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華山藝文特區

移除 362 位元組, 5 年前
日本樟腦株式會社台北支店工場
=== 台北酒廠 ===
台北酒廠創設於[[台灣日治時期|日治時期]]的1914年,原為'''芳釀株式會社'''酒造廠,專製[[清酒]]、[[蝴蝶蘭]]、[[人參酒]];1922年,由[[台灣總督府]]實施[[專賣]]制度予以收買,改稱為台灣總督府[[專賣局]]台北酒工廠,以製造[[米酒]]及各種[[再製酒]]為主;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由[[國民政府]]接收,改名為[[台灣省專賣局]]台北酒工廠;1949年,因[[台灣省專賣局]]改制為[[臺灣省菸酒公賣局]],改為臺灣省菸酒公賣局台北第一酒廠。台北第一酒廠早年生產價格低廉、以[[樹薯]]為原料的「[[太白酒]]」成為一般民眾日常消費的最愛。大約從1950年代中期,台北第一酒廠的[[米酒]]產量逐漸增加,酒廠配合政府政策,研發各種[[水果酒]],開始了台北第一酒廠的黃金時代,甚至獲得「水果酒工廠」的稱號。後因地價昂貴及台北[[水污染]]問題嚴重、不利[[釀酒]],台北第一酒廠於1987年移至[[桃園縣]][[龜山鄉]](今[[桃園市]][[龜山區]])新廠,舊廠現作為華山1914文化創意產業園區使用。
 
=== 日本樟腦株式會社台北支店工場 ===
1918年(日治大正7年),日本樟腦株式會社台北支店在芳釀酒工場西北側設昇華工場從事精製樟腦的工作,此即為後來的精製工廠;1919年(日治大正8年)除了精製工廠外另外建造數棟的紅磚造倉庫。1930年(日治昭和5年)再擴建工場一座以試製精製粉末樟腦。此樟腦工場與臺灣總督府專賣局南門工場(今國定古蹟臺博館南門園區)一為民營、一為官營,是日治中期臺灣僅有的兩處從事樟腦加工提煉的現代化工廠。1947年台灣省專賣局為加強生產起見,調整生產機構,增設樟腦、火柴、菸葉、酒業五公司,南門工場與昇華工場均納入該公司管理。1956年(民國41年),隨著時代變遷,樟腦滯銷,該年12月即裁撤樟腦局以及分支機構,改設樟腦煉製廠,再度改隸當時的菸酒公賣局管理。1967年(民國56年)隨著台灣天然樟腦數量減少,再加上當時民意機關要求開放民營的聲浪日漸升高,當時的公賣局遂結束樟腦煉製廠的業務。台北酒廠旁的樟腦精製工廠即在此時轉交給台北酒廠使用。1988年(民國77年),位於工場南側的第一乾餾工場,以及辦公廳等建物因審計部大樓的興建而拆除。2007年(民國94年)5月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委託廠商進行修復再利用與景觀工程時,發現全台唯一留存的日治時期精製樟腦煙道,在同年10月正式被台北市文化局列為歷史建築,並列入華山1914文化創意產業園區當中。
{{Multiple image|align= center|direction = horizontal |width = 240<gallery>|<img src="https://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5/53/%E5%8E%9F%E5%8F%B0%E5%8C%97%E9%85%92%E5%BB%A0%E8%BB%8A%E5%BA%AB%E5%B7%A5%E5%9D%8AExample.jpg" >|caption1 =車庫工坊。標題1|image2 =原台北酒廠高塔區與研究股Example.jpg|caption2 =高塔區(左)與研究股(右)。標題2|image3 =原台北酒廠配電室與蒸餾室Example.jpg|caption3 =配電室(左)與蒸餾室(右)。標題2}}</gallery>
=== 閒置空間再利用 ===
21,453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