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写生珍禽图

增加 99 位元組, 3 年前
無編輯摘要
[[File:写生珍禽图.jpeg|有框|右|<big>写生珍禽图</big>[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81226/ee1208ec214746dfb09926d6edf7e6fa.png 原图链接][https://www.sohu.com/a/284575914_100128875 来自 搜狐 的图片]]]
''' 写生珍禽图 ''' 》是 [[ 五代十国 ]] 画家 [[ 黄筌 ]] 创作的绢本设色画,设色,现收藏于 [[ 北京故宫博物院]]<ref>[https://www.sohu.com/a/156399631_226778 五代·黄筌《写生珍禽图》高清赏析],搜狐,2017-07-11</ref>。   图中画了鹡鸰、 [[ 麻雀 ]] 、鸠、 [[ ]] 、昆虫等动物二十余件,排列无序,但每一件 [[ 动物 ]] 都刻画得十分精确、细微,甚至从透视角度观之也无懈可击。
==画作内容==
《写生珍禽图》用细密的线条和浓丽的 [[ 色彩 ]] ,描绘了大自然的众多生灵。在尺幅不大的绢素上,画家画了 [[ 昆虫 ]] 、鸟雀及龟类共二十四只,均以细劲的线条画出轮廓,然后赋以重彩。这些动物的造型准确、严谨,特征鲜明。每一动物的神态都画得活灵活现,富有情趣,耐人寻味。两只麻雀,一老一小,相对而立,雏雀扑翅张口,嗷嗷待哺的神情,惹人怜爱;老雀低首而视,默默无语,好像无食可喂,一副无可奈何的模样。下端一只老龟,不紧不慢,一步步向前爬行,两眼注视前方,有一种不达目的绝不罢休的毅力。
本幅自识:“付子居宝习。”
鉴藏印有:“睿思东阁”朱文、“秋壑”朱文、“悦生”朱文葫芦形、“陇西记”朱文 [[ 葫芦 ]] 押缝印有:“陇西记”朱文葫芦形、“素轩清玩珍宝”白文、“钱氏合缝”朱白文鼎形、“寄傲”朱文及清乾隆、嘉庆、宣统内府藏印八方
裱边题签 押缝印有 :“ 黄筌写生 陇西记”朱文葫芦形、“素轩清玩 禽图。康熙丁巳(1677年)重装于蕉林书屋 宝”白文、“钱氏合缝”朱白文鼎形、“寄傲”朱文及清[[乾隆]]、嘉庆、宣统内府藏印八方
裱边题签:“黄筌写生珍禽图。[[康熙]]丁巳(1677年)重装于蕉林书屋。” 前、后隔水鉴藏印有:“钱氏素轩书画之记”朱文、“东北博物馆珍藏印”朱文、“蕉林秘玩”朱文、“吴□□鉴□□”朱文、“ [[ 宣统 ]] 鉴赏”朱文、“无逸斋精鉴玺”朱文、“用卿”白文、“吴廷”白文。
押缝印有:“钱氏合缝”朱白文鼎形、“奉华之印”朱文、“陇西记”朱文葫芦形、“师挚氏”白文、“长”朱文。
==创作背景==
《写生珍禽图》左下方有一行小字款署“付子居宝习”,是黄筌画给儿子 [[ 黄居宝 ]] 作习画范本用的,黄居宝去世时还在后蜀时期,所以这幅《写生珍禽图》是五代时期的花鸟画作。
==后世影响==
这虽是一幅写生画稿,却画得灵活生动,每一虫的形态准确,都具有很强的质感。画法特点是墨线细勾,略加淡彩,严谨工整,是典型的双勾法。体现了黄筌一派“用笔新细,轻色晕染”的特点。五代虽是传统 [[ 花鸟画 ]] 走向成熟的时期,但传下来的珍品极少,所以此写生画具有珍贵的价值。
该画形象生动逼真,工笔细腻严谨,设色鲜丽。对 [[ 宋代 ]] 花鸟画的工笔重彩画风产生很大影响。
==视频==
==参考文献==
 
[[Category:940 繪畫總論]]
59,249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