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蔡瑶铣

增加 15,338 位元組, 5 年前
無編輯摘要
在校期间,蔡瑶铣还受到了著名京剧大师梅兰芳和著名昆剧大师俞振飞以及著名京昆表演艺术家言慧珠的亲传,参加了梅兰芳、俞振飞、言慧珠三人联合主演的电影《游园惊梦》的拍摄。她还向杨畹农先生学了不少梅派京戏,如《女起解》、《三堂会审》、《宇宙锋》、《生死恨》等,为以后蔡瑶铣出演现代京剧《海港》方海珍一角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从业经历==
 
1961年,蔡瑶铣以优异成绩从上海戏曲学校毕业,分配到上海青年京昆剧团工作,成为新中国成立后培养的第一代昆曲演员,先后排演了昆曲《白罗衫》和京剧《白蛇传》,1963年回上海戏校担任助教。
 
1965年3月,蔡瑶铣调上海京剧院《海港》剧组参加现代京剧《海港》的创作和演出,出演《海港》B组方海珍角色。在《海港》剧组工作的13年中,蔡瑶铣完成了从饰演传统戏曲人物到饰演现代戏曲现代人物的转变,与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李丽芳、著名电影导演谢晋、傅超武等人有过愉快的合作。
 
1975年到1976年,蔡瑶铣和众多知名艺术家参与了当时为毛泽东录制古诗词和录制传统戏的工作。期间,蔡瑶铣分别录制了宋词洪皓的《江梅引》、岳飞的《满江红》、张原干的《贺新郎》、辛弃疾的《南乡子》和《水龙吟》以及唐代大诗人白居易的著名长诗《琵琶行》等。同时,蔡瑶铣还录制了昆曲经典传统折子戏《游园》和《思凡》。这些剧(节)目得到了毛泽东等中央领导同志的好评,也成为了非常珍贵的艺术资料。
 
1978年,蔡瑶铣调上海昆剧团工作。1979年7月,在南方从事昆曲表演艺术25年后,蔡瑶铣来到了北京,任北方昆曲剧院演员。在北方昆曲剧院工作的25年期间,蔡瑶铣先后分别饰演了《血溅美人图》中的陈圆圆、《牡丹亭》中的杜丽娘、《西厢记》中的崔莺莺、《窦娥冤》中的窦娥、《琵琶记》中的赵五娘等名剧中的角色以及《女弹》中的张三姑等优秀折子戏中的角色,蔡瑶铣逐渐成为著名昆剧表演艺术家,她的这些代表剧目也成为了北方昆曲剧院的保留剧目,她的艺术深受海内外观众的喜爱。
 
1988年获第五届中国戏剧“梅花奖”,1994年她主演的《琵琶记》获文化部“文华表演奖”。
 
蔡瑶铣倾尽心力,为继承、弘扬祖国传统昆剧艺术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她尊重知识、尊重艺术、尊重老师、尊重观众;她言传身教,努力提携和培养青年一代;她不居功、不自傲,为艺术精益求精、尽善尽美;她的艺术博采南北名家之优长,涵盖古典名剧之精华,必将一代一代传下去。
 
蔡瑶铣努力贯彻和践行党的各项文艺方针和政策,始终视祖国传统艺术为自己的生命。蔡瑶铣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作为民主党派人士,她先后担任过北京市第八届政协委员、北京市第九届政协常委、第九届全国人大代表、第十届全国人大代表、民进北京市市委委员、民进北方昆曲剧院支部主委等职,她始终保持着与中国共产党的“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政治关系,她关心国家大事、关心社会发展、关心群众生活、关心北方昆曲剧院的各项建设,积极进言献策,为昆曲的发展、为人才的培养、为剧院的建设提出过许多建议和议案,得到了各级领导的重视和支持。在患病期间,她还非常关心剧院的青年演员的培养和关于建设昆曲小剧场的进展情况,这也是她生前最后的两个心愿。
 
==艺术人生==
 
'''上海,梦开始的地方'''
 
