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蝴蝶效应 (理论)

增加 12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理论由来==
[[美国]]气象学家爱德华·罗伦兹(Edward N.Lorenz)1963年在一篇提交[[纽约]]科学院的论文中分析了这个效应。“一个气象学家提及,如果这个理论被证明正确,一只[[海鸥]]扇动翅膀足以永远改变天气变化。”在以后的演讲和论文中他用了更加有诗意的[[蝴蝶]]。对于这个效应最常见的阐述是:“一只南美洲亚马逊河流域热带雨林中的蝴蝶,偶尔扇动几下翅膀,可以在两周以后引起美国[[得克萨斯州]]的一场龙卷风<ref>[https://www.sohu.com/a/166263104_380923 你知道「蝴蝶效应」吗?你知道它背后的理论吗? ],搜狐,2017-08-21 </ref>。”其原因就是蝴蝶扇动翅膀的运动,导致其身边的 [[ 空气 ]] 系统发生变化,并产生微弱的气流,而微弱的 [[ 气流 ]] 的产生又会引起四周空气或其他系统产生相应的变化,由此引起一个连锁反应,最终导致其他系统的极大变化。他称之为混沌学。当然,“蝴蝶效应”主要还是关于混沌学的一个比喻。也是蝴蝶效应的真实反应。不起眼的一个小动作却能引起一连串的巨大反应。
这句话的来源,是这位气象学家制作了一个电脑程序,这个可以模拟[[气候]]的变化,并用图像来表示。最后他发现,图像是混沌的,而且十分像一只张开双翅的蝴蝶,因而他形象地将这一图形以“蝴蝶扇动翅膀”的方式进行阐释,于是便有了上述的说法。
罗伦兹发现,由于误差会以指数形式增长,在这种情况下,一个微小的误差随着不断推移造成了巨大的后果。后来,罗伦兹在一次演讲中提出了这一问题。他认为,在大气运动过程中,即使各种误差和不确定性很小,也有可能在过程中将结果积累起来,经过逐级放大,形成巨大的[[大气运动]]。所以,长期的准确预测 [[ 天气 ]] 是不可能的。
于是,罗伦兹认定,他发现了新的现象:事物发展的结果,对初始条件具有极为敏感的依赖性。他于是认定这为:“对初始值的极端不稳定性”,即:“混沌”,又称“蝴蝶效应”。
277,823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