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贺兰祥

增加 11,747 位元組, 3 年前
無編輯摘要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E6E8FA" align= center|  '''<big>贺兰祥</big> '''
|-
|
[[File:72971314.png|缩略图|居中|[http://pic.gerenjianli.com/mingren/1997/72971314.png 原图链接] [http://www.gerenjianli.com/Mingren/29/m8l0bsmcal.html 来自名人简历网]]]
|-
| style="background: #C0C0C0" align= center|  <small>'''[[北周]]开国元勋'''</small>
|-
| align= light|
'''字 号''' :字盛乐
 
'''民 族''' :鲜卑族
'''爵 位''' :凉国公
 
'''官 职''' :西魏十二大将军之一
 
'''追 赠''' :太师、同州刺史
 
'''谥 号''' :景
 
'''出 生 地''' :代郡武川(今内蒙古武川县))
 
'''出生时间''' :515年
 
'''去世时间''' :562年
 
'''主要成就''' :效力西魏 征战四方 修建富平堰
|}
<p style="text-indent:2em;">'''贺兰祥'''(515~562年),字盛乐, <ref name="MYT"> 《周书·卷二十·列传第十二》:贺兰祥,字盛乐。其先与魏俱起,有纥伏者,为贺兰莫何弗,因以为氏。其后有以良家子镇武川者,遂家焉。父初真,少知名,为乡闾所重。尚太祖姊建安长公主。保定二年,追赠太傅、柱国、常山郡公。</ref>代郡武川(今内蒙古武川县)人,鲜卑族。[[北周]]开国元勋,北周文帝[[宇文泰]]外甥,常山郡公[[贺兰初真]]之子。<br>
 
* 早年丧父,得到舅舅宇文泰抚养。起家奉朝请、威烈将军,聪慧勇敢,渴望建功立业。
* 迁都督,参与消灭[[侯莫陈悦]]、奉迎孝武帝[[元修]]、进攻[[潼关]]、活捉东魏将领[[薛长孺]]、进攻回洛城。
* 大统三年(537年),跟随[[于谨]]进攻[[杨氏壁]]。沙苑之战中,留守京师长安,授镇西将军。
* 四年(538年),随西魏文帝东征,参与河桥之战,迁大都督。
* 九年(541年),参加邙山之战,迁骠骑大将军。
* 十四年(546年),出任荆州刺史,晋封博陵郡公,颇有政绩,深得爱戴,安抚收容百姓。
* 十六年(548年),名列西魏十二大将军之一,受命修建富平堰,开渠灌溉,造福百姓。 <ref>《周书·卷二十·列传第十二》:十六年,拜大将军。太祖以泾渭溉灌之处,渠堰废毁,乃命祥修造富平堰,开渠引水,东注于洛。功用既毕,民获其利。魏废帝二年,行华州事。后改华州为同州,仍以祥为刺史。寻拜尚书左仆射。六官建,授小司马。孝闵帝践祈,进位柱国,迁大司马。时晋公护执政,祥与护中表,少相亲爱,军国之事,护皆与祥参谋。及诛赵贵,废孝闵帝,祥有力焉。</ref>
* 北周建立后,升任柱国大将军、大司马。
* 武成元年(559年),击败吐谷浑,平定西部地区,<ref name="MY6"> 《周书·卷二十·列传第十二》:武成初,吐谷浑侵凉州,诏祥与宇文贵总兵讨之。祥乃遣其军司檄吐谷浑………遂与吐浑广定王、钟留王等战,破之。因拔其洮阳、洪和二城,以其地为洮州。抚安西土,振旅而还。进封凉国公,邑万户。保定二年薨,年四十八。赠使持节、太师、同岐等十二州诸军事、同州刺史。谥曰景。</ref>晋爵凉国公。
* 保定二年(562年),去世,享年四十八,赠太师、同州刺史,谥号为景。
 
== 人物生平 ==
=== 家世背景 ===
* 贺兰祥,字盛乐,其祖先与北魏拓跋氏同时发迹,有一个叫纥伏(一作乞伏 <ref>《北史·卷六十一·列传第四十九》:有乞伏者,为贺兰莫何弗,因以为氏。</ref>)的,任贺兰莫何弗,并以此为姓。纥伏的后人中有以良家子的身份而镇守武川的,于是就在那里定居。父亲贺兰初真,从少年时就有名气,被乡里所看重。娶北周文帝宇文泰之姐建安公主。保定二年(562年),追赠太傅、柱国、常山郡公。<ref name=MYT/> <br>
 
