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列寧

移除 23,739 位元組, 6 年前
無編輯摘要
 
{{Infobox officeholder
| 前綴尊稱 =
| 姓名 = <h4 style="background:#0088dd; color:#ffffff; margin-top:0em; padding:10px 0;"> 張秀卿列寧</h4>
| 原名 = {{lang|ru|Влади́мир Улья́нов}}
| 後綴尊稱 =
| 1blankname6 = 屆數
| 1namedata6 = {{Link-en|俄國社會民主工黨第一次至第三次代表大會中央委員會|Central Committee compositions elected by the 1st–3rd congresses of the Russian Social Democratic Labour Party|第3屆}}
| 出生名 = 弗拉基米爾·伊里奇·烏里揚諾夫 ({{lang|ru|Влади́мир Ильи́ч Улья́нов}})| 國籍 = {{flag| [ 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
| 出生日期 = {{birth date|df=yes|1870|4|22}}
| 出生地點 = {{[[Flag|Russian Empire|1858}}]][[烏里揚諾夫斯克|辛比爾斯克]]
| 逝世日期 = {{death date and age|1924|1|21|1870|4|22|df= y }}
| 逝世地點 = {{flag|USSR|[[1923}}]][[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蘇俄]][[莫斯科州]]{{Link-en|高爾基列寧斯克|Gorki Leninskiye|高爾基}}
| 墓地 = [[俄羅斯]][[莫斯科]][[列寧墓]](未下葬)
| 政黨 = [[俄國社會民主工黨]]<br/>{{small|(1898年-1917年)}}<br/>[[俄國社會民主工黨]]([[布爾什維克]])<br/>{{small|(1917年-1918年)}}<br />[[俄國共產黨]]([[布爾什維克]])<br/>{{small|(1918年-1924年)}}
| 專業 = [[律師]]
| 宗教信仰 = [[無神論|无]](前为[[俄罗斯正教会]])
| 簽名 = Unterschrift Lenins.svg
}}
{{馬克思列寧主義}}
斯克利亞連柯和列寧都受到馬克思主義影響,之後將卡爾·馬克思和[[弗里德里希·恩格斯]]於1848年发表的政治文獻《[[共產黨宣言]]》翻譯成俄語<ref name = "Christopher Read"/>{{Rp|18}}<ref name = "Christopher Rice"/>{{Rp|34}}<ref name="Robert Service"/>{{Rp|77}}。列寧還開始閱讀俄羅斯馬克思主義者[[格奧爾基·瓦連京諾維奇·普列漢諾夫|格奧爾基·普列漢諾夫]]的著作,並認同普列漢諾夫的論據;後者主張俄羅斯從[[封建制度 (歐洲)|封建制度]]移往資本主義至社會主義,必須憑藉[[無產階級]]或都市工人階級才能實現,但並非仰賴[[農民]]階級<ref name = "James D. White 31"/><ref name = "Christopher Rice"/>{{Rp|34, 36-37}}<ref name="Robert Service"/>{{Rp|55, 80, 88-89}}<ref name="Christopher Read"/>{{Rp|37-38}}<ref name="Lars T. Lih 34-35">{{Link-de|拉爾斯·立|Lars T. Lih}}. [https://books.google.com.tw/books?id=MElIeaDUNm8C&printsec=frontcover&hl=zh-TW#v=onepage&q&f=false Lenin]. 英國倫敦: {{Link-en|Reaktion Books|Reaktion Books}}. 2011年5月15日: 第34頁至第35頁. ISBN 978-1861897930.</ref>。該馬克思主義觀點不同於人民意志在1860年代發展的{{Link-en|均田社會主義|Agrarian socialism}}運動,該[[民粹派]]觀點在俄羅斯革命運動具有主導地位,認為農民階級能藉由組建農民公社,得以越過資本主義、建立俄羅斯的社會主義<ref name = "Robert Service"/>{{Rp|55}}<ref name = "Louis Fischer 23-26">[[路易·費歇爾]]. The Life of Lenin. 英國倫敦: [[魏登菲爾德和尼科爾森]]. 1964年: 第23頁至第26頁.</ref><ref name="Christopher Read"/>{{Rp|11, 24}}。列寧雖然拒絕均田社會主義的論據前提,但也受到{{Link-en|彼得·特卡耶夫|Pyotr Tkachev}}、[[謝爾蓋·涅恰耶夫]]等均田社會主義者影響,並與數名民粹派人士交情甚好<ref name="Robert Service"/>{{Rp|79, 98}}。
== 革命活動 ==
=== 早年行動 ===
[[File:18951200-lenin-karteikarte-ochrana.jpg|thumb|right|250px|1895年,列寧因為參與聖彼得堡的工人階級解放鬥爭協會而遭到逮捕,秘密警察[[公共安全與秩序保衛部]]亦將此紀錄在案。]]
 
1890年4月,瑪麗亞憑藉著貴族遺孀在社會的影響力,說服當局同意讓列寧參加聖彼得堡國立大學{{Link-en|外部學位|External degree}}考試,列宁也因而獲得大學甲等畢業成績。然而列宁因为他的妹妹奧利加因[[傷寒]]逝世而未能出席畢業典禮<ref name = "James D. White 31"/><ref name="Christopher Rice"/>{{Rp|34-36}}<ref name="Robert Service"/>{{Rp|82-86}}<ref name="Christopher Read"/>{{Rp|18-19}}<ref name="Lars T. Lih 40">{{Link-de|拉爾斯·立|Lars T. Lih}}. [https://books.google.com.tw/books?id=MElIeaDUNm8C&printsec=frontcover&hl=zh-TW#v=onepage&q&f=false Lenin]. 英國倫敦: {{Link-en|Reaktion Books|Reaktion Books}}. 2011年5月15日: 第40頁. ISBN 978-1861897930.</ref>。列寧持續在薩馬拉居住幾年,第一份工作為地區法院的律師助理,之後他成為當地律師<ref name = "Jeffrey Brooks"/><ref name = "Christopher Read"/>{{Rp|18}}<ref name = "James D. White 31"/><ref name = "Lars T. Lih 40"/><ref name = "Louis Fischer 21">[[路易·費歇爾]]. The Life of Lenin. 英國倫敦: [[魏登菲爾德和尼科爾森]]. 1964年: 第21頁.</ref><ref name="Christopher Rice"/>{{Rp|36}}<ref name="Robert Service"/>{{Rp|86}}。他把大部分時間全心投入激進政治,持續參與斯克利亞連柯小組,且構想在俄羅斯實行馬克思主義的想法。受到普列漢諾夫工作啟發,列寧蒐集俄羅斯社會的資料,用於支持馬克思主義對於社會發展、反駁民粹派主張的解釋<ref name = "Christopher Rice"/>{{Rp|36-37}}<ref name = "Louis Fischer 21"/>。他還針對農民經濟學撰寫文章,但遭到自由派雜誌《{{Link-en|俄國思想|Russkaya Mysl}}》的拒絕<ref name = "Louis Fischer 21"/><ref name="Christopher Rice"/>{{Rp|38}}<ref name="Robert Service"/>{{Rp|93-94}}。
 
1893年秋季,列寧搬往[[聖彼得堡]]<ref name = "Lars T. Lih 40"/><ref name="Lars T. Lih 52">{{Link-de|拉爾斯·立|Lars T. Lih}}. [https://books.google.com.tw/books?id=MElIeaDUNm8C&printsec=frontcover&hl=zh-TW#v=onepage&q&f=false Lenin]. 英國倫敦: {{Link-en|Reaktion Books|Reaktion Books}}. 2011年5月15日: 第52頁. ISBN 978-1861897930.</ref><ref name="Richard Pipes 354">[[理查德·派普斯]]. [https://books.google.com.tw/books?id=XtE54LuhFzEC&printsec=frontcover&hl=zh-TW#v=onepage&q&f=false The Russian Revolution]. 英國倫敦: {{Link-en|Vintage Books|Vintage Books}}. 1991年11月5日: 第354頁. ISBN 978-0679736608.</ref><ref name="Christopher Rice"/>{{Rp|38-39}}<ref name="Robert Service"/>{{Rp|90-92}}<ref name="James D. White 33">James D. White. [https://books.google.com.tw/books?id=twAoBQAAQBAJ&printsec=frontcover&hl=zh-TW#v=onepage&q&f=false Lenin: The Practice and Theory of Revolution]. 英國貝辛斯托克: [[帕爾格雷夫·麥克米蘭]]. 2001年5月11日: 第33頁. ISBN 978-0333721575.</ref>。他先是擔任大律師助理,後來在馬克思主義革命組織擔任高級幹部;該組織受到[[德國社會民主黨]]影響,也同樣自稱為「社會民主黨」<ref name = "Richard Pipes 354"/><ref name="Christopher Rice"/>{{Rp|39-40}}<ref name="Lars T. Lih 53">{{Link-de|拉爾斯·立|Lars T. Lih}}. [https://books.google.com.tw/books?id=MElIeaDUNm8C&printsec=frontcover&hl=zh-TW#v=onepage&q&f=false Lenin]. 英國倫敦: {{Link-en|Reaktion Books|Reaktion Books}}. 2011年5月15日: 第53頁. ISBN 978-1861897930.</ref>。他在社會主義運動中公開聲援馬克思主義,並鼓勵在俄羅斯工業中心建立革命組織<ref name="Christopher Rice"/>{{Rp|40, 43}}<ref name="Robert Service"/>{{Rp|96}}。隔年秋季,他領導馬克思主義工人圈,並在得知警方特務試圖滲透運動後,謹慎地掩蓋相關作為<ref name="Richard Pipes 355">[[理查德·派普斯]]. [https://books.google.com.tw/books?id=XtE54LuhFzEC&printsec=frontcover&hl=zh-TW#v=onepage&q&f=false The Russian Revolution]. 英國倫敦: {{Link-en|Vintage Books|Vintage Books}}. 1991年11月5日: 第355頁. ISBN 978-0679736608.</ref><ref name="Christopher Rice"/>{{Rp|41-42}}<ref name="Robert Service"/>{{Rp|105}}<ref name="Christopher Read"/>{{Rp|22-23}}。期間,他與支持馬克思主義的學校教師[[娜傑日達·康斯坦丁諾芙娜·克魯普斯卡婭|娜傑日達·克魯普斯卡婭]]戀愛<ref name = "Louis Fischer 22">[[路易·費歇爾]]. The Life of Lenin. 英國倫敦: [[魏登菲爾德和尼科爾森]]. 1964年: 第22頁.</ref><ref name="Christopher Rice"/>{{Rp|41}}<ref name="Christopher Read"/>{{Rp|20-21}}。他還基於自身在薩馬拉的經驗,撰寫政治小冊子《{{Link-ru|什麼是「人民之友」以及他們如何攻擊社會主義者?|Что такое «друзья народа» и как они воюют против социал-демократов?}}》,以批評均田社會主義的民粹派,並在1894年非法印製約200多份<ref name = "Louis Fischer 27">[[路易·費歇爾]]. The Life of Lenin. 英國倫敦: [[魏登菲爾德和尼科爾森]]. 1964年: 第27頁.</ref><ref name="Christopher Rice"/>{{Rp|42-43}}<ref name="James D. White 34">James D. White. [https://books.google.com.tw/books?id=twAoBQAAQBAJ&printsec=frontcover&hl=zh-TW#v=onepage&q&f=false Lenin: The Practice and Theory of Revolution]. 英國貝辛斯托克: [[帕爾格雷夫·麥克米蘭]]. 2001年5月11日: 第34頁. ISBN 978-0333721575.</ref><ref name="James D. White 36">James D. White. [https://books.google.com.tw/books?id=twAoBQAAQBAJ&printsec=frontcover&hl=zh-TW#v=onepage&q&f=false Lenin: The Practice and Theory of Revolution]. 英國貝辛斯托克: [[帕爾格雷夫·麥克米蘭]]. 2001年5月11日: 第36頁. ISBN 978-0333721575.</ref><ref name="Christopher Read"/>{{Rp|25}}<ref name="Lars T. Lih 45-46">{{Link-de|拉爾斯·立|Lars T. Lih}}. [https://books.google.com.tw/books?id=MElIeaDUNm8C&printsec=frontcover&hl=zh-TW#v=onepage&q&f=false Lenin]. 英國倫敦: {{Link-en|Reaktion Books|Reaktion Books}}. 2011年5月15日: 第45頁至第46頁. ISBN 978-1861897930.</ref>。
 
