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變更

北京市外事服务职业高中

增加 99 位元組, 3 年前
無編輯摘要
''' 北京市外事服务职业高中 ''' (北京市外事服务职业高级中学)简称外事职高,创办于1980年,是 [[ 教育 ]] 改革大潮中,全国范围内第一批诞生的 [[ 职业高中 ]] 。学校校园占地面积33,000平方米,81个教学班,在校生2881人。办学 23年来为首都第三产业培养优秀人才3万余人。1991年成为首批省级重点职业高中,1996年又成为首批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2002年获 [[ 教育部 ]]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 [[ 国家经贸委 ]] 三部委联合颁发的“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的光荣称号。
==学校简介==
自建校以来,学校始终坚持为中央服务、为 [[ 政治 ]] 服务、为 [[ 行业 ]] 企业服务的办学 [[ 方向 ]] ,坚持德育为首,注重加强综合素质教育,以多元智能理论指导教育教学实践,是北京亚运会“中华礼仪之花”的 摇篮,并在圆满完成在北京举行的一系列大型国家级政治任务后,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由于师生表现出色被奥组委领导誉为“奥运鸟巢靓丽的风景线”。
==专业简介==
现有七类 [[ 业14 业]]14 个专门化,即饭店服务与管理、旅游服务与管理、烹饪、公关礼仪、电子商务、金融事务、 [[ 航空 ]] 服务,共设29个专业课程模块,各专业均配有在 [[ 北京市 ]] 处于领先位置的专业教室,学校实习饭店是北京市重点实验实训基地,其中饭店服务与管理、烹饪两个专业是学校骨干专业。饭店服务与管理专业被评为“北京市现代化标志性专业”、“全国示范性专业”。
==学校建设==
外事职高在办学中,坚持面向 [[ 社会 ]] 、面向餐饮产业的强劲增长和 [[ 旅游 ]] 餐饮业率先融入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态势,立足北京,面向全国,紧盯市场,优质办好饭店服务与管理、烹饪等商旅类专业。学校形成了学历教育与社会培训并重的多层次多渠道的办学模式,在学生中推行“一生双证”制度。积极开发培训项目,除传统的餐厅服务、客房服务、调酒、中华茶艺、 [[ 插花 ]] [[ 秘书 ]] 等项目外,礼仪培训、酒店经理人培训等正在成为学校培训的新亮点。年承担社会培训、农民工培训、转岗培训等近万余人次。 外事职高强化职教特色,坚持面向 [[ 企业 ]] ,于八十年代初就和 [[ 北京饭店 ]] 签订协议,双方联合办学,九十年代,又正式成立校企合作委员会,有四十余家饭店、公司参加,共同为外事职高办学献计献策,为学校办学提供了坚实的实力支持。
==学校发展==
外事职高在办学中,确立以人为本,加强餐饮行业能力本位教育,为家长、学生、用人单位提供优质的教育教学服务,于2000年顺利通 过ISO9001 过[[ISO9001 国际质量体系认证 ]] 。在专业发展中,瞄准2008年北京 [[ 奥运会 ]] 需求,为奥运会、为北京成为国际化大都市培养国际通用型的餐饮类人才。为此,学校建成了高档次、设备齐全、设备一流的实习饭店,充分满足餐饮、烹饪学生的专业实习,该实习基地经过专家考察,已经成为北京市教委重点实验实训基地。学校坚持走校企合作之路,面向 [[ 市场 ]] ,与北京饭店、 [[ 中国人民银行 ]] 等四十余家单位组成校企合作委员会,形成了中外合作、京台合作、境内合作,学历教育与社会培训并重的多层次多渠道的办学模式。学校累计向社会输送毕业生三万余人,推荐就业率一直保持100%,高职接轨率达80%以上,年承担社会培训、农民工培训、转岗培训等超过万余人次。
外事职高烹饪专业教研组已开发成功“烹饪技能课阶梯递进教学方法群”。饭店服务与管理专业教研组开发出“基于网络基础上的三段五步教学法”。在全国烹协举办的彭祖杯大赛中,一举夺得烹饪、摆台大赛 [[ 金牌 ]] 。在课程 [[ 改革 ]] 的攻坚战中,学校完成了“餐饮服务、客房服务、康乐服务、前厅服务、 [[ 中华茶艺 ]] 、中国旅游地理”六门主干专业课的网络课程制作并通过教育部专家组验收,“餐饮服务网络课程”和“课程体系整体改革方案”获北京市职教成果一等奖。
[[Category:520 教育總論]]
723,518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