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霧峰林家

增加 10,596 位元組, 5 年前
创建页面,内容为“{{Infobox family |name = 霧峰林家 |ethnicity = 閩南人 |origin = 霧峰(阿罩霧) |region…”
{{Infobox family
|name = 霧峰林家
|ethnicity = [[閩南人]]
|origin = [[霧峰 (大字)|霧峰]](阿罩霧)
|region = {{ROC-TW}}
|members = [[林獻堂]]
|connectedmembers =
|otherfamilies =
|distinctions =
|traditions =
|heirlooms =
|estate =
|meaning =
}}

'''霧峰林家''',是[[日治時期]][[台灣五大家族]]之一,因其發跡於[[霧峰]](古稱'''阿罩霧''',今[[台灣]][[臺中市]][[霧峰區]])而得名。自19世紀中期以來,林家掌控了[[中台灣]]大量的田地,領有數千精良兵勇以及[[樟腦]]專賣權等特權,協助平定[[太平天國]]、[[戴潮春事件]]並參與[[中法戰爭]],是[[台灣清治時期|清治時期]]台灣社會最具影響力的家族之一。

霧峰林家與板橋林家在清代便發跡,[[臺灣人]]稱「一天下,兩林家」<ref>[http://www.cdnews.com.tw/cdnews_site/docDetail.jsp?coluid=141&docid=103242040 霧峰林家後代細數家族百年風華兩岸情] {{Wayback|url=http://www.cdnews.com.tw/cdnews_site/docDetail.jsp?coluid=141&docid=103242040 |date=20150913082455 }}[[中央日報]],2015年6月2日</ref>。一如[[板橋林家花園]],霧峰林家占地廣闊的[[霧峰林家宅園|萊園]]也相當聞名(位於林家創辦的[[臺中市私立明台高級中學|明台高中]]校址內)。[[日治時期]],霧峰林家與[[基隆顏家]]、[[林本源家族|板橋林家]]、[[鹿港辜家]]、[[高雄陳家]]並列為「[[台灣五大家族]]」。

== 歷史 ==
[[霧峰區|霧峰]]林家的[[祖籍]]源自[[閩南]][[漳州]][[平和縣]]五寨鄉埔坪村,1746年渡海到台灣定居。最早的一輩是第14世[[林石]]。林石因被官方認為參與了抗清的[[林爽文事件]],後被官方捕殺。後在林遜遺孀黃端娘的帶領下,第三代林甲寅從原先大-{里}-杙(今[[大里區|-{大里}-區]])移居阿罩霧(霧峰),重新展開經營。其後代以[[林奠國]]、[[林定邦]]為中心分為兩支,林奠國後代被稱為「頂厝」,林定邦後代則為「下厝」。林家發展初期主要由下厝系發揮其影響力,家族以[[武力]]發跡;後期則頂厝系抬頭,以[[藝文]]、[[社會運動]]知名。

1853年,[[小刀會]]起事,部分成員於1854年轉而來台,滋擾[[北台灣]]沿海,並趁勢攻佔[[雞籠]](今[[基隆市]])。北路協副將[[曾玉明]]徵召[[林文察]]助戰。[[林文察]]選擇與[[客家人]]和解,並與[[義軍|義民軍]]合作共同抵禦。[[戴潮春事件]]時[[林文察]]收購或佔有大量房屋土地,使林家田產倍增,並因平定[[戴潮春|戴潮春事件]]有功,得[[清|清廷]]賞賜全福建省(當時包含台灣)的[[樟腦]]專賣權。[[林文察]]在[[中國]]與[[太平軍]]作戰而陣亡後,[[林文明]]繼任[[族長]],林文明利用處理戴潮春事件叛軍財產的機會,再次大力擴充家業。得罪[[公家]]與民家,屢遭訴訟,最後被官府當庭[[斬首]],林家一度想要造反,但後來認為是官府設下的陷阱,於是忍耐,並前往朝廷告御狀。

1884年,林家在霧峰的經營隨著土地開墾,商號的建設,規模越來越大,當時家族中的[[林朝棟]],曾率姻親[[李惟義]]的2000多人[[鄉勇]]在[[中法戰爭]]中立功,被[[清朝]]賜官。1890年代,[[樟腦]]貿易興起,霧峰林家因掌握全台[[樟腦]]的外銷,利潤相當可觀。

1900年代,林家的[[林資鏗]]是[[抗日]]的代表,當時林家的[[資產]]大多被[[日本政府]]強行徵收(包含現今[[台中公園]]),1915年林資鏗到[[中國]]參加了[[孫中山]]興起的[[中華革命黨]],1921年就升任為[[大元帥]]的[[侍衛官]],1925年被[[軍閥]]殺害。