列寧希望強化自身的社會民主黨與[[勞動解放社]]的聯繫,後者是總部設在瑞士、由俄羅斯流亡分子組成的馬克思主義團體。他因此訪問瑞士,並與團體成員格奧爾基·普列漢諾夫、[[帕維爾·波里索維奇·阿克雪里羅得|帕維爾·阿克雪里羅得]]會面<ref name = "Richard Pipes 354"/><ref name = "Louis Fischer 30">[[路易·費歇爾]]. The Life of Lenin. 英國倫敦: [[魏登菲爾德和尼科爾森]]. 1964年: 第30頁.</ref><ref name="Christopher Rice"/>{{Rp|44-46}}<ref name="Robert Service"/>{{Rp|103}}<ref name="James D. White 37">James D. White. [https://books.google.com.tw/books?id=twAoBQAAQBAJ&printsec=frontcover&hl=zh-TW#v=onepage&q&f=false Lenin: The Practice and Theory of Revolution]. 英國貝辛斯托克: [[帕爾格雷夫·麥克米蘭]]. 2001年5月11日: 第37頁. ISBN 978-0333721575.</ref><ref name="Christopher Read"/>{{Rp|26}}<ref name="Lars T. Lih 55">{{Link-de|拉爾斯·立|Lars T. Lih}}. [https://books.google.com.tw/books?id=MElIeaDUNm8C&printsec=frontcover&hl=zh-TW#v=onepage&q&f=false Lenin]. 英國倫敦: {{Link-en|Reaktion Books|Reaktion Books}}. 2011年5月15日: 第55頁. ISBN 978-1861897930.</ref>。他之後前往巴黎,與馬克思的女婿[[保爾·拉法格]]會面;而在研究1871年的[[巴黎公社]]後,他認為這是無產階級政府的初始原型<ref name = "Robert Service"/>{{Rp|103}}<ref name = "James D. White 37"/><ref name = "Christopher Read"/>{{Rp|26}}<ref name="Christopher Rice"/>{{Rp|46}}。在母親資助下,他先是在瑞士泡溫泉養生;之後他除了至[[柏林國立圖書館]]學習6個星期外,也與馬克思主義活動家[[威廉·李卜克內西]]會面<ref name = "Louis Fischer 30"/><ref name = "Robert Service"/>{{Rp|103}}<ref name = "James D. White 37"/><ref name = "Christopher Read"/>{{Rp|26}}<ref name = "Christopher Rice"/>{{Rp|46}}。返回俄羅斯的非法革命刊物藏匿處後,他前往各個城市,並將著作發給罷工工人<ref name = "Christopher Read"/>{{Rp|26}}<ref name="Christopher Rice"/>{{Rp|47-48}}。
 
=== 流放生涯 ===
[[File:Union-de-Lucha.jpg|thumb|right|250px|1897年2月,列寧(中央座位者)和其他工人階級解放鬥爭協會成員在聖彼得堡聚會。]]
 
列寧參與單張報紙《工人事業報》的製作時,他和40名活動人士在聖彼得堡遭到逮捕,且面臨煽動叛亂的指控<ref name = "Richard Pipes 355"/><ref name = "Christopher Read"/>{{Rp|26}}<ref name = "Louis Fischer 31">[[路易·費歇爾]]. The Life of Lenin. 英國倫敦: [[魏登菲爾德和尼科爾森]]. 1964年: 第31頁.</ref><ref name="Christopher Rice"/>{{Rp|48}}<ref name="James D. White 38">James D. White. [https://books.google.com.tw/books?id=twAoBQAAQBAJ&printsec=frontcover&hl=zh-TW#v=onepage&q&f=false Lenin: The Practice and Theory of Revolution]. 英國貝辛斯托克: [[帕爾格雷夫·麥克米蘭]]. 2001年5月11日: 第38頁. ISBN 978-0333721575.</ref>。列寧拒絕聘請法律代理人或保釋出獄,並否認所有對他的指控;也因此在判刑前,持續監禁長達1年的時間<ref name = "Louis Fischer 31"/><ref name="Christopher Rice"/>{{Rp|48-51}}<ref name="Robert Service"/>{{Rp|107-108}}<ref name="Christopher Read"/>{{Rp|31}}<ref name="Lars T. Lih 61">{{Link-de|拉爾斯·立|Lars T. Lih}}. [https://books.google.com.tw/books?id=MElIeaDUNm8C&printsec=frontcover&hl=zh-TW#v=onepage&q&f=false Lenin]. 英國倫敦: {{Link-en|Reaktion Books|Reaktion Books}}. 2011年5月15日: 第61頁. ISBN 978-1861897930.</ref>。期間,他從事理論化與書寫的工作。在這些工作中,他注意到俄羅斯工業資本主義的崛起,將導致大量農民移往城市,並在此處形成無產階級。根據馬克思主義的觀點,列寧堅決主張俄羅斯的無產階級將發展出[[階級意識]],進而帶領他們以暴力推翻[[沙皇專制制度]]、[[貴族政治]]和[[資產階級]],建立朝向社會主義的[[無產階級專政]]國家<ref name = "Louis Fischer 31"/><ref name = "Christopher Rice"/>{{Rp|48-51}}<ref name = "Robert Service"/>{{Rp|107-108}}。
 
在未經審判下,他被宣判於1897年2月流放至西伯利亞東部,為期3年。不過也批准他待在聖彼得堡數天,以依序安排個人事務。趁著這段時間,他與原先的社會民主黨成員會面,後者這時已經將自身改名為「[[工人階級解放鬥爭協會]]」<ref name = "Louis Fischer 31"/><ref name = "Christopher Read"/>{{Rp|31}}<ref name = "James D. White 38"/><ref name="James D. White 45">James D. White. [https://books.google.com.tw/books?id=twAoBQAAQBAJ&printsec=frontcover&hl=zh-TW#v=onepage&q&f=false Lenin: The Practice and Theory of Revolution]. 英國貝辛斯托克: [[帕爾格雷夫·麥克米蘭]]. 2001年5月11日: 第45頁. ISBN 978-0333721575.</ref><ref name="James D. White 47">James D. White. [https://books.google.com.tw/books?id=twAoBQAAQBAJ&printsec=frontcover&hl=zh-TW#v=onepage&q&f=false Lenin: The Practice and Theory of Revolution]. 英國貝辛斯托克: [[帕爾格雷夫·麥克米蘭]]. 2001年5月11日: 第47頁. ISBN 978-0333721575.</ref><ref name="Christopher Rice"/>{{Rp|52-55}}<ref name="Robert Service"/>{{Rp|109-110}}。他花費11個星期前往西伯利亞東部,大部分時間則有母親和妹妹陪伴。由於政府認為列寧僅是次要的威脅,他僅遭流放至[[米努辛斯克區]]{{Link-en|舒申斯克|Shushenskoye}}境內的農民小屋。這時他持續處於警方監視之下,不過仍然能夠與其他革命者通訊,許多成員亦允許與他會面。他也獲准到外地旅行,在[[葉尼塞河]]游泳、獵捕[[鴨|野鴨]]和[[鷸]]<ref name = "Louis Fischer 31-32">[[路易·費歇爾]]. The Life of Lenin. 英國倫敦: [[魏登菲爾德和尼科爾森]]. 1964年: 第31頁至第32頁.</ref><ref name="Christopher Rice"/>{{Rp|53, 55-56}}<ref name="Robert Service"/>{{Rp|110-113}}<ref name="James D. White 40">James D. White. [https://books.google.com.tw/books?id=twAoBQAAQBAJ&printsec=frontcover&hl=zh-TW#v=onepage&q&f=false Lenin: The Practice and Theory of Revolution]. 英國貝辛斯托克: [[帕爾格雷夫·麥克米蘭]]. 2001年5月11日: 第40頁. ISBN 978-0333721575.</ref><ref name="Christopher Read"/>{{Rp|30-31}}。
 
另外在1896年,其女友娜傑日達·克魯普斯卡婭因為組織罷工而遭到逮捕。1898年5月,娜傑日達決定與列寧共同流亡;儘管最初她被送至[[烏法]],不過她宣稱已經與列寧訂婚,說服政府將她送往舒申斯克。1898年7月10日,兩人在教堂結婚,而娜傑日達的母親伊麗莎白·瓦希里也夫娜也與兩人同住<ref name = "James D. White 40"/><ref name = "Louis Fischer 33">[[路易·費歇爾]]. The Life of Lenin. 英國倫敦: [[魏登菲爾德和尼科爾森]]. 1964年: 第33頁.</ref><ref name="Richard Pipes 356">[[理查德·派普斯]]. [https://books.google.com.tw/books?id=XtE54LuhFzEC&printsec=frontcover&hl=zh-TW#v=onepage&q&f=false The Russian Revolution]. 英國倫敦: {{Link-en|Vintage Books|Vintage Books}}. 1991年11月5日: 第356頁. ISBN 978-0679736608.</ref><ref name="Robert Service"/>{{Rp|114, 140}}<ref name="Christopher Read"/>{{Rp|30}}<ref name="Lars T. Lih 63">{{Link-de|拉爾斯·立|Lars T. Lih}}. [https://books.google.com.tw/books?id=MElIeaDUNm8C&printsec=frontcover&hl=zh-TW#v=onepage&q&f=false Lenin]. 英國倫敦: {{Link-en|Reaktion Books|Reaktion Books}}. 2011年5月15日: 第63頁. ISBN 978-1861897930.</ref>。列寧與妻子居住在舒申斯克期間,兩人將社會主義文學作品英語版本翻譯成俄語<ref name = "Christopher Rice"/>{{Rp|53, 55-56}}<ref name = "Louis Fischer 33-34">[[路易·費歇爾]]. The Life of Lenin. 英國倫敦: [[魏登菲爾德和尼科爾森]]. 1964年: 第33頁至第34頁.</ref><ref name="Robert Service"/>{{Rp|117}}<ref name="Christopher Read"/>{{Rp|33}}。
他還持續關注德國馬克思主義的發展,但也出現意識形態分歧的狀況。[[愛德華·伯恩施坦]]等[[修正主義 (馬克思主義)|修正主義]]者提倡以和平選舉方式推動社會主義,然而列寧持續致力於暴力革命,並在《俄國社會民主黨人抗議書》中攻擊修正主義者理據<ref name="Christopher Rice"/>{{Rp|61-63}}<ref name="Robert Service"/>{{Rp|124}}<ref name="Helen Rappaport 31">{{Link-en|海倫·拉帕波特|Helen Rappaport}}. [https://books.google.com.tw/books?id=8lLSkjCJKgsC&printsec=frontcover&hl=zh-TW#v=onepage&q&f=false Conspirator: Lenin in Exile]. 美國紐約: {{Link-en|基礎書籍出版社|Basic Books}}. 2010年2月23日: 第31頁. ISBN 978-0465013951.</ref>。在1899年,仍在流放期間的他完成最大篇幅的著作《{{Link-en|俄國資本主義的發展|The Development of Capitalism in Russia}}》<ref>弗拉基米爾·伊里奇·列寧. [https://www.marxists.org/chinese/lenin-cworks/03/003.htm 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馬克思主義文庫]] [2017年1月31日].</ref>,並且以筆名「弗拉基米爾·伊林」出版發行<ref>弗拉基米爾·伊里奇·列寧. [https://www.marxists.org/archive/lenin/works/1899/devel/index.htm The Development of Capitalism in Russia]. [[馬克思主義文庫]]. 2008年 [2017年1月31日].</ref>。他在著作中批評均田社會主義,且加強對於俄羅斯經濟發展的馬克思主義分析,然而出版後主要收到負面評價<ref name="Christopher Rice"/>{{Rp|57-58}}<ref name="Robert Service"/>{{Rp|121-124, 137}}<ref name="James D. White 40-45">James D. White. [https://books.google.com.tw/books?id=twAoBQAAQBAJ&printsec=frontcover&hl=zh-TW#v=onepage&q&f=false Lenin: The Practice and Theory of Revolution]. 英國貝辛斯托克: [[帕爾格雷夫·麥克米蘭]]. 2001年5月11日: 第40頁至第45頁. ISBN 978-0333721575.</ref><ref name="Christopher Read"/>{{Rp|34, 39}}<ref name="Lars T. Lih 62-63">{{Link-de|拉爾斯·立|Lars T. Lih}}. [https://books.google.com.tw/books?id=MElIeaDUNm8C&printsec=frontcover&hl=zh-TW#v=onepage&q&f=false Lenin]. 英國倫敦: {{Link-en|Reaktion Books|Reaktion Books}}. 2011年5月15日: 第62頁至第63頁. ISBN 978-1861897930.</ref>。
=== 僑居各地 ===
{{double image|right|Iskra 12-1900.jpg|125|Lenin book 1902.jpg|122|1900年12月發行的《[[火星報]]》(左側)與1902年發表的《{{Link-en|怎麼辦?|What Is To Be Done?}}》(右側)。}}
 
