范种植袋料香菇25000袋,获得丰厚回报,2004年6月开辟双孢蘑菇新品种生产,当年生产户达30户,生产规模8000平方米。长松村支部副书记吴再强从应城考察回来以后,率先投资12000元搭大棚发展800平方米双孢蘑菇。在他的带动下,本村范锡柏、范庆朝两个农户各投资2000多元,挂靠他一起生产。因为技术掌握得好,管理得当,当年他的大棚最先出菇,取得了较好的收益,不仅收回了成本,纯收入还达到了8000元。在他的帮助下,其他两个农户也获得了丰厚的效益。二是大户带动。党委政府积极树立典型,以点带面抓发展。杜庙村村民陈厚民以前在镇采石场上班,1992年他主动辞职自费到福建古田学习袋料香菇栽培技术,并于1993年投资5000元开始生产,当年获纯收入5000余元,尝到甜头以后,他逐步扩大规模,效益不断增长。去年,他又投资6000余元发展双孢蘑菇300余平方米,收回成本之余,还获利2000余元。他先后帮助20多户学会食用菌种植技术,并通过发展食用菌致富。三是干部包保。为了切实将食用菌发展成为富民强村的骨干产业,镇成立了以镇委书记吴以安为组长的食用菌生产领导小组,下设了生产指导和加工销售两个办公室,每个办公室由一名镇委副书记负责,相关部门的负责人参与。此外还严格实行国家干部包村联户制度,并明确要求每个国家干部都必须联系1-2个农户,帮助他们致富。

'''优化龙头强素质'''

依靠科技建龙头。针对双孢蘑菇保鲜期短、不易存放的实际,通过老促会牵线搭桥,得到了华农大教授的亲临指导,投资2.4万元兴建了一个占地200平方米,集鲜菇、青锅炉、鲜菇清洗池、熟菇冷却池等设备于一体的盐渍菇加工厂。去年,该厂共加工鲜菇3.7万斤,制成盐渍菇12吨,销售收入达到7.5万元,获纯利1.5万元。二是选优补缺配龙头。针对镇内食用菌收购网络还不够健全的实际,从去年7月底起,又在孛畈镇成立孛畈镇食用菌经纪人协会,组织20余人的贩运队伍,办起了融食用菌收购流通于一体的经营性实体,切实解决了菇农的销售难问题。

'''优化环境促发展'''

改变工作方法,优化服务环境。把主要力量和主要精力放在抓规模生产、加工流通、开拓市场上,切实变行政指挥为引导服务,建立了包村干部与农户“一对一”的帮扶关系,负责技术全程指导和产供销全程服务,村干部建立了原料购置、生产技术、加工销售的包保责任制,相关部门发挥自身职能作用,创造条件,千方百计服务菇农发展生产。老促会老领导多次深入农户,走访调研,亲自购买食用菌光碟,送到每个村科技文化中心户巡回播放,真正把技术送到了家门口,其精神感人至深。

制定激励政策,优化发展环境。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惠农政策,极大地调动了农户发展食用菌的积极性。在老促会、扶贫办的支持下,每年对生产大户予以菌种补贴和资金奖励。镇政府又出资申请注册“月岭”牌商标,无偿提供给销售中介组织和龙头企业使用。在惠农政策的激励下,孛畈镇群众发展食用菌生产的积极性空前高涨。许多农户联户推磨转圈干,请来亲戚帮着干,花钱请人比着干,形成了食用菌生产的“攀比热”。全镇形成了三大生产基地:即以柳林为中心覆盖候冲、三里、良畈、杨堰等800余户的黑木耳生产基地,以月岭为中心覆盖龙冲、高冲、清水、板金、东庙等1000余户的袋料香菇基地;以杜庙长松为中心覆盖二岭、潘冲、横山、曹棚等250余户的双孢菇生产基地,种植户发展到2000余户,品种发展椴木黑木耳、袋料黑木耳、袋料香菇、袋料花菇、棚栽双孢菇、地栽双孢菇、平菇等七大品类,目前食用菌基本形成为全镇的支柱产业。

改善基础条件,优化投资环境。从2004年投资100多万元起,按照食用菌产业亿元街的建设规划,对三里中心集镇进行了延伸配套开发,随着集镇规模的扩大,综合功能的增强,有效地激发了投资商的热情。去年,通过招商引资,引进随州市一名投资商投资200万元兴建了安陆市月岭食用菌责任有限公司,为全镇食用菌产业健康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教育==

孛畈镇现有初中一所,即安陆市孛畈中学。小学26所,分别是安陆市孛畈镇三里中心小学、安陆市孛畈镇东庙小学 、安陆市孛畈镇中心小学、安陆市孛畈镇二岭小学 、安陆市孛畈镇周埂小学、安陆市孛畈镇张畈小学 、安陆市孛畈镇曹畈小学、安陆市孛畈镇月岭小学、安陆市孛畈镇李寨小学、安陆市孛畈镇杜庙小学、安陆市孛畈镇杨坝小学、安陆市孛畈镇板金小学、安陆市孛畈镇柳林小学、安陆市孛畈镇桃园小学、安陆市孛畈镇横山小学、安陆市孛畈镇檀岗小学、安陆市孛畈镇清水小学、安陆市孛畈镇潘冲小学 、安陆市孛畈镇福德小学、安陆市孛畈镇良畈小学、安陆市孛畈镇长棚小学、安陆市孛畈镇青庙高小、安陆市孛畈镇青龙中心小学、安陆市孛畈镇马畈小学、安陆市孛畈镇黄寨小学、安陆市孛畈镇龙冲小学。

