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易卜拉欣

增加 4,345 位元組, 3 年前
無編輯摘要
{{Infobox person
| 姓名 = 易卜拉欣
|圖片 = [[ File:624f3e00cd8e4af8bbcf5b81b1ceab4c.jpg|缩略图|居中|250px|[https://image.so.com/view?q=%E5%8F%A4%E4%BB%A3%E5%85%88%E7%9F%A5%E6%98%93%E5%8D%9C%E6%8B%89%E6%AC%A3&src=srp&correct=%E5%8F%A4%E4%BB%A3%E5%85%88%E7%9F%A5%E6%98%93%E5%8D%9C%E6%8B%89%E6%AC%A3&ancestor=list&cmsid=fa42e650be81415a2f4c57de220695c3&cmras=0&cn=0&gn=0&kn=0&crn=0&bxn=0&fsn=60&cuben=0&pornn=0&adstar=0&clw=245#id=6539b057215e5aacdedfd49a19600218&currsn=0&ps=58&pc=58 原圖鏈接][https://m.sohu.com/a/246749166_704280/ 来自搜狐]]]
|圖片尺寸 =
| 圖像說明 =
| 出生日期 =
| 國籍 = 阿拉伯
| 别名 =
| 職業 =
| 知名原因 = 《古兰经》中古代阿拉伯地区著名先知之一
| 知名作品 = </br> </br> </br> </br>
}}
'''易卜拉欣'''(Ibrahim),基督教翻译亚巴郎,或者亚伯拉罕,伊斯兰典籍《古兰经》中记载的古代阿拉伯地区著名先知之一,阿拉伯人和犹太人共同的的始祖。中文又译"伊布拉欣"或"伊卜拉欣",均系阿拉伯语音译。穆斯林将"亚伯拉罕"(拉丁文Abraham),与阿丹(亚当)、努哈(诺亚)、穆萨(摩西)、尔撒(耶稣)和穆罕默德并称为安拉的六大使者。
文献记载:《古兰经》
宗教:伊斯兰教
来源:犹太教
 
==故事渊源==
 
易卜拉辛来源于犹太教的《旧约》,后被默罕默德奉为伊斯兰教始祖。伊斯兰典籍《古兰经》以较多篇幅反复讲述易卜拉欣的故事,旨在阐明伊斯兰教的思想渊源。
 
==文献记载==
 
《古兰经》关于易卜拉欣的记载极为详细,文中提及其名约有70处,其中第14章即以易卜拉欣作为篇名。其涉及到的主要内容有:
 
突出易卜拉欣在伊斯兰教思想渊源方面的正统主导地位。《古兰经》明确指出,伊斯兰教源于"易卜拉欣的宗教":"你应当遵守信奉正教的易卜拉欣的宗教,他不是以物配主的"(16:123),"你们应当遵循你们的祖先易卜拉欣的宗教,以前真主称你们为穆斯林,在这部经典里他也称你们为穆斯林"(22:78)。故易卜拉欣享有"圣祖"之称。
记述易卜拉欣在信仰上从迷恫到觉悟,最后发展成为坚定的"认主独一者"的成长过程。他曾冥思苦索应受崇拜的主宰,从最初以为日月星辰是主,发展为最终领悟到只有安拉才是唯一的主宰,遂"崇正地专向天地的创造者"。
 
记述易卜拉欣同多神教势力坚决斗争的事迹。他劝告族人及其父阿宰尔抛弃偶像崇拜,归信独一万能的安拉,遭到拒绝和驱逐(19:41~48,26:69~88)。他因亲手捣毁本族人供奉的所有偶像,并戏称系其中最大的一尊偶像(故意保留未予砸毁)所为,而被族人投入烈火中,为安拉所救,安然脱险逃走(21:51~70,37:83~99)。他还向古巴比伦王奈姆鲁德(《旧约全书》称"宁录")传教,并与之激烈争辩(2:258)。
 
指出易卜拉欣及其子伊斯玛仪系麦加天房的奠基人。《古兰》称安拉"为世人而创设的最古的清真寺"即是麦加天房,其地址系由安拉为易卜拉欣所指定,说安拉曾命易卜拉欣向众人"宣告朝觐",并令其父子为朝觐者清扫天房,令穆斯林"当以易卜拉欣的立足地为礼拜处"(3:96、97,2:125~131,22,26~28)。经文中提到的"立足地",在天房门对面不远处,系一块巨石,上面有一足印,穆斯林认为即是易卜拉欣当年留下的痕迹,迄今为朝觐者所景仰。
 
概述易卜拉欣奉主命决心宰杀爱子伊斯玛仪,后又以羊代替的过程(37:99~110)。伊斯兰教宰牲节即源于此。易卜拉欣亦因其对安拉的无限忠诚而享有"安拉的至交"(Khalilullah,哈利卢拉)之美称(4:125)。
 
此外,部分经文还记述了易卜拉欣独受安拉恩赐,晚年喜生次子伊斯哈格等内容。
 
==共同始祖==
 
古代先知易卜拉欣及其子伊斯玛仪、伊斯哈格(基督教翻译为依施马尔、依撒格,被阿拉伯人和犹太人尊奉为共同始祖。易卜拉欣及其家属在麦加的活动亦被视为神圣。今朝觐中的许多礼仪,如在赛法与麦尔卧两山之间奔走、在米那射石打魔鬼"伊卜利斯"(《圣经》中的撒旦)和宰牲等,均具有仿效祖先以示纪念的含义。伊斯兰教产生之前在阿拉伯半岛上出现的哈尼夫运动。
 
==思想影响==
 
伊斯兰教认为,先知穆罕默德是伊斯兰的复兴者而不是创始人。所谓复兴,是因为在漫长的历史中,伊斯兰教发展到尔撒(即耶稣,纪元元年──40年﹞时代之后中断了五百多年,直到穆罕默德为先知使者时才重新举起了伊斯兰旗帜,使这个古老的宗教得以复兴并发扬光大,但是事实上天主教是传承于犹太人的耶稣。
10,734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