在流亡生活結束後,列寧在1900年初定居在[[普斯科夫]]<ref name = "Louis Fischer 34-35">[[路易·費歇爾]]. The Life of Lenin. 英國倫敦: [[魏登菲爾德和尼科爾森]]. 1964年: 第34頁至第35頁.</ref><ref name="Christopher Rice"/>{{Rp|64}}<ref name="Robert Service"/>{{Rp|124-125}}<ref name="James D. White 54">James D. White. [https://books.google.com.tw/books?id=twAoBQAAQBAJ&printsec=frontcover&hl=zh-TW#v=onepage&q&f=false Lenin: The Practice and Theory of Revolution]. 英國貝辛斯托克: [[帕爾格雷夫·麥克米蘭]]. 2001年5月11日: 第54頁. ISBN 978-0333721575.</ref><ref name="Christopher Read"/>{{Rp|43}}<ref name="Helen Rappaport 27-28">{{Link-en|海倫·拉帕波特|Helen Rappaport}}. [https://books.google.com.tw/books?id=8lLSkjCJKgsC&printsec=frontcover&hl=zh-TW#v=onepage&q&f=false Conspirator: Lenin in Exile]. 美國紐約: {{Link-en|基礎書籍出版社|Basic Books}}. 2010年2月23日: 第27頁至第28頁. ISBN 978-0465013951.</ref>。他開始籌集創辦[[俄國社會民主工黨]]的《[[火星報]]》資金,以作為俄羅斯馬克思主義政黨的新機關報紙<ref name = "Christopher Read"/>{{Rp|43}}<ref name = "Louis Fischer 35">[[路易·費歇爾]]. The Life of Lenin. 英國倫敦: [[魏登菲爾德和尼科爾森]]. 1964年: 第35頁.</ref><ref name="Richard Pipes 357">[[理查德·派普斯]]. [https://books.google.com.tw/books?id=XtE54LuhFzEC&printsec=frontcover&hl=zh-TW#v=onepage&q&f=false The Russian Revolution]. 英國倫敦: {{Link-en|Vintage Books|Vintage Books}}. 1991年11月5日: 第357頁. ISBN 978-0679736608.</ref><ref name="Christopher Rice"/>{{Rp|65-66}}<ref name="James D. White 55-56">James D. White. [https://books.google.com.tw/books?id=twAoBQAAQBAJ&printsec=frontcover&hl=zh-TW#v=onepage&q&f=false Lenin: The Practice and Theory of Revolution]. 英國貝辛斯托克: [[帕爾格雷夫·麥克米蘭]]. 2001年5月11日: 第55頁至第56頁. ISBN 978-0333721575.</ref><ref name="Helen Rappaport 27">{{Link-en|海倫·拉帕波特|Helen Rappaport}}. [https://books.google.com.tw/books?id=8lLSkjCJKgsC&printsec=frontcover&hl=zh-TW#v=onepage&q&f=false Conspirator: Lenin in Exile]. 美國紐約: {{Link-en|基礎書籍出版社|Basic Books}}. 2010年2月23日: 第27頁. ISBN 978-0465013951.</ref>。同年7月,列寧離開俄羅斯而前往西歐,在瑞士與其他俄羅斯馬克思主義者會面。而在9月舉行的[[科爾西耶]]會議上,參與成員同意在[[慕尼黑]]創辦報紙,列寧也接受遷移決定<ref name = "Louis Fischer 35"/><ref name = "Richard Pipes 357"/><ref name="Christopher Rice"/>{{Rp|64-69}}<ref name="Robert Service"/>{{Rp|130-135}}<ref name="Helen Rappaport 32-33">{{Link-en|海倫·拉帕波特|Helen Rappaport}}. [https://books.google.com.tw/books?id=8lLSkjCJKgsC&printsec=frontcover&hl=zh-TW#v=onepage&q&f=false Conspirator: Lenin in Exile]. 美國紐約: {{Link-en|基礎書籍出版社|Basic Books}}. 2010年2月23日: 第32頁至第33頁. ISBN 978-0465013951.</ref>。《火星報》因而得以收錄著名歐洲馬克思主義者的內容,並在之後偷運往俄羅斯<ref name="Christopher Read"/>{{Rp|51}}<ref name="Helen Rappaport 41-42">{{Link-en|海倫·拉帕波特|Helen Rappaport}}. [https://books.google.com.tw/books?id=8lLSkjCJKgsC&printsec=frontcover&hl=zh-TW#v=onepage&q&f=false Conspirator: Lenin in Exile]. 美國紐約: {{Link-en|基礎書籍出版社|Basic Books}}. 2010年2月23日: 第41頁至第42頁. ISBN 978-0465013951.</ref><ref name="Helen Rappaport 53-55">{{Link-en|海倫·拉帕波特|Helen Rappaport}}. [https://books.google.com.tw/books?id=8lLSkjCJKgsC&printsec=frontcover&hl=zh-TW#v=onepage&q&f=false Conspirator: Lenin in Exile]. 美國紐約: {{Link-en|基礎書籍出版社|Basic Books}}. 2010年2月23日: 第53頁至第55頁. ISBN 978-0465013951.</ref>,成為後者50年來最為成功的{{Link-en|地下出版物|Underground press|地下報紙}}<ref name="Christopher Rice"/>{{Rp|69-70}}。隔年12月,他首次使用筆名「列寧」,這可能是源於[[勒拿河]]<ref name = "Robert Service"/>{{Rp|137}}<ref name = "Louis Fischer 4-5">[[路易·費歇爾]]. The Life of Lenin. 英國倫敦: [[魏登菲爾德和尼科爾森]]. 1964年: 第4頁至第5頁.</ref><ref name="Christopher Read"/>{{Rp|44}}<ref name="Helen Rappaport 66">{{Link-en|海倫·拉帕波特|Helen Rappaport}}. [https://books.google.com.tw/books?id=8lLSkjCJKgsC&printsec=frontcover&hl=zh-TW#v=onepage&q&f=false Conspirator: Lenin in Exile]. 美國紐約: {{Link-en|基礎書籍出版社|Basic Books}}. 2010年2月23日: 第66頁. ISBN 978-0465013951.</ref>。他經常使用「N·列寧」作為筆名全稱,儘管「N」並不代表任何意義,不過往後常出現認為這是代表「尼古拉」的誤解<ref name = "Helen Rappaport 66"/><ref name="Lars T. Lih 8-9">{{Link-de|拉爾斯·立|Lars T. Lih}}. [https://books.google.com.tw/books?id=MElIeaDUNm8C&printsec=frontcover&hl=zh-TW#v=onepage&q&f=false Lenin]. 英國倫敦: {{Link-en|Reaktion Books|Reaktion Books}}. 2011年5月15日: 第8頁至第9頁. ISBN 978-1861897930.</ref>。1902年,他以這個筆名發表政治手冊《{{Link-en|怎麼辦?|What Is To Be Done?}}》,彙整自己主張需要{{Link-en|先鋒隊理論|Vanguardism|先鋒黨}}領導無產階級發起革命的思想,而成為列寧至今最具影響力的出版物<ref name = "Louis Fischer 39">[[路易·費歇爾]]. The Life of Lenin. 英國倫敦: [[魏登菲爾德和尼科爾森]]. 1964年: 第39頁.</ref><ref name="Richard Pipes 359">[[理查德·派普斯]]. [https://books.google.com.tw/books?id=XtE54LuhFzEC&printsec=frontcover&hl=zh-TW#v=onepage&q&f=false The Russian Revolution]. 英國倫敦: {{Link-en|Vintage Books|Vintage Books}}. 1991年11月5日: 第359頁. ISBN 978-0679736608.</ref><ref name="Christopher Rice"/>{{Rp|73-75}}<ref name="Robert Service"/>{{Rp|137-142}}<ref name="James D. White 56-62">James D. White. [https://books.google.com.tw/books?id=twAoBQAAQBAJ&printsec=frontcover&hl=zh-TW#v=onepage&q&f=false Lenin: The Practice and Theory of Revolution]. 英國貝辛斯托克: [[帕爾格雷夫·麥克米蘭]]. 2001年5月11日: 第56頁至第62頁. ISBN 978-0333721575.</ref><ref name="Christopher Read"/>{{Rp|52-54}}<ref name="Helen Rappaport 62">{{Link-en|海倫·拉帕波特|Helen Rappaport}}. [https://books.google.com.tw/books?id=8lLSkjCJKgsC&printsec=frontcover&hl=zh-TW#v=onepage&q&f=false Conspirator: Lenin in Exile]. 美國紐約: {{Link-en|基礎書籍出版社|Basic Books}}. 2010年2月23日: 第62頁. ISBN 978-0465013951.</ref><ref name="Lars T. Lih 69">{{Link-de|拉爾斯·立|Lars T. Lih}}. [https://books.google.com.tw/books?id=MElIeaDUNm8C&printsec=frontcover&hl=zh-TW#v=onepage&q&f=false Lenin]. 英國倫敦: {{Link-en|Reaktion Books|Reaktion Books}}. 2011年5月15日: 第69頁. ISBN 978-1861897930.</ref><ref name="Lars T. Lih 78-80">{{Link-de|拉爾斯·立|Lars T. Lih}}. [https://books.google.com.tw/books?id=MElIeaDUNm8C&printsec=frontcover&hl=zh-TW#v=onepage&q&f=false Lenin]. 英國倫敦: {{Link-en|Reaktion Books|Reaktion Books}}. 2011年5月15日: 第78頁至第80頁. ISBN 978-1861897930.</ref>。
=== 1905年革命 ===
{{Quote box| width = 300px | align = left | quoted = true | bgcolor = #FFFFF0 | salign = right | quote = 起義開始了。武力和武力對峙。巷戰正酣,街壘林立,槍聲四起,大砲轟鳴。血流成河,爭取自由的內戰的烽火燃燒起來了。莫斯科和南方,高加索和波蘭都決定加入彼得堡的無產階級的隊伍。工人們的口號是:不自由毋寧死! | source= 列寧在《俄國革命》中提及1905年俄國革命<ref>弗拉基米爾·伊里奇·列寧. [https://www.marxists.org/chinese/lenin-cworks/09/033.htm 俄国革命]. [[馬克思主義文庫]]. 1905年1月11日 [2017年1月31日].</ref><ref name = "Christopher Rice"/>{{Rp|88-89}} }}
 
1905年1月,于聖彼得堡鎮壓抗議者的「[[血腥星期日 (1905年)|血腥星期日]]」,引起多起民間騷亂,这些骚乱史称[[1905年俄國革命]]<ref name = "Louis Fischer 44">[[路易·費歇爾]]. The Life of Lenin. 英國倫敦: [[魏登菲爾德和尼科爾森]]. 1964年: 第44頁.</ref><ref name="Christopher Rice"/>{{Rp|86-88}}<ref name="Robert Service"/>{{Rp|167}}<ref name="Christopher Read"/>{{Rp|75}}<ref name="Helen Rappaport 117-120">{{Link-en|海倫·拉帕波特|Helen Rappaport}}. [https://books.google.com.tw/books?id=8lLSkjCJKgsC&printsec=frontcover&hl=zh-TW#v=onepage&q&f=false Conspirator: Lenin in Exile]. 美國紐約: {{Link-en|基礎書籍出版社|Basic Books}}. 2010年2月23日: 第117頁至第120頁. ISBN 978-0465013951.</ref><ref name="Lars T. Lih 87">{{Link-de|拉爾斯·立|Lars T. Lih}}. [https://books.google.com.tw/books?id=MElIeaDUNm8C&printsec=frontcover&hl=zh-TW#v=onepage&q&f=false Lenin]. 英國倫敦: {{Link-en|Reaktion Books|Reaktion Books}}. 2011年5月15日: 第87頁. ISBN 978-1861897930.</ref>。列寧敦促布爾什維克在事件中扮演更多角色,鼓勵暴力起義行動<ref name = "Christopher Rice"/>{{Rp|88-89}}<ref name = "Louis Fischer 44-45">[[路易·費歇爾]]. The Life of Lenin. 英國倫敦: [[魏登菲爾德和尼科爾森]]. 1964年: 第44頁至第45頁.</ref><ref name="Richard Pipes 362-363">[[理查德·派普斯]]. [https://books.google.com.tw/books?id=XtE54LuhFzEC&printsec=frontcover&hl=zh-TW#v=onepage&q&f=false The Russian Revolution]. 英國倫敦: {{Link-en|Vintage Books|Vintage Books}}. 1991年11月5日: 第362頁至第363頁. ISBN 978-0679736608.</ref>。為此,他使用「武裝起義」、「大恐怖」、「沒收士紳土地」等社會革命黨相關口號,但也導致孟什維克指責他已經背離正統馬克思主義<ref name="Robert Service"/>{{Rp|170-171}}。相對的,列寧堅決認為布爾什維克要與孟什維克徹底分裂。不過許多布爾什維克成員拒絕這項提議,因此兩個團體一同參加1905年4月在倫敦舉辦的[[俄國社會民主工黨第三次代表大會]]<ref name="Richard Pipes 363-364">[[理查德·派普斯]]. [https://books.google.com.tw/books?id=XtE54LuhFzEC&printsec=frontcover&hl=zh-TW#v=onepage&q&f=false The Russian Revolution]. 英國倫敦: {{Link-en|Vintage Books|Vintage Books}}. 1991年11月5日: 第363頁至第364頁. ISBN 978-0679736608.</ref><ref name="Christopher Rice"/>{{Rp|89-90}}<ref name="Robert Service"/>{{Rp|168-170}}<ref name="Christopher Read"/>{{Rp|78}}<ref name="Helen Rappaport 124">{{Link-en|海倫·拉帕波特|Helen Rappaport}}. [https://books.google.com.tw/books?id=8lLSkjCJKgsC&printsec=frontcover&hl=zh-TW#v=onepage&q&f=false Conspirator: Lenin in Exile]. 美國紐約: {{Link-en|基礎書籍出版社|Basic Books}}. 2010年2月23日: 第124頁. ISBN 978-0465013951.</ref>。同年8月,列寧在新出版的手冊《{{Link-en|社會民主黨在民主革命中的兩種策略|Two Tactics of Social Democracy in the Democratic Revolution}}》中,陳述許多自己的意見。他預言俄羅斯自由派資產階級將滿足於[[君主立憲制]]的過渡階段,因而背叛革命;相對地,他主張無產階級必須與農民階級建立聯盟,以推翻沙皇政權、並建立「無產階級和農民的革命民主專政」<ref name = "Louis Fischer 60">[[路易·費歇爾]]. The Life of Lenin. 英國倫敦: [[魏登菲爾德和尼科爾森]]. 1964年: 第60頁.</ref><ref name="Richard Pipes 367">[[理查德·派普斯]]. [https://books.google.com.tw/books?id=XtE54LuhFzEC&printsec=frontcover&hl=zh-TW#v=onepage&q&f=false The Russian Revolution]. 英國倫敦: {{Link-en|Vintage Books|Vintage Books}}. 1991年11月5日: 第367頁. ISBN 978-0679736608.</ref><ref name="Christopher Rice"/>{{Rp|90-91}}<ref name="Robert Service"/>{{Rp|179}}<ref name="Christopher Read"/>{{Rp|79}}<ref name="Helen Rappaport 131">{{Link-en|海倫·拉帕波特|Helen Rappaport}}. [https://books.google.com.tw/books?id=8lLSkjCJKgsC&printsec=frontcover&hl=zh-TW#v=onepage&q&f=false Conspirator: Lenin in Exile]. 美國紐約: {{Link-en|基礎書籍出版社|Basic Books}}. 2010年2月23日: 第131頁. ISBN 978-0465013951.</ref>。
他花費大量時間閱讀[[格奧爾格·威廉·弗里德里希·黑格爾|格奧爾格·黑格爾]]、[[路德維希·安德列斯·費爾巴哈|路德維希·費爾巴哈]]、[[亞里斯多德]]的著作,後三者都對馬克思產生關鍵性影響<ref name="Robert Service"/>{{Rp|241-242}}。這也改變列寧對於馬克思主義的解釋,他曾經認為能基於預先確定的科學原理來發展政策,且得出只有透過實踐來測試政策是否正確的結論<ref name="Robert Service"/>{{Rp|243}}。儘管他認為自己是正統馬克思主義,他也開始改變部分馬克思關於社會主義發展的預測。其中,馬克思相信中產階級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必定在無產階級的「社會主義革命」前出現,列寧則認為俄羅斯無產階級能夠在未有中間階段的革命下,便能夠推翻沙皇政治制度<ref name="Robert Service"/>{{Rp|238-239}}。
== 俄國革命 ==
{{Main|1917年俄國革命}}
=== 四月提綱 ===
[[File:И.В. Ленин в Стокгольме (начало апреля 1917).jpg|thumb|right|250px|1917年3月,人在斯德哥爾摩的列寧與瑞典社會主義者{{Link-en|圖雷·尼曼|Ture Nerman}}和{{Link-en|卡爾·林德哈根|Carl Lindhagen}}會面。]]
 
