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施啟秉

增加 3,446 位元組, 5 年前
创建页面,内容为“{{東亞男性歷史人物 |名稱 =施啟秉 |身份 = |國家 =明、清 |字 = 國侯 |號= 鹿門 |官職 = |封爵 = |封號 = |位階 = |族裔 = |氏族 =…”
{{東亞男性歷史人物
|名稱 =施啟秉
|身份 =
|國家 =明、清
|字 = 國侯
|號= 鹿門
|官職 =
|封爵 =
|封號 =
|位階 =
|族裔 =
|氏族 = 潯海施氏
|籍貫 =
|祖籍 =
|本籍 =
|出身地 =
|府邸 =
|世系 =
|初名 =
|乳名 = <!--日本、朝鮮、琉球以外人物用-->
|小字 =
|別名 =
|其他名號 =
|出生日期 =明崇禎十三年正月廿四<br/>(1640年2月15日){{r|黃|page=9}}
|出生地點 =
|逝世日期 =清康熙四十八年七月初十<br/>(1709年8月15日)
|逝世地點 =
|父親 = 施象吾(施象莪)
|元配 =曾氏
|側室 =范氏
|兄弟 = 兄:啟登、啟壬<br/> 弟:啟詔
|子 = [[施世榜|世榜]]、世魁 (曾氏)<br/> 世袞、[[施世黻|世黻]] (范氏){{r|黃|page=145}}
|出身 = <!---此处指科举出身--->
|功名 =
|經歷 =
|著作 =
|注釋 =
}}
'''施啟秉'''({{bd|1640年|2月15日|1709年|8月15日}}),又有記為'''施秉'''、'''施東'''{{NoteTag|1=啟為排行字,故簡稱為秉;施東一說最早應源自[[伊能嘉矩]]《臺灣文化志》,可能是誤看或傳抄錯誤{{r|黃|page=7-9}}。}},[[表字|字]]'''國侯''',[[號]]'''鹿門''',[[福建省]][[泉州府]][[晉江縣]]人,[[祖籍]][[河南]][[固始]],與[[施琅]]同為潯海施氏第十六世,兩人均是第七世祖的後代,而施啟秉為二房之後,施琅為三房之後{{r|黃|page=9}}。他曾參與過施琅攻臺之役,主導過[[安海鎮]]的重建工作,與其子來臺後在[[鳳山縣 (臺灣)|鳳山縣]]一帶拓墾、經營[[蔗糖]]業等。

== 生平 ==
施啟秉參與施琅攻臺之役後,立下軍功,於族譜記載因此而授有[[左都督]]一職,而在《安海志》裡則記載其曾任官職為「軍功都司僉書,授明威將軍」{{r|黃|page=10}}。此外他可能在[[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任古陵把總,而後移駐[[安海龍山寺]]之西,康熙三十年(1691年)[[泉州]][[知府]][[高拱乾]]清丈田產時,施啟秉主導因海禁荒廢的[[安海鎮]]重建工作,興建民房與店屋租給遷返者而致富,但後來因為在鎮內原為高、王、黃、李等大族祖居地興建六座施家大厝,引發這些大族不滿,他們除在鎮內圈地建屋,使得後來出現金厝圍、高厝圍、林厝圍等地名外,也聯名告狀,[[施琅]]遂將其調離,而後施家與這些鄰族達成和解{{r|黃|page=16}}。

清康熙三十二年(1693年)施啟秉與長子[[施世榜]]移居[[臺灣鳳山縣]],落籍,並於[[臺灣府城]](今臺南)購置宅邸、鳳山縣下淡水溪(今[[高屏溪]])港東上里一帶置田產,經營糖業與稻米業{{r|黃|page=23}}。施家在下淡水溪一帶的田園約有三千多甲,大租額有三萬多石左右{{r|黃|page=42}}。後來施家父子兩人約在康熙四十年(1701年)左右開始招募人手到半線(今彰化)開墾,但後來施啟秉在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逝世,開墾事業交由長子[[施世榜]]來執行{{r|黃|page=59、263}}。

== 註釋 ==
<div class="references-small">
{{NoteFoot}}
</div>

==參考資料==
{{reflist|refs=
<ref name="黃">{{cite book|author=黃富三 |title=《臺灣水田化運動先驅施世榜家族史》 |year=2006年 |publisher=國史館臺灣文獻館 |location=南投市中興新村 |isbn=978-986-00-8146-6 }}</ref>
}}

[[Category:台灣清治時期人物]]
21,453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