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张鸿声

增加 200 位元組, 6 年前
科研成果
'''论文'''
1、《五四时期的罗家伦》, [[ 《史学月刊 》1987》]]1987.2;
2、《阿Q精神新论》, [[ 《河南大学学报 》1987》]]1987.4;
3、《从狂人到魏连殳――论鲁迅小说知识者死亡主题》, [[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1988》]]1988.3;
4、《穆时英论》, [[ 《郑州大学学报 》1990》]]1990.1;
5、《都市化的乡村与都市里的乡村――心理分析派小说论一》, [[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 ,1988.3
6、《论郁达夫的感伤文学》, [[ 《郑大学报 》1990》]]1990.6;
7、《与乡村对立中的都市人生――论沈从文都市小说》, [[ 《人大复印资料 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 》1992》]]1992.12全文转载;
8、《与乡村对照中的都市――论京派都市题材小说》, [[ 《人大复印资料 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 》1993》]]1993.4全文转载;
9、《老舍小说与北平人生活的艺术》, [[ 《郑大学报 》1995》]]1995.5;
10、《老舍小说与北平家庭文化》, [[ 《郑大学报 》1993》]]1993.6;
11、《女性生存的历史轨迹――论赵淑敏小说集<惊奇>》,《赵淑敏作品国际研讨会论文集》,1996 [[ 文心出版社 ]]
12、《张爱玲笔下的女性》, [[ 《美与时代 》1996》]]1996.5;
13、《老舍小说与北平人的人格》, [[ 《河南大学学报 》1997》]]1997.1;
14、《茅盾研究二题》, [[ 《南都学坛 》97》]]97.5;
15、《郁达夫小说中的零余者――兼与鲁迅小说中的孤独者比较》, [[ 《中州学刊 》1996》]]1996.6/ [[ 《新华文摘 》1997》]]1997.2摘要;
16、《从人道主义到社会主义――论五四劳工文学》, [[ 《人大复印资料 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 》1997》]]1997.11全文转载;
17、《竞技体育与人类本能》, [[ 《美与时代 》1998》]]1998.3;
18、《沪港洋场与张爱玲〈传奇〉》, [[ 《郑大学报 》1998》]]1998.4;
19、《新文学早期的人力车夫形象》, [[ 《郑大学报 》1998》]]1998.6;
20、《老舍小说中北平人的本位文化观念》, [[ 《美与时代 》1998 》]]1998
21、《连环画的出版与收藏》, [[ 《美术观察 》1999》]]1999.2;
22、《都市里的乡民精神――论萧乾的早期小说》,《郑大学报》1999.3;
24、《新感觉派小说的文化意义》,《华中师大学报》1999.4
25、《论中国现代小说中的都市女性》, [[ 《人大复印资料 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 》1998》]]1998.10全文转载;
26、《论中国现代文学中的工人形象》,《人大复印资料 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1999.9全文转载;
27、《论40年代中国都市小说》, [[ 《人大复印资料 中国现代性文学研究 》1999》]]1999.10全文转载;
28、《都市与知识者――对中国现代小说的一种考察》, [[ 《华中师大学报 》2000》]]2000.3;
29、《论左翼工业文学》, [[ 《许昌师院学报 》2000》]]2000.3;
30、《旧上海的早期京剧》, [[ 《美与时代 》2000》]]2000.3;
31、《生命与社会的分离――论张宇小说<疼痛与抚摸>》, [[ 《小说评论 》2000》]]2000.4;
32、《旧上海的早期话剧》, [[ 《中州今古 》2000》]]2000.5;
33、《新感觉派小说与西方现代主义》, [[ 《郑大学报 》2000》]]2000.6;
34、《旧上海的娱乐业》, [[ 《美与时代 》2000 》]]2000 .6;
35、《文化视野中的乡土文学》, [[ 《文艺报 》2000》]]2000.9;
36、《六大文化媚俗现象批判》, [[ 《河南日报 》2000》]]2000.9.15;
37、《都市大众化与海派文学》, [[ 《郑大学报 》2000》]]2000.5; [[ 《新华文摘 》2001》]]2001.1摘要;
38、《工业经济与中国现代文学》, [[ 《郑大学报 》2001》]]2001.4;
39、《悲剧:社会与人》,《奥尼尔戏剧研讨会论文集》,2001, [[ 河南文艺出版社 ]]
40、《真实的诗歌,真实的诗人》, [[ 《河南日报 》2002》]]2002.9;
41、《榆树下与雷雨中》,《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论文集》, [[ 郑州大学出版 社2003 社]]2003
42、《现代主义:从接受到实践》,《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论文集》, [[ 郑州大学出版 社2003 社]]2003
43、《时间状态与中国现当代历史文学》, [[ 《中国现当代历史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2004 》]]2004 年, [[ 春风文艺出版社 ]]
44、《奥尼尔与曹禺悲剧观念比较研究》, [[ 《北京联合大学学报 ]] 》2004.6;
45、《城市文化与城市文学》, [[ 《文艺报 》2004》]]2004.10.24;
46、《文学史叙述中的记忆与遗忘》, [[ 《文艺报 》2004 》]]2004 .12. 28;
47、《文学中的上海想象》,[[《文学评论》]]2005 .4,[[《新华文摘》]]2005.10摘要;
59、《中国的公共领域及其他》,[[《首都师大学报》]]2006.6
60、《女性生存的新与旧之间》, [[ 《华文文学 》2005》]]2005.5
61、《早期海派的空间想象》,[[《中国现代文学论丛》]],第一卷1期,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
63、《"新上海"城市形象的国家意义》,[[《上海文化》]]2007.1
64、《茅盾的上海想象》,《中国左翼文学国际研讨会论文集》, [[ 汕头大学出版社 ]] ,2007
65、《中原文化与河南当代文学》,[[《光明日报》]]2007.4.5
90、《文学中的"新北京"城市形象》,[[《扬子江评论》]]2009年5期;
91、《工业题材与国家工业化的想象--对"十七年"与"文革"上海文学的一种考察》,[[《十七年文学历史评价与人文阐释》]] , [[ 浙江大学出版 社2007 社]]2007 年;
92、《一本书与一个红色报人的一生》,[[《光明日报》]]2009年11月211日;
99、《对待文学经典应有的态度》,[[《文艺报》]]2010年4月14日;
100、<从启蒙到革命:创造社和左翼对于城市现代性的不同选择>, [[ 韩国Th Journal Of Humanities ]] 2007.8
101、《公共领域、绅商社会与国家性》,[[《东亚汉学回顾与展望》]](日本长崎中国学会会刊)2010年7月;
102、[[《永远的中轴线与消失的城垣-现代文人笔下的北京(上)》]], [[ 《扬子江评论 》2010 》]]2010 年5期。
103、[[《先飞与执着-我的城市文学研究之路》]],[[《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12月7日。
1,918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