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山海经 (中国志怪古籍)

增加 2,456 位元組, 3 年前
無編輯摘要
<p style="text-indent:2em;">《山海经》传世版本共计18卷,包括《山经》5卷,《海经》13卷,各卷著作年代无从定论,其中14卷为战国时作品,4卷为西汉初年作品 [辞海编辑委员会.《辞海》第六版缩印本.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0年4月:1623] 。山海经内容主要是民间传说中的地理知识,包括山川、地理、民族、物产、药物、祭祀、巫医等。保存了包括夸父逐日、精卫填海、大禹治水等相关内容在内的不少脍炙人口的远古神话传说和寓言故事。《山海经》具有非凡的文献价值,对中国古代历史、地理、文化、中外交通、民俗、神话等的研究,均有参考。其中的矿物记录,更是世界上最早的有关文献。 [辞海编辑委员会.《辞海》第六版缩印本.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0年4月:1623-2]
<p style="text-indent:2em;">《山海经》版本复杂,现可见最早版本为晋郭璞《山海经传》。但《山海经》的书名《史记》便有提及,最早收录书目的是《汉书·艺文志》。至于其真正作者,前人有认为是禹、伯益,经西汉刘向、刘歆编校,才形成传世书籍,现多认为,具体成书年代及作者已无从确证。 [1-3]
<p style="text-indent:2em;">《山海经》影响很大,也颇受国际汉学界重视,对于它的内容性质古今学者有着不同的认识,如司马迁直言其内容“余不敢言也”,如鲁迅认为“巫觋、方士之书”。现大多数学者认为,《山海经》是一部早期有价值的地理著作。 [辞海编辑委员会.《辞海》第六版缩印本.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0年4月:1623] <ref>[https://baike.baidu.com/reference/270208/6ffcXo5FozFOisnSpAGDO3epcixCEZmYd-cexvkd2EuiZy_W3E1FnE4xMq7ss6kdS21H3DL5qj1AbXxiR5AE 山海经参考资料 .中华书局官网 [4.2013-08-11] </ref>
{|
|-
|}
== 山海经第一山 ==
<p style="text-indent:2em;">[[招摇山]]是《山海经》记载的第一座山。 [5中国《山海经》学术讨论会编辑.《山海经新探》.四川省成都: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6年1月第1版:44-45] 1983年12月,我国第一次全国性山海经学术研讨会“中国《山海经》学术讨论会”在四川省成都市召开,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在研讨会上发表学术研究成果[[《试论招摇山的地理位置》]],论证山海经第一山招摇山是广西桂林市兴安县的猫儿山。 [5]
== 编章结构 ==
<p style="text-indent:2em;">在班固《汉书·艺文志》中,著录有“《山海经》十三篇”,并将其列为“数术略”中“形法”类之首,但所列仅目,内容早佚。传世《山海经》全书篇幅不大,不到三万二千字,包括《山经》和《海经》两大部分。
<p style="text-indent:2em;">《山经》分为[[《南山经》]]、[[《西山经》]]、[[《北山经》]]、[[《东山经》]]、[[《中山经》]]5个部分,故《山经》又称作[[《五臧山经》]](或作《五藏山经》,臧、藏为古今字)。[[《海经》]]分为[[《海外经》]]、《海内经》、[[《大荒经》]]。《海外经》包括《海外南经》、《海外西经》、《海外北经》、《海外东经》4个部分;《海内经》包括《海内南经》、《海内西经》、《海内北经》、《海内东经》4个部分;《大荒经》包括[[《大荒东经》]]、[[《大荒南经》]]、[[《大荒西经》]]、[[《大荒北经》]]、[[《海内经》]]5个部分。
<p style="text-indent:2em;">《山海经》的篇章结构与众不同。除《大荒经》以下五篇外,其方位展开顺序不是习以为常的东、南、西、北,而是有悖常法的南、西、北、东。蒙文通曾经据此为论据之一指出,《山海经》是古代南方(即古巴蜀和楚)人的作品,故在篇章安排上以南方为首,后人也多袭其说。但是,先秦典籍甚多,经现代学者梳理后,并未见到有与此类似的事例,因此,倘若单凭此点,今人少有采信。 [3-4] <ref> [https://baike.baidu.com/reference/270208/4783aqTAmTfdDboK4IsJp_Qf8_NDLJEx6-BhRQYF85njucS6fHMrEfTdRIg5z0SFZFjI_hN4SJMzUaAECB9GpgTxVPpzM0jXRsdLnQ 山海经参考资料 [7.和讯.2011-06-15 .2013-08-28] </ref>
== 内容简介 ==
