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906
次編輯
變更
伊-16
,無編輯摘要
伊-16(玻利卡尔波夫I-16),是苏联在1930年代初期开发的战斗机,也是全世界第一款服役备有可收式起落架之下单翼悬臂式战斗机,它的出现刺激了各国研发新型战机的风潮。
本机代表了两次大战之间时的空战 [[ 概念 ]] 的变化,其兼有新旧机型的特色,如旧机的开放式座舱和粗短机身,新型的下单翼并无其他受力支撑(斜撑或张线等)和新型的收入翼下的收放式 [[ 起落架 ]] 等,但总体而言却是反映了一次大战时的缠斗战思想。
==设计特点==
本机在1933年首飞由当时 [[ 苏联 ]] 最著名 [[ 设计师 ]][[ 尼古拉·尼古拉耶维奇·波利卡尔波夫 ]] 设计,是世界上第一款无张线的低单翼硬壳结构战斗机,并率先使用收入翼下的收放式起落架和变距螺旋桨等新的飞机技术。
I-16是波利卡波夫于第三十九设计局(昵称监狱设计局)在完成I-5后,依据当时流行的 [[ 设计 ]] 理念,机身由一战式帆布蒙皮结构演进为木制硬壳结构,加强的机身需要缩短以维持重量,设计出I-15,为当时细小的硬壳机身装上大马力的 [[ 发动机 ]] 的典型设计。后又在I-15基础上创造性地发展出I-16。以加强的单翼,率先摒弃了当时下单翼机如波音P-26(金属半硬壳,为多国所仿制,亦是堀越二郎首作的原型)的张线增强方式。本机机身粗短的低单翼铝木混合质硬壳结构,机身后段为短小的圆筒形木制夹板制成,机翼的前后翼梁为钢管,翼前部蒙皮和翼肋为铝合金而翼后部为帆布,使用开放式座舱和收放式后三点起落架,其起落架为手摇式,起飞后由 [[ 飞行员 ]] 逆时针摇动座舱右侧手柄44圈才能收入 [[ 机翼 ]] 内,而当降落时则要顺时针摇动44圈;因放起落架时初时会在地心吸力之下放下来,有飞行员就松开手柄任其自由旋转,但要小心不要被飞转动中的手柄打中手臂,待起落架放下大半后,还需手动继续摇动以使起落架完全张开。初期I-16的尾起落架是一条用铁造的支柱而非尾轮,其作用是当飞机降落时可借助和地面之间的摩擦力而提早把飞机停止,而当飞机起飞时也较易保持 [[ 直线 ]] 前进,不过后来都改为尾轮,I-16首创了装甲座舱(在座位后方有一块防弹钢板)而且其座舱原本是封闭式,但因飞行员习惯用开放式座舱而且I-16的驾驶舱后部有盲区(要把头部伸出才能看到后方),故私自把座舱罩拆下来。
I-16原规划引进美国SR-1820-F3“旋风”风冷式发动机(700匹 [[ 马力 ]] ),但什韦佐夫发动机设计局当时尚未达成授权共识,因此只能先用M-22发动机(英国布里斯托木星引擎授权版,输出动力480匹马力)顶替,虽然性能不够出众,但也达成了极速300 [[ 公里 ]] 以上的飞行表现,差强人意。引擎问题直到1935年7月推出I-16-5型,正式让R-1820授权版M-25A发动机装机后才解决,I-16-5在当时试飞创下时速395公里的表现,为当时战斗机的顶尖。
驾驶I-16进行起飞和降落皆非易事,除了如同期的寇蒂斯Hawk III(收入机身)均为手摇式,起飞时要搞动那手柄去收起起落架,而当降落时由于I-16的起落架避震不良,经常在 [[ 跑道 ]] 上不停弹跳,故要多接受在I-16-UTI [[ 教练机 ]] 上练习去掌握技巧。I-16的操纵翼面皆无配平,若在飞行时发现机身不平衡也祇能用飞行员自己的气力去平衡机身,等到落地后才能告知地勤机械士做调整,这也是当时各国飞机的普遍情况。 [[Category:470 製造總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