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曹顶纪念园

增加 2,208 位元組, 3 年前
無編輯摘要
[[File:曹顶纪念园.jpg|缩略图|[https://www.meipian.cn/1wj48sce 曹顶纪念园]]]'''曹顶纪念园'''于1996年正式建立,位于江苏省通州市平潮镇204国道东侧、电视转播台边。该纪念园是为纪念明代[[嘉靖]]年间余西场盐 国时期、抗倭英雄曹顶而建。<ref>[https://www.meipian.cn/236hwbi2 曹顶纪念公园 - 美篇]</ref>编辑==园区介绍==民国十年,南通修筑公路,北贯平潮。平潮人认为,如果在数百年前就有这样宽坦的道路,曹公就不会蹶堑遇难了。虽然曹公墓葬在南通,建有曹公祠,但平潮是曹公殉难的地方,也应有个标识。于是集资建亭、塑像、勒石于镇北公路西侧,与曹公祠遥相辉映。亭高10尺,占地48平方尺,亭中立曹顶跨马提刀像 ( 与曹顶墓的塑像相同,乃出自一人之手 ) 。石碑碑文《曹公亭记》是费范九撰、束日王官书、方训谋镌。亭建成后,费师洪征得张謇、梁启超、 [[ 韩国钧 ]] 和流亡南通的朝鲜爱国诗人 [[ 金沧江 ]] 等44人题咏共53首,集为《南通平潮市曹公亭诗》印行。 日寇侵华期间,曹公像被毁,亭亦残破。1957年,为纪念曹公殉难四百周年,平潮人申请县人民政府拨款新修了曹公亭、重塑起曹公像。清末举人 [[ 薛穆清 ]] 先生为之赋诗 : 
成仁因杀敌,义勇祀曹公。
 
碧血千秋烈,丹心万古雄。
 
霜锋刀映月,宝勒马嘶风。
 
遗像深瞻仰,英名奕世崇。
" 文化大革命 " 期间,亭、像皆毁,所幸碑记被附近农民保存,后被南通市博物苑收藏。1984年秋,政府再次拨款,就原址重建曹公亭,并将石碑取回安置亭中。事有巧合,10月15日修复 [[ 竣工 ]] 之际,在赍志桥遗址以北建造商品房的工人挖墙基时,发现古战刀两把。两刀出土前,距地表约70厘米,呈 " " 字形摆布,左刀脊朝上,右刀平放。刀长59厘米,宽4厘米,刃端微翘,脊厚0.7厘米,柄长12厘米,柄部3个附件皆全,柄木已朽烂。从出土地点和出土前的情况分析,应是被歼倭寇遗物。两刀出土,使曹公偕通州人卫国保乡英勇抗倭的战绩益加彰显于世。平潮镇人民政府派员将两刀送存南通市博物苑展出。南通紫琅吟社社长、80高龄的卢心竹先生为此赋诗 : 
造像于兹事已遥,复亭掘土现倭刀。
 
足征抗敌雄风烈,更证当时寇焰高。
 
赫赫曹亭经几劫,辉辉单店有余骄。
 
我今直欲持双柄,来揖英灵赍志桥。
亭重建后 ==历史发展==1996年 旋因公路 平潮镇进行旧城 造时,在204国 东侧、电视转播台毗邻处辟地近200平方米 亭偏一隅 建成"曹顶纪念园" 并将原 在平潮汽车站门前广场上的曹公铜 延宕未决 南移置于园中 经政协 碑文《曹顶纪念园志》,采用竖写格式,除题目和落款外,版面400格排满文字,"曹顶"两字起首,"立"字顿底,以示民族英雄"顶天立地"之意。曹公塑像高4米,座基高2米,跃马提刀,显示出中华民族不可凌侮之正气。6月上旬,时任中共江苏省委书记的平潮 士提议 陈焕友为之题写园名,制成金色立体字粘贴于门楣。当你途经204国道平潮段时,于镇区南端就能看到绿茵满地 县镇两级政府决定 树木葱茏 景观壮丽的曹顶 纪念 园,古色古香的园门,雄伟的塑像,使你遥想起当年曹顶浴血奋战的场面,从而体现到人们对民族英雄的崇敬。此景此情, 由不引发你的"思古之幽情"。 提起曹公 穿镇而过的 我们南 地区可谓家喻户晓。狼山北麓 公路 西侧有曹公祠, 广 有倭子坟。曹公是抗击倭寇的民族英雄,倭子坟是被歼倭寇的丛葬处。曹公名顶,原是明代嘉靖年间余西 树立 盐民,他生性豪爽,膂力过人。其时我国沿海地区倭寇为患,嘉靖三十二年(公元1553年)曹顶应募御倭。翌年,有三千倭寇进犯通州城, 公铜像。1992 顶率领五百水兵与倭激战二十余日,冲锋陷阵斩倭首几百余级,身被数十创(《清光绪通州志•人物志•忠节传》)。朝廷论功行赏,他辞官不受,解甲回乡以做刀切面为生。他退伍不退志,嘉靖三十六 秋建成 四月,倭寇再犯通州,曹顶偕守军与倭寇在城北五十里作战 乘胜追击至单家店( 移入 平潮镇),因天雨泥淖,马蹶壕堑遇难于赍志桥畔,时年44岁。<ref>[https://view.inews.qq.com/a/20200729V0FRF300?tbkt=D&uid=1339077122寻找南通最美绿道: 曹顶纪念 ]</ref>==参考资料=={{reflist}}[[Category:680 國地理類志]][[Category:990 遊藝及休閒活動總論]]
241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