=== 舅父抚养 ===
* 孝昌元年(525年),十一岁的贺兰祥成为孤儿,居丧期间合乎礼制。被舅舅宇文泰抚养,宇文泰特别喜欢他。虽在军旅之中,常常请来儒士,教他读书。永安三年(530年),宇文泰入函谷关,贺兰祥与宇文护都在晋阳,后来派使者把他迎来。普泰元年(531年),十七岁的贺兰祥入仕,任奉朝请,加威烈将军衔。贺兰祥从小就很勇敢,渴望建功立业。不久,升任都督,常在帐下。永熙三年(534年),参与平定侯莫陈悦,奉迎北魏孝武帝元修。由于先后立功,封抚夷县伯,食邑五百户。又参与进攻潼关,活捉东魏将领薛长孺。进攻回洛城,将其占领。回来后,任左右直长,晋封公爵,食邑增至一千三百户。 <ref>《周书·卷二十·列传第十二》:祥年十一而孤,居丧合礼。长于舅氏,特为太祖所爱。虽在戒旅,常博延儒士,教以书传。太祖初入关,祥与晋公护俱在晋阳,后乃遣使迎致之,语在《护传》。年十七,解褐奉朝请,加威烈将军。祥少有胆气,志在立功。寻擢补都督,恒在帐下。从平侯莫陈悦,又迎魏孝武。以前后功,封抚夷县伯,邑五百户。仍从击潼关,获东魏将薛长瑜。又攻回洛城,拔之。还,拜左右直长,进爵为公,增邑并前一千三百户。</ref>
=== 屡立战功 ===
* 大统三年(537年),跟随仪同于谨进攻杨氏壁,贺兰祥率先登城,将其占领。升任右卫将军,加持节、征虏将军衔。在沙苑之战中,诏命贺兰祥留守京师。后来以留守有功,食邑增加八百户。随即授镇西将军。大统四年(538年),西魏文帝元宝炬东征。贺兰祥率军参与河桥之战,以战功加使持节、大都督衔。大统八年(540年),升任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散骑常侍。大统九年(541年),跟随宇文泰在邙山与东魏作战,升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加侍中衔。 <ref>《周书·卷二十·列传第十二》:大统三年,从仪同于谨攻杨氏壁。祥先登,克之。迁右卫将军,加持节、征虏将军。沙苑之役,诏祥留卫京师。后以留守功,增邑八百户。寻除镇西将军。四年,魏文帝东伐,祥领军从战河桥,以功加使持节、大都督。八年,迁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散骑常侍。九年,从太祖与东魏战于邙山,进位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加侍中。</ref>
=== 安民抚蛮 ===
* 大统十四年(546年),任都督三荆南襄南雍平信江随二郢淅十二州诸军事、荆州刺史,晋封博陵郡公。最初,贺兰祥曾代理荆州政事,虽然前后不到一个月时间,但很有一些仁惠的措施,这时再度赴荆州任职,百姓十分安心。汉水以南的逃亡百姓,从此扶老携幼到这里来,每天都有上千人。远近的蛮族,也全都归附。贺兰祥根据情况加以安抚收容,都能使他们高兴。当时正值盛夏骄阳,贺兰祥亲自在境内巡视,察看施政得失。发现有挖掘古墓、使骸骨暴露的,就对守令说:“这难道是仁慈之人治理的吗?”于是命令所在官府收葬,当天就下了雨。这一年,获得大丰收。州境内多有古墓,百姓挖掘成风,到这时才平息下来。 <ref>《周书·卷二十·列传第十二》:十四年,除都督三荆南襄南雍平信江随二郢淅十二州诸军事、荆州刺史,进爵博陵郡公。先是,祥尝行荆州事,虽未期月,颇有惠政,至是重往,百姓安之。由是汉南流民,襁负而至者日有千数。远近蛮夷,莫不款附。祥随机抚纳,咸得其欢心。时盛夏亢阳,祥乃亲巡境内,观政得失。见有发掘古冢,暴露骸骨者,乃谓守令曰:“此岂仁者之为政耶。”于是命所在收葬之,即日澍雨。是岁,大有年。州境先多古墓,其俗好行发掘,至是遂息。</ref><br>
 
