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628
次編輯
變更
伍修权
,無編輯摘要
{{Infobox_Politician|name =伍修權|image name = <big> 伍修 权<權.jpg|caption = [http://imgtu.lishiquwen.com/20161205/3e07bb1d3f1b99c3dccb3783c5c4d08a.jpg 原圖連結][http://www.lishiquwen.com/renwu/wuxiuquan/big> 圖片來源歷史趣聞網]|sex = 男|different name = 吳壽泉|party = [[中國共產黨]]|nationality = [[中國]]|date of birth = {{Birth date|1908|3|6}} |place of birth = [[大清]][[湖北省]][[武昌府]]|date of death = {{Death date and age|1997|11|9|1908|3|6}} |place of death = [[中華人民共和國]][[北京市]]|spouse =徐和|children =|profession = 軍人<br />外交家}}''' 伍修 权(1908年3 權'''({{bd|1908年|3 月6日 —1997年11 |1997年|11 月9日 |catIdx=Wu伍}} ), 男 曾用名'''吳壽泉''',[[湖北]][[陽新]]人,出生于湖北[[武昌]]。[[中國共產黨]]和[[中華人民共和國]]軍事家、外交家。 ==簡介==伍修權 ,祖籍湖北 阳新县王英镇毛坪村武玄组 大冶 ,出生于湖北武 汉 漢 武昌。著名的中 国 國 人民解放 军领导 軍領導 人, 无产阶级 無產階級 革命家、 军 軍 事家、外交家。中 国 國 人民解放 军 軍 原副 总参谋长 總參謀長 。第三 届 屆 中 国 國 人民政治 协 協 商 会议 會議 常 务 務 委 员会 員會 委 员 員 ,第四 届 屆 全 国 國 人民代表大 会 會 常 务 務 委 员会 員會 委 员 員 ,中 国 國 共 产党 產黨 第七、第八、第十一、第十四次全 国 國 代表大 会 會 代表,第十五次全 国 國 代表大 会 會 特邀代表,第八 届 屆 、第十一 届 屆 中央委 员 員 ,第十二 届 屆 、第十三 届 屆 中央 顾问 顧問 委 员会 員會 常 务 務 委 员 員 。 人物生平 中國共產黨的優秀黨員,久經考驗的共產主義戰士 伍修 权,曾用名吴寿泉,祖籍湖 權同志于1997年11月9日零時25分在 北 阳新 京逝世 , 出 享年90歲。 == 生 于湖北武昌。著名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外交家。平===== 伍修权青少 早期經歷 ===1923 年 时期, 在 陈潭秋、董必 [[ 武 的引导下走上革命道路。1923年冬 昌高等師範學院]]附中求學 , 经陈 經[[陳 潭秋 ]] 介 绍 紹 加入 [[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擔任[[中國 社 会 會 主 义 義 青年 团 團]][[支部書記]] 。1925 年10月 年赴[[蘇聯]] , 由党派赴 入[[ 莫斯科中山大 学学习,系统地学习了马克思主义理论 學]]學習 。1927年9月 ,进 入 [[ 莫斯科步兵 学 學 校 学习 ]]學習,1928年畢業後留校任翻譯 。1929年 到苏联远东边疆保卫局工作,1930年转为苏联 [[中東路事件]]後,被[[共產國際]]派往遠東任[[蘇軍]]翻譯。1930年12月加入[[蘇聯 共 产党 產黨]] ( [[ 布 爾什維克]] ) 為 候 补党员。1931年5 補黨員,1931年7 月 ,在中国革命的困难时期,他几经努力,不畏艰险,毅然回到祖国,投入艰苦的武装斗争。回国后即转为 轉為[[ 中 国 國 共 产党党员 產黨]]黨員 。 到中央苏区后 1931年5月 , 伍修权先后担 回國後 任 闽粤赣军区 閩粵贛軍區 司令部 参谋 參謀 , [[中央蘇區]][[ 瑞金 红军学 紅軍學 校 ]] 第一期 连 連 指 导员 導員 、第二期政治 营 營 教 导员 導員 、第三期 军 軍 事 团 團 教育主任, 军 軍 委模 范团 範團 政委 ,军委直属第三师政委,福建军区汀(州)连(城)分区司令员兼政委等职务。 ; 其 间 間 , 参与编写 參與編寫 了 我军 [[中國工農紅軍]] 早期的 军 軍 事教材, 编译 編譯 了 苏军- 蘇軍戰鬥條令 , 参 參 加了第三、四次反 “围 圍 剿 ”。在芦丰战斗中 戰爭。1933年,部隊整編 , 英勇作战 伍修權任軍委直屬第三師政委 , 身负重伤。