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4,182
次編輯
變更
欧洲难民危机
,無編輯摘要
[[File:欧洲难民危机.jpeg|有框|右|<big>欧洲难民危机</big>[http://img1.gtimg.com/finance/pics/hv1/49/86/1957/127275904.jpg 原图链接][https://finance.qq.com/a/20151103/030043.htm 来自 腾讯网 的图片]]]
欧盟委员会使用“移民”一词来描述来自欧盟国家以外的寻求庇护者及经济移民,其在 [[ 欧盟 ]] 国家 [[ 领土 ]] 上的居留期限预设为至少12个月。
2015年,透过海上 [[ 运输 ]] 到达欧洲的移民中,有58%是18岁以上的男性(占成年人总数的77%),17%是18岁以上的女性(占成年人总数的22%),其余25%为18岁以下的移民。2015年4月,海上运输造成的死亡人数攀升至破纪录的数字,当时有5艘载有近2,000名移民的船只于 [[ 地中海 ]] 沉没,造成超过1,200人罹难。该事件导致2014年底全球被强迫迁移的人口增加至近6,000万人,为 [[ 第二次世界大战 ]] 结束以来的最高纪录。
欧洲的难民危机已在欧洲引发严重的 [[ 社会 ]] 及经济危机,不少 [[ 国家 ]] 及 [[ 政治 ]] 人物严厉批评欧盟的难民政策,认为欧盟长年的人口自由流动及开放边界的政策严重影响欧盟成员国的国家安全,导致伊斯兰恐怖主义、伊斯兰教法推行者渗入,而引致右派民粹主义的崛起。但也有观点认为,难民的涌入不会令东道国的经济或财政恶化,由于难民造成的公共开支增加受到了税收增加净转移额的超额补偿,难民成为永久居民后对 [[ 宏观经济 ]] 能产生正面影响。
==词源==
2015年4月,5艘共载有约2,000名移民、目的地是 [[ 欧洲 ]] 的偷渡船在地中海沉没,估计造成超过1,200人丧生。此事件后,各界开始使用“欧洲移民危机”(European migrant crisis)或“欧洲难民危机”(European refugee crisis)形容这一连串事件。
==背景==
2010年至2013年之间,原每年约有140万非欧盟国公民(不包括寻求庇护者和难民)进入欧洲。2011年6月, [[ 复旦大学中国研究院 ]] 院长张维为预言阿拉伯之春很快会变为阿拉伯之冬,2014年后,大量中东、非洲和 [[ 南亚 ]] 等地的难民经地中海及 [[ 巴尔干半岛 ]] 进入欧盟国家寻求避难,引发欧洲移民危机。
在2014年以前,到欧盟寻求庇护者的人数曾经在1992年(672,000人)、2001年(424,000人)和2013年(431,000人)达到高峰。2014年以前,经欧洲边境和 [[ 海岸警卫队 ]] 发现的非法从欧盟对外国境进入的人数在2011年达到高峰,有141,051人从海上及陆上非法入境。
《申根公约》使22个欧盟国家(英国及 [[ 爱尔兰 ]] 没加入申根公约)及4个非欧盟国家(挪威、 [[ 冰岛 ]] 、 [[ 瑞士 ]] 及 [[ 列支敦士登 ]] )取消彼此之间边境的边境管制。《都柏林规则》规定到签约国寻求庇护的难民需要在第一个踏足的签约国提出庇护申请。
==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