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楊業

移除 8 位元組, 5 年前
無編輯摘要
==生平==
===早年經歷===
楊業,原籍麟州,後徙並州。楊業從小灑脫有俠氣,善於騎馬射箭,喜歡打獵,所得獵物比別人多好幾倍。曾經對他的隨從說:“我將來當將軍帶兵,也要像用獵鷹、獵狗追逐野雞、野兔一樣。”成年後輔佐劉崇,為保衛指揮使,因為驍勇善戰出名。經多次升遷到建雄軍節度使,多次立下戰功,每次都能取勝,國人給他起了一個綽號叫做“無敵”。
===歸順北宋===
太平興國四年(979年),宋太宗征討北漢,平時就聽說過楊業的名氣,曾經重金懸賞尋求他。後來楊業所守的古城非常危急了,楊業勸北漢皇帝劉繼元投降,來保全性命。劉繼元投降以後,宋太宗派使者召見楊業,非常高興,任命他為右領軍衛大將軍。軍隊回朝以後,任命楊業為鄭州刺史。
自此楊業在遼軍中聲威大震,契丹人但凡見到楊業旗號,即刻逃遁。鎮戍邊疆的主將大多妒忌,有人甚至暗中上書誹謗楊業,宋太宗閱畢後,從不多問,封好奏章交給楊業,以示對其信任。
===雍熙北伐===
雍熙三年(986年),宋太宗決定北伐遼國,收復燕雲十六州。以忠武軍節度使潘美為雲、應路行營都部署,任西路軍主將,楊業為副主將,西上閣門使、蔚州刺史王侁,軍器庫使、順州團練使劉文裕為護軍。
王侁反駁他的建議說:“帶領好幾萬精兵卻如此畏懼怯懦。只需直奔雁門北川,大張旗鼓的前進。”劉文裕也贊成王侁。楊業說:“不行,這樣一定會失敗。”王侁說:“將軍一直號稱‘無敵’,現在看到敵人卻猶豫不前,難道有別的心思嗎?”楊業說:“我不是怕死,只是時機對我們不利,白白讓士卒死傷卻立不了功。現在您責怪我為何不死,我應當在大家前面。”將要出發,哭著對潘美說:“這次行動一定對我們不利。我,是太原的降將,按理應當處死。皇上沒有殺我,恩寵我讓我做了將帥,交給我兵權。不是我放過敵人不去攻擊,只是想等時機,準備立點軍功來報效國家。現在大家責怪我躲避敵人,我應當率先死命殺敵。”並指著陳家穀口說:“各路軍馬在這裏擺開步兵、弓箭,支援左右翼的兵力,等我轉戰到這裏,就用步兵夾擊敵人救援你們,否則,都會被敵人所殺。”潘美於是和王侁率領部下的兵馬在穀口佈陣。從寅時到巳時,王侁派人登上托邏台眺望,以為契丹軍隊被打敗撤走,都打算爭功,立即率兵離開穀口。潘美不能控制,於是沿著交河向西南行軍二十裏。不久聽說楊業戰敗,立即帶兵後退。
===殞身殉國===
楊業奮力交戰,從中午到傍晚,果然來到穀口。一看沒有人,就拍著胸膛非常悲慟,繼續率領部下士兵奮力作戰,身上受了十多處傷,士兵都快死光了,楊業依然親手殺了數百名遼軍。戰馬受了重傷不能前進,於是楊業被契丹人擒住,他的二子楊延玉也戰死了。楊業歎息說:“陛下待我很豐厚,我期望征討敵人保衛邊境來報效他,反而被奸臣所脅迫,導致軍隊被打敗,有什麼臉面活著呢!”於是絕食三天而死。楊業英勇事蹟被傳為佳話,隨即遼代就有人在密雲古北口修建楊無敵廟,以祀奠楊業。
34,628
次編輯