1917年2月,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初期改名為「[[聖彼得堡|彼得格勒]]」的聖彼得堡,產業工人因食物短缺和工廠環境惡化而發動罷工,[[俄國二月革命]]爆發。隨著動亂蔓延至俄羅斯其他地區,擔心將會被暴力推翻的沙皇尼古拉二世退位。國家杜馬接管國家控制並建立[[俄國臨時政府]],而俄羅斯帝國則轉變為新成立的[[俄羅斯共和國]]<ref name="Christopher Rice"/>{{Rp|136-138}}<ref name="Robert Service"/>{{Rp|253}}。列寧在瑞士中心聽聞這件事情後,他與其他持不同政見者共同慶祝<ref name="Robert Service"/>{{Rp|254-255}}。他決定返回俄羅斯以掌管布爾什維克,並開始撰寫自己對於布爾什維克的計畫概要;但由於軍事衝突持續進行,大部分進入國家的通道遭到封鎖。他與其他持不同政見者開始安排通行計畫,並和與俄羅斯正在交戰的德國展開談判。德國政府認識到這些持不同政見者將對俄羅斯敵軍造成問題,同意默許32名俄羅斯公民搭乘鐵路運輸列車,通過德國領土而前往俄羅斯,當中包括列寧及其妻子<ref name = "Louis Fischer 109-110">[[路易·費歇爾]]. The Life of Lenin. 英國倫敦: [[魏登菲爾德和尼科爾森]]. 1964年: 第109頁至第110頁.</ref><ref name="Christopher Rice"/>{{Rp|139}}<ref name="Richard Pipes 386">[[理查德·派普斯]]. [https://books.google.com.tw/books?id=XtE54LuhFzEC&printsec=frontcover&hl=zh-TW#v=onepage&q&f=false The Russian Revolution]. 英國倫敦: {{Link-en|Vintage Books|Vintage Books}}. 1991年11月5日: 第386頁. ISBN 978-0679736608.</ref><ref name="Richard Pipes 389-391">[[理查德·派普斯]]. [https://books.google.com.tw/books?id=XtE54LuhFzEC&printsec=frontcover&hl=zh-TW#v=onepage&q&f=false The Russian Revolution]. 英國倫敦: {{Link-en|Vintage Books|Vintage Books}}. 1991年11月5日: 第389頁至第391頁. ISBN 978-0679736608.</ref><ref name="Robert Service"/>{{Rp|255-256}}<ref name="James D. White 127-128">James D. White. [https://books.google.com.tw/books?id=twAoBQAAQBAJ&printsec=frontcover&hl=zh-TW#v=onepage&q&f=false Lenin: The Practice and Theory of Revolution]. 英國貝辛斯托克: [[帕爾格雷夫·麥克米蘭]]. 2001年5月11日: 第127頁至第128頁. ISBN 978-0333721575.</ref>。
=== 七月危機 ===
[[File:Lenin Tauride Palace.jpg|thumb|right|250px|1917年4月,列寧在[[塔夫利宮]]的彼得格勒蘇維埃發表演講。]]
 
在未來幾個月,他持續推廣其政策、參加布爾什維克中央委員會、在布爾什維克報紙《[[真理報]]》大量撰寫文章;同時他還在彼得格勒針對工人、士兵、海員和農民發表公開演講,藉由講述自己的目標影響群眾<ref name="Robert Service"/>{{Rp|267, 271-272}}<ref name="Christopher Read"/>{{Rp|152, 154}}。起初列寧因為政治上的左傾而導致布爾什維克陷入孤立,但後來其不妥協立場,卻使所有不信任臨時政府者把布爾什維克視為自己陣營,獲得反對者支持的布爾什維克不再承擔政府政策責任<ref name="Christopher Read 1996 151-153">Christopher Read. [https://books.google.com.tw/books?id=X0NgtkJsjoEC&printsec=frontcover&hl=zh-TW#v=onepage&q&f=false From Tsar to Soviets: The Russian People and Their Revolution, 1917-21]. 英國牛津: [[牛津大學出版社]]. 1996年2月29日: 第151頁至第153頁. ISBN 978-0195212419.</ref>。隨著布爾什維克支持者的不滿感覺增長,列寧建議在彼得格勒發起武裝政治示威,以測試政府的反應<ref name="Robert Service"/>{{Rp|282}}<ref name="Christopher Read"/>{{Rp|157}}。然而由於健康惡化,他離開城市而前往芬蘭鄉村尼沃拉休養<ref name = "Christopher Read"/>{{Rp|157}}<ref name="Richard Pipes 421">[[理查德·派普斯]]. [https://books.google.com.tw/books?id=XtE54LuhFzEC&printsec=frontcover&hl=zh-TW#v=onepage&q&f=false The Russian Revolution]. 英國倫敦: {{Link-en|Vintage Books|Vintage Books}}. 1991年11月5日: 第421頁. ISBN 978-0679736608.</ref><ref name="Christopher Rice"/>{{Rp|147}}<ref name="Robert Service"/>{{Rp|276, 283}}<ref name="James D. White 140">James D. White. [https://books.google.com.tw/books?id=twAoBQAAQBAJ&printsec=frontcover&hl=zh-TW#v=onepage&q&f=false Lenin: The Practice and Theory of Revolution]. 英國貝辛斯托克: [[帕爾格雷夫·麥克米蘭]]. 2001年5月11日: 第140頁. ISBN 978-0333721575.</ref>。
=== 十月革命 ===
{{Quote box| width = 300px | align = left | quoted = true | bgcolor = #FFFFF0 | salign = right | quote = 臨時政府已經被推翻。臨時政府的大多數成員已經被捕。蘇維埃政權將向各國人民提議立即締結民主和約,立即在各條戰線上停戰。蘇維埃政權將保證把地主、皇族和寺院的土地無償地交給農民委員會處置;將使軍隊徹底民主化,以維護士兵的權利;將規定工人監督生產;將保證按時召開立憲會議;將設法把糧食運往城市,把生活必需品運往農村;將保證俄國境內各民族都享有真正的自決權。……革命萬歲! | source= 列寧在《告工人、士兵和農民書》中提及政治綱領<ref>弗拉基米爾·伊里奇·列寧. [https://www.marxists.org/chinese/lenin-cworks/33/003.htm 全俄工兵代表苏维埃第二次代表大会文献]. [[馬克思主義文庫]]. 1917年10月25日 [2017年1月31日].</ref><ref name = "Christopher Rice"/>{{Rp|161}} }}
 
1917年8月,列寧仍然在芬蘭期間,俄羅斯帝國陸軍總司令[[拉夫爾·格奧爾基耶維奇·科爾尼洛夫|拉夫爾·科爾尼洛夫]]派兵進駐彼得格勒,發動[[科爾尼洛夫事件|軍事政變]]嘗試反抗臨時政府。俄羅斯總理[[亞歷山大·費奧多羅維奇·克倫斯基|亞歷山大·克倫斯基]]轉向包含布爾什維克成員的彼得格勒蘇維埃求援,允許革命人士組織工人作為保衛城市的[[赤衛隊 (俄國)|赤衛隊]]。雖然政變在擴及至彼得格勒前便終止,但這次事件促使布爾什維克返回到公開的政治活動領域<ref name="Richard Pipes 439-465">[[理查德·派普斯]]. [https://books.google.com.tw/books?id=XtE54LuhFzEC&printsec=frontcover&hl=zh-TW#v=onepage&q&f=false The Russian Revolution]. 英國倫敦: {{Link-en|Vintage Books|Vintage Books}}. 1991年11月5日: 第439頁至第465頁. ISBN 978-0679736608.</ref><ref name="Christopher Rice"/>{{Rp|150-151}}<ref name="Robert Service"/>{{Rp|299}}<ref name="James D. White 143-144">James D. White. [https://books.google.com.tw/books?id=twAoBQAAQBAJ&printsec=frontcover&hl=zh-TW#v=onepage&q&f=false Lenin: The Practice and Theory of Revolution]. 英國貝辛斯托克: [[帕爾格雷夫·麥克米蘭]]. 2001年5月11日: 第143頁至第144頁. ISBN 978-0333721575.</ref><ref name="Christopher Read"/>{{Rp|173}}。由於擔心右派勢力敵視社會主義的反革命活動,控制彼得格勒蘇維埃的孟什維克和社會革命黨施加壓力,在政府與布爾什維克關係恢復友好狀態中發揮重要作用<ref name="Richard Pipes 465">[[理查德·派普斯]]. [https://books.google.com.tw/books?id=XtE54LuhFzEC&printsec=frontcover&hl=zh-TW#v=onepage&q&f=false The Russian Revolution]. 英國倫敦: {{Link-en|Vintage Books|Vintage Books}}. 1991年11月5日: 第465頁. ISBN 978-0679736608.</ref>。但因為加入臨時政府和戰爭持續不受歡迎,孟什維克和社會革命黨兩者已經失去許多民眾支持。布爾什維克充分利用這一點,親近布爾什維克的馬克思主義者托洛斯基很快獲選為彼得格勒蘇維埃領導人<ref name="Richard Pipes 465-467">[[理查德·派普斯]]. [https://books.google.com.tw/books?id=XtE54LuhFzEC&printsec=frontcover&hl=zh-TW#v=onepage&q&f=false The Russian Revolution]. 英國倫敦: {{Link-en|Vintage Books|Vintage Books}}. 1991年11月5日: 第465頁至第467頁. ISBN 978-0679736608.</ref><ref name="James D. White 144">James D. White. [https://books.google.com.tw/books?id=twAoBQAAQBAJ&printsec=frontcover&hl=zh-TW#v=onepage&q&f=false Lenin: The Practice and Theory of Revolution]. 英國貝辛斯托克: [[帕爾格雷夫·麥克米蘭]]. 2001年5月11日: 第144頁. ISBN 978-0333721575.</ref><ref name="Stephen J. Lee 17">Stephen J. Lee. [https://books.google.com.tw/books?id=oMR8GFhPvdgC&printsec=frontcover&hl=zh-TW#v=onepage&q&f=false Lenin and Revolutionary Russia]. 英國倫敦: [[羅德里奇]]. 2003年10月16日: 第17頁. ISBN 978-0415287180.</ref><ref name="Christopher Read"/>{{Rp|174}}。到了9月,布爾什維克在莫斯科和彼得格勒蘇維埃工人領域贏得多數票<ref name="Richard Pipes 471">[[理查德·派普斯]]. [https://books.google.com.tw/books?id=XtE54LuhFzEC&printsec=frontcover&hl=zh-TW#v=onepage&q&f=false The Russian Revolution]. 英國倫敦: {{Link-en|Vintage Books|Vintage Books}}. 1991年11月5日: 第471頁. ISBN 978-0679736608.</ref><ref name="Christopher Rice"/>{{Rp|151-152}}<ref name="Christopher Read"/>{{Rp|180}}。
== 上臺執政 ==
=== 組建政府 ===
[[File:Old Russia - Yakov Sverdlov 1918 & Lenin.jpg|thumb|right|250px|1918年11月7日,列寧和[[雅科夫·米哈伊洛維奇·斯維爾德洛夫]]等政治人物出席十月革命紀念陣亡者典禮。]]
 