1943年,一个并不平静的年代;上海,一座并不平静的城市。蔡瑶铣便是出生在这样一个时代,这样一座城市。不过,在她的童年印象里,并没有太多关于战争和动荡的记忆,有的,是上海市民跳秧歌舞欢迎解放军进城的场景,是童年生活中经历的种种美好。
 
蔡瑶铣的家庭是一个旧式知识分子的大家庭,她的父母都是家中老大,她也自然成了孙辈中的老大,并且深得家人的宠爱。蔡瑶铣的奶奶和外婆都是越剧迷,于是常常带着她去看越剧,虽然儿时的她,还不能理解剧中人物的喜怒哀乐,但“戏”这个字,却深深地刻在了她稚嫩的心中,陪伴了她整整一生。有意思的是,蔡瑶铣走进昆剧的世界,多少有点误打误撞的意味。
 
1954年,蔡瑶铣正读小学六年级,恰逢当时华东戏曲研究院昆曲演员训练班招生。那时的她,并不知道华东戏曲研究院是什么单位,更不懂昆曲到底是什么,但冲着院长袁雪芬的大名,冲着“演员”这两个字,蔡瑶铣怀揣着心中那个小小的梦想报了名,并顺利地通过了初试复试,从上千人中脱颖而出,成为最终被录取的60人中的一员。
 
不过,从录取到正式进入华东戏曲研究院学习,期间还出现了一点小小的波澜。当时,蔡瑶铣竟然把戏校体检的事给忘了,跑去了外婆家玩,而她的父母都喜欢西洋音乐,一直让她学钢琴,希望她小学毕业去考音乐学院附中,因此也没有把这件事放在心上。不过,后来有一位热心的老师周传沧,特地去蔡家找蔡瑶铣,并说服了她的母亲,让她试试走这条路。如今看来,真要感谢这位周老师,若非他,昆曲史上,或许就错过了一位才华横溢的名家了。就这样,蔡瑶铣带着最初的梦想,带着一点点懵懂,一点点兴奋走上了昆剧之路,一走便是大半个世纪。
 
华东戏曲研究院昆剧演员培训班后来改名为上海戏曲学校,最初的校址位于上海市华山路1448号。那里车辆熙来攘往,行人往来穿梭,一片流动的繁华与喧嚣,一切,见证了新中国培养的第一代昆剧演员的成长历程。1958年左右,学校迁往了复兴路597号的上海文化广场,蔡瑶铣便是在这里毕业的。
 
蔡瑶铣在上海戏校学习生活了8年,那是一段无忧无虑的快乐时光,也让她真正了解了昆剧,爱上了昆剧,并且有了为昆剧而奉献一生的决心。8年里,蔡瑶铣遇到了一批优秀教师,如周传茗、方传芸、许伯遒等,都是非常著名的昆曲名家。凭借着自身的天赋与才华,凭借着不断的努力与坚持,蔡瑶铣渐渐成长为一位优秀的昆剧演员。
 
在校期间,蔡瑶铣更有幸接触过俞振飞、梅兰芳、言慧珠这样的大师,在她的眼中,昆剧因为这些大师而变得更加美丽圣洁,灵动飘逸,摇曳多姿,和他们一起度过的时光,带给蔡瑶铣的,或许并不仅仅是某种欣赏与崇敬,更多的,是唤起了她对昆剧的无限深情。在以后的岁月里,她更是将这份爱,完完全全地融进了自己的生活里,昆剧成为她生命中最重要的部分,再也无法分割。
 
1965年,蔡瑶铣从上海戏校调往上海京剧院《海港》剧组,任B角主演。《海港》剧组从开始到解散,经历了整整13年。在这13年中,蔡瑶铣目睹了《海港》诞生的整个过程,也学到了不少东西,更看到了艺术求精的过程,这对她后来的艺术生涯,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
 
虽然《海港》是在特殊年代所创作的特殊剧目,但当政治的因素随时间逐渐淡去后,它的艺术价值便会渐渐浮现,我们都懂得其中的道理,而经历过一切的蔡瑶铣必定有着更深的体会与感悟。生命磨炼久了,便会想要回头去寻找些什么,那些曾经的误解与伤痛,往事与思绪,在经历了时间的洗礼后,被赋予了新的意义和价值,更深地印在了心上,刻在了脑中。
 