<p style="text-indent:2em;">《山海经》是一部记载中国古代国神话、地理、植物、动物、矿物、物产、巫术、宗教、医药、民俗、民族的著作,反映的文化现象地负海涵、包罗万汇。除了保存着丰富的神话资料之外,还涉及到多种学术领域,例如:哲学、美学、宗教、历史、地理、天文、气象、医药、动物、植物、矿物、民俗学、民族学、地质学、海洋学、心理学、人类学……等等,可谓汪洋宏肆,有如海日。在古代文化、科技和交通不发达的情况下,《山海经》是中国记载神话最多的一部奇书,也是一部旅游、地理知识方面的百科全书。 [2] [9<ref>[https://baike.baidu.com/reference/270208/e400mrX035OqLLPK7iZ1o_kJLLuUt6tvzlqCH17GSQl0Ghj0tPN-10_Pz9YzDNNms_dy03VTpwco59WWkFV1_7Nhhmpx88J_guTKrCqBriKowQ2KwNtuI 山海经参考资料 .中国国学网.2006-03-02 .2013-08-11] </ref>-<ref> [https://baike.baidu.com/reference/270208/71a8bP_4z5nC2rPmlxzYVCPaxI-to_CWnRNzw39ZdJ_tGOkcDRabCA5QpVQuXuXwDj0fhWrLd0Y3EbDYWe5wioTtxFnpSo16NTU-5helq_zZWQMioeW9Kk34mQNFPbCjdGJg 山海经参考资料 .凤凰网.2013-03-21 .2013-08-17] ] </ref> ]
<p style="text-indent:2em;">两大部分中,《山经》5篇是为一组,以四方山川为纲,记述内容包括古史、草木、鸟兽、神话、宗教等。依南、西、北、东、中的方位次序分篇,每篇又分若干节,前一节和后一节又用有关联的语句相承接,使篇节间的关系表现的非常清楚。
<p style="text-indent:2em;">《海经》中的《海外经》5篇是为一组,主要记载海外各国的奇异风貌;《海内经》5篇为一组,主要记载海内的神奇事物;《大荒经》4篇为一组,主要记载了与黄帝、女娲和大禹等有关的许多重要神话资料,反映了中华民族的英雄气概。《海经》以上每组的组织结构,皆自具首尾,前后贯串,有纲有目,除著录地理方位外,还记载远国异人的状貌和风格。第18篇《海内经》是《山海经》地理状况的总结,总结中国境内地理形势分野、山系、水系、开拓区域分布;农作物生产;井的发明;乐器制作;民族迁徙;江域开发以及中国洲土安定发展形成的基本格局。 [9] <ref> [https://baike.baidu.com/reference/270208/62c2EoWPXQaHgL8H15JEJkYQcdKyxTgVC9sXtoENTed7HHh0XjkYgGPMrl_KXVK_yQoBZywg5r0YUFsrMIz0H7goofsON6JdmpMFLlRk2g 山海经参考资料 .增城之窗.2008-11-25 .2013-08-11] </ref> <p style="text-indent:2em;">《山海经》全书记载了约40个邦国,550座山,300条水道,100多位历史人物,400多个神怪畏兽,该书总体按照地区不按时间把这些事物一一记录。所记事物大部分由南开始(《大荒经》由东开始,故有学者认为是南、西、北、东的方位顺序与远古上南下北同,故《大荒经》由东开始,则可能是后人的改动调整),然后向西,再向北,最后到达大陆(九州)中部。九州四围被东海、西海、南海、北海所包围。古代中国也一直把《山海经》作历史看待,是中国各代史家的必备参考书。由于该书成书年代久远,连司马迁写《史记》时也认为:“至《禹本纪》,《山海经》所有怪物,余不敢言之也。”对古代历史、地理、植物、动物、文化、交通、民俗、神话等研究,均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关于《山海经》全书涉及的地域范围及相关物事虚实,历来众说纷纭。很多学者都认为是一次国家地理大普查之后的文献记载,有一些确实能确定下来,比如黄河、渭河、华山等等,地理位置与现实的大体一致。事实上,即是是《五藏山经》,也与整体格局和现实的山川不合,至今为止,尚未有谁能令人信服地将这些山川一一坐实。然而,《五藏山经》所描述的山川有些是存在的,特别是《中山经》里的山,《五藏山经》(即“山经”)本是以一些真实的山川为基础来叙事的,但说到荒远无稽的极地,已是无能为力,只能凭借想象向壁虚构了。 [4] [9] [12<ref> [https://baike.baidu.com/reference/270208/8994y655St7oIs05vWa3SAmJ3I6P-Ww7zsK5Rv2aBcaLV-jipLb0FXCATYQ1biJb_RNwImpfCbvy9CEZfO3ZenrX9j-AC3fkVCzWMoEfo9hsvdKMBSaIBSkhdKk 山海经参考资料 .中国社科院民族文学研究所官网.2011-06-29 .2013-08-11]</ref> -马昌仪.古本山海经图说(增订珍藏本)(上卷).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1月:2-138]