臨時政府計畫在1917年11月選舉[[俄國立憲會議]],列寧最初也表示應由[[布爾什維克]]主導召開立憲會議<ref>弗拉基米爾·伊里奇·列寧. [http://www.marxistsfr.org/chinese/lenin-cworks/32/029.htm 布爾什維克應當奪取政權]. [[馬克思主義文庫]]. 1917年9月 [2017年1月31日].</ref>;人民委員會則違背列寧的異議,僅同意按照預定時間舉辦投票<ref name = "David Shub 314">David Shub. Lenin: A Biography. 英國倫敦: [[企鵝出版集團]]. 1966年: 第314頁.</ref><ref name="Robert Service"/>{{Rp|317}}。在[[1917年俄國立憲會議選舉]]上,布爾什維克獲得大約25%的選票,遭到重視農業的社會革命黨將其擊敗<ref name = "David Shub 315">David Shub. Lenin: A Biography. 英國倫敦: [[企鵝出版集團]]. 1966年: 第315頁.</ref><ref name="Richard Pipes 540-541">[[理查德·派普斯]]. [https://books.google.com.tw/books?id=XtE54LuhFzEC&printsec=frontcover&hl=zh-TW#v=onepage&q&f=false The Russian Revolution]. 英國倫敦: {{Link-en|Vintage Books|Vintage Books}}. 1991年11月5日: 第540頁至第541頁. ISBN 978-0679736608.</ref><ref name="Christopher Rice"/>{{Rp|164}}<ref name="Dmitri Volkogonov 173">{{Link-en|德米特里·沃爾科戈諾夫|Dmitri Volkogonov}}. Lenin: A New Biography. 英國倫敦: {{Link-en|Free Press|Free Press}}. 1994年: 第173頁. ISBN 978-0002551236.</ref><ref name="Robert Service"/>{{Rp|331}}<ref name="Christopher Read"/>{{Rp|192}}。列寧認為選舉未能合理反映人民的意誌,因為選民沒有時間學習布爾什維克的政治綱領;且在{{Link-en|左派社會革命黨|Left Socialist Revolutionaries}}與社會革命黨分裂前,候選人資格的名單便已草擬出來<ref name = "Christopher Read"/>{{Rp|192}}<ref name="Dmitri Volkogonov 176">{{Link-en|德米特里·沃爾科戈諾夫|Dmitri Volkogonov}}. Lenin: A New Biography. 英國倫敦: {{Link-en|Free Press|Free Press}}. 1994年: 第176頁. ISBN 978-0002551236.</ref><ref name="Robert Service"/>{{Rp|331-332}}<ref name="James D. White 156">James D. White. [https://books.google.com.tw/books?id=twAoBQAAQBAJ&printsec=frontcover&hl=zh-TW#v=onepage&q&f=false Lenin: The Practice and Theory of Revolution]. 英國貝辛斯托克: [[帕爾格雷夫·麥克米蘭]]. 2001年5月11日: 第156頁. ISBN 978-0333721575.</ref>。然而在1918年1月,新當選的俄國立憲會議在彼得格勒召開<ref name = "Christopher Rice"/>{{Rp|164}}。人民委員會主張這是試圖去除蘇維埃權力的反革命行為,但是[[社會革命黨]]和[[孟什維克]]拒絕承認此事<ref name="Richard Pipes 546-547">[[理查德·派普斯]]. [https://books.google.com.tw/books?id=XtE54LuhFzEC&printsec=frontcover&hl=zh-TW#v=onepage&q&f=false The Russian Revolution]. 英國倫敦: {{Link-en|Vintage Books|Vintage Books}}. 1991年11月5日: 第546頁至第547頁. ISBN 978-0679736608.</ref>。最後出席立憲會議的布爾什維克先是提出剝奪大部分法定權限的動議,動議在遭到立憲會議的拒絕後,人民委員會宣稱這是反革命行動的證據,並將立憲會議強制解散<ref name = "Christopher Read"/>{{Rp|192}}<ref name="Richard Pipes 552-553">[[理查德·派普斯]]. [https://books.google.com.tw/books?id=XtE54LuhFzEC&printsec=frontcover&hl=zh-TW#v=onepage&q&f=false The Russian Revolution]. 英國倫敦: {{Link-en|Vintage Books|Vintage Books}}. 1991年11月5日: 第552頁至第553頁. ISBN 978-0679736608.</ref><ref name="Christopher Rice"/>{{Rp|165}}<ref name="Dmitri Volkogonov 176-177">{{Link-en|德米特里·沃爾科戈諾夫|Dmitri Volkogonov}}. Lenin: A New Biography. 英國倫敦: {{Link-en|Free Press|Free Press}}. 1994年: 第176頁至第177頁. ISBN 978-0002551236.</ref><ref name="Robert Service"/>{{Rp|332, 336-337}}。
=== 退出戰場 ===
{{Quote box| width = 300px | align = left | quoted = true | bgcolor = #FFFFF0 | salign = right | quote = 我們在這種條件下繼續進行戰爭,會大大加強德帝國主義;和約終究是要簽訂的,不過那個時候簽訂的和約將會更糟,因為簽訂和約的將不是我們。我們現在不得不簽訂的和約無疑是一個恥辱的和約,但是如果進行戰爭,我們的政府就會被推翻,而和約將由另一個政府來簽訂。 | source= 列寧在俄國社會民主工黨中央委員會會議中提及與同盟國停戰<ref>弗拉基米爾·伊里奇·列寧. [https://www.marxists.org/chinese/lenin-cworks/33/092.htm 在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布)中央委员会会议上关于战争与和平的讲话]. [[馬克思主義文庫]]. 1918年1月11日 [2017年1月31日].</ref><ref name = "Louis Fischer 193-194">[[路易·費歇爾]]. The Life of Lenin. 英國倫敦: [[魏登菲爾德和尼科爾森]]. 1964年: 第193頁至第194頁.</ref> }}
 
列寧在奪取政權時,堅信其政府主要政策必須是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戰,與德國、奧匈帝國等[[同盟國 (第一次世界大戰)|同盟國]]確立停戰地位<ref name = "David Shub 331">David Shub. Lenin: A Biography. 英國倫敦: [[企鵝出版集團]]. 1966年: 第331頁.</ref><ref name="Richard Pipes 567">[[理查德·派普斯]]. [https://books.google.com.tw/books?id=XtE54LuhFzEC&printsec=frontcover&hl=zh-TW#v=onepage&q&f=false The Russian Revolution]. 英國倫敦: {{Link-en|Vintage Books|Vintage Books}}. 1991年11月5日: 第567頁. ISBN 978-0679736608.</ref>。其中他曾經承諾建立和平,認為持續不斷的戰爭將使厭倦戰爭的俄羅斯軍隊產生不滿;且這些軍隊和推進中的德國軍隊,也威脅自己的政府和國際社會主義<ref name = "Richard Pipes 567"/><ref name = "Louis Fischer 151">[[路易·費歇爾]]. The Life of Lenin. 英國倫敦: [[魏登菲爾德和尼科爾森]]. 1964年: 第151頁.</ref><ref name="Robert Service"/>{{Rp|338}}。相反地,[[尼古拉·伊萬諾維奇·布哈林|尼古拉·布哈林]]、左翼共產主義等其他布爾什維克成員則認為與同盟國和平相處,將是對國際社會主義的背叛;俄羅斯應該轉而發動「保衛革命戰爭」,將激起德國無產階級反抗自身政府的起義<ref name = "Richard Pipes 567"/><ref name = "Louis Fischer 190-191">[[路易·費歇爾]]. The Life of Lenin. 英國倫敦: [[魏登菲爾德和尼科爾森]]. 1964年: 第190頁至第191頁.</ref><ref name = "David Shub 337">David Shub. Lenin: A Biography. 英國倫敦: [[企鵝出版集團]]. 1966年: 第337頁.</ref><ref name="Christopher Rice"/>{{Rp|166}}。
=== 遭遇刺殺 ===
[[File:Lenin Krupskaya and Ulyanova in car at Red Army parade full photo 19180501.jpg|thumb|right|250px|1918年5月1日,列寧和其妻子克魯普斯卡婭、妹妹瑪麗亞共同前往莫斯科[[紅場]]參觀紅軍閱兵。]]
 
列寧在該治理結構中是相當重要的角色,除了曾經擔任人民委員會主席、及勞動國防委員會委員外,他也是中央委員會和中央政治局代表<ref name = "Robert Service"/>{{Rp|388}}。唯一一位能在任何地方接近該影響力者,則是列寧得力助手[[雅科夫·米哈伊洛維奇·斯維爾德洛夫|雅科夫·斯維爾德洛夫]],不過他在1919年3月[[1918年流感大流行|流感大流行]]期間逝世<ref name = "Robert Service"/>{{Rp|388}}<ref name="T. H. Rigby 168">T. H. Rigby. Lenin's Government: Sovnarkom 1917-1922. 英國劍橋: [[劍橋大學出版社]]. 2008年7月10日: 第168頁. ISBN 978-0521067560.</ref><ref name="T. H. Rigby 170">T. H. Rigby. Lenin's Government: Sovnarkom 1917-1922. 英國劍橋: [[劍橋大學出版社]]. 2008年7月10日: 第170頁. ISBN 978-0521067560.</ref>。而在1917年11月,列寧及其妻子居住在斯莫爾尼宮兩間居室中;不過在接下來1個月,兩人前往芬蘭哈利拉短暫度假<ref name="Robert Service"/>{{Rp|325-326, 333}}<ref name="Christopher Read"/>{{Rp|211-212}}。1918年1月,列寧在彼得格勒的暗殺企圖倖存下來,陪同的{{Link-en|弗裏茨·普拉藤|Fritz Platten}}則因急忙將列寧頭部按在座位下,導致自己掩護列寧的手部遭到子彈射擊受傷<ref name = "David Shub 361">David Shub. Lenin: A Biography. 英國倫敦: [[企鵝出版集團]]. 1966年: 第361頁.</ref><ref name="Richard Pipes 548">[[理查德·派普斯]]. [https://books.google.com.tw/books?id=XtE54LuhFzEC&printsec=frontcover&hl=zh-TW#v=onepage&q&f=false The Russian Revolution]. 英國倫敦: {{Link-en|Vintage Books|Vintage Books}}. 1991年11月5日: 第548頁. ISBN 978-0679736608.</ref><ref name="Dmitri Volkogonov 229">{{Link-en|德米特里·沃爾科戈諾夫|Dmitri Volkogonov}}. Lenin: A New Biography. 英國倫敦: {{Link-en|Free Press|Free Press}}. 1994年: 第229頁. ISBN 978-0002551236.</ref><ref name="Robert Service"/>{{Rp|335-336}}<ref name="Christopher Read"/>{{Rp|198}}。
=== 社會改革 ===
[[File:Lenin on parade of Vseobuch in Moscow 1919 by Kuznetsov K.jpg|thumb|right|250px|1919年5月25日,列寧在莫斯科向{{Link-en|職工普遍軍事訓練當局|Vsevobuch}}成員演講。]]
 
