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李海梁

增加 8,281 位元組, 5 年前
無編輯摘要
{{Infobox person
| 姓名 = 姜桂成 李海梁
| 图像 =
[[File: 姜桂成李海梁.jpg|缩略图|center|[https://pic.baike.soso.com/ugc/baikepic2/13035/20170610125656-571205378.jpg/0 原图链接] [https://pic.baike.soso.com/ugc/baikepic2/13035/20170610125656-571205378.jpg/0 搜狗百科]]] | 出生日期 = 1964 1971
| 逝世日期 =
| 国籍 = 中国
| 职业 = 相声演 研究 、博导 评委偏微分方程专家
}}
=== 李海梁 ===
== 人物简介 ==
男,1971年生,博士毕业于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偏微分方程专家。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工程。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
 
1999年9月-2003年12月先后在意大利、奥地利、日本做博士后,2004年1月作为青年教师被引进到首都师范大学数学科学学院任教,2005年荣获"北京市科技新星",2006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008年荣获"第十一届霍英东基金会高校青年教师基金"。
 
== 研究方向 ==
长期致力于非线性偏微分方程数学理论的研究,重点研究可压缩流体方程和Boltzmann方程解的适定性和渐近行为等重要内容,取得了一系列有重要意义的创新成果,对相关问题的研究产生了重要影响,受到国内外专家的高度评价。
 
== 人物经历 ==
2004年1月至今,首都师范大学,教授
 
2002年9月至2003年12月,Osaka University, Japan,外国人特别研究员 (JSPS)
 
2001年9月至2002年9月,University of Vienna, Austria Wittgenstein Research Associate(Post-doctor)
 
1999年9月至2001年9月, SISSA, Italy,Post-doctor
 
1996年9月至1999年8月,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院所,研究生学历、理学博士学位
 
1993年9月至1996年7月,山东大学数学系,研究生学历、理学硕士学位
 
1989年9月至1993年7月,山东大学数学系,本科学历、理学学士学位
 
== 学术成果 ==
研究了可压缩Navier-Stokes方程的真空消失现象和爆破
 
系统研究了量子欧拉-泊松流体运动方程的适定性、非线性稳定性等
 
分析了非弹性碰撞Boltzmann方程的渐近行为,揭示了"齐次冷凝态"在分子非弹性碰撞中的决定性作用
 
分析了Fokker-Planck- Boltzmann方程经典解的适定性和渐近行为,揭示了因粒子的随机扩散产生的宏观热效应机制现象
 
研究了 (非凸)双曲型张弛方程基本波在受边界效应影响时的非线性稳定性、张弛极限等问题,及P-系统的激波反射机制
 
在国内外主要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近30篇,其中SCI核心期刊20篇。
 
== 奖励资助 ==
中国科学院院长奖学金优秀奖 (1999年度)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Boltzmann方程及其相关宏观模型》(2005--2008)
 
2013年10月 北京市教委"长城学者"
 
2012年11月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
 
2009年11月 北京市教委"学术创新人才"
 
2008年5月 第十一届霍英东基金会高校青年教师基金
 
2006年12月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
 
2005年12月 北京市科技新星(B类)
 
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发文 ,首都师范大学 数科院李海梁教授经专家组评审,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被授予"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荣誉称号。
 
== 学术活动 ==
=== 应邀参加的主要国际学术会议 ===
 
2006年7月在法国里昂举办的 "Eleven Eleven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Hyperbolic Problems: Theory, Numerics and Applications" 国际学术会议
 
2004年9月在日本京都举办的 "The Sixth International Workshop on Mathematical Aspects of Fluid and Plasma Dynamics" 国际学术会议
 
=== 参与组织的主要学术会议 ===
 
2006年7月在青海举办的"The thir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Nonlinear Evolutionary PDEs"
 
2005年12月在香港举办的"The First East Asia SIAM Symposium"
 
2015年11月17日 在华中科技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 做学术报告 。报告题目:Spectrum structure and behaviors of Vlasov-Poisson(Maxwell)-Boltzmann equations 。
 
首都师范大学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李海梁教授 做客广外建校50周年系列学术活动,李海梁教授在南校区教学楼B309室为 师生做了"Spectrum structure and behaviorsofVlasov-Poisson(Maxwell)-Boltzmann equations"的专题讲座 。
 
== 交流合作 ==
应邀访问美国、德国、意大利、奥地利、新加坡、及台湾等地区,进行学术交流与合作,如:
 
马里兰大学
 
匹斯堡大学
 
斯坦福大学
 
京都大学
 
大阪大学
 
维也纳大学
 
薛定谔国际数学物理研究所(ESI)
 
