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多世界诠释

增加 235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File:多世界诠释.jpeg|有框|右|<big>多世界诠释</big>[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80224/9ee58d4fe61246c7ae5c390a64543d64.jpeg 原图链接][https://www.sohu.com/a/223872239_100031342 来自 搜狐 的图片]]]
'''多世界诠释'''(英语:the many-worlds interpretation,缩写作 MWI)是[[量子力学]]诠释的一种。它是一个假定存在无数个平行世界,并以此来解释[[微观世界]] <ref>[https://www.sohu.com/a/200126046_355112 【精彩图说】神奇的微观世界 ],搜狐,2017-10-25 </ref> 各种现象的量子论诠释,其优点是不必考虑波函数坍缩。该理论也被称为相对状态提法、艾弗雷特诠释、普遍的波函数、多宇宙诠释,或者多世界理论。
1957年,最初的相对状态提法由[[美国]]量子物理学家休·艾弗雷特发表。后来在1960年代和1970年代,这一理论普及,并由布莱斯·德维特更名为多世界理论退相干方法在解释量子理论方面得到了进一步的探索和发展,因而相当受欢迎。多世界诠释是[[物理学]]和[[哲学]]众多平行宇宙假说之一。除了多世界诠释,目前的量子力学诠释主要还包括:退相干诠释、坍缩诠释(又分客观性坍缩诠释和传统的哥本哈根诠释)、隐变量理论(主要是非局域隐变量理论例如德布罗意-玻姆理论)等等。
当观测一个处于共存状态的[[量子]]时,会引起这种共存状态的崩溃,从而使量子只显现粒子的性质。多世界诠释认为,观测时分离出无数个[[平行宇宙]],每个宇宙都有一个确定的状态,而我们只是在其中的一个特定宇宙。
1957年美国[[普林斯顿大学]]休·艾弗雷特三世最早提出多世界理论,他假设所有孤立系统的演化都遵循薛定谔方程 <ref>[https://www.sohu.com/a/119950258_224832 量子力学的核心——薛定谔方程 ],搜狐,2016-11-26 </ref> ,波函数不会崩坍,而量子的测量却只能得到一种结果,也就是说,量子处于叠加态。艾弗雷特认为测量仪器与被测系统的状态之间有某种关联,称之为相对态(relative state)。艾弗雷特语出惊人地表示,测量带来的不是坍缩,而是分裂(Splitting)的[[宇宙]]。宇宙诞生以来,已经进行过无数次这样的分裂。他说宇宙像一个[[阿米巴变形虫]],当[[电子]]通过双缝后,这个虫子自我裂变,繁殖成为两个几乎一模一样的变形虫。唯一的不同是,一只虫子只记得电子从左而过,另一只虫子只记得电子从右而过。这样一来,薛定谔的猫再也不必为死活问题困扰,宇宙分裂成了两个,一个有活猫,一个有死猫。他的导师惠勒意识到“分裂”(Splitting)这个用词的不妥,易产生误导,他在论文的空白里写道:“分裂?(分身)最好换个词。”
对于多世界诠释,物理学界的反应异常冷淡,1959年艾弗雷特飞去[[哥本哈根]]见到玻尔,尼尔斯·玻尔没有作任何评论。
273,622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