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增加 212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File:盾.jpeg|有框|右|<big>盾</big>[https://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71205/d39c49be97a542198086623fe8116cfb.jpeg 原图链接][https://www.sohu.com/a/208611854_100076461 来自 搜狐 的图片]]]
'''盾''',古人称“干”,与[[戈]]同为古代战争用具,故有“干戈相见”等词。后后来还称作“牌”、“彭排”等。传说我国最早的盾,远在[[黄帝]]时代就有了。《山海经》中有关于“刑天”这位[[英雄]]人物的[[神话]],描写他一手操干,一手持斧,挥舞不停的雄姿。[[陶渊明]]为此写诗赞道:“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盾作为一种“主卫而不主刺”的卫体武器,早在商代就已经存在。到唐代时,盾改称“彭排” <ref>[https://www.sohu.com/a/197330110_128114 古代最佳防护兵器——盾牌 ],搜狐,2017-10-11 </ref> 。宋代时正式称“牌”。明清两代沿袭宋习,称牌而不再称盾。
==简介==
盾牌按制作材料的不同又可分为木牌、竹牌、藤牌、革牌、铜牌、铁牌等。其中用木和革制作盾牌的[[历史]]最长,应用也最普遍。商周时期,盾多用于车战和步战,用木、革制做或者用藤条编制的盾是[[军队]]中的重要防卫武器。这时的盾,形状近似长方形,前面镶嵌青铜盾饰,有虎头、狮面等,个个面目狰狞,令人望而生畏,借以恐吓敌人,增强盾牌的防护效能。有一种木盾特别流行,顶上有双重弧花纹,呈长方形,表面涂漆,并绘有精美的[[图案]]。藤牌也是军队中常用的一种盾牌。最早出产于[[福建]],[[明代]]中叶传人内地。藤牌是采集山上老粗藤制作的,一般编制成圆盘状,中心凸出,周檐高起,圆径约三尺,重不过九斤,牌内用藤条编成上下两环以容手臂执持。这种藤牌,编制简单,使用轻便,加上藤本身质坚而富有伸缩性,圆滑坚韧,不易兵器砍射破入,所以藤牌传入内地之后,很快便成为步兵的主要装备之一。
明代大将[[戚继光]]十分重视盾牌的使用。他非常善于量才用兵,选拔“少壮便捷”的士兵担任藤牌手,“健大雄伟”的壮士则当长牌手。步战时,他指挥队伍,前面“二牌并列,狼筅(xiǎn音显)各跟一牌,以防拿牌人身后 <ref>[https://www.doc88.com/p-510799850948.html 戚继光阵法],道客巴巴,2012-05-23 </ref> 。”
(狼筅是一种简易的长兵器,多刃多层,具有刺、砍、钩叉等多种功能。)戚继光还命令伍长,手持挨牌在前,其余士兵按鸳鸯阵紧随在牌后 (挨牌是一种近似倒梯形的长牌, 上下两缘呈弧形弯曲,高约5尺,宽约1尺多,用轻而坚硬的木头做成)。这种[[鸳鸯]]阵法,既[[科学]]又严密,曾经在抗倭战斗中屡建奇功,大显神威。
272,442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