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阿塞拜疆族

增加 293 位元組, 3 年前
無編輯摘要
尽管自1813年《古利斯坦条约》和1828年《土库曼恰伊条约》签订后分居于国境线两边,但是伊朗还是将自己北部的来自阿塞拜疆一单一民族的[[领土]]割让给了[[俄国|俄罗斯帝国]],然而,却因为两个[[世纪]]的分隔演化造成了南北的差异。阿塞拜疆人的语言为阿塞拜疆语,与同为突厥语族的土库曼语、土耳其语(包括伊拉克土库曼方言)相近。
在随后爆发的18和[[19世纪]]的沙俄—波斯战争中,波斯在[[高加索山脉|高加索山]]的土地被沙俄所占领,并且1813年《古利斯坦条约》和1828年《土库曼恰伊条约》的签订,最终划分了俄罗斯和现在的伊朗的边界 <ref>[https://www.sohu.com/a/383605138_100023808 图说沙俄的南下,1813和1828年伊朗被迫割让了12万平方公里土地 ],搜狐,2020-03-27</ref> 。1918年成立的阿塞拜疆民主共和国与现在的阿塞拜疆共和国的领土相一致。因为生活在国际边界线的两侧,阿塞拜疆族形成了一种单一的种族群体。自1991年阿塞拜疆从[[苏联]]独立后,他们重新恢复了以前的[[信仰]]和跨界民族隔阂。
==历史==
阿塞拜疆族被认为是根据[[波斯]][[贵族]]阿特罗巴特斯所命名的 <ref>[https://www.sohu.com/a/207602285_99922439 阿塞拜疆族人竟是高度波斯化的突厥人? ],搜狐,2017-11-30</ref> 。阿特罗巴特斯是米底亚的总督,统治了阿特罗帕特尼(今伊朗阿塞拜疆)。阿塞拜疆曾见证了许多民族的栖息与侵略,其包括米底王国、斯基泰人、[[波斯帝国]]、亚美尼亚人、古希腊、[[罗马帝国]]、可萨人、阿拉伯人、乌古斯人、塞尔柱人、蒙古帝国与俄罗斯帝国。
古阿塞拜疆人使用古阿塞拜疆语,它属于[[印欧语系]]伊朗语分支。在公元11世纪,随着塞尔柱帝国的入侵,乌古斯土耳其部族开始穿过伊朗高原达到高加索和安纳托利亚地区。乌古斯人的进入和另外一些土库曼人被[[蒙古人]]所入侵。现在乌古斯部族分成了许多的小部落,其中大多数逊尼派迁往到[[小亚细亚半岛|安那托利亚]](如土耳其人)并定居下来,而另外的则继续留在高加索地区。随后由于萨法维王朝的影响,最后皈依于伊斯兰教什叶派。后者继续沿用土库曼语很长时间:在13世纪以前,他们逐渐形成了基于什叶派和使用乌古斯语支的新群体。然而很显然,阿塞拜疆在19世纪后期才完全形成。古伊朗人仍然能够在偏远的高山区域或者是偏僻的地区(如哈尔兹山脉加林圭亚那)发现。而今使用[[土耳其语]]的人也被称作为阿塞拜疆人。
247,917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