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朱光庭

增加 6,793 位元組, 3 年前
無編輯摘要
|-
| align= light|
'''字 号''' :字 弟孙公掞
''' ''' : 祭弟孙 '''爵 位''' :颖阳候
'''官 职''' : 征虏将军 万年县主簿。终集贤院学士、知潞州
'''谥 号''' :成侯
'''出 生 地''' : 颍川颍阳(今 河南 许昌) 省偃师市
'''出生时间''' :不详:1037年
'''去世时间''' :33 :1094
'''所处时代''' :宋朝 '''主要成就''' : 协助刘秀建立东汉与贾易成为洛党领袖
|}
* 十岁能写文章。嘉祐二年登进士第,初授万年县主簿。终集贤院学士、知潞州。<br>
* 时人称“明镜”。哲宗时,[[司马光]]荐为左正言,乞罢青苗法。<br>
* 后来与[[贾易 ]] 为洛党领袖。后来洛党式微,改入朔党,形成蜀洛朔党争。* 宣仁太后嘉奖他坚守正道、敢于直言,升左司谏。葬于偃师西部邙山之阳。 == 人物生平 ==<p style="text-indent:2em;">朱光庭,字公掞,朱景子,河南偃师人。十岁能属文。<p style="text-indent:2em;">辞父荫擢第,调万年主簿。数摄邑,人以“明镜”称。历四县令。曾孝宽以才荐,神宗召见,问欲再举安南之师。光庭对曰“愿陛下勿以人类畜之。盖得其地不可居,得其民不可使,何益于广土辟地也。”又问治何经,对曰:“少从孙复学《[[春秋]]》。”又问:“今中外有所闻乎?”对曰:“陛下更张法度,臣下奉行或非圣意,故有便有不便。诚能去其不便,则天下受福矣。”帝以其言为疏阔,不用。签书河阳判官,从吕大防于长安幕府。五路出师讨西夏,雍为都会,事倚以办,调发期会甚急,光庭每执不从。使者怒,将加以乏兴罪,光庭求免去,大防为之解。<p style="text-indent:2em;">哲宗即位,[[司马光]]荐为左正言,首乞罢提举常平官、保甲青苗等法。论蔡确为山陵使,而乃先灵驾而行,为臣不恭。又言章惇欺罔肆辩,韩缜挟邪冒宠,言甚切。宣仁后嘉其守正,谕令尽言,毋有所畏避。迁左司谏,又论“[[苏轼]]试馆职发策云:‘今欲师仁祖之忠厚,而患百官有司不举其职,或至于媮;欲法神考之厉精,而恐监司、守令不识其意,流入于刻。’臣谓仁宗难名之盛德,神考有为之善志,而不当以‘媮’、‘刻’为议论,望正其罪,以戒人臣之不忠者。”未几,中丞傅尧俞、侍御史[[王岩叟]]相继论列。宣仁后曰:“详览文意,是指今日百官有司、监司守令言之,非所以讽祖宗也。”遂止。<p style="text-indent:2em;">河北饥,遣持节行视,即发廪振民;而议者以耗先帝积年兵食之蓄,改左司员外郎。迁太常少卿,拜侍御史。论蔡确怨谤之罪,确贬新州。拜右谏议大夫、给事中。乞补外,除集贤殿修撰、知亳州。数月召还,复为给事中。<p style="text-indent:2em;">坐封还[[刘挚]]免相制,复落职守亳。岁余,徙潞州,加集贤院学士。邻境旱饥,流民入境者踵接,光庭日为食以食之,常至暮,自不暇食,遂感疾,犹自力视事。出祷雨,拜不能兴,再宿而卒,年五十八。绍圣中,追贬柳州别驾。元符初,又停锢其诸子。光庭始学于胡瑗,瑗告以为学之本在于忠信,故终身行之。徽宗立,复其官。 <ref>[https://baike.baidu.com/reference/5025782/a57blaPzcxiUQ4Wsy2JwkVLYASuprMjFWpHqWP3wdwYfegMXefdHmFRE0FAnzqm0u9acGRpEb8G3hIO3x-PB6js_qZ3xopW7QBIwHCYDKO9qpCQPDGINfnrU9jJugTs 宋史 列传第九十二 朱光庭传.