1933 後改任福建軍區汀連分區司令員兼政委。同 年秋, 伍修權 任共 产国际 產國際 派 驻 駐[[ 中共中央 军 ]]軍 事 顾问 顧問[[李德 (德國)|李德]] 的翻 译,参加了第五次反“围剿” 譯 。1934年10月 ,参 參 加 二万五千里长 [[長 征 。1935 ]],1935 年1月 , 列席 [[ 遵 义会议。在与“左”倾错误路线的斗争中,始终旗帜鲜明地拥护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正确路线 義會議] 。 遵 义会议后 義會議後 , 伍修权 任 红 [[紅 三 军团 軍團]] 副 参谋长 參謀長 , 参与组织抢 參與組織搶 渡 [[ 金沙江 ]] 、 吴 [[吳 起 镇 鎮]] 、 [[ 直 罗镇 羅鎮]] 等 战 戰 役 战斗。过草地时,提出了战胜敌人骑兵的有效战术。在红军陕甘支队期间,遵照毛主席的指示,起草了发布全军的政治训令 戰鬥 。1936年4月,任 红 [[紅 十五 军团第 軍團]] 七十三 师参谋长 師參謀長 , 参 參 加了 东 [[東 征 战斗 戰役]] 。1937年2月,任 陕 [[陝 甘 宁边区 寧邊區]] 政府秘 书长 書長 , 负责边区 負責邊區 政府日常工作。 === 抗日 战争 戰爭與第二次國共內戰時期 ===[[抗日戰爭 (中國)|抗日戰爭]] 爆 发后 發後 ,1938 年2月,伍修权 年 任 [[ 八路 军驻兰 軍]]駐[[蘭 州 办事处处长。他利用其公开合法的身份,帮助指导党的地下组织,培训干部,发展党员,扩大组织;作为沟通延安和苏联联系的主要通道,接收和转运了苏联援助的及西北地区支援的大量抗战物资;接送了周恩来、王稼祥、任弼时等党的主要领导和大批革命家,使办 ]]辦 事 处成为我党在西北地区的一处“战斗指挥所”和“革命接待站” 處處長 。1941 年7 年8 月 ,伍修权返回延安,担 起 任 [[ 中央 军 軍 委 ]]總參謀部 一局局 长。其间,在叶剑英的领导下,参加粉碎国民党顽固派发动的第三次-高潮的斗争,主持研究制定了用政治手段粉碎敌人军事进攻的方案 長 。1945年 参与 參與 起草了 [[ 朱德 ]] 在 “ [[中共 七大 ” ]] 的 军 軍 事工作 报 報 告。同年8月,任 总参谋 總參謀 部作 战 戰 部副部 长 長 。 抗 日战争胜 戰勝 利 后 後 , 中央派 伍修 权 權 赴 东 [[中國東 北 |東北]] 工作, 历 被中央軍委臨時授予少將軍銜。1945年9月起,伍修權 任 [[ 中共中央 东 東 北局 ]] 委 员 員 , 东 [[東 北 军区司令部参谋长 人民自治軍]]第二參謀長。1946年1月 , 东 任[[東 北民主 联军 聯軍]] 第二 参谋长等职。1946年4月 參謀長 , 任军调处执 [[北平軍事調處執 行部 长春分部我方负责人,同国民党及美方 ]]駐[[瀋陽]]小組中共 代表 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有力地配合了党的军事、政治斗争。1947年后 。1948年1月後 任 东 [[東 北 军区参谋长 軍區]]參謀長 兼 军 軍 工部政委 ,參與[[遼瀋戰役]],戰役後兼任瀋衛戌區司令員 。在此期 间 間 ,他 还担 還擔 任 东 [[東 北 军区军 軍區軍 政 学 學 校 ]] 校 长 長 , 参与筹 參與籌 建了 我军 [[中國人民解放軍]] 第一所航空 学 學 校和第一所海 军学 軍學 校 。1949年4月 , 为我军海、空军的创建作出了重要贡献 伍修權任東北軍區參謀長 。 === 新 中 国 華人民共和國 成立 后,1950-1958 後 ===[[File:Wu Xiuquan in NewYork.jpg|thumb|300px|1950 年,伍修 权先后担 權(前排左一)在聯合國安理會]][[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 任 [[中央人民政府 外交部 苏欧 ]]蘇聯東歐 司司 长、副部长、中国驻南斯拉夫首任大使等职。1950 長。次 年1月, 伍修权随 隨[[ 周恩 来总理 來]] 赴莫斯科 参 參 加中 苏会谈 蘇會談 , 并参与 並參與 起草 《[[ 中 苏 蘇 友好 条约 同盟互助條約]]》 等一系列工作 。1950 。[[朝鮮戰爭]]爆發後,美國政府派第七艦隊巡弋台灣海峽,因此1950 年11月, 联 [[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向[[聯 合 国 國 安理 会审议中国 會]] 提出 的“ 「 美 国 國 武 装 裝 侵略台 湾 灣 案 ” 」 ,伍修 权 權 作 为 為[[ 中 国 華人民共和國 政府 ]] 特派代表赴 会 會 , 在联合国讲 發表譴責[[美國]]武裝侵略[[ 台 上慷慨陈词,严厉驳斥美国及其同伙对我国 灣]] 的 种种诬蔑和诽谤 演說。