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印欧学

增加 232 位元組, 3 年前
無編輯摘要
1647年,荷兰学者马库斯·祖依斯·凡·博克斯霍恩(荷兰语:Marcus Zuerius van Boxhorn)大胆的提出了荷兰语、希腊语、拉丁语、波斯语、德语源于同一个的原始语的假说,他把这个原始语叫做“斯基台语”。1654年他发表自己的学说时又加进了斯拉夫语族、凯尔特语族、波罗的语族的语言。
1786年,英国语言学威廉·琼斯在亚洲学会宣读了《三周年演说》 <ref>[http://lishi.xuexila.com/yingguolishi/6089.html 英国语言学家威廉·琼斯],学习啦,2015-12-22</ref> ,演说的部分内容如下:
“ 梵语不管多么古老,它的结构是令人惊叹的,它比希腊语更完美,比拉丁语更丰富,比二者更精练,但是与它们在动词词根方面和语法形式方面都有很显著的相似性,这不可能是偶然出现的,这种相似性如此显著,没有一个考察这三种语言的语言学家会不相信它们同出一源,这个源头可能已不复存在;同样有理由(虽然这理由的说服力不是特别强)认为,哥特语和凯尔特语尽管夹杂了迥异的文法,还是与梵语同源;假如这里有篇幅讨论与波斯的历史有关的问题,或许能把古波斯语加入同一个语系。
对印欧语人起源的探索
关于印欧语系诸语言为何如此相似的问题,学术界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德国语言学家奥古斯特·施莱谢尔的谱系树理论 <ref>[https://www.jianshu.com/p/8f09048a6f4b 浅谈语言谱系分类和类型分类 ],简书,2020-06-02</ref> 认为存在将原始印欧语的一群人,他们因为被隔绝开来,才导致欧洲与印度的这些语言非常相似。另一位德国语言学家约翰内斯·弗里德里希·海因里希·施密特则提出了波浪理论,他认为不同的语言向波浪一样终究会相交到一起,即不同的语言会有越来越多的相似性。
支持奥古斯特·施莱谢尔谱系树理论的人开始研究原始印欧人的起源问题,目前原始印欧人的起源地有高加索起源说、安纳托利亚起源说、走出印度说、亚美尼亚起源说等。
59,249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