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變更

马齐

增加 9,554 位元組, 5 年前
無編輯摘要
{{Infobox person | 姓名 = 富察 · •马齐| 外文名 = Maqi•Fucha| 出生日期 = 1652年| 出生地点 = 中国 | 逝世日期 = 1739年| 国籍 = 中国| 别名 = 马齐| 职业 = 军机大臣、保和殿大学士<p style="text-indent:2em;"></p>富察• 马齐(1652年-1739年),富察氏,户部尚书米思翰之子,孝贤纯皇后的伯父,满洲镶黄旗人,清朝大臣、外戚。<p style="text-indent:2em;"></p>
<p style="text-indent:2em;"></p>马齐是贵族之后,凭借上代余荫取得监生资格,后被授予工部员外郎的职位。官职曾被调动为郎中、内阁侍读学士。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任山西巡抚,后历任左都御史、兵部尚书、户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保和殿大学士、军机大臣、加太子太保衔。<p style="text-indent:2em;"></p>
<p style="text-indent:2em;"></p>雍正帝即位后任总理事务王大臣之职,并参与中俄《布连斯奇条约》的交涉工作,雍正帝驾崩后,称病隐退。乾隆四年(1739年)去世,享年87岁,谥文穆。<p style="text-indent:2em;"></p> ==人物生平 ==家族背景<p style="text-indent:2em;"></p>马齐生于世宦之家,是顺治朝内大臣哈什屯之孙,康熙朝户部尚书、首议撤藩的大臣米思翰的次子。马齐的祖父哈什屯原为满洲正蓝旗人,投入镶黄旗。马齐属于清朝入关后第二代满族贵族,自幼生长在以汉文化为主体文化的大环境中,受到汉文化的长期浸染,但另一方面,满族传统制度与习俗对他仍有较深的影响。<p style="text-indent:2em;"></p> <p style="text-indent:2em;"></p>哈什屯去世时,马齐尚未成年。哈什屯之子、马齐之父米思翰在清朝平定三藩之乱期间,竭力备办军需,朝夕不懈,因疲劳过度死于任上。<p style="text-indent:2em;"></p><p style="text-indent:2em;"></p>马齐18岁时(康熙八年,1669年),以当时满族贵族后代中较为普通的方式"荫生"步入仕途,进入国子监读书后经过考试被授为工部员外郎。<p style="text-indent:2em;"></p>仕宦转折<p style="text-indent:2em;"></p>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四月,大学士等遵旨奏举优秀官员,所举荐数人内即有时任山西巡抚的马齐 。不久,御史陈紫绶弹劾湖广巡抚张汧贪婪不法之事,康熙帝命于成龙、马齐等前往查核。张汧是由大学士明珠所保荐,此前被派去审理该案的钦差大臣色楞额,虽曾当面向康熙帝保证要尽心尽力严格审查,但奏报中惟恐累及保举张汧之人,竟然为张汧庇护 。该案经马齐等审理,根据事实和证据判按法律从事 。马齐因此声名大显,人称他是廉洁奉公,无所畏惧的清官。 该案顺利审结,为康熙于二十七年(1688年)二月罢黜权臣明珠,提供了有利条件,它实际上是康熙这一重大举措的有机组成部分。马齐以刚直不阿而深受康熙的嘉赞,同年三月升为左都御史,这是他仕宦生涯中一个重要的转折点。<p style="text-indent:2em;"></p>辉煌时期<p style="text-indent:2em;"></p>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马齐官职升为左都御史,参与筹议同俄罗斯定界事宜,奏称中俄边界谈判关系巨大,其档案应当兼书汉字,有汉汉族官员参与前往。康熙二十八年(1690年)十一月又上疏称:"臣在理藩院看到理藩院所处理的事务,只是用满洲、蒙古文字。并没同时有汉文。今请......兼用汉文注册,......昭垂永久。"这两项建议都被康熙帝采纳。<p style="text-indent:2em;"></p>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任左都御史的马齐与理藩院尚书阿喇尼一起列位议政大臣,这在清朝历史上并无先例。<p style="text-indent:2em;"></p>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康熙第一次亲征噶尔丹期间,命令马齐与大学士阿兰泰、尚书佛伦等人为首,分三班值宿紫禁城,辅佐代理政务的皇太子允礽,逐步成为康熙帝的股肱之臣。<p style="text-indent:2em;"></p><p style="text-indent:2em;"></p>马齐于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担任武英殿大学士,开始步入仕途的高峰,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七月,康熙帝御书"永世翼戴"匾额颁赐马齐。1987年参演爱情喜剧电影《开心快活人》,饰演Mina。1989年在现实题材电视剧《还我本色》中饰演姚淑贞;参演励志爱情电视剧《摘星的女人》;在古装武侠剧《盖世豪侠》中饰演雪雁;在时装恩仇剧《义不容情》中担纲女一号,饰演梅芬芳。<p style="text-indent:2em;"></p>遭受挫折<p style="text-indent:2em;"></p>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九月,康熙第一次废黜皇太子胤礽,但随即生出悔意,想要复立。可是,他又认为如此出尔反尔大失颜面,所以有意透露出这一想法后,采取让众臣于诸皇子中推举的方式,希望众臣能保奏胤礽为太子。同年十一月,康熙令全体朝臣推举太子之前,特别下谕旨让马齐不要参与这件事。然而马齐却没有服从这一旨意。