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明代诗词

增加 107 位元組, 3 年前
無編輯摘要
[[File:明代诗.jpg|350px|缩略图|右|[https://img.wendangwang.com/pic/770ad425b7138fcbe3e98b0d0a13dafdc42f300a/1-810-jpg_6-1440-0-0-1440.jpg 原图链接][https://www.wendangwang.com/doc/770ad425b7138fcbe3e98b0d0a13dafdc42f300a 来自 360文档网 的图片]]]
''' 明代诗词 ''' 发展的道路是很曲折的,呈现复杂的状况。在将近300年的 [[明朝| 明代 ]] 历史上,诗歌总的来说是相当繁荣的,无论 [[ 诗人 ]] 或诗作的数量,都超过前代  明初洪武、建文年间。明初诗人虽然有的已表现出模拟唐人的趋势,但基本上还能"各抒心得",做到"隽旨名篇,自在流出"。其中成就较大者是一些经历过元末社会大动乱的诗人,刘基<ref>[http://blog.sina.com.cn/s/blog_52fdbd1f0100gov9.html [[明朝]]杰出[[军事家]]、[[政治家]]及诗人刘基([[刘伯温]])],新浪博客,2010-02-28</ref>、高启最为著名。刘基以雄浑奔放见长,高启则以爽朗清逸取胜。高启对诗歌的看法也较为全面,认为"诗之要,有曰格、曰意、曰趣而已。格以辨其体,意以达其情,趣以臻其妙"(《独庵集序》),做到体裁、内容、艺术的有机统一<ref>[https://www.zhonghuadiancang.com/renwu/gaoqi/ 高启],中华典藏</ref>
明初洪武、建文年间。明初诗人虽然有的已表现出模拟唐人的趋势,但基本上还能"各抒心得",做到"隽旨名篇,自在流出"。其中成就较大者是一些经历过元末社会大动乱的诗人,刘基<ref>[http://blog.sina.com.cn/s/blog_52fdbd1f0100gov9.html 明朝杰出军事家、政治家及诗人刘基(刘伯温)],新浪博客,2010-02-28</ref>、高启最为著名。刘基以雄浑奔放见长,高启则以爽朗清逸取胜。高启对诗歌的看法也较为全面,认为"诗之要,有曰格、曰意、曰趣而已。格以辨其体,意以达其情,趣以臻其妙"(《独庵集序》),做到体裁、内容、艺术的有机统一<ref>[https://www.zhonghuadiancang.com/renwu/gaoqi/ 高启],中华典藏</ref>。
==明代诗歌特点==
①形成的诗歌创作流派较多。除了具有重大影响的全国性流派前七子、后七子、 [[ 公安派 ]] [[ 竟陵派 ]] 之外,历朝还有许多地域性的小流派。这种现象显然与明代文士喜结诗社的风气有关  明初洪武、建文年间。明初诗人虽然有的已表现出模拟唐人的趋势,但基本上还能“各抒心得”,做到“隽旨名篇,自在流出”。其中成就较大者是一些经历过元末社会大动乱的诗人,刘基、[[高启]]最为著名。刘基以雄浑奔放见长,高启则以爽朗清逸取胜。高启对诗歌的看法也较为全面,认为"诗之要,有曰格、曰意、曰趣而已。格以辨其体,意以达其情,趣以臻其妙"(《独庵集序》),做到体裁、内容、艺术的有机统一
明初洪武、建文年间。明初诗人虽然有的已表现出模拟唐人的趋势,但基本上还能"各抒心得",做到"隽旨名篇,自在流出"。其中成就较大者是一些经历过元末社会大动乱的诗人,刘基、高启最为著名。刘基以雄浑奔放见长,高启则以爽朗清逸取胜。高启对诗歌的看法也较为全面,认为"诗之要,有曰格、曰意、曰趣而已。格以辨其体,意以达其情,趣以臻其妙"(《独庵集序》),做到体裁、内容、艺术的有机统一。②面对正统诗文的衰微,明代诗人提出了不少诗歌创作方面的理论主张。比如,高启认为要"兼师众长"; 李东阳认为要分辨诗体的声调音节; 前后七子主张要 [[ 学习 ]] 汉魏盛唐,提倡复古; 公安派则主张要"独抒性灵"等。这些看法均有一定道理,涉及诗歌创作如何学习前人、如何掌握诗体特点、如何表现诗人主体感情等问题。但是,他们中大多数人提出的理论主张却有如下共同弱点: 一是将其认识到的部分真理强调过分,缺乏应有的辩证态度; 二是不能正确总结汉魏盛唐以至宋元以来诗歌发展的经验与教训; 三是没有找到提高诗歌创作水平的关键因素,即应到现实生活中寻求诗情。所以,这些理论主张都未能挽救正统诗文的衰微,反而将诗歌创作引向更深的危机。
③明代诗歌在反映现实生活的广度和深度方面,既不如唐诗,又逊于宋诗。这里固然有 [[ 八股取士 ]] ,使"明代功名富贵在时文,全段精神,俱在时文用尽,诗其暮气为之"(吴乔《答万季墅诗问》)等原因,但更重要的是诗人创作指导思想上存在偏颇。前后七子的模拟成风,公安派的诗意浅露,竟陵派的诗境狭小,都是诗人不能深刻认识生活的重要性而结出的苦果<ref>[http://www.todayonhistory.com/lishi/201510/20569.html 明朝的诗文呈现何种特点],历史上的今天,2015-10-12</ref>。
==参考文献==
[[Category:851 中國詩]]
723,365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