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扁核木

移除 53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 align= light|
|}
 <br> 扁核木 (学名:Prinsepia utilis)是蔷薇科扁核木属的植物。有名叫"青刺尖",正名为扁核木。  灌木,高1-5米;老枝粗壮,灰绿色,小枝圆柱形,绿色或带灰绿色,有棱条。  分布于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不丹以及[[中国]]大陆的西藏、四川、云南、贵州等地,生长于海拔1,000米至2,560米的地区,见于山坡、[[山谷]] 、荒地及路旁。 
==基本信息==
* 中文学名: 扁核木 * 拉丁学名 Prinsepia :Prinsepia utilis * 别称: 蕤核、打油果 * 界: 植物界 * 门: 被子植物门 * 纲: 双子叶植物纲 * 亚纲: 原始花被亚纲 Archichlamydeae * 目: 蔷薇目 * 亚目: 蔷薇亚目 Rosineae * 科: 蔷薇科 * 亚科: 李亚科 Prunoideae * 属: 扁核木属 * 种: 扁核木分布区域:中国内蒙古、山西、陕西、甘肃等地。 * 组: 多蕊组 Sect. Prinsepia花期:3~4月果期:7~8月 
==形态特征==
[[灌木]],高1-5米;老枝粗壮,灰绿色,小枝圆柱形,绿色或带灰绿色,有棱条,被褐色短柔毛或近于无毛;枝刺长可达3.5厘米,刺上生叶,近无毛;冬芽小,卵圆形或长圆形,近无毛。叶片长圆形或卵状披针形,长3.5-9厘米,宽1.5-3厘米,先端急尖或渐尖,基部宽楔形或近圆形,全缘或有浅锯齿,两面均无毛,上面中脉下陷,下面中脉和侧脉突起;叶柄长约5毫米,无毛。  花多数成总状花序,长3-6厘米,生于叶腋或生于枝刺顶端;花梗长4-8毫米,总花梗和花梗有褐色短柔毛,逐渐脱落;小苞片披针形,被褐色柔毛,脱落;花直径约1厘米;萼筒杯状,外面被褐色短柔毛,萼片半圆形或宽卵形,边缘有齿,比萼筒稍长,幼时内外两面有褐色柔毛,边缘较密,以后脱落;花瓣白色,宽倒卵形,先端啮蚀状,基部有短爪;雄蕊多数,以2-3轮着生在花盘上,花盘圆盘状,紫红色;心皮1,无毛,花柱短,侧生,柱头头状。  核果长圆形或倒卵长圆形,长1-1.5厘米,宽约8毫米,紫褐色或黑紫色,平滑无毛,被白粉;果梗长8-10毫米,无毛;萼片宿存;核平滑,紫红色。花期4-5月,果熟期8-9月。  高达2m,小枝灰绿色,老枝变褐色,具枝刺,髓心片状。单叶互生或簇生,条状长圆形或卵状长圆形,长2.5-5.0cm,缘具蔬齿;花白色,1-4朵簇生叶腋,花期4-5月;核果球形,暗紫红色,径1-1.5cm,核扁、有雕纹,果期7-8月。[1]花期:3~4月果期:7~8月。
==生长环境==
 
喜光,耐寒,深根性,耐干旱瘠薄,忌水湿,以在深厚肥沃的土壤上生长较好。
 
==分布范围==
  中国内蒙古、山西、陕西、甘肃等地。 产云南、贵州、四川、[[西藏]]。生于山坡、荒地、山谷或路旁等处,海拔1000-2560米。巴基斯坦、尼泊尔、不丹和印度北部也有分布。 
==栽培技术==
用[[种子]]繁殖,种子春播,翌年春出苗,当年苗高15-20厘米,易成活。东北扁核木4一5月开花,89月果实成熟,果实由绿色变成红色时采集,除去果肉晒干贮藏。播种前要对种子进行消毒。 ①硫酸铜浸种:用0.3%~1%硫酸铜溶液浸种4~6小时,取出稍阴干即可播种。 ②高锰酸钾浸种:用0.5%高锰酸钾溶液浸种2小时(或3%高锰酸钾溶液浸30分钟 ),取出密封半小时,再用清水冲洗几次后播种。 ③硫酸亚铁浸种:用0.5%~1%的硫酸亚铁溶液浸种2小时,捞出用清水冲洗后阴干播种。 ④退菌特浸种:用退菌特800倍液浸种15分钟即可播种。东北扁核木采取当年果直播和沙藏后播种均可,直播效果最好。 直播使种子在圃内度过休眠期,免去催芽或贮藏的工序,来年发芽早,幼苗出土早而整齐,苗木生长期长,木质化早,生长健壮,抗寒力强,成苗率高。在进行沙藏播种时,沙藏时间以15~20天为宜,不能延长,时间长了,种子裂口,会影响出苗率。床式点播,沟距15cm左右,株距10cm,播种量为125g/m2左右,产苗量50一60株/m2,苗期追肥1~2次,施硫酸按7.5~11.2g/m2。 扦插育苗,扦插的插穗一般在新生枝条达到半木质化时为最好,枝条半木质化时,活性最旺盛,生根能力也最强,为最佳扦插期,东北扁核木的扦插时期为6月至7月中旬。在扦插前用70mg/kg的叫噪丁酸粉剂处理或100mg/kg的茶乙酸水剂处理24小时均可,插后20~25天即能生根,成活率可达65%。 组培育苗,通过组织培养育苗是快速繁殖东北扁核木的一种方法。取新生的嫩枝,经表面消毒灭菌处理后切成0.5cm的小段,将带腋芽的茎段培养在MS培养基中,此培养基含lmg/L 6BA和0.5mg/L NAA,2~3周带腋芽的茎段在腋芽基部茎节上产生淡黄色疏松愈伤组织,培养4~5周后当愈伤组织块达到0.5cm左右时,将愈伤组织切下转入1mg/L 6BA和0.05~0. 1 mg/L NAA的培养基内培养,3~4周后原疏松的愈伤组织表面分化形成很多瘤状的愈伤组织。逐渐在瘤状愈伤组织上先后分化出小芽或丛生芽,继续培养在原培养基内,分化的小芽或丛生芽生长缓慢,如将小芽连同基部的部分愈伤组织单个转人含有0.5mg/L 6BA和0.1 mg/L NAA的培养基内,分化芽迅速伸长,2周左右可长至2~3cm高的小植株,将小植株转移到减半的MS培养基内,2周左右可生出2~4条2~3cm长的白色根,即可移栽至土壤中。[2]
 
==主要价值==
种子富含油脂,一般出油率30%左右,油呈暗棕黄色,澄清透明,凝固后白色如猪油。  油可供食用、制皂、点灯用。嫩尖可当蔬菜食用,俗名青刺尖。  在云南,茎、叶、果、根还用于治疗痈疽毒疮、风火牙痛、蛇咬伤、骨折、枪伤等。  扁核木花、果均具观赏价值,枝叶繁茂,初夏百花繁密,入秋果实累累。适宜在园林绿地中的草坪边缘、庭院角隅种植或与山石配植。[1] 
==参考价值==
<ref>[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01115475015185386&wfr=spider&for=pcl   对东北扁核木你了解多少?东北扁核木知识大全”],小度讲植物, 18-05-22</ref>
[[Category:370 植物學總論]]
20,853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