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无产阶级专政

增加 107 位元組, 3 年前
無編輯摘要
[[File:无产阶级专政.jpeg|有框|右|<big>无产阶级专政</big>[http://images.blogchina.com/artpic_upload/1/5/1/15136499709/81591464786993.jpg 原图链接][http://post.blogchina.com/p/3047985 来自 博客中国 的图片]]]
''' 无产阶级专政 ''' ,在 [[ 马克思主义 ]] 理论中,指由 [[ 无产阶级 ]] (仅从劳动取得收入的产业工人)统治的政体,是从废除资本主义迈向 [[ 共产主义 ]] 的过渡阶段的统治;在此过渡阶段,无产阶级得压制资产阶级对社会主义革命的反抗力量,打破阶级制度的社会关系,以创建一个新的无阶级社会。
==理论路径==
无产阶级专政的构想最早由 [[马克.夏加尔| 卡尔·马克思 ]] 提出,让作为多数者的无产阶级取得独裁专政的体制;由于马克思认为各国政府都是阶级独裁专政,所以他认为无产阶级专政并不会比其他的 [[ 政府 ]] 形式来的更糟。马克思认为:“(1)阶级的存在仅仅同生产发展的一定历史阶段相联系;(2) [[ 阶级斗争 ]] 必然要导致无产阶级专政;(3)这个专政不过是达到消灭一切阶级和进入无阶级社会的过渡。”
[[ 恩格斯 ]] 在给《法兰西阶级斗争》写的1891年序文中,认为“ [[ 巴黎公社 ]] 就是无产阶级专政的实例”。
列宁尖锐地说:“机会主义……不承认在 [[ 资本主义 ]] 向共产主义过渡的时期,在推翻资产阶级并完全消灭资产阶级的时期有阶级斗争。实际上,这个时期必然是阶级斗争空前残酷、阶级斗争形式空前尖锐的时期”,“……一个阶级的专政,不仅对一般阶级社会是必要的,不仅对推翻了资产阶级的无产阶级是必要的,而且,对于介于资本主义和‘无阶级社会’即共产主义之间的整整一个历史时期都是必要的,只有了解这一点的人,才算领会了马克思国家学说的实质……从资本主义过渡到共产主义,当然不能不产生非常丰富和繁杂的 [[ 政治 ]] 形式,但本质必然是一个,就是无产阶级专政。”
==无产阶级专政在欧洲==
无产阶级专政在欧洲共产主义革命时在 [[ 苏联 ]] 及数个东欧国家获得实践。 [[ 列宁 ]] 以理论及政治革命来证成苏维埃,从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俄国形式”变成跨国的政权形式。苏联的外交政策也使用无产阶级专政的理论,列宁和 [[ 列夫·达维多维奇·托洛茨基 ]] 发展出相关的国际无产阶级专政理念,讨论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在俄罗斯及其他国家成立方式、时机和进程。
斯大林主张十月革命证实列宁的无产阶级革命理论的正确;斯大林援引无产阶级专政理论来合法化其独裁统治的策略。透过法律及政治手段, [[ 斯大林 ]] 在实践无产阶级专政时,强调权力往国家及政党的最高领导集中是强化国家力量的做法,无产阶级专政概念被用来合理化斯大林的个人权力及其推动新的集中式工业及 [[ 军事 ]] 发展策略来打造苏维埃,并合理化其恐怖统治手段。
[[ 波兰 ]] ,又称七月宪法或1952年宪法的 [[ 波兰人民共和国宪法 ]] 于1952年7月22日通过,打破了传统的三权分立而引进苏联宪法的无产阶级专政的概念。
1917年 [[ 俄国 ]] 的布尔什维克革命结果,在具体政治实践上并不是马克思所预想的,由无产阶级的多数者阶级专政,而是由一个宣称代表无产阶级利益的共产党专政,英国左翼作家乔治·奥威尔(1903至1950年)及俄国 [[ 革命家 ]] 、著名无政府主义者米哈伊尔·巴枯宁(1814年至1876年)皆批评 [[ 共产党 ]] 实践无产阶级专政的作法,最终演变成由先前无产者(但已变有产者)的独裁专政政体。
在1990年,苏联在 [[ 戈尔巴乔夫 ]] 的主导下,放弃共产党的一党专政,也放弃了无产阶级专政的理念。
==视频==
248,871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