[[File:山海经9.jpg|缩略图|左|[https://image.baidu.com/search/detailct=503316480&z=0&ipn=d&word=%E5%B1%B1%E6%B5%B7%E7%BB%8F&step_word=&hs=0&pn=12&spn=0&di=27720&pi=0&rn=1&tn=baiduimagedetail&is=0%2C0&istype=0&ie=utf-8&oe=utf-8&in=&cl=2&lm=-1&st=undefined&cs=2864019267%2C261963042&os=1419060896%2C3918696274&simid=0%2C0&adpicid=0&lpn=0&ln=1383&fr=&fmq=1601390652372_R&fm=&ic=undefined&s=undefined&hd=undefined&latest=undefined&copyright=undefined&se=&sme=&tab=0&width=undefined&height=undefined&face=undefined&ist=&jit=&cg=&bdtype=0&oriquery=&objurl=http%3A%2F%2Fi0.hdslb.com%2Fbfs%2Farticle%2Fedd1adc87391b50290035ac8f1788d0bf8c6917c.jpg&fromurl=ippr_z2C%24qAzdH3FAzdH3Fooo_z%26e3Bktstktst_z%26e3Bv54AzdH3F6jw1AzdH3Fve9cl0d&gsm=d&rpstart=0&rpnum=0&islist=&querylist=&force=undefined 原图链接][https://www.bilibili.com/read/cv45972 来自 哔哩哔哩 的图片]]]
== 文献价值 ==
<p style="text-indent:2em;">《山海经》是一部充满着神奇色彩的著作,内容无奇不有,无所不包,蕴藏着丰富的地理学、神话学、民俗学、科学史、宗教学、民族学、医学等学科的宝贵资料,它的学术价值涉及多个学科领域,它大量地、有条序地记载了当时中国的自然地理要素及人文地理的内容,如山系、水文、动物植物、矿藏、国家地理、经济、社会文化风俗等,细心钻研,深入探讨,就不愁没有新发现。 [11] [15<ref>[https://baike.baidu.com/reference/270208/284aUAT0MSOyqdyLjNWZVFR9KAtRnGRiNRLJuw7MokfayQwvR3J9Up5-16Qq63IAebwMOvPVtyLKxLRLxzS4Du_Q9O8IAlaPpzLVzgptbKDK7WPwCnpg5snENJW2ojfxMq4gsJeKt1cXX7PPI 山海经参考资料 .中国社科院民族文学研究所官网.2008-01-10 .2013-08-11]</ref>-<ref>[https://baike.baidu.com/reference/270208/5ec3NItZkTROPn8waJHkjtMt0pHm_pWtitvNwKXb2ceVNcnhZOGGIvIjdk2jvLcMRKHZOf5HETDlK_FQ1zLdc7KomPYlsrttOgM-sf87fWLM2KIw1w 山海经参考资料 .中国知网转《文艺研究》1997年01期 .2013-08-11]</ref>]
==== 地理学 ====
<p style="text-indent:2em;">《山海经》虽然不是纯粹的地理书,但其地理学内涵是第一性的,它从各个方向有秩序、有条理地记叙各地的地理特征,包括自然地理特征和人文地理特征。
==== 神话学 ====
<p style="text-indent:2em;">《山海经》最重要的价值也许在于它保存了大量神话传说,这些神话传说除了我们大家都很熟悉的如夸父逐日、精卫填海、羿射九日、鲧禹治水等之外,还有许多是人们不大熟悉的。如《海外北经》中载:“共工之臣曰相柳氏,九首,以食于九山。相柳之所抵,厥为泽溪。禹杀相柳,其血腥,不可以树五谷种。禹厥之,三仞三沮,乃以为众帝之台。在昆仑之北,柔利之东。相柳者,九首人面,蛇身而青。不敢北射,畏共工之台。台在其东。台四方,隅有一蛇,虎色,首冲南方。”这个禹杀相柳的传说充满了神奇色彩,既可从文学或神话学的角度来研究,也可以从中看出共工、相柳、禹三人之间的关系,由此可见古代民族部落之间的斗争。
<p style="text-indent:2em;">其作为神话学文献,《山海经》至少有三方面价值:一、对七大类中国上古神话做了程度不同的记录;二、留下了关于神话世界空间的可靠的文字根据;三、保存了大量的凝聚着原始文化信息的原始物占,蕴含着潜在的神话学价值。对于中国神话的分类,不宜采取以其所体现人类意识和精神成长历程为根据的西方神话分类原则,而应把神话的主要内容、基本精神、内在结构以及由此形成的重要特征作为主要根据。《山海经》对追溯事物起源的神话(创世神话、部族起源神话、文化起源神话等)记录较少,而对英雄神话、部族战争神话记录较多,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国历史文化的基本特点和文化精神的价值取向。 [16] <ref>[19https://baike.baidu.com/reference/270208/749elzBCULODOZINTQ01OqdofrvhQGJA6BnyBB82QECoDUoMw51kWIY2lMAbPksPz2yjbi0P6oaDV4EmBqUoSKDBraYdohPxIekWQHjfBjlVSgIs2HJCitRZFQz5oHW-Anld 山海经参考资料 .中国网.2009-07-24 .2013-08-11] </ref>
===== 民俗学 =====
<p style="text-indent:2em;">[[张紫晨]]在《<山海经>的民俗学价值》(《思想战线》1984年第4期)中概括总结了《山海经》民俗学价值,作者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论述:一是在古山水的记述中保存了服佩、信仰与禁忌、祭祀等民俗;二是在山海图说中保存了医药和巫术等民俗;三是在山、海的记述中保存了大量古代神话。
835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