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變更

陈瑄

增加 2,998 位元組, 5 年前
無編輯摘要
| 图像说明 = 陈瑄 |center
| 出生日期 = 1365年
| 出生地点 = 中国 安徽合肥香港| 逝世日期 = 1433年
| 国籍 = 中国
| 职业 = 军事将领、水利专家
| 主要成就 = 改革漕运制度<br> 修治京杭运河 <br>
}}
'''<big>陈瑄</big>''',(1365年-1433年),字彦纯,合肥(今安徽合肥)人,明代军事将领、水利专家,明清漕运制度的确立者。
== 人物生平 ==
<p style="text-indent:2em;">洪武二十五年(1393年),建昌土司月鲁帖木儿发动叛乱。陈瑄随军讨伐,逾梁山,平天星寨,连破宁番卫诸蛮族,而后又征讨盐井,进攻卜木瓦寨。当时,陈瑄所率中军被叛军重重围困。他身先士卒,下马步战,接连射杀叛军,足部受伤后裹伤继续迎敌。战斗从巳时一直持续到酉时,终于将叛军击溃。
<p style="text-indent:2em;">洪武三十一年(1399年),陈瑄从征叛番贾哈剌,从小道出奇兵,趟过打冲河(今雅砻江),并搭建浮桥,接引大军渡河。他下令拆掉浮桥,以示破釜沉舟,结果连战连捷。
<p style="text-indent:2em;">建文四年(1402年),陈瑄升任右军都督府都督佥事,统领水师,镇守南京江防,以抵御燕军。
<p style="text-indent:2em;">永乐元年(1403年),陈瑄被任命为总兵官,总督海运(海上漕运)
<p style="text-indent:2em;">永乐七年(1409年),陈瑄与安远伯柳升一同率水师巡海,结果在青州海面遇到倭寇侵掠沙门岛。他当即迎击倭寇,一直追击到朝鲜国境内的金州白山岛,将倭寇船只全部焚毁。
<p style="text-indent:2em;">永乐九年(1411年),明成祖命陈瑄与丰城侯李彬统领浙江、福建两地水师,剿捕海寇。
<p style="text-indent:2em;">永乐十年(1412年),陈瑄上奏道:“嘉定县濒海之地,正当江流冲会,其地平衍,无大山高屿可恃。海舟于此事故频发,常有触礁、搁浅。”他征得明成祖的同意,在嘉定县的青浦筑成方圆百丈、高三十余丈的土山,并于山上立土堡作为航海标识,以提醒过往海船避让。
<p style="text-indent:2em;">永乐十三年(1415年),明成祖因会通河全面通航,决定停止海运,改走内河漕运,仍由陈瑄负责。
<p style="text-indent:2em;">洪熙元年(1425年),明宣宗继位,仍任命陈瑄为总兵官,驻节淮安。陈瑄不但督理漕运,还兼管淮安的地方事务,抚辑军民,所领官军悉听节制。
<p style="text-indent:2em;">宣德六年(1431年),陈瑄再次上奏如果让江南的百姓拨粮食给附近的卫所,由官军运送到北京,根据里程付费并付给耗米,这样军民都会方便。”明宣宗遂命黄福和侍郎王佐加以执行。从此,漕运由民运改为兑运。
<p style="text-indent:2em;">宣德八年(1433年)十月,陈瑄在淮安总兵官任上病逝,终年六十九岁。
== 主要成就 ==              <p style="text-indent:2em;"> 陈瑄 (1365 -1433 是一位出色的军事将领。他在洪武 间任职于四川 字彦纯 曾随军征讨南番、越巂、百夷 合肥(今安徽合肥)人 参与平定月鲁 帖木儿、贾哈剌的叛乱 朝初期西南边境的稳定作出了贡献。<p style="text-indent:2em;">陈瑄在靖难之役时是南 事将领、 利专家 师统帅,镇守江防,但却主动迎降燕军 使得 清漕运制度 成祖顺利入南京称帝。他也因推戴之功获得平江伯 确立者 爵位 <p style="text-indent:2em;"> 陈瑄 在仁宗 参与明 上疏言事,提出“重国本、择贤能、苏民力、兴学校、整 平定西南的战争 伍、谨边防、走漕运”七条政治主张 历任成都右卫指挥同知 包罗政治 四川行都司都指挥同知 经济 都督府都督佥 、教育、国防 多方面,每条都切中时弊,还提出应对之策 <p style="text-indent:2em;"> 陈瑄 是中国 仕洪武、建文、永乐、洪熙、宣德五朝,自永乐元年(1403年)起担 史上第一 任漕运总兵官, 后期还兼管淮安地方事务。督理 海上漕运、内河 漕运 共计 三十年, 改革 为明代漕运事业的发展和 漕运 管理 制度 ,修治京杭运河,功绩显赫 的创立做出了贡献 宣德八年(1433年), 陈瑄 病逝于任上 在理漕的同时 享年六十九岁。追封平江侯 还针对南北两段京杭运河的治理与改造 赠太保,谥号恭襄。提出了大量的建议
2,634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