在马齐与国舅佟国维的暗中倡导下,领侍卫内大臣阿灵阿、鄂伦岱等积极配合,全体朝臣共同保举皇八子胤禩为太子,康熙帝的期望完全落空。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初,马齐等人受到康熙的严责,马齐被革去大学士,交与胤禩"严行管束",他的三弟马武、四弟李荣保及其族人都受到牵连。这是马齐的宦海人生中第一次也是惟一一次遭受重大挫折。<p style="text-indent:2em;"></p> 重新启用<p style="text-indent:2em;"></p>康熙四十九年(1710年)年底,被革职的马齐重新被启用。康熙五十五年(1716年)五月,康熙认为满洲大学士内没有能令汉族大臣心服的,所以仍命马齐为首席满洲大学士,兼任户部尚书。直至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康熙去世,马齐的职位始终如此。<p style="text-indent:2em;"></p>雍正重用<p style="text-indent:2em;"></p>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十一月十四日,康熙去世的第二天,尚未即位的雍正命贝勒允禩、十三阿哥允祥、大学士马齐、尚书隆科多等4人为总理事务大臣。<p style="text-indent:2em;"></p><p style="text-indent:2em;"></p>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十二月初三日,在康熙去世后第21天即"三七"之际,其灵柩由乾清宫移至景山寿皇殿。由于在此期间各项丧仪进行顺利,为此,雍正帝特嘉奖贝子允祹及允禩、允祥、隆科多、马齐等人。并恢复马齐曾被削去的世职,令世袭罔替。雍正帝的谕旨中说"马齐在此番大事中甚是勉力勤劳。他的勤劳,非寻常勤劳可比,胜于一切功绩。"<p style="text-indent:2em;"></p><p style="text-indent:2em;"></p>不久,马齐奏请纂修圣祖实录,雍正帝随即任命他为圣祖实录监修总裁官(监修总裁官后又增加张廷玉及蒋廷锡2人)。<p style="text-indent:2em;"></p>中俄交涉<p style="text-indent:2em;"></p>雍正元年(1723年)七月,雍正指责以马齐为首的大学士等"不肯尽心办事","漫不经心"。<p style="text-indent:2em;"></p><p style="text-indent:2em;"></p>雍正五年(1727年)七月,17岁的皇四子弘历迎娶马齐的侄女、李荣保之女富察氏(后来的孝贤纯皇后)为嫡福晋。<p style="text-indent:2em;"></p><p style="text-indent:2em;"></p>雍正五年(1727年),中俄签订《布连斯奇条约》,划定中俄中段边界,中国因此丧失了部分领土。签约期间,主管中俄交涉事务的马齐把中国大臣们的态度和意见全部告诉了(俄国代表团团长)萨瓦,作为回报,马齐曾接受过后者一千卢布的贿赂。<p style="text-indent:2em;"></p>老病去世<p style="text-indent:2em;"></p>雍正十三年(1735年)九月,即雍正帝去世后第二个月,马齐称病引退。<p style="text-indent:2em;"></p><p style="text-indent:2em;"></p>乾隆四年(1739年)五月,马齐病危之际,乾隆对他做出很高评价。在马齐病重期间,乾隆曾派御医调治,并差其弟和亲王弘昼、皇长子永璜代为看视。马齐去世后,乾隆赏银治丧,给谥文穆,数年后又令入祀贤良祠。乾隆十五年(1750年),加封号曰敦惠。<p style="text-indent:2em;"></p><p style="text-indent:2em;"></p>马齐去世后,富察氏家族的亨通仕途还在延续。乾隆的宠臣,马齐之侄傅恒、侄孙福康安等人在乾隆中后期的业绩,为这本已相当显赫的满族贵族之家增添了新的光环。<p style="text-indent:2em;"></p>== 人物成就 ==历朝三相<p style="text-indent:2em;"></p>马齐是在满族贵族中并不十分多见的一位"能吏"。与大多数清朝官员、满族贵族相比,马齐的仕途相当畅达,且圆满而终。马齐身历顺治、康熙、雍正、乾隆四朝,自康熙中叶起,他始终居于高位,其间任大学士累计三十载,成为清前期政治舞台上的一棵长青树。<p style="text-indent:2em;"></p>== 人物评价 ==乾隆:"历相三朝,年逾大耋,举朝大臣未有及者。" ==家族成员 ==<p style="text-indent:2em;"></p>祖:富察•哈什屯。<p style="text-indent:2em;"></p><p style="text-indent:2em;"></p>父:富察•米思翰。<p style="text-indent:2em;"></p><p style="text-indent:2em;"></p>弟:富察•马斯喀、富察•马武、富察•李荣保。子:富尔敦、傅庆、傅德、傅广、傅成、傅明、傅向、傅良、傅兴<p style="text-indent:2em;"></p><p style="text-indent:2em;"></p>女:康熙十二子爱新觉罗•胤祹嫡福晋富察氏。<p style="text-indent:2em;"></p><p style="text-indent:2em;"></p>侄:富察•广成、富察•傅文、富察•傅清、富察•傅恒。<p style="text-indent:2em;"></p><p style="text-indent:2em;"></p>侄女:孝贤纯皇后。<p style="text-indent:2em;"></p><p style="text-indent:2em;"></p>侄孙:富察•福灵安、富察•福隆安、富察•福康安、富察•福长安。<p style="text-indent:2em;"></p>==史书记载 ==《清史稿》二百八十七列传七十四
1,934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