1917年10月,列寧發布限制俄羅斯每個人每天工作8個小時的命令<ref name = "Robert Service"/>{{Rp|321}}。到了11月,列寧發布《工人監督條例》,呼籲每位企業工人建立選舉委員會,以監督自身企業管理<ref name="Richard Pipes 709">[[理查德·派普斯]]. [https://books.google.com.tw/books?id=XtE54LuhFzEC&printsec=frontcover&hl=zh-TW#v=onepage&q&f=false The Russian Revolution]. 英國倫敦: {{Link-en|Vintage Books|Vintage Books}}. 1991年11月5日: 第709頁. ISBN 978-0679736608.</ref>。人民委員會在這個月也頒發命令,以徵用國家黃金<ref name = "Dmitri Volkogonov 171"/>、及將銀行收歸國有,列寧將此視為接近社會主義的重要一步<ref name = "Robert Service"/>{{Rp|321}}<ref name = "James D. White 153"/><ref name="T. H. Rigby 45-46">T. H. Rigby. Lenin's Government: Sovnarkom 1917-1922. 英國劍橋: [[劍橋大學出版社]]. 2008年7月10日: 第45頁至第46頁. ISBN 978-0521067560.</ref><ref name="Richard Pipes 682-683">[[理查德·派普斯]]. [https://books.google.com.tw/books?id=XtE54LuhFzEC&printsec=frontcover&hl=zh-TW#v=onepage&q&f=false The Russian Revolution]. 英國倫敦: {{Link-en|Vintage Books|Vintage Books}}. 1991年11月5日: 第682頁至第683頁. ISBN 978-0679736608.</ref>。同時人民委員會發布廢止俄羅斯司法體系的法令,呼籲利用「革命良心」代替遭到廢除的法律<ref name="George Leggett 172-173">George Leggett. The Cheka: Lenin's Political Police. 英國牛津: [[牛津大學出版社]]. 1981年7月16日: 第172頁至第173頁. ISBN 978-0198225522.</ref><ref name="Richard Pipes 796-797">[[理查德·派普斯]]. [https://books.google.com.tw/books?id=XtE54LuhFzEC&printsec=frontcover&hl=zh-TW#v=onepage&q&f=false The Russian Revolution]. 英國倫敦: {{Link-en|Vintage Books|Vintage Books}}. 1991年11月5日: 第796頁至第797頁. ISBN 978-0679736608.</ref><ref name="Christopher Read"/>{{Rp|242}}。法院為雙重制度所取代,分別是專司反革命罪刑的{{Link-en|革命法庭 (俄羅斯)|Revolutionary tribunal (Russia)|革命法庭}},和處理民事同其他刑事犯罪的{{Link-en|人民法院 (蘇聯)|People's Court (Soviet Union)|人民法院}}<ref name="George Leggett 172">George Leggett. The Cheka: Lenin's Political Police. 英國牛津: [[牛津大學出版社]]. 1981年7月16日: 第172頁. ISBN 978-0198225522.</ref><ref name="Richard Pipes 798-799">[[理查德·派普斯]]. [https://books.google.com.tw/books?id=XtE54LuhFzEC&printsec=frontcover&hl=zh-TW#v=onepage&q&f=false The Russian Revolution]. 英國倫敦: {{Link-en|Vintage Books|Vintage Books}}. 1991年11月5日: 第798頁至第799頁. ISBN 978-0679736608.</ref><ref name="James Ryan 121">James Ryan. [https://books.google.com.tw/books?id=xxGttzFXqaYC&printsec=frontcover&hl=zh-TW#v=onepage&q&f=false Lenin's Terror: The Ideological Origins of Early Soviet State Violence]. 英國倫敦: [[羅德里奇]]. 2012年7月10日: 第121頁. ISBN 978-0415673969.</ref>。兩者奉命忽視先前存在的法律,並根據人民委員會法令和「社會主義正義感」做出裁定<ref name = "Richard Pipes 796-797"/><ref name = "George Leggett 172"/><ref name = "John N. Hazar 270">{{Link-en|約翰·N·哈澤德|John N. Hazard}}. [http://scholarship.law.duke.edu/cgi/viewcontent.cgi?article=3056&context=lcp UNITY AND DIVERSITY IN SOCIALIST LAW]. 美國德罕: 《{{Link-en|法律與當代問題|Law and Contemporary Problems}}》. 1965年: 第270頁.</ref>。人民委員會還徹底改革武裝部隊,其中執行[[平等主義]]辦法,包括廢除先前的軍銜、職稱和獎章,並號召士兵創建委員會以選舉他們的指揮官<ref name="Dmitri Volkogonov 170">{{Link-en|德米特里·沃爾科戈諾夫|Dmitri Volkogonov}}. Lenin: A New Biography. 英國倫敦: {{Link-en|Free Press|Free Press}}. 1994年: 第170頁. ISBN 978-0002551236.</ref>。
=== 建立蘇俄 ===
[[File:Delegates of the 8th Congress of the Russian Communist Party (Bolsheviks).jpg|thumb|right|250px|1919年3月,俄國共產黨召開第八次代表大會,成員包括列寧、史達林、[[米哈伊爾·伊萬諾維奇·加里寧|米哈伊爾·加里寧]]、[[阿道夫·阿布拉莫維奇·越飛|阿道夫·越飛]]、[[達維德·鮑里索維奇·梁贊諾夫|達維德·梁贊諾夫]]、[[米哈伊爾·帕夫洛維奇·托姆斯基|米哈伊爾·托姆斯基]]等人。]]
 
1918年3月召開的[[俄国共产党(布尔什维克)第七次代表大会|俄國共產黨第七次代表大會]]上,由於列寧希望自己的團體逐漸與改革主義的德國社會民主黨疏遠,並強調其最終目標共產主義社會,布爾什維克將官方名稱從「俄國社會民主工黨」改為「俄國共產黨」<ref name = "James D. White 159"/><ref name = "Louis Fischer 219">[[路易·費歇爾]]. The Life of Lenin. 英國倫敦: [[魏登菲爾德和尼科爾森]]. 1964年: 第219頁.</ref><ref name = "Louis Fischer 256">[[路易·費歇爾]]. The Life of Lenin. 英國倫敦: [[魏登菲爾德和尼科爾森]]. 1964年: 第256頁.</ref><ref name = "Louis Fischer 379">[[路易·費歇爾]]. The Life of Lenin. 英國倫敦: [[魏登菲爾德和尼科爾森]]. 1964年: 第379頁.</ref><ref name = "David Shub 374">David Shub. Lenin: A Biography. 英國倫敦: [[企鵝出版集團]]. 1966年: 第374頁.</ref><ref name="Robert Service"/>{{Rp|355}}<ref name="Christopher Read"/>{{Rp|219}}。共產黨內部還建立[[蘇聯共產黨中央政治局|中央政治局]]和[[組織局]],以補充既有的[[蘇聯共產黨中央委員會|中央委員會]],而人民委員會和{{Link-en|勞動國防委員會|Council of Labor and Defense}}則必須採納這些政黨單位的決定<ref name="Robert Service"/>{{Rp|388}}<ref name="Stephen J. Lee 98">Stephen J. Lee. [https://books.google.com.tw/books?id=oMR8GFhPvdgC&printsec=frontcover&hl=zh-TW#v=onepage&q&f=false Lenin and Revolutionary Russia]. 英國倫敦: [[羅德里奇]]. 2003年10月16日: 第98頁. ISBN 978-0415287180.</ref>。1918年7月,全俄羅斯蘇維埃第五次代表大會批准憲法,使得俄羅斯共和國改組為[[俄羅斯蘇維埃聯邦社會主義共和國]]<ref name = "Louis Fischer 249"/>。政府為了尋求國家現代化,正式將俄羅斯使用的[[儒略曆]]轉變為歐洲使用的[[公曆]]<ref name="Mark Sandle 84">Mark Sandle. [https://books.google.com.tw/books?id=Ka97O9kYDg0C&printsec=frontcover&hl=zh-TW#v=onepage&q&f=false A Short History Of Soviet Socialism]. 英國倫敦: [[羅德里奇]]. 1998年10月18日: 第84頁. ISBN 978-1857283556.</ref><ref name="Christopher Read"/>{{Rp|211}}。
雖然列寧預期俄羅斯貴族階層和資產階級將反對其政府,他相信下層階級的人數優勢加上布爾什維克有效組織社會的能力,得以保證在任何衝突中迅速獲勝,但他未預料到強烈反對布爾什維克統治俄羅斯的程度<ref name="Robert Service"/>{{Rp|357}}。隨後的[[俄國內戰]]遍布前帝國地域,除了親布爾什維克的紅軍對抗反布爾什維克的[[俄國白軍]]對立外,也包括俄羅斯邊界地區的種族衝突,及紅軍和白軍軍隊與地方農民團體[[綠軍]]間的軍事衝突<ref name="Robert Service"/>{{Rp|391-392}}。許多歷史學家因此認為內戰代表兩種完全不同的軍事衝突,分別是革命者和反革命分子間、及不同革命派系間<ref name="Stephen J. Lee 84">Stephen J. Lee. [https://books.google.com.tw/books?id=oMR8GFhPvdgC&printsec=frontcover&hl=zh-TW#v=onepage&q&f=false Lenin and Revolutionary Russia]. 英國倫敦: [[羅德里奇]]. 2003年10月16日: 第84頁. ISBN 978-0415287180.</ref><ref name="Stephen J. Lee 88">Stephen J. Lee. [https://books.google.com.tw/books?id=oMR8GFhPvdgC&printsec=frontcover&hl=zh-TW#v=onepage&q&f=false Lenin and Revolutionary Russia]. 英國倫敦: [[羅德里奇]]. 2003年10月16日: 第88頁. ISBN 978-0415287180.</ref>。
== 治理蘇俄 ==
=== 內戰爆發 ===
[[File:19191107-lenin second anniversary october revolution moscow.jpg|thumb|right|250px|1919年11月7日,列寧、加米涅夫、托洛茨基等領導人在莫斯科紅場參與紀念十月革命兩週年活動。]]
 
俄國內戰期間,俄國白軍部隊由前沙皇時代軍官组建<ref name="Christopher Read"/>{{Rp|205}},其中包括[[安東·伊萬諾維奇·鄧尼金|安東·鄧尼金]]在{{Link-en|南俄|South Russia (1919–1920)}}的{{Link-en|志願軍 (俄國)|Volunteer Army|志願軍}}<ref name = "Robert Service"/>{{Rp|357}}<ref name = "David Shub 355">David Shub. Lenin: A Biography. 英國倫敦: [[企鵝出版集團]]. 1966年: 第355頁.</ref><ref name="Christopher Rice"/>{{Rp|173, 175}}<ref name="Dmitri Volkogonov 198">{{Link-en|德米特里·沃爾科戈諾夫|Dmitri Volkogonov}}. Lenin: A New Biography. 英國倫敦: {{Link-en|Free Press|Free Press}}. 1994年: 第198頁. ISBN 978-0002551236.</ref><ref name="Christopher Read"/>{{Rp|187}}、[[亞歷山大·瓦西里耶維奇·高爾察克|亞歷山大·高爾察克]]在西伯利亞的部隊<ref name = "Louis Fischer 334">[[路易·費歇爾]]. The Life of Lenin. 英國倫敦: [[魏登菲爾德和尼科爾森]]. 1964年: 第334頁.</ref><ref name = "Louis Fischer 343">[[路易·費歇爾]]. The Life of Lenin. 英國倫敦: [[魏登菲爾德和尼科爾森]]. 1964年: 第343頁.</ref><ref name = "Louis Fischer 357">[[路易·費歇爾]]. The Life of Lenin. 英國倫敦: [[魏登菲爾德和尼科爾森]]. 1964年: 第357頁.</ref><ref name="Robert Service"/>{{Rp|382, 392}}<ref name="Christopher Read"/>{{Rp|205-206}}、及[[尼古拉·尼古拉耶維奇·尤登尼奇|尼古拉·尤登尼奇]]在新獨立的波羅的海國家的軍隊<ref name="George Leggett 204">George Leggett. The Cheka: Lenin's Political Police. 英國牛津: [[牛津大學出版社]]. 1981年7月16日: 第204頁. ISBN 978-0198225522.</ref><ref name="Christopher Read"/>{{Rp|206}}。35,000多名因為與同盟國戰鬥集結的[[戰俘]],也組成支持白軍的[[捷克斯洛伐克軍團]]。白軍和捷克斯洛伐克軍團之後開始攻擊人民委員會,且在薩馬拉結盟建立反對布爾什維克的政府——[[憲法制定議會議員委員會]]<ref name = "Christopher Read"/>{{Rp|205}}<ref name = "Louis Fischer 288-289">[[路易·費歇爾]]. The Life of Lenin. 英國倫敦: [[魏登菲爾德和尼科爾森]]. 1964年: 第288頁至第289頁.</ref><ref name="Richard Pipes 624-630">[[理查德·派普斯]]. [https://books.google.com.tw/books?id=XtE54LuhFzEC&printsec=frontcover&hl=zh-TW#v=onepage&q&f=false The Russian Revolution]. 英國倫敦: {{Link-en|Vintage Books|Vintage Books}}. 1991年11月5日: 第624頁至第630頁. ISBN 978-0679736608.</ref><ref name="Robert Service"/>{{Rp|360}}<ref name="James D. White 161-162">James D. White. [https://books.google.com.tw/books?id=twAoBQAAQBAJ&printsec=frontcover&hl=zh-TW#v=onepage&q&f=false Lenin: The Practice and Theory of Revolution]. 英國貝辛斯托克: [[帕爾格雷夫·麥克米蘭]]. 2001年5月11日: 第161頁至第162頁. ISBN 978-0333721575.</ref>。
=== 共產國際 ===
[[File:SegundoCongresoDelCominternLeninKárajanBujarinZinoviev19200719.jpg|thumb|right|250px|1920年7月,列寧在彼得格勒召開共產國際第二次代表大會,參與成員包括[[列夫·米哈伊洛維奇·加拉罕|列夫·加拉罕]]、[[卡爾·拉狄克]]、[[尼古拉·伊萬諾維奇·布哈林|尼古拉·布哈林]]、{{Link-en|米哈伊爾·拉舍維奇|Mikhail Lashevich}}、[[馬克西姆·高爾基]]、{{Link-en|謝爾蓋·佐林|Sergey Zorin}}、[[格里戈里·季諾維也夫]]、[[羅易]]、{{Link-en|阿布拉姆·別連基|Abram Belenky}}等人。]]
 