==著名景点==

'''太平寨'''

太平寨原名太平山,因两山对峙,又名“石门山”,位于孛畈镇柳林村境内,和白兆山一样,都是大洪山余脉,它是安陆的四大名胜之一,《安陆县志》里记载说:“太平山,距县城九十里,由石门入涧,缘马鬃岭而南,险峻不可方轨”。其美丽的自然景观和悠久的人文历史极具旅游价值:太平寨有极具旅游和考古价值的古老寨堡,距今已有1600多年历史的太平寨山顶还保留有西晋张昌举兵时所修建的古寨、石屋、古堡,古建筑不下百间,规模极其庞大。太平寨有奇险秀丽自然景观,如“飞泉迎阳”、“水帘罗汉”、“金庭玉洞”、“鹧鸪钻天”、“鹞子翻身”、“狮子岩”、“龙头岩”、牛角山”、“九个弯岭”、“映花尖山”、“蛮王寨”、“英王寨”等,还有太平寨下那充满灵气的龙王寺水库。太平寨有幽深的原始森林东面山谷中有面积大约100亩的原始森林,林内古木参天,生长着马尾松等奇树异木,灌木丛中还夹杂着柴胡、葛根、紫素、二花、伏苓等百种异草奇药,植被极其茂盛,四季郁郁葱葱。听说太平寨原始森林至今还没有人能从其中穿过。

太平寨有中国内陆罕见的古长城,太平寨的古长城连绵10余华里,气势雄伟壮观,修在与太平山相毗邻的群山顶部,全部用石料砌成,高约2米,宽约1.5米。太平寨有曲径通幽的“龙王城”堡古地道,在太平寨山麓、龙王寺水库南岸,有一座山叫做“龙王城”,其顶部碉堡内有循环地道,地道宽约1米,高约1.6米,人在其内可弯腰行走,现大部分保存完好。太平寨有神奇的九龙泉,九龙泉眼相传是居住在的太平寨九条龙的住所,九龙泉一年四季都有泉水从石缝中流出,人们称之为“九龙杯泉”,九龙泉泉水纯净甘冽、清澈甘甜、沁人心肺,最为神奇的是九龙泉泉水从来都不曾结过冰。太平寨有深不见底的溶洞——梅花洞,梅花洞在石岩山山南,由梅花洞折而南行,高山屏立,中间仅容一涧流水。据《德安府志》记载:“梅花洞在府西八十里太平寨校马场南,洞深里许,高如厦屋,石壁仿佛有弥勒像,再进则水声如崩涛怒瀑,从山顶四注而不见水,又进则一池似为龙蛰,常有误惊者,自觉四冲,炬火尽灭,自后无敢探其幽者”。

太平寨有年代久远的清朝古宅建筑群——邓家湾民居,邓家湾建于清朝同治年间,距今有140多年,邓家湾有保存比较完整的古村舍60余间,占地面积约3000余平方米。村舍坐北朝南,有两院三层。门前有下马石,有嵌着浮雕衔环的红底黑漆大门,大门口有粉红照壁,照壁左右两边有一对石狮,大门内有一石铺甬道直达二门,内有左右厢房,正中就是二层青砖木楼的主建筑。邓家湾古建筑总体清秀娟雅,古朴自然,宛如清新可人的小家碧玉。

'''车盖亭'''

车盖亭的全称是车盖名亭,亦为车盖云亭,俗称凉伞石。据《安陆县志》记载:“(车盖亭)址逸在治西北三十里。考青龙潭有石可亭,盖取魏文帝诗,西北有浮云,亭亭如车盖,似为近之。”其实,车盖亭是人们在红砂石的基础上凿成的两层方形石亭,状似古代车盖,亭顶为近方形的平面,亭顶边长约6米,上下两层间高1.2米;腰周凹进约l米,高0.8米;亭底边长8米,高2米,造型奇特古雅,碧波半绕,别具一色。

车盖亭又称“太白棋”、“太白亭”,这个叫法传说和唐代大诗人李白有关,一天李白和他的好友元丹丘外出游玩,行经此地,突然两人棋兴大发,却无下棋之所,纵目四望,见涢水西岸上有一块平坦的大石于是两人便上岸对弈起来,两人一直下到日落西山,仍难分胜负,之后李白随手捡了一块石头把棋盘压住,俩人飘然而去,再也没有回来,这块小石头慢慢和底盘上的大石头长在一起,便成了今天车盖亭的模样。自古以来,车盖亭为历代到此访古探幽的文人所倾倒,留下了许多传名篇佳句,如宋代蔡确的《夏日登车盖亭》:“纸屏石枕竹方床,手倦抛书午梦长。睡起莞然成独笑,数声渔笛在沧浪。”清代陈作辅的《安陆八景调寄浪淘沙》咏车盖名亭:“远势望亭亭,半敞疏棂。乱山合沓锁空青。收拾烟峦齐入画,四面云扃。隔岸尽渔汀,蟹舍零星。风来檐铎响冬丁。静对沧浪歌一曲,幽梦初醒。”等。

==参考文献==
{{Reflist}}
[[Category:355 經濟地質學]]
29,626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