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甘阳

增加 308 位元組, 5 年前
無編輯摘要
{{Infobox person| 姓名 = 甘阳 | 圖像 = [[File:甘阳.jpg|缩略图center|[http://cul.china.com.cn/book/images/attachement/jpg/site449/20120110/6c626d0b66b31076037923.jpg原图链接]]]| 圖像說明 = | 出生日期 = 1952年| 逝世日期 = | 國籍 = 中國| 别名 = </br>| 祖籍 = | 出生地 = 浙江杭州| 职业 =清华大学新雅书院院长| 毕业院校 = 北京大学| 政治面貌 = | 主要成就 = </br>代表作品 =古今中西之争 }} ''' 甘阳 ''' ,1952年生,浙江杭州人,文革中曾在北大荒下乡八年,1982年获黑龙江大学学士,1985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外国哲学研究所,获西方哲学硕士。
现任中山大学逸仙讲座教授,人文高等研究院院长、博雅学院院长、通识教育总监;清华大学兼职教授,清华大学新雅书院总监;重庆大学兼职教授,重庆大学博雅学院总监、清华大学新雅书院院长。
 == 基本信息中文名称甘阳 出生地浙江杭州 出生日期1952年  职业清华大学新雅书院院长 毕业院校北京大学 代表作品古今中西之争 目录1人物经历2研究方向3主要贡献4人物语录5相关信息折叠编辑本段 人物经历==
浙江杭州人,1952年生。
2017年9月,任新一任清华大学新雅书院院长。
== 折叠编辑本段 研究方向==
政治哲学、西方思想史、大学理论。
== 折叠编辑本段 主要贡献==
折叠成就与影响
甘阳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思想学术界最有影响的代表人物之一,他在八十年代组
 
[[File:甘阳2.jpg|缩略图center|[http://p0.so.qhimgs1.com/bdr/_240_/t01506c00a5eb674ba4.jpg原图链接]]]
甘阳
甘阳
建的"文化:中国与世界"编委会被普遍看成象征当时中国学术新生代的崛起,日后中国思想学术界的著名人物如刘小枫,陈来,阎步克,陈平原,陈嘉映,李银河等,均出自这个编委会。甘阳在八十年代主编的"现代西方学术文库"、"文化:世界与中国"(三联书店),是对那个时代影响最大的丛书之一,不仅奠定了当代中国对西学研究的基础,也为当代中国"反思现代性"浪潮的兴起提供了思想基础(参见查建英《八十年代访谈录》、甘阳主编《八十年代文化意识》、甘阳著《古今中西之争》等)。从美国回来以后,甘阳再度成为中国思想学术界的标志性人物,他的《政治哲人施特劳斯》被公认为当代中国最有理论深度的研究,直接引发了中国学术界近年的"政治哲学转向"。
== 折叠 重新阅读西方==
用两句话来概括,分别是"重新阅读西方"与"重新理解中国"。
思想的脉络,首先弄懂西方自己在讨论什么问题。按照这种态度来重新阅读西方,那么就会发现目前中国知识界对西方的理解,很多都是错误的,把这些错误的看法用来分析中国问题或者治病,危害可想而知。其中,他特别强调了如何理解今天的美国,他指出美国并不是只有自由主义,而是同时有强大的保守主义,而晚近三十年来美国的最大变化恰恰是保守主义取代自由主义成为美国的主流意识形态,而中国学界对这一复杂性缺乏了解。基于这种状况,他引导中国知识界最有活力的一批中青年学者致力于重新理解西方的工作,其中包括深入研究西方思想和历史、美国宪法和历史、评价列奥·施特劳斯及其学派等等。他主编的"新编'文化:世界与中国'论丛"(三联书店),以及与刘小枫教授合作主编的"西学源流"(三联书店)、"政治哲学"丛书(华夏出版社等)、"经典与解释"丛书(华夏出版社等),已经成为今天中国学界最有影响的读物。
== 折叠 重新理解中国==
与此同时,甘阳提出我们同样要深入中国文明历史的脉络来理解中国,而不是按照西方的观念来理解中国。
== 折叠 通识教育==
甘阳自2004年以来大力提倡的"通识教育"理念,更强烈推动了中国主要大学纷纷走向通识教育道路,在非常短的时间内将中国大学的通识教育从基本无意识的状态引向蓬勃开展。
此事起点是2003年关于"北大改革"的辩论。当时张维迎等学者在北大推出改革方案,试图在北大推行企业化管理,倡导英文教学而非母语教学等等。甘阳在《21世纪经济报道》发表《大学改革的合法性与合理性--评北大改革》一文,率先发起对北大改革方案的批评,随后又接连发表《华人大学理念与北大改革》等文,北大最后对改革方案被迫做了调整。然后,从2004年开始,甘阳开始在国内大力倡导大学通识教育,认为这才是美国大学本科教育的真正精华所在。2005年甘阳在北京主持召开了"首届中国文化论坛:中国大学的人文教育"大型会议(俗称"香山会议"),来自中国几十所大学的百多位学者教授参与了这次会议,并就中国大学的本科教育达成了重要共识:中国大学的通识教育不是要盲目模仿美国大学的外在形式,而是要学习美国大学对学生从严要求的实质,特别要抓住经典阅读与小班讨论这两个基本点:要让本科生直接研习中外经典,改变以往的概论课;提倡学生小班讨论和助教制度,改变以前只是老师满堂灌的状况,推动学生围绕经典展开自由讨论,并且让研究生通过担任助教获得多方面锻炼。随后甘阳应清华大学邀请做通识教育示范教学,为清华大学本科生开设全校通识课"莎士比亚政治哲学",并通过演讲、研讨会、培训班等多种形式广泛推广通识教育理念和探索可行的办法。2007年开始,甘阳受"中国文化论坛"理事会委托,在李嘉诚基金会支持下开始举办每年一次的"全国通识教育核心课程暑期讲习班",首届讲习班2007年在清华大学举行,第二届讲习班2008年在汕头大学举行,第三届讲习班2009年在复旦大学举行,第四届讲习班2010年在北京大学举行,第五届讲习班2011年在北京大学举行。如今,通识教育的实践已经在中国大学普遍展开。
== 折叠 主要著述==
主要著作有《政治哲人施特劳斯》、《将错就错》、《古今中西之争》、《通三统》和《文明·国家·大学》
甘阳,《古今中西之争》(第2版),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2年1月。
== 折叠 发表文章==
甘阳:大学改革与通识教育《开放时代》2005年01期
甘阳:论美国内战宪政理论的四个问题《社会观察》2011年11期
== 折叠编辑本段 人物语录==
"一个真正的中国精英首先必然具有文化自信,这种自信从根本上来自于对中国文明的充分自信。打造"中国的精英",就是要打造对中国文明具有充分文化自觉,从而对自己作为一个中国人具有高度自信的有教养的中国人。"
== 折叠编辑本段 相关信息==
争议人物
2,573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