1918年年底,英國[[工黨 (英國)|工黨]]呼籲創立社會主義政黨的國際大會[[勞動和社會黨國際]]<ref name = "David Shub 389-390">David Shub. Lenin: A Biography. 英國倫敦: [[企鵝出版集團]]. 1966年: 第389頁至第390頁.</ref>。列寧認為這是第二國際復興並予以鄙視,轉而規劃敵對的社會主義國際大會,以抵銷前者影響<ref name = "David Shub 390">David Shub. Lenin: A Biography. 英國倫敦: [[企鵝出版集團]]. 1966年: 第390頁.</ref>。他在季諾維也夫、托洛斯基、[[克里斯蒂安·拉科夫斯基]]和{{Link-en|安格里卡·巴拉巴諾夫|Angelica Balabanoff}}幫助下籌辦這次會議,並於1919年3月在莫斯科召開共產國際(又稱「[[第三國際]]」){{Link-en|共產國際第一次代表大會|1st Congress of the Comintern|第一次代表大會}}<ref name = "David Shub 390"/><ref name = "Robert Service"/>{{Rp|386}}<ref name = "Louis Fischer 525">[[路易·費歇爾]]. The Life of Lenin. 英國倫敦: [[魏登菲爾德和尼科爾森]]. 1964年: 第525頁.</ref><ref name="Christopher Rice"/>{{Rp|174}}<ref name="Dmitri Volkogonov 390">{{Link-en|德米特里·沃爾科戈諾夫|Dmitri Volkogonov}}. Lenin: A New Biography. 英國倫敦: {{Link-en|Free Press|Free Press}}. 1994年: 第390頁. ISBN 978-0002551236.</ref><ref name="James D. White 160">James D. White. [https://books.google.com.tw/books?id=twAoBQAAQBAJ&printsec=frontcover&hl=zh-TW#v=onepage&q&f=false Lenin: The Practice and Theory of Revolution]. 英國貝辛斯托克: [[帕爾格雷夫·麥克米蘭]]. 2001年5月11日: 第160頁. ISBN 978-0333721575.</ref><ref name="Christopher Read"/>{{Rp|225}}。這次會議缺乏覆蓋全球的參與,在34個集會代表中,有30個屬於前俄羅斯帝國國家,且大部分國際會議代表並未獲得自國內部的社會主義政黨正式承認<ref name = "Louis Fischer 525"/><ref name = "Christopher Rice"/>{{Rp|174}}<ref name = "Robert Service"/>{{Rp|386}}<ref name = "James D. White 160"/><ref name = "David Shub 390-391">David Shub. Lenin: A Biography. 英國倫敦: [[企鵝出版集團]]. 1966年: 第390頁至第391頁.</ref>。
=== 世界革命 ===
[[File:TrotskiArengandoALasTropasFrenteAlBolshoi19200505.jpg|thumb|right|250px|1920年,托洛斯基在[[莫斯科大劇院]]前向部隊訓話,在旁邊站立者為列寧和加米涅夫。]]
 
列寧本人支持民族自決原則,批評沙皇專制制度的俄羅斯帝國為「帝國主義」<ref>弗拉基米爾·伊里奇·列寧. [https://www.marxists.org/chinese/lenin-cworks/27/013.htm 革命的无产阶级和民族自决权]. 馬克思主義文庫. 1915年10月26日 [2017年1月31日].</ref>。而在1917年11月,他便發布《俄羅斯人民權利宣言》,宣稱生活在共和國內部的非俄羅斯人少數民族,擁有放棄俄羅斯權威的權力,並能建立他們自己的獨立民族國家<ref name = "Louis Fischer 249">[[路易·費歇爾]]. The Life of Lenin. 英國倫敦: [[魏登菲爾德和尼科爾森]]. 1964年: 第249頁.</ref><ref name="Richard Pipes 514">[[理查德·派普斯]]. [https://books.google.com.tw/books?id=XtE54LuhFzEC&printsec=frontcover&hl=zh-TW#v=onepage&q&f=false The Russian Revolution]. 英國倫敦: {{Link-en|Vintage Books|Vintage Books}}. 1991年11月5日: 第514頁. ISBN 978-0679736608.</ref><ref name="Robert Service"/>{{Rp|321}}。結果導致許多國家宣布獨立,包括[[芬蘭獨立宣言|芬蘭]]、[[立陶宛獨立法案|立陶宛]](1917年12月)、拉脫維亞、烏克蘭(1918年1月)、{{Link-en|愛沙尼亞獨立宣言|Estonian Declaration of Independence|愛沙尼亞}}(1918年2月)、[[外高加索民主聯邦共和國]]地區(1918年4月)和[[波蘭第二共和國]](1918年11月)<ref name = "Louis Fischer 249"/><ref name = "Richard Pipes 514"/><ref name = "Christopher Read"/>{{Rp|219}}。不久,布爾什維克積極地在這些獨立民族國家中提倡共產主義政黨<ref name="James D. White 159-160">James D. White. [https://books.google.com.tw/books?id=twAoBQAAQBAJ&printsec=frontcover&hl=zh-TW#v=onepage&q&f=false Lenin: The Practice and Theory of Revolution]. 英國貝辛斯托克: [[帕爾格雷夫·麥克米蘭]]. 2001年5月11日: 第159頁至第160頁. ISBN 978-0333721575.</ref>。
=== 飢荒動亂 ===
[[File:Lenin, Trotsky and Voroshilov with Delegates of the 10th Congress of the Russian Communist Party (Bolsheviks).jpg|thumb|right|250px|1921年,列寧、托洛茨基、[[克利緬特·葉夫列莫維奇·伏羅希洛夫|克利緬特·伏羅希洛夫]]等人,和剛鎮壓完[[克隆斯塔起義]]的布爾什維克士兵合照。]]
 
1921年至1922年,俄羅斯因為乾旱引起極為嚴重的{{Link-en|1921年至1922年飢荒|Russian famine of 1921–22|飢荒}},而國家也曾經在1891年至1892年經歷{{Link-en|1891年至1892年俄羅斯飢荒|Russian famine of 1891–92|飢荒}}<ref name = "Louis Fischer 507-508">[[路易·費歇爾]]. The Life of Lenin. 英國倫敦: [[魏登菲爾德和尼科爾森]]. 1964年: 第507頁至第508頁.</ref><ref name="Christopher Rice"/>{{Rp|185-186}}。這次嚴重的飢荒波及30多個省份,估計期間導致俄羅斯大約有500萬人死亡<ref>[http://www.cbc.ca/news/world/the-world-s-worst-natural-disasters-1.743208 The world's worst natural disasters]. {{Link-en|CBC新聞|CBC News}}. 2008年5月8日 [2017年1月31日].</ref><ref name="James Ryan 164">James Ryan. [https://books.google.com.tw/books?id=xxGttzFXqaYC&printsec=frontcover&hl=zh-TW#v=onepage&q&f=false Lenin's Terror: The Ideological Origins of Early Soviet State Violence]. 英國倫敦: [[羅德里奇]]. 2012年7月10日: 第164頁. ISBN 978-0415673969.</ref>,甚至出現人食人的情況<ref>金點強. [https://web.archive.org/web/20150121142811/http://news.ifeng.com/history/1/tianxia/200810/1016_2669_833069.shtml 1921年苏联大饥荒:美帝前往紧急救济(组图)]. [[鳳凰網]]. 2008年5月8日 [2017年1月31日].</ref>。飢荒問題惡化政府的徵用,然而俄羅斯糧食仍大量輸出<ref name="Dmitri Volkogonov 343">{{Link-en|德米特里·沃爾科戈諾夫|Dmitri Volkogonov}}. Lenin: A New Biography. 英國倫敦: {{Link-en|Free Press|Free Press}}. 1994年: 第343頁. ISBN 978-0002551236.</ref><ref name="Dmitri Volkogonov 347">{{Link-en|德米特里·沃爾科戈諾夫|Dmitri Volkogonov}}. Lenin: A New Biography. 英國倫敦: {{Link-en|Free Press|Free Press}}. 1994年: 第347頁. ISBN 978-0002551236.</ref>。為了幫助飢荒災民,美國聯邦政府設立分發糧食的{{Link-en|美國救濟管理局|American Relief Administration}}<ref name = "Louis Fischer 508">[[路易·費歇爾]]. The Life of Lenin. 英國倫敦: [[魏登菲爾德和尼科爾森]]. 1964年: 第508頁.</ref><ref name = "David Shub 414">David Shub. Lenin: A Biography. 英國倫敦: [[企鵝出版集團]]. 1966年: 第414頁.</ref><ref name="Dmitri Volkogonov 345">{{Link-en|德米特里·沃爾科戈諾夫|Dmitri Volkogonov}}. Lenin: A New Biography. 英國倫敦: {{Link-en|Free Press|Free Press}}. 1994年: 第345頁. ISBN 978-0002551236.</ref><ref name="James D. White 172">James D. White. [https://books.google.com.tw/books?id=twAoBQAAQBAJ&printsec=frontcover&hl=zh-TW#v=onepage&q&f=false Lenin: The Practice and Theory of Revolution]. 英國貝辛斯托克: [[帕爾格雷夫·麥克米蘭]]. 2001年5月11日: 第172頁. ISBN 978-0333721575.</ref>,同時花費2,000萬美元購買糧食來救濟災民<ref>{{Link-de|伯特蘭·帕特諾德|Bertrand Patenaude}}. [https://web.archive.org/web/20140529053541/http://www.hoover.org/publications/hoover-digest/article/6135 Food as a Weapon]. [[胡佛研究所]]. 2007年1月30日 [2017年1月31日].</ref>。然而列寧不信任這一外援,並且予以嚴密的監控<ref name="Dmitri Volkogonov 346">{{Link-en|德米特里·沃爾科戈諾夫|Dmitri Volkogonov}}. Lenin: A New Biography. 英國倫敦: {{Link-en|Free Press|Free Press}}. 1994年: 第346頁. ISBN 978-0002551236.</ref>。而在飢荒期間,莫斯科牧首[[吉洪 (莫斯科牧首)|吉洪]]呼籲正教會出售不必要的物品,以幫忙賑濟急需,該行動獲得政府背書<ref name = "Dmitri Volkogonov 374-375"/>。
== 健康惡化 ==
=== 遇刺後中風 ===
[[File:KrupskayaYLenin1922PorMariaUlyanova.jpg|thumb|right|250px|1922年,列寧與娜傑日達·克魯普斯卡婭在{{Link-fr|高爾基列寧斯克莊園|Manoir de Gorki Leninskie|莊園}}的合照,由妹妹瑪麗亞·烏里揚諾娃拍攝。]]
 