1975年和1976年这两年时间,对蔡瑶铣来说,是艺术生涯中非常重要的两年,这期间,她被秘密派往北京,为毛主席录制传统词曲和传统剧目。开始,她并不知道这项保密工作的任务和目的究竟是什么,在那样一个特殊的年代,她不敢问也不能问,只是默默地,和一群来自各地的优秀文艺工作者一起,小心翼翼地完成这项特殊的任务。一定程度上,她的安静与小心,帮她相对平静地度过了那段时期。
 
北京那段岁月之于蔡瑶铣,还有另一个重要的意义,那便是爱情。她和爱人马树铭是在为毛泽东录制诗词时认识的,当时,马树铭在录音录像组,是中国歌剧舞剧院的二胡演奏员。他们有着共同的爱好,又做着同样的工作,自然少不了共同的话题,于是,爱情开始萌芽,慢慢滋长,很快,他们走到了一起。
 
1976年9月8日,蔡瑶铣和马树铭在北京组建了自己的家庭。新婚本是甜蜜而幸福的,但就在他们结婚的第二天,毛主席逝世了,悲伤的心情还没有平复,一个又一个变化已经接踵而至,打破了生活原来的步调。毛主席逝世标志着他们秘密任务的彻底结束,蔡瑶铣回到了上海,而马树铭仍留在北京中国歌剧舞剧院工作,他们开始了两地分居的生活。这期间,蔡瑶铣经历了事业的低潮期,无所事事的她,感到了茫然与无措,生活和工作,似乎都不如意。
 
1977年,女儿马澜的出世,给她的生活带来了新的意义,新的希望。
 
1979年,为了和丈夫团聚,也为了走出事业的低谷,蔡瑶铣决定离开上海这座她生活了36年的城市。对于这座她所热爱和熟悉的城市,她有着万般的不舍与留恋,但最终,她还是带着女儿,乘着北上的列车,一步步走向北京,一步步走向人生真正的辉煌。上海,这座将古代传统与现代文明完美地兼容并蓄的城市,承载着蔡瑶铣最初的梦想,它带给蔡瑶铣的,是温婉精致的端庄气质,是坚持不懈的倔强性格,还有一份永存心间的思念,在她后来逐梦的日子里,她始终无法忘怀的,是这个梦开始的地方。
 
'''北京,梦盛开的地方'''
 
与上海的精致不同,古老的北京更多了几分大气和庄严。虽然北京对蔡瑶铣来说并不陌生,但要真正居住在这座城市,她多少还是有些忐忑的。1979年,蔡瑶铣正式调入北方昆曲剧院,翻开了人生的新篇章。她在北昆的第一出戏是《血溅美人图》。剧中,她饰演“声甲天下之声,色甲天下之色”的陈圆圆,戏份虽不多,但演得精彩,让观众都不由感叹:北昆什么时候出了这么一个旦角,就这样,蔡瑶铣在北昆一炮打响。
 
不过,由于北昆刚刚恢复,再加上当时的大背景,传统戏曲的发展遇到了不少问题,这时候,著名文学家、戏曲理论家马少波被派到北昆担任艺术顾问。而他的到来,对蔡瑶铣来说,是一次非常重要的机遇,这个机遇,便是《牡丹亭》。
 
明代汤显祖的《牡丹亭》是戏曲史上不朽的经典名作,当时,马少波根据对北昆的了解和多年来对昆剧的研究,觉得北昆应该排演一些古典文学名著,于是,他开始着手排演《牡丹亭》,并点名让蔡瑶铣饰演剧中的女主角杜丽娘。虽然这个剧从艺术顾问、编剧到导演、作曲都是一流的,但他们还是面对着很大的压力。因为当时社会上开始流行通俗艺术,像昆剧这样的传统高雅艺术观众正逐渐流失,很多人都不看好这出戏,甚至导演马祥麟都开始担心这出戏无法叫座。但蔡瑶铣的心里却始终充满了信心,更投注了自己满腔的热情,决心将这出戏唱到最好。
 