事實上1893年開始,林家事實上已轉為藝文[[世家]],在林朝棟的[[樟腦]]事業達到頂點後,他的堂弟[[林獻堂]]成為[[族長]],林獻堂與他父親[[林文欽]]都相當喜歡[[文學]]、[[戲劇]]與[[美術]],聯合[[士紳]]創辦[[台中一中]],並開始裝飾林家的建築。他們所修築的「萊園」是今日台灣園林建築的代表。

[[林獻堂]]姪子[[林鶴年]],曾任三屆[[臺中縣縣長]]。林家後代[[林壽宇]]為臺灣現代主義繪畫大師。[[林明弘]]使用臺灣花布圖像成為作品聞名全球。


霧峰林家的祖籍源自漳州平和縣五寨鄉埔坪村,1746年渡海到台灣定居。最早的一輩是第14世林石,曾隨林爽文起義抗清(1786年)。被捕過世後,他的後代從原先大里搬到霧峰(第三代林甲寅),開始了族群的經營。1884年,林家在霧峰的經營隨著土地開墾,商號的建設,規模越來越大,當時家族中的[[林朝棟]],曾率鄉民2000多人在[[中法戰爭]]中立功,被[[慈禧太后]]賜官並且賞賜大量金銀財寶及翡翠玉石。
1884-85年法軍攻台,[[劉銘傳]]奉名來台防衛。[[林朝棟]]奉命北上[[基隆]]協助抗法,因驍勇善戰,立下戰功,深獲賞識。戰後台灣建省,首任巡撫[[劉銘傳]]推動新政,重用林朝棟等士紳,家運遂中興。
同治元年(1862),台灣亦爆發[[戴潮春之亂]],此乃繼[[朱一貴]]、[[林爽文]]之後的大亂事,至同治四年方漸平息。同治二年六月,[[林文察]]升至陸路提督,帶兵返台平亂。由於抗清領袖均係林家族敵,因此亂事漸平後,其他大族沒落,林家則蛻變為中部第一大家。
1890年代,霧峰林家因掌握全台灣樟腦的外銷,利潤相當可觀。

== 世系图==
<center>
{{chart/start|style=font-size:90%}}
{{chart | | | | | | | | | | | | | Sh | Sh=林石}}
{{chart | | | | | | | | | | | | | |)|-|-|-|v|-|-|-|v|-|-|-|-|-|-|-|-|-|-|-|-|-|-|-|v|-|-|-|v|-|-|-|.}}
{{chart | | | | | | | | | | | | | Xu | | Sh | | La | | | | | | | | | | | | | | Li | | Liu | | Lu |Xu=林遜|Sh=林水|La=林赖|Li=林隸|Liu=林六||Lu=林陆}}
{{chart | | | | | |,|-|-|-|-|-|-|-|^|-|-|-|-|-|-|-|.| | | | | | | | | | | | | | | |!}}
{{chart | | | | | Qy | | | | | | | | | | | | | | Jy | | | | | | | | | | | | | | Zf |Qy=林瓊瑤|Jy=[[林甲寅]]|Zf=[[林志芳]]<br>[[太平林家]]}}
{{chart | | | | | |,|-|-|-|-|-|-|-|-|-|-|-|-|-|-|-|+|-|-|-|.| | | | | | | |,|-|-|-|(}}
{{chart | | | | | Db | | | | | | | | | | | | | | Dg | | Zx | | | | | | Rl | | Rt |Db=[[林定邦]]<br>下厝系|Dg=[[林奠國]]<br>頂厝系|Zx=[[林振祥]]|Rl=[[林瑞麟]]|Rt=[[林瑞驣]]}}
{{chart | |,|-|-|-|^|-|-|-|v|-|-|-|.| | | |,|-|-|-|+|-|-|-|.| | | | | | | | | | | |)|-|-|-|.| }}
{{chart | Wc | | | | | | Wm | | Wa | | Wf | | Wd | | Wq | | | | | | | | | | Sq | | Zl |Wc=[[林文察]]|Wm=[[林文明]]|Wa=[[林文彩]]|Wf=[[林文鳳]]|Wd=[[林文典]]|Wq=[[林文欽]]|Sq=[[林肅卿]]|Zl=[[林正霖]]}}
{{chart | |!| | | |,|-|-|-|(| | | |,|-|-|-|(| | | |!| | | |)|-|-|-|.| | | |,|-|-|-|(| | | |!|}}
{{chart | Cd | | Cx | | Cs | | Ct | | Lt | | Jt | | Xt | | Ja | | Cg | | Co | | Sy |Cd=[[林朝棟]]|Cx=[[林朝選]]|Cs=[[林朝崧]]|Ct=[[林澄堂|林朝洲<br>(澄堂)]]|Lt=[[林烈堂|林朝璣<br>(烈堂)]]|Jt=[[林紀堂|林朝璇<br>(紀堂)]]|Xt=[[林獻堂|林朝琛<br>(獻堂)]]|Ja=[[林階堂|林朝華<br>(階堂)]]|Cg=[[林垂拱]]|Co=[[林垂統]]|Sy=[[林壽宇]]}}
{{chart | |)|-|-|-|.| | | |!| | | |!| | | | | | | |!| | | |)|-|-|-|.}}
{{chart | Zh | | Zm | | Zi | | Cm | | | | | | Hn | | Pl | | Yl |Zh=[[林仲衡]]|Zm=[[林資鏗|林資鏗<br>(祖密)]]|Zi=[[林幼春|林資修<br>(幼春)]]|Hn=[[林鶴年]]|Pl=[[林攀龍]]|Yl=[[林猶龍]]|Cm=[[林垂明]]}}
{{chart | |!| | | |)|-|-|-|v|-|-|-|.| | | | | | | | | | | | | | | |!}}
{{chart | Za | | Zx | | Zh | | Sp | | | | | | | | | | | | | | Bz |Za=[[林正吉]]|Zx=[[林正熊]]|Zh=[[林正亨]]|Sp=[[林双盼]]|Bz=[[林博正]]}}
{{chart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chart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Mh |Mh=[[林明弘]]|Mg=[[林明洋]]}}
{{chart/end}}
</center>

