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红绣鞋

增加 3,627 位元組, 3 年前
创建页面,内容为“[[File:元曲三百首.jpg|240px|缩略图|<big></big>[http://p4.itc.cn/images03/20200526/cb5ed38290194c3d95ad4e354a4b8d97.jpeg 原图链接] [https://www.sohu.com/…”
[[File:元曲三百首.jpg|240px|缩略图|<big></big>[http://p4.itc.cn/images03/20200526/cb5ed38290194c3d95ad4e354a4b8d97.jpeg 原图链接]
[https://www.sohu.com/a/397673054_772373 来自 搜狐 的图片]]]

'''《红绣鞋》'''是巜元曲三百首》的其中一首。

《'''元曲三百首'''》是在唐诗、[[宋词]]之后,我国文学史上的又一突出成就。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宝库中的一朵灿烂的花朵,它在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上都体现了独有的特色,和唐诗宋词明清[[小说]]鼎足并举,成为我国文学史上一座重要的里程碑<ref>[https://www.docin.com/p-1162560735.html 元曲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以及影响 ],豆丁网,2015-05-27</ref>。

[[元曲]],是盛行于元代的一种文艺形式,包括杂剧和散曲,有时专指杂剧。[[杂剧]]是[[宋代]]以滑稽搞笑为特点的一种表演形式,元代发展成戏曲形式。每本以四折为主,在开头或折间另加楔子,每折用同宫调同韵的北曲套曲和宾白组成。如[[关汉卿]]的《[[窦娥冤]]》等。流行于大都(今北京)一带。明清两代也有杂剧,但每本不限四折。散曲,盛行于元、明、清三代的没有宾白的曲子形式。内容以抒情为主,有小令和散套两种<ref>[https://www.thn21.com/Article/shi/5948.html 元曲简介 ],华语网</ref>。

元曲语言通俗优美、题材广泛、风格独特,有苍凉感慨的怀古之情,有激越悲壮的边塞之风,有哀婉典雅的闺怨情怀<ref>[https://www.xzbu.com/8/view-9131401.htm 浅论元曲的语言特色 ],行知部落,2020-09-27</ref>……

<center>《红绣鞋》</center>

{{Cquote|
挨着靠着云窗同坐,偎着抱着月枕双歌,

听着数着愁着怕着早四更过。

四更过情未足,情未足夜如梭。

天哪更闺一更儿妨甚么!
|作者:贯云石}}

==元曲沿革==

元曲原本来自所谓的“蕃曲”、“胡乐”,首先在民间流传,被称为“街市小令”或“村坊小调”。随着元灭宋入主[[中原]],它先后在大都(今北京)和临安(今杭州)为中心的南北广袤地区流传开来。元曲有严密的格律定式,每一曲牌的句式、字数、[[平仄]]等都有固定的格式要求<ref>[https://haokan.baidu.com/v?vid=9607964631033696182&pd=bjh&fr=bjhauthor&type=video 元曲原来是这样来滴 ],好看视频,2020-01-30</ref>。

曲牌名其实和词牌名是一样的概念。原先诗词都是配乐吟唱的,都有相应的名字来命名。后来曲调失传或是别的什么事,就只用曲牌名来限定曲子的字数,格律,[[音韵]]等。曲,是韵文文学的一种,同词的体式相近,可以配乐歌唱。(就像歌词一样)曲有曲牌和宫调,即指曲调的名称和乐曲的调式,曲牌规定了曲子的句数、字数、平仄、[[押韵]]格式。(就像一首歌的音调。曲调名就像现在的G大调拉。C调了等等)曲牌名就是曲俗称“牌子”。和词牌一样,是曲的音乐谱式。(就像一首很长的歌里的部分小节的名字)<ref>[http://www.52shijing.com/ctwh/58672.html 词牌名和曲牌名是怎么来的? ],吾爱诗经网,2018-04-25 </ref>。

==视频==
===<center> 《红绣鞋》相关视频</center>===
<center>从诗经到元曲,带你了解中国诗的故事</center>
<center>{{#iDisplay:k0870ifz6cc|560|390|qq}}</center>

<center>中国古代文学史——宋词元曲</center>
<center>{{#iDisplay:c0506fj9flr|560|390|qq}}</center>

==参考文献==

[[Category:853 曲]]
249,428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