為了避免列寧難堪和嫌惡,布爾什維克在1920年4月舉行慶祝他50歲生日的宴會,俄羅斯全國各地也有廣泛的慶祝活動,並出版有關他的詩歌與傳記<ref name = "Louis Fischer 414">[[路易·費歇爾]]. The Life of Lenin. 英國倫敦: [[魏登菲爾德和尼科爾森]]. 1964年: 第414頁.</ref><ref name="Christopher Rice"/>{{Rp|177-178}}<ref name="Robert Service"/>{{Rp|405}}<ref name="Christopher Read"/>{{Rp|260-261}}。1920年至1926年間,總共20卷的《列寧全集》出版,不過部分資料遭到刪節<ref name="Dmitri Volkogonov 283">{{Link-en|德米特里·沃爾科戈諾夫|Dmitri Volkogonov}}. Lenin: A New Biography. 英國倫敦: {{Link-en|Free Press|Free Press}}. 1994年: 第283頁. ISBN 978-0002551236.</ref>。1920年期間,許多著名的西方重要人物前往俄羅斯訪問列寧,包括作家[[H·G·威爾斯]]、哲學家[[伯特蘭·羅素]]<ref name = "Louis Fischer 404-409">[[路易·費歇爾]]. The Life of Lenin. 英國倫敦: [[魏登菲爾德和尼科爾森]]. 1964年: 第404頁至第409頁.</ref><ref name="Christopher Rice"/>{{Rp|178-179}}<ref name="Robert Service"/>{{Rp|440}}、無政府主義者[[艾瑪·高德曼]]和[[亞歷山大·貝克曼]]<ref name = "Louis Fischer 409-411">[[路易·費歇爾]]. The Life of Lenin. 英國倫敦: [[魏登菲爾德和尼科爾森]]. 1964年: 第409頁至第411頁.</ref>。健康狀況越來越糟糕的艾爾曼也曾前往克里姆林宮拜訪列寧<ref name = "Louis Fischer 433-434">[[路易·費歇爾]]. The Life of Lenin. 英國倫敦: [[魏登菲爾德和尼科爾森]]. 1964年: 第433頁至第434頁.</ref><ref name = "David Shub 380-381">David Shub. Lenin: A Biography. 英國倫敦: [[企鵝出版集團]]. 1966年: 第380頁至第381頁.</ref><ref name="Robert Service"/>{{Rp|414-415}}<ref name="Christopher Read"/>{{Rp|258}},後者將她送至北高加索[[基茲洛沃茨克]]療養院進行康復治療;但受到[[霍亂]]流行影響,她仍然於1920年9月在該處逝世<ref name = "Christopher Read"/>{{Rp|258}}<ref name = "Louis Fischer 434">[[路易·費歇爾]]. The Life of Lenin. 英國倫敦: [[魏登菲爾德和尼科爾森]]. 1964年: 第434頁.</ref><ref name = "David Shub 381-382">David Shub. Lenin: A Biography. 英國倫敦: [[企鵝出版集團]]. 1966年: 第381頁至第382頁.</ref><ref name="Christopher Rice"/>{{Rp|181}}<ref name="Robert Service"/>{{Rp|415}}。她的遺體運往莫斯科,列寧對此明顯極度悲傷,並監督遺體下葬至莫斯科克里姆林宮城牆底部<ref name = "Christopher Read"/>{{Rp|258}}<ref name="Christopher Rice"/>{{Rp|181-182}}<ref name="Robert Service"/>{{Rp|416-417}}。
然而這項冷凍計畫由於各種原因而未能實現<ref name = "Панченко, Александр Михайлович 433"/>,於是改在克魯普斯卡婭聲明反對下,將列寧的遺體製成木乃伊以長期防腐處理保存<ref>[http://sputniknews.cn/russia/2008021842048099/ 列宁墓将从今天起关闭两个月例行防腐生化处理]. [[衛星通訊社]]. 2008年2月18日 [2017年1月31日].</ref>,之後更在紅場陵墓公開展示<ref name = "Louis Fischer 674"/><ref name = "David Shub 438"/><ref name="Dmitri Volkogonov 437-438">{{Link-en|德米特里·沃爾科戈諾夫|Dmitri Volkogonov}}. Lenin: A New Biography. 英國倫敦: {{Link-en|Free Press|Free Press}}. 1994年: 第437頁至第438頁. ISBN 978-0002551236.</ref><ref name="Robert Service"/>{{Rp|481}}。在這個過程中,列寧的大腦被移除。為了仔細分析大腦,在1925年設立研究所,揭示列寧罹患十分嚴重的硬化症<ref name = "Louis Fischer 625-626">[[路易·費歇爾]]. The Life of Lenin. 英國倫敦: [[魏登菲爾德和尼科爾森]]. 1964年: 第625頁至第626頁.</ref><ref name="Dmitri Volkogonov 446">{{Link-en|德米特里·沃爾科戈諾夫|Dmitri Volkogonov}}. Lenin: A New Biography. 英國倫敦: {{Link-en|Free Press|Free Press}}. 1994年: 第446頁. ISBN 978-0002551236.</ref>。1929年7月,中央政治局同意選擇耐久的花崗岩來取代臨時陵墓,並在1933年完成<ref name="Dmitri Volkogonov 444-445">{{Link-en|德米特里·沃爾科戈諾夫|Dmitri Volkogonov}}. Lenin: A New Biography. 英國倫敦: {{Link-en|Free Press|Free Press}}. 1994年: 第444頁至第445頁. ISBN 978-0002551236.</ref>。1940年,裝有列寧遺體陵墓正式替換成石棺,並在1970年又再次更換<ref name="Dmitri Volkogonov 445">{{Link-en|德米特里·沃爾科戈諾夫|Dmitri Volkogonov}}. Lenin: A New Biography. 英國倫敦: {{Link-en|Free Press|Free Press}}. 1994年: 第445頁. ISBN 978-0002551236.</ref>。而在1941年至1945年間,為了在[[第二次世界大戰]]過程中的安全,遺體一度從莫斯科移往[[秋明]]存放<ref name="Dmitri Volkogonov 444">{{Link-en|德米特里·沃爾科戈諾夫|Dmitri Volkogonov}}. Lenin: A New Biography. 英國倫敦: {{Link-en|Free Press|Free Press}}. 1994年: 第444頁. ISBN 978-0002551236.</ref>。
== 意識形態 =={{Main|列寧主義}}
=== 過往影響 ===
列寧指認自己的民族為俄羅斯人,可能是他不知道自己母親的猶太人血統<ref name="Yohanan Petrovsky-Shtern 67">{{Link-en|約哈南·彼得羅夫斯基-薩卡|Yohanan Petrovsky-Shtern}}. [https://www.jstor.org/stable/j.ctt1npd80 Lenin's Jewish Question]. 美國紐哈芬: [[耶魯大學出版社]]. 2010年8月31日: 第67頁. ISBN 978-0300152104.</ref>;在他死後,猶太人血統才由其姐姐安娜發現<ref name="Yohanan Petrovsky-Shtern 66-67">{{Link-en|約哈南·彼得羅夫斯基-薩卡|Yohanan Petrovsky-Shtern}}. [https://www.jstor.org/stable/j.ctt1npd80 Lenin's Jewish Question]. 美國紐哈芬: [[耶魯大學出版社]]. 2010年8月31日: 第66頁至第67頁. ISBN 978-0300152104.</ref>。瑟維斯形容列寧在民族、社會和文化選擇上有點勢利<ref name="Robert Service"/>{{Rp|453}},作為布爾什維克領導人的他相信特別是德國等其他歐洲國家,在文化部分優於俄羅斯<ref name="Robert Service"/>{{Rp|389}},他更形容後者為「最愚昧無知、中世紀且可恥落後的亞洲國家之一」<ref name = "Christopher Rice"/>{{Rp|121}}。他認為俄羅斯人民中缺乏責任心和紀律,且對此感到極為惱火;而在他年輕時候,曾希望俄羅斯成為歐洲和西方國家的文化<ref name = "Richard Pipes 1996 11"/><ref name="Robert Service"/>{{Rp|389-400}}。
== 往後影響 ==
=== 人物評價 ===
[[File:Minsk Lenin.JPG|thumb|right|250px|白俄羅斯首都[[明斯克]][[獨立廣場 (明斯克)|獨立廣場]]的列寧雕像。]]
=== 蘇聯宣傳 ===
[[File:Красная площадь Мавзолей Ленина Владимира Ильича.jpg|thumb|right|250px|位於[[克里姆林宮]]前的[[列寧墓]]。]]
 
在蘇聯,對列寧的個人崇拜在有生之年期間便開始發展,但直到其逝世後才完全建立<ref name="Dmitri Volkogonov 327">{{Link-en|德米特里·沃爾科戈諾夫|Dmitri Volkogonov}}. Lenin: A New Biography. 英國倫敦: {{Link-en|Free Press|Free Press}}. 1994年: 第327頁. ISBN 978-0002551236.</ref><ref name="Nina Tumarkin 2">Nina Tumarkin. [https://books.google.com.tw/books?id=6-T1-1aFAWsC&printsec=frontcover&hl=zh-TW#v=onepage&q&f=false Lenin Lives!: The Lenin Cult in Soviet Russia]. 美國劍橋: [[哈佛大學出版社]]. 1997年4月25日: 第2頁. ISBN 978-0674524316.</ref><ref name="James D. White 185">James D. White. [https://books.google.com.tw/books?id=twAoBQAAQBAJ&printsec=frontcover&hl=zh-TW#v=onepage&q&f=false Lenin: The Practice and Theory of Revolution]. 英國貝辛斯托克: [[帕爾格雷夫·麥克米蘭]]. 2001年5月11日: 第185頁. ISBN 978-0333721575.</ref><ref name="Christopher Read"/>{{Rp|260}}。根據歷史學家尼娜·圖馬金所說,這是自從美國[[喬治·華盛頓]]之後,作為世界上最精心製作的革命領導人崇拜代表<ref name = "Nina Tumarkin 2"/>,且屢次有說法稱其實際上屬於「準宗教」<ref name="Richard Pipes 814">[[理查德·派普斯]]. [https://books.google.com.tw/books?id=XtE54LuhFzEC&printsec=frontcover&hl=zh-TW#v=onepage&q&f=false The Russian Revolution]. 英國倫敦: {{Link-en|Vintage Books|Vintage Books}}. 1991年11月5日: 第814頁. ISBN 978-0679736608.</ref>。列寧的半身或全身雕塑像幾乎設置在每個村莊,其面容裝飾在郵票、餐具、海報、及蘇聯報紙《真理報》和《[[消息報]]》頭版<ref name="Robert Service"/>{{Rp|486}},他曾居住或暫住的地方則改建成奉獻給他的博物館<ref name="Dmitri Volkogonov 328">{{Link-en|德米特里·沃爾科戈諾夫|Dmitri Volkogonov}}. Lenin: A New Biography. 英國倫敦: {{Link-en|Free Press|Free Press}}. 1994年: 第328頁. ISBN 978-0002551236.</ref>。圖書館、街道、農場、博物館、城鎮和整個地區也都以他命名<ref name = "Dmitri Volkogonov 328"/>,其中彼得格勒城市在1924年易名「列寧格勒」<ref name="Dmitri Volkogonov 437">{{Link-en|德米特里·沃爾科戈諾夫|Dmitri Volkogonov}}. Lenin: A New Biography. 英國倫敦: {{Link-en|Free Press|Free Press}}. 1994年: 第437頁. ISBN 978-0002551236.</ref><ref name="Robert Service"/>{{Rp|482}},而他的出生地辛比爾斯克則成為「烏里揚諾夫斯克」<ref name="Lars T. Lih 22">{{Link-de|拉爾斯·立|Lars T. Lih}}. [https://books.google.com.tw/books?id=MElIeaDUNm8C&printsec=frontcover&hl=zh-TW#v=onepage&q&f=false Lenin]. 英國倫敦: {{Link-en|Reaktion Books|Reaktion Books}}. 2011年5月15日: 第22頁. ISBN 978-1861897930.</ref>。另一方面,[[列寧勳章]]經過制定而成為國家最高勳章<ref name = "Robert Service"/>{{Rp|486}}。但這些全部與列寧自身願望相反,並遭到其遺孀公開批評<ref name = "Dmitri Volkogonov 440"/>。
=== 國際運動 ===
{{double image|left|Alain Badiou 2010 a.jpg|125|Slavoj Zizek Fot M Kubik May15 2009 02.jpg|125|[[阿蘭·巴迪歐]](左側)和[[斯拉沃熱·齊澤克]](右側)等哲學家認為在去政治化時代,真正的激進左翼必須重新回到列寧的思考。}}
 
沃爾科戈諾夫聲稱:「歷史上幾乎沒有另一個人,能夠如此深刻地成功改變這麼大規模的社會。<ref name="Dmitri Volkogonov 326">{{Link-en|德米特里·沃爾科戈諾夫|Dmitri Volkogonov}}. Lenin: A New Biography. 英國倫敦: {{Link-en|Free Press|Free Press}}. 1994年: 第326頁. ISBN 978-0002551236.</ref>」列寧的政府部門奠定統治俄羅斯70年的政府體制框架基礎,且提供在20世紀中期、往後三分之一世界中出現的共產黨領導國家典型<ref name="Robert Service"/>{{Rp|391}},列寧的影響因此具有全球性<ref name="Dmitri Volkogonov 259">{{Link-en|德米特里·沃爾科戈諾夫|Dmitri Volkogonov}}. Lenin: A New Biography. 英國倫敦: {{Link-en|Free Press|Free Press}}. 1994年: 第259頁. ISBN 978-0002551236.</ref>。其中歷史學家{{Link-en|阿爾伯特·里塞斯|Albert Resis}}認為如果將十月革命看作20世紀最重要的事件,列寧必然「不管好事或壞事,都會被認為是這個世紀最重要的政治領導人」<ref>{{Link-en|阿爾伯特·里塞斯|Albert Resis}}. [https://global.britannica.com/biography/Vladimir-Lenin Vladimir Lenin]. 《[[大英百科全書]]》. 2016年9月30日 [2017年1月28日].</ref>;瑞德則認為他是20世紀最廣泛、普遍的識別圖標<ref name="Christopher Read"/>{{Rp|283}},萊恩則認為他是現代歷史最重要且最有影響力的人物之一<ref name="James Ryan 5">James Ryan. [https://books.google.com.tw/books?id=xxGttzFXqaYC&printsec=frontcover&hl=zh-TW#v=onepage&q&f=false Lenin's Terror: The Ideological Origins of Early Soviet State Violence]. 英國倫敦: [[羅德里奇]]. 2012年7月10日: 第5頁. ISBN 978-0415673969.</ref>。
== 重要著作 ==
{{main|弗拉基米尔·伊里奇·列宁书目}}
{{Multicol}}
* 《{{Link-de|農民生活中新的經濟變動|Neue wirtschaftliche Vorgänge im bäuerlichen Leben}}》(1893年)
* 《{{Link-ru|什麼是「人民之友」以及他們如何攻擊社會主義者?|Что такое «друзья народа» и как они воюют против социал-демократов?}}》(1894年)
* 《{{Link-en|哲學筆記|Philosophical Notebooks}}》(1913年)
* 《[[民族自決權]]》(1914年)
{{Multicol-break}}
[[File:Lenin 1919-03-18.jpg|thumb|right|250px|250px|250px|250px|250px|1919年3月18日,列寧在莫斯科紅場舉辦的[[雅科夫·米哈伊洛維奇·斯維爾德洛夫|雅科夫·斯維爾德洛夫]]悼念會場發表演講。]]
* 《[[帝國主義是資本主義的最高階段]]》(1915年)
* 《{{Link-ru|怎樣組織競賽?|Как организовать соревнование}}》(1917年)
== 參見 ==
{{Portal|人物|共产主义|政治|苏联}}
{{div col}}
* [[列寧墓]]
* {{Link-ru|莫斯科列寧紀念館|Музей В. И. Ленина (Москва)}}
{{div col end}}
== 參考資料 ==<div style="height: 500px; width:99%; overflow: auto; padding: 3px; border:1px solid white; reflist4" class="references-small">{{Reflist|3}}</div>
== 參考文獻 ==
{{Refbegin|3}}
* {{Link-en|墨舍·勒文|Moshe Lewin}}. Lenin's last struggle. 英國倫敦: {{Link-en|Faber and Faber|Faber and Faber}}. 1969年.
* {{Link-en|德米特里·沃爾科戈諾夫|Dmitri Volkogonov}}. Lenin: A New Biography. 英國倫敦: {{Link-en|Free Press|Free Press}}. 1994年. ISBN 978-0002551236.
34,628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