1981年国庆期间,《牡丹亭》在吉祥戏院演出,三天的戏场场爆满,获得了巨大的成功,不仅叫座而且叫好,在文艺界引起了很大的反响,连海外报纸都报道了这个盛况。蔡瑶铣在剧中的一举手,一投足,一个转腰,一个回眸,都将一个端庄而不失可爱,稳重而不失热情的杜丽娘惟妙惟肖地呈现在了观众面前,她的表演,获得了前辈的肯定,观众的喜爱。此时,蔡瑶铣的梦想慢慢盛开,等待她的,是更灿烂的辉煌。
 
《牡丹亭》的成功,让蔡瑶铣坚定了昆曲要排演名著的信心,随后她又排了《西厢记》、《窦娥冤》、《琵琶记》等多部名著。台上,她婀娜多姿,美丽贤淑,那精巧的头饰,华丽的戏服,还有她含蓄深沉、细腻传神的表演,委婉优雅、清润动人的唱腔,塑造了一个又一个经典人物:美丽勇敢的崔莺莺、善良刚强的窦娥、温良贤淑的赵五娘……每一个人物,经过蔡瑶铣的演绎,都被赋予了另一种生命,让台下的观众深深地为戏所吸引,欲罢不能。著名昆剧学者傅雪漪曾这样评价蔡瑶铣的表演:“寓激情于含蓄,融绚烂于冲淡。”这样的艺术境界,又有多少人能真正达到呢。
 
2001年5月18日,昆剧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命名为“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这对一直致力于昆剧推广的蔡瑶铣来说,是一个天大的喜讯。不过,她在备感欣慰的同时,亦有了新的压力,如何将昆剧更好更久地传承下去,成了她最关心的问题。2004年,蔡瑶铣从事昆剧表演艺术整整50年,半个世纪的岁月,蔡瑶铣从一个对昆剧似懂非懂的小女孩,成长为一个出色的昆曲表演艺术家。著名戏剧作家郭汉城曾给予蔡瑶铣这样的评价:“瑶铣秀外而慧中,聪明而正直,不慕浮华,不逐名利,对事业孜孜不倦。”正是因着这份孜孜不倦,蔡瑶铣一次次演绎了戏曲的经典,登上了艺术的高峰。
 
蔡瑶铣还曾被选为人大代表。为了弘扬传统文化精髓,她曾在“两会”上提出了“推广传统文化进校园”的建议,并亲自走进清华大学、北京二中等学校,为学子们表演传统剧目,希望将这种体现了中华民族精神和灵魂的传统文化更深更广地传承下去。她也为此培养了一批非常优秀的昆剧艺术表演者。
 
2005年11月30日,北京,严冬一个寒冷的日子里,蔡瑶铣因患癌症医治无效而永远地离开了我们。岁月匆匆,带走了她62岁的年华。留下的,是那台上的百转千回,是流淌在空中的婉转唱音。她用她的梦想,她的执著,带给了昆剧无限绚烂的色彩。如今,她怀着对昆剧无限而深沉的爱,静静地离开了这个世界。
 
==个人成绩==
 
1981年主演《牡丹亭》获北京市新剧目汇演特别奖。
 
1982年主演《西厢记》获北京市新剧目汇演优秀表演奖。
 
1983年主演《西厢记》“长亭”一折获北京市中青年演员汇演特别奖。
 
1986年主演《窦娥冤》获北京市新剧目汇演主演奖。
 
1987年获第五届中国戏剧“梅花奖”。
 
1994年主演《琵琶记》获北京市新剧目汇演优秀表演奖。
 
1994年主演《琵琶记》获文化部第五届“文华表演奖”。
 
蔡瑶铣在四十多年昆曲艺术表演的生涯中,秉承“夫曲者,谓其曲尽人情也”的审美精神,以其塑造昆曲名剧《琵琶记》中“亦喜亦悲”的赵五娘;《窦娥冤》中“感天动地”的窦娥;《牡丹亭》中“为情而死,死而复生”的杜丽娘和《西厢记》中的“待月西厢下”的崔莺莺而达到了昆曲表演艺术的高峰。
3,208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