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木心

增加 37 位元組, 5 年前
無編輯摘要
| 图像 =
[[File:mp50935929_1451283440168_1_th.jpeg|缩略图|center |[http://photocdn.sohu.com/20151228/mp50935929_1451283440168_1_th.jpeg 原图链接] [http://www.sohu.com/a/50935929_348055 来自搜狐网 ]]]
| 出生日期 = {{birth date|1927|02|14}} [[ ]]
| 出生地点 = 浙江嘉兴市桐乡乌镇东栅
| 逝世日期 = {{Death date and age|2011|12|21|1927|02|14}}
| 代表作品= 《琼美卡随想录》<br> 《西班牙三棵树》 <br> 《温莎墓园日记》<br>《云雀叫了一整天》}}
==生平简介==
<p style=text-indent:2em;>'''<big>木心</big>''',(1927年2月14日—2011年12月21日),中国当代作家、画家,在台湾和 [[ 纽约华人圈被视为深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精英和传奇人物。出版多部著作。1927年生于 [[ 浙江嘉兴市桐乡乌镇东栅 ]] 。本名孙璞,字仰中,号牧心,笔名木心。</p ><p style=text-indent:2em;>毕业于上海美术专科学校。1982年定居纽约。2011年12月21日3时逝世于故乡 [[ 乌镇 ]] [[ 享年84岁 ]]
<p style=text-indent:2em;>木心,"木心"是他的笔名,本名孙璞,字仰中,号牧心,1927年2月14日生于浙江乌镇东栅。木心先生的大甥婿郑儒针是香港银行前行长--郑铁如先生的长子,民国著名社会活动家谢仁冰先生的外甥,与钱钟书先生交好,其母与鲁迅先生相识。</p >
<p style=text-indent:2em;>著名画家陈丹青解释木心的名字起源于"木铎之心",是佛语说法;在木心先生讲述《文学回忆录》也称起源于佛教的"木铎之心"(由他的弟子陈丹青书稿整理出版),较为可信。(据童明教授介绍,"木"字亦有"'十'字架上的那个'人'"之意)</p >
<p style=text-indent:2em;>文革结束后平反,曾任杭州绘画研究社社长,上海工艺美术家协会秘书长,上海市工艺美术中心总设计师,《美化生活》期刊主编,以及交通大学美学理论教授。木心先生也是曾参与主修北京人民大会堂的"十大设计师"之一。</p >
<p style=text-indent:2em;>在1977年-1979年间,遭遇软禁,这也是木心先生二十年间第三次被限制人身自由。</p >
<p style=text-indent:2em;>自1982年起,木心先生即长居 [[ 美国纽约 ]] ,并盘桓南北欧,游历甚广,从事美术及文学创作。</p >
<p style=text-indent:2em;>1983年,"林肯中心"举行木心水墨画展。</p >
<p style=text-indent:2em;>1984年,哈佛大学举行彩墨画展、收藏仪式。</p >
==师尊木心==
<p style=text-indent:2em;>木心先生不是一位"新作家"。他的写作生涯超过六十年,早期作品全部散失,但八十年代再度写作后,台湾为他出版了多达十余种文集。他的部分散文与小说被翻译成英语,成为美国大学文学史课程范本读物,并作为唯一的中国作家,与福克纳、海明威作品编在同一教材中;在哈佛与耶鲁这些名校教授主办的《文学无国界》网站,木心先生拥有许多忠实的读者。但木心先生也不是所谓"老作家"。大家应该记得,七十年代末迄今,我们目击了被长期遗忘的"老作家"如何在中国陆续"出土"的过程,这份名单包括周作人、 [[ 徐志摩 ]] 、沈从文、钱钟书、张爱玲、汪曾祺、废名、胡兰成……乃至辜鸿铭、 [[ 陈寅恪 ]] 、梁漱溟、 [[ 钱穆 ]] 等等。木心先生不属于这份名单。他在海外获得迟来的声誉是在上世纪八十年代,而他被大陆读者认识、阅读的过程,今天才刚刚开始。</p >
<p style=text-indent:2em;>敏锐的人士在八十年代开始"发现"这位"文学鲁宾孙":就我所知,阿城、何立伟、陈子善及巴金先生的女儿最早在大陆传说木心先生;第一位将他的文章逐字逐句全文打入电脑,于新世纪发布在网站上的,是上海作家陈村。他读到《上海赋》,"如遭雷击",乃为文宣告说:"不告诉读书人木心先生的消息,是我的冷血,是对美好中文的亵渎。"他指出:"企图中文写作的人,早点读到木心,会对自己有个度量。"因为:"木心是中文写作的标高。"
最近几年,网络读者,尤其是年轻一辈开始期待木心先生的登场,上海青年作家尹庆一与王淑瑾夫妇是其中之一。这些读者仅从极有限的转载文字,便意识到他的唯一性与重要性。</p >
1,014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