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變更

杨义臣

增加 12 位元組, 3 年前
無編輯摘要
=== 南征北战 ===
* 大业三年(607年),杨广调杨义臣任宗正卿。不久,转任太仆卿。* 大业五年(609年),杨义臣随杨广征讨吐谷浑。杨广令义臣驻军于琵琶峡,军营相连达八十里,南接元寿,北连段文振,把吐谷浑国主包围在覆袁州。* 大业八年(612年),又随杨广征讨辽东,杨义臣率军直指肃慎道。到了鸭绿江,与乙支文德交战,义臣每次都当先锋,一天打了七次胜仗。后与各路军马都打了败仗,竟坐罪免职。不久复职。* 大业九年(613年),杨广以杨义臣为副将,与大将军宇文述去进攻平壤。到了鸭绿江,碰上杨玄感作乱,班师回朝,代理赵郡太守。妖贼向海公聚众作乱,寇掠于扶风、安定两地之间,杨义臣奉圣旨扫平了他们。继而在大业十年(614年),随杨广再征讨辽东,杨义臣迁为左光禄大夫。* 当时渤海人高士达、清河人张金称,都相聚为盗,已有几万之众,攻陷郡县。杨广派将军段达进讨,不能取胜。有诏让杨义臣率领从辽东回来的兵马几万去进剿。杨义臣大破高士达,斩了张金称。又收拾降兵,进入豆子赹,讨伐格谦,活捉了他。* 此后,杨义臣游弋河北一带,随把战况和河北群贼蜂起的情况上书朝廷。朝中内史侍郎虞世基负责把各地上奏的表文呈送杨广,他知道杨广不愿听到各地盗乱情况的奏报,每当有这样的奏报,他总是掩饰真情,不实事求是地报告,只是对杨广说:“盗贼成不了气候,地方的官吏正在全力追剿,很快就会彻底剿除的。”并劝说皇帝不必忧心介意。当杨广接到杨义臣在河北收降数十万叛军的捷报后,不禁叹息说:“我原来没有听到盗贼发展到如此地步?贼势发展得这样快,杨义臣降贼这么多?”虞世基却仍然对杨广说:“盗贼都是小股势力,虽多但终不能成气候,不必担忧;杨义臣几尽剿除盗贼,长期在京城之外拥有重兵,很不合适,不得不防。”杨广竟以为然,随即下令追回杨义臣,并遣散他的士兵。杨义臣为此报憾忧愤,不得不回朝听命。
=== 任上去世 ===
8,409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