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變更

洪協

增加 95 位元組, 5 年前
無編輯摘要
'''洪協'''({{bd|?||1843年|catIdx=H}}), [[ 台灣 ]][[ 嘉義縣 (清朝)| 嘉義 ]] 人, [[ 台灣清治時期 ]] 民變領袖。
==生平==
清代臺灣俗稱 [[ 羅漢腳 ]] [[ 遊民 ]] 充斥,常有遊民以反清抗官名義起事。
1843年10月遊民之一洪協自稱總元帥,聚遊民3、400人攻擊台南縣境的 [[ 汛塘 ]] ( 軍事據點)。該群遊民,殺害駐軍後,獲得部分武器並集眾於大目降(今臺南市 [[ 新化區 ]] )準備屯軍與清兵長期對抗。
10月15日, [[ 台灣鎮 ]] 的台灣總兵[[昌伊蘇]]率軍隊前往圍剿,洪協兵敗被捕殺。
這事件比較特殊的是,洪協民變起事同時,地方仕紳[[郭洸侯]]於也於台灣 [[ 台南 ]] 發起數千人規模的地方抗糧(抗稅)非武力起事。雖洪協曾邀其共同會合起事,不過遭郭拒絕。不料事後台灣知縣與總兵[[昌伊蘇]]等未詳究,就向清廷偽報郭洸侯參與叛逆。導致郭洸侯遭緝  事後,郭洸侯逃至中國北京,並委由御史陳慶鏞上奏其實情,清宣宗命軍機大臣查明後,發現真是昌伊蘇等人辦事草率,遂將昌伊蘇降三級留任,又不准其用軍功、紀錄等抵銷
事後,郭洸侯逃至[[中國]][[北京]],並委由御史陳慶鏞上奏其實情,[[清宣宗]]命軍機大臣查明後,發現真是昌伊蘇等人辦事草率,遂將昌伊蘇降三級留任,又不准其用軍功、紀錄等抵銷。
{{台灣清治時期民變領導人}}
[[Category:台灣清治時期人物|h]]
21,453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