但該案最終以一票贊成(蘇聯)、九票反對、[[印度]]代表缺席之情況下被否決。1950年12月 , 痛斥了美国对我国领土台湾的入侵和战争威胁 任外交部副部長。1954年 , 维护了我国的主权和尊严。在担 調 任 驻 [[中國駐 南斯拉夫大使 期间,他积极开展工作,深入调查研究,实事求是地向党中央提出建议,为建立和发展中南友好合作关系、传播两国人民的友谊,作了不懈的努力。 1958 ]]。1958 年10 月-1967年4 月, 伍修权担 任 [[ 中共中央 对 對 外 联络 聯絡 部 ]] 副部 长,并曾兼任机关党委书记 長 。 [[ 文 化大 革 命]] 中,伍修 权不畏-,刚直不阿,正气凛然。他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挺身而出保护王稼祥等领导干部和 權遭 受 破孩的群众,坚决抵制林彪、康生一伙的倒行逆施并与之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遭到残酷破孩 迫害 ,被 关 關 押 监护长达 達 八年 。 1975年4 。1978年1 月 ,伍修权 前兼 任 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 總參謀部二部部長。1980年6月 , 分管情报和外事工作。 [[ 中 国 共 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他认真贯彻党中央和中央军委的指示、决议,拟制了新时期情报、外事工作方针和规划,主持修改了军队外事工作的有关规定,加强了国际战略形势的调查和综合研究,为党中央、中央军委若干重大决策提供了依据。 1980年6月,党 中央 决 ]]決 定伍修 权为审 權為審 判 [[ 林彪、-- 江青反革命 集 团 團案]] 的 审 審 判工作指 导 導 委 员会 員會 成 员 員 和 [[最高人民法院 特 别 別 法庭 ]] 副庭 长 長 、第二 审 審 判庭 审 審 判 长 長 , 领导参 參 加了 对林彪、--集团的审 對[[四人幫]]審 判工作 。1982年9月 , 胜利完成了这 伍修權當選[[中共中央顧問委員會]]常委。1988年7月被授予[[中國人民解放軍]] 一 令世人注目的历史性审判 級紅星功勛榮譽章 。 伍修權 是 第三届 [[ 中 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常委, 國共產黨 第 四届 七次 全 国人民 國 代表大 会常委, 會| 中 国 共 产党 第七 ]] 、 [[中國共產黨 第八 次全國代表大會|八]] 、 [[中國共產黨 第十一 次全國代表大會|十一]] 、 [[中國共產黨 第十四次全 国 國代表大會|十四次全國 代表大 会 會 代表 ]] , [[中國共產黨第十五次全國代表大會| 第十五次全 国 國 代表大 会 會]] 特邀代表, [[中國共產黨第八屆中央委員會委員列表| 第八 届 屆]] 、 [[中國共產黨 第十一 届 屆中央委員會委員列表|十一屆 中央委 员 員]] , 在党的第 中共 十二 次 大 、 第 十三 次全国代表 大 会上,当选为 相繼當選為 中央 顾问 顧問 委 员会 員會 委 员 員 、常委。 晚年伍修权晚年伍修权在担任中顾委 [[第三屆全國政協 常 務 委 期间 員]] , 伍修权经 第四屆全國人大 常 深入基层,联系群众,调查研究,积极向党中央提出建议。他担任中顾 委 在京 會 委 员临时党委书记时 員。1997年11月9日 , 组织学习贯彻中央的方针政策,领导完成了中顾委 伍修權 在 京委员的整党。他还担任中共中央整党工作指导委员会委员兼检查组组长,主持查处了若干大案要案。参加了党的十三大筹备工作。担任过中央外事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中央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他还担任了中苏、中俄友好协会会长, [[ 北京 国际战略学会会长,老区建设促进会名誉会长,欧美同学会副会长,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顾问。在祖国统一、香港回归、维护国内安定团结、倡导两个文明建设等方面做了许多工作。他晚年撰写了大量回忆文章——《我的历程》、《往事沧桑》、《回忆与怀念》、《在外交部八年的经历》 ]]逝世 , 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終年90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