宋史.2014-01-22] </ref> == 人物轶事 ==<p style="text-indent:2em;">'''正道直言'''* 熙宁九年,[[曾孝宽]]赏识他的才干,荐于神宗。神宗问他对讨伐安南(越南)一事的看法,朱光庭说:“得其地,不可居;得其民,不可使。广土辟地何益?”当时正在推行王安石地新法,神宗向他询问臣民们有何议论,光庭回答说:“陛下进行改革,臣子们奉行时,有的不一定符合陛下地本意。所以,新法有便有不便,去掉不便地,天下就受益乐。”神宗听后不以为然,没有采纳他的建议,遂人光庭为河阳判官,从吕大防在长安幕府任职。* 元丰(宋神宗赵顼年号)初年,吕大防主持永兴军(辖今陕西东部及豫西、晋南的部分县)的政务,负责朝廷征西夏5路军的军需供应,吕将一切事务交光庭办理。光庭兢兢业业,征集调拨,井井有条。他坚持调拨军需 无朝廷旨意不办的原则,得罪乐使者,使者要求吕大防免除朱光庭的职务,而吕大防认为光庭为官清廉、廉洁 自律、刚直不阿、忠心可鉴,人们都以“明镜”来称呼他。于是,从中调停,方免去事端。* 哲宗元祐初年,司马光执政,荐朱光庭为左正言(谏官)。光庭对新法议论批评颇多,主张废除“保甲”、“ 青苗”等法;弹劾山陵使蔡确,曾走在神宗灵驾前面,是对皇帝的不敬;揭发新党重要人物章惇的欺骗蒙蔽、肆意狡辩;指责韩缜的挟扶奸邪、嫉害良臣等罪过。宣仁太后嘉奖他坚守正道,敢于直言,提升朱光庭为左司谏。* 有一年河北发生灾荒,老百姓生活很苦,光庭受皇帝的任命前往巡视,发仓赈济。有人奏称他耗尽乐先帝多年 积蓄,有害于军备,遂被改任左司员外郎,后迁太常少卿,拜侍御史。 光庭因弹劾蔡确怨谤之罪,转任右谏议大夫给事中。光庭请朝廷派他到京城以外任职,被授以集贤院修撰,主 持亳州政务。后召还京,复为给事中。* 元祐八年(1093)九月,哲宗亲政,改年号为绍圣,起用新党章惇、曾布等人,刘挚罢向,光庭降职守亳。年 余,又贬潞州,临境遭荒年,饥民流于潞州。光庭亲自为灾民煮粥,从早到晚,繁忙不暇,积劳成疾,但仍尽力办事。一次,因发生旱灾祈雨,长跪而死,终年58岁,葬在偃师西部的邙山之阳。* 作为守旧派的朱光庭,因历史的局限,受朝廷摆布事不可避免的。但他身为朝内谏官,敢于正道直言,办事奋不顾身;遭贬后做地方官,又能清正廉洁,关心百姓疾苦,不顾个人安危。这些难能可贵的精神,都是值得后人敬仰的。<br> <p style="text-indent:2em;">'''成语典故——如坐春风'''* 【典故】朱公掞见明道于汝州,逾月而归。语人曰:光庭在春风中坐了一月。宋朱熹《伊洛渊源录》卷四【释义】象坐在春风中间。比喻同品德高尚且有学识的人相处并受到熏陶。【用法】作谓语;指遇到良师【近义词】如沐春风、春风化雨【成语故事】宋朝时期,* 【典故】朱公掞见明道于汝州,逾月而归。语人曰:‘光庭在春风中坐了一月。’宋·朱熹《伊洛渊源录》卷四* 【释义】象坐在春风中间。比喻同品德高尚且有学识的人相处并受到熏陶。* 【用法】作谓语;指遇到良师* 【近义词】如沐春风、春风化雨* 【成语故事】宋朝时期,朱光庭是理学大师程颢的弟子,他在汝州听程颢讲学,如痴如狂,听了一个多月才回家,回家逢人便夸老师讲学的精妙,他说:“光庭在春风中坐了一月。”  == 参考资料 == {{Reflist}}  [[Category:宋朝人物]][[Category:620 中國斷代史]]
8,409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