Konstance大学
 
CNR研究所
 
L'Aquila大学
 
Pavia大学
 
新加坡国立大学
 
台湾理论科学中心
 
中央研究院数学研究所
 
台湾大学
 
== 教学活动 ==
2013年秋季 偏微分方程 研究生基础课
 
2010年春季 偏微分方程 研究生基础课
 
2010年春季 可压缩流体方程 研究生方向课
 
2009年春季 可压缩Navier-Stokes方程 研究生方向课
 
2009年春季 常微分方程 本科生必修课
 
2008年春季 可压缩Navier-Stokes方程 研究生
 
2007年夏季 偏微分方程 九江学院研究生
 
2007年春季 二阶椭圆方程 研究生方向课
 
2006年冬季 偏微分方程 研究生
 
2006年春季 偏微分方程 研究生
 
2005年春季 偏微分方程 研究生
 
== 主要论著 ==
Global classical solutions to 3D compressible magnetohydrodynamic equations with large oscillations and vacuum SIAM J. Math. Anal. 45 (2013), no. 3, 1356–1387
 
Well-posedness for a multidimensional viscous liquid-gas two-phase flow model SIAM J. Math. Anal. 44 (2012), no. 3, 1304–1332
 
Lagrange structure and dynamics for solutions to the spherically symmetric compressible Navier-Stokes equations Comm. Math. Phys. 309 (2012), no. 2, 371–412
 
Dynamical behaviors for 1D compressible Navier-Stokes equations with density-dependent viscosity Journal of Differential Equations, 248 (2010), 1926–1954
 
Optimal decay rate of the compressible Navier-Stokes-Poisson System in R3 Archive for Rational Mechanics and Analysis,196 (2010), 681-713
 
Cauchy problem for viscous rotating shallow water equations J. Differential Equations, Vol. 247, Iss. 12, (2009), 3234-3257
 
The quasineutral limit of compressible Navier-Stokes-Poisson system with heat conductivity and general initial data J. Differential Equations, 247 (2009), 203-224.
 
Global existence for compressible Navier-Stokes-Poisson equations in three and higher dimensions J. Differential Equations, 246 (2009), 4791–4812.
 
Vanishing of Vacuum States and Blow-up Phenomena of the Compressible Navier-Stokes Equations Comm. Math. Phys., 281 (2008), 401-444.
 
Behavior of the Fokker-Planck-Boltzmann equation near a Maxwellian Arch. Ration. Mech. Anal., 189 (2008), 1-44
 
The relaxation-time limit in the quantum hydrodynamic equations for semiconductors J. Differential Equations 225 (2006), no. 2, 440--464.
 
Existence and stability of steady-state of one-dimensional quantum hydrodynamic system for semiconductors J. Differential Equations 225 (2006), no. 1, 1--25.
 
Zero Debye length asymptotic of the quantum hydrodynamic model for semiconductors Comm. Math. Phys. 256 (2005), no. 1, 195--212.
 
Long-time asymptotics of kinetic models of granular flows Arch. Ration. Mech. Anal. 172 (2004), no. 3, 407--428.
 
Existence and asymptotic behavior of multi-dimensional quantum hydrodynamic model for semiconductors Comm. Math. Phys. 245 (2004), no. 2, 215--247.
 
Large time behavior of solutions of the bipolar hydrodynamical model for semiconductors J. Differential Equations 192 (2003), no. 2, 326--359.
 
== 科研项目 ==
2013年1月至2016年12月 偏微分方程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
 
2012年1月至2015年12月 流体动力学若干模型的定性研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面上项目)
 
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 可压Navier-Stokes方程及相关流体动力学方程研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面上项目)
 
2008年5月至2011年4月 可压欧拉-泊松(Euler-Poisson)方程的定性研究 霍英东基金会高校青年教师基金
 
2007年1月至2009年12月 高维空间可压Navier-Stokes方程的适定性和真空现象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
 
2005年9月至2009年8月 北京市科技新星(B) 北京市科委
 
2005年1月至2008年12月 Boltzmann方程及其宏观模型(重点项目子课题)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
 
2002年9月至2004年8月 电荷运输的数学研究 日本学术振兴会
 
2000年1月至2005年12月 Wittgenstein奖励项目(主要成员) 奥地利自然科学基金(FWF)
 
== 社会工作 ==
2013年 数学物理学报 编委
 
2016年首都师范大学数学科学学院 党委 统战委员
 
词条标签: 数学家 学者 教授
28,117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