=== 建富平堰 ===
* 大统十六年(548年),授大将军。宇文泰由于泾水、渭水的渠堰毁坏,命令贺兰祥修建富平堰,开渠引水,向东流入洛水。富平堰竣工以后,使当地百姓获得益处。西魏废帝二年(553年),代理华州政事。后来将华州改为同州,仍然让贺兰祥担任刺史。不久,任尚书左仆射。六官建立后,授小司马。西魏恭帝三年(556年),宇文泰之子孝闵帝宇文觉受禅,次年正式即位,升任贺兰祥为柱国,又升任大司马。当时晋公宇文护执政,贺兰祥与宇文护为中表之亲,从小就互亲互爱,遇上军国大事,宇文护都同贺兰祥商量。在处死赵贵、废去孝闵帝时,贺兰祥出力不小。<ref>《周书·卷二十·列传第十二》:十六年,拜大将军。太祖以泾渭溉灌之处,渠堰废毁,乃命祥修造富平堰,开渠引水,东注于洛。功用既毕,民获其利。魏废帝二年,行华州事。后改华州为同州,仍以祥为刺史。寻拜尚书左仆射。六官建,授小司马。孝闵帝践祈,进位柱国,迁大司马。时晋公护执政,祥与护中表,少相亲爱,军国之事,护皆与祥参谋。及诛赵贵,废孝闵帝,祥有力焉。</ref><br>
 
=== 败吐谷浑 ===
* 武成元年(559年),吐谷浑侵犯凉州,诏命贺兰祥与宇文贵率兵讨伐。贺兰祥派遣军司向吐谷浑送去声讨文告。与吐谷浑广定王、钟留王交战,将他们打败。乘胜攻克洮阳、洪和二城,在该地设置洮州。平定西部疆土,大振军容而归,晋封凉国公,食邑一万户。保定二年(562年),贺兰祥去世,享年四十八岁。追赠使持节、太师、同岐等十二州诸军事、同州刺史,谥号为“景”。<ref name=MY6/> <br>
 
 
== 人物评价 ==
* [[令狐德棻]]《周书》:王盟等始以亲党升朝,终以才能进达,勤宣运始,位列周行。实参迹于功臣,盖弗由于恩泽也。”;祥少有胆气,志在立功。”;性甚清素。”<ref>[https://baike.baidu.com/reference/9472433/f88eCn3TOZ2dLysgQlCNqK9q42p-9iLx42kbezq1291gmCxsse8uXcfK1aJhprb6Pg2Y9tDYfpig9FdNyeZ-4opUDrt9Sv_T_UeIJTg 《周书·卷二十·列传第十二》.国学导航.2013-11-16]</ref>
* [[李延寿]]《北史》:贺兰祥、叱列伏龟、阎庆等虽阶缘戚属,各以功名自终,而毗制造之功,亦足传于后叶。 <ref>[https://baike.baidu.com/reference/9472433/ff91DNsgX6jHYSEUOcyrRLxvisoj4mtagVGup62ND0d8fAuEt0Bf2WTX2nOZwlSn9-hEE7a_y_kT4XoYbEVHDnEa-UrGWgPbchja20c 《北史·卷六十一·列传第四十九》.国学导航.2013-11-16]] </ref><br>
 
== 人物轶事 ==
* 贺兰祥虽然是宇文泰的近亲,但生活十分朴素。州境南接襄阳,西通岷、蜀,出产不少珍奇异物。当时与西梁交好,使者往来,公私馈赠,从来没有接受过。西梁宣帝萧詧,钦佩他的节俭,就赠给他竹屏风、粗细葛布以及经史典籍。贺兰祥不好违背[[萧詧]]的心意,就接受下来,又交付有关部门。 后来宇文泰听说了这件事,把这些东西全部赏赐给他。不久,被调回京师。<ref>《周书·卷二十·列传第十二》:祥虽太祖密戚,性甚清素。州境南接襄阳,西通岷蜀,物产所出,多诸珍异。时既与梁通好,行李往来,公私赠遗,一无所受。梁雍州刺史、岳阳王萧詧,钦其节俭,乃以竹屏风、絺绤之属及以经史赠之。祥难违其意,取而付诸所司。太祖后闻之,并以赐祥。寻被征还。</ref>
 
== 史籍记载 ==
* 《周书·卷二十·列传第十二》
* 《北史·卷六十一·列传第四十九》
 
== 参考资料 ==
{{Reflist}}
 
[[Category:三国两晋南北朝人物]][[Category:620 中國斷代史]]
8,409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