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8,282
次編輯
變更
冠状动脉疾病
,無編輯摘要
[[File:冠状动脉疾病.jpeg|有框|右|<big>冠状动脉疾病</big>[https://pic.17qq.com/uploads/oongngnpcv.jpeg 原图链接][https://j.17qq.com/article/coggodocv.html 来自 一起扣扣网 的图片]]]
危险因子包括:高血压、抽烟、糖尿病、缺乏运动、肥胖、血液中胆固醇含量过高、营养不良和酗酒等。其他的危险因子也包括忧郁症。潜在的病理机制与冠状动脉血管的粥状硬化有关。心电图、心脏压力测试与冠状动脉血管摄影是常见有助于诊断的工具。
预防方式包括: [[ 健康 ]][[ 饮食 ]] 、规律运动、体重控制以及戒烟。视情况合并使用药物控制 [[ 高血糖 ]] 、高胆固醇或 [[ 高血压 ]] 。只有很有限的证据支持对低风险且没有症状的民众实施筛检。最初治疗和预防措施一样,包括生活方式调整以及三高(高血糖、高胆固醇或高血压)的控制。进一步的药物治疗包括阿斯匹灵、乙型交感神经阻断剂或硝酸甘油的医疗用途。在病况较严重的情形下,会考虑进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或是冠状动脉绕道手术。对于稳定型心绞痛,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或是冠状动脉绕道手术,对于提升存活年限或降低未来 [[ 心脏病 ]] 发的效果仍不明确。
冠状动脉疾病在公元2002年是全球第一大死因,也是人们住院的主要原因之一。2013年也是全球死因首位,死亡人数自1990年574万人(12%)攀升至2013年814万人(16.8%)。而随着诊断及治疗 [[ 技术 ]] 进步,经年龄校正后的冠状动脉疾病死亡率自1980年至2010年则呈现下降趋势,尤其在 [[ 发达国家 ]] 更为显著。同时经年龄校正后的冠状动脉疾病病例数在1990至2010年间亦呈现下降趋势。根据 [[ 美国 ]] 本土于2010年统计,冠状动脉疾病盛行率于大于65岁族群为20%、45至64岁为7%、18至45岁为1.3%。针对同一年龄层相比,男性的发生率较女性高。
==治疗==
冠状动脉是主动脉的分支,负责供应足够氧和营养素予心肌。冠状动脉被 [[ 胆固醇 ]] 或血凝块阻塞时,会形成斑块而引致心脏供血不足,患者需要接受俗称“通波仔”的血管扩张手术以畅通血管。若冠状动脉血液被严重阻塞,可引致很严重的后果。 [[ 血液 ]] 不能供应到 [[ 心脏 ]] 会引致剧烈的心绞痛,然后心脏会衰竭,最严重的可导致死亡。当冠心病发作时,须含服医生处方的“脷底丸”(硝酸甘油),“脷底丸”可扩张血管,以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冠心病发作可引致严重后果,应立即叫 [[ 救护车 ]] 求助。
==健康的生活方式==
*卡德维尔·爱色斯坦与科林·坎贝尔证明, [[ 素食 ]] 对改善冠心病和 [[ 动脉硬化 ]] 有很大效果。他们的同事也从许多研究中确认,素食使得许多患者的病情得以停止发展,甚至出现好转。此类建议(增加素食,减少荤菜)已经在至少50年前就被提出了。
*控制体重
*停止吸烟、酗酒
*锻炼
*适量的鱼油(尤其是海鱼,如 [[ 金枪鱼 ]] 、 [[ 三文鱼 ]] )摄入,以补充ω−3 [[ 脂肪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