== 相片集 ==
<gallery>
File:霧峰林家宮保第大花廳.jpg|下厝代表性建物 宮保第大花廳
File:霧峰林家景薰樓.jpg|頂厝代表性建物 景薰樓
File:五桂樓與飛觴醉月亭.jpg|萊園
File:林家祖瑩.jpg|林氏祖瑩<small>(葬羅太夫人、林獻堂夫婦、林階堂夫婦)</small>
File:臺中一中舊校舍02.jpg|日治時期的由林獻堂、林烈堂等中部仕紳創辦的[[臺中一中]]
File:明台中學.jpg|林獻堂與霧峰地方人士創辦的[[明台中學]]
File:新民高中烈堂樓.JPG|由林烈堂等中部仕紳創辦的[[新民高中]](今烈堂樓)
File:Taichung Park-1.JPG|霧峰林家位於台中市區的私人花園「瑞軒」捐贈而成的[[臺中公園]]
File:台中瑾園DSC01750 14.JPG|臺中市大智路「瑾園」為[[林子瑾]]故居,曾為[[櫟社]]集會所與[[臺灣文社]]事務所、集會所及文庫
</gallery>

== 相關作品 ==
*電影:《[[阿罩霧風雲]]》、《{{le|阿罩霧風雲II:落子|Attabu 2}}》

== 參考文獻 ==
===書目===
* 黃富三,《霧峰林家的興起-從渡海拓荒到封疆大吏(1729-1864年)》,自立晚報出版,1987年
* 黃富三,《霧峰林家的中挫(1861-1885)》,自立晚報出版,1992年
* 黃富三,《林獻堂傳》,國史館台灣文獻館出版,2006年
;引用
{{reflist}}

== 參見 ==
{{div col|cols=2}}
*[[霧峰林家宅園]]
*[[臺灣五大家族]]
*[[林爽文事件]]
*[[棟軍]]
*[[義軍]]
*[[臺中一中]]
*[[臺中市私立明台高級中學]]
*[[台中公園]]
*[[台中林氏宗祠]]
*[[瑾園]]
*[[阿罩霧風雲]]
{{div col end}}

== 外部連結 ==
{{refbegin|2}}
*[https://web.archive.org/web/20100215183940/http://www.mtvs.tcc.edu.tw/eu/ 林獻堂文物館]
*[http://tchac.tccgc.gov.tw/tour2/index-1.asp?Parser=99,5,19,,,,87 臺中市文化資產中心-古蹟 霧峰林宅]{{dead link|date=2018年5月 |bot=InternetArchiveBot |fix-attempted=yes }}
*[https://web.archive.org/web/20110807095208/http://www.mtvs.tcc.edu.tw/ 臺中市私立明台高級中學]
*[http://www.tcfsh.tc.edu.tw 國立臺中第一高級中學]
{{refend}}
{{霧峰林家}}
{{Five Families of Taiwan}}
{{臺灣本土望族}}

[[category:台灣家族]]
[[category:霧峰林家| ]]
[[Category:台中市歷史]]
[[Category:台中市文化|人]]
[[Category:台中市人]]
[[Category:霧峰區]]
[[Category:林姓家族]]
[[Category